什么表哥表妹的情节都是小意思,从小一起长大的贴身大丫鬟、乳母的女儿等等,这都是问题。
    更有什么这边拉着公主的虎皮扯大旗,那边跟着白莲花玩什么真爱你我她。
    听的皇上目瞪口呆:“朕的女儿是公主,他敢不敬公主?”
    “敬着啊,但是夫妻过日子,难道真的相敬如宾?”温润一摊手:“那可不行!要恩爱白头,就绝对不会相敬如宾,您跟皇后娘娘,肯定不是相敬如宾,皇后娘娘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都跟您说,您呢,有烦心事儿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跟皇后娘娘诉诉苦,而不是去找某个美人儿来一觉。”
    “这倒是……。”皇上又想到了皇后娘娘的好。
    “小臣家里的妹妹,如今在刘家,刘夫人对她爱如亲女,刘奎对她可谓是千依百顺,那刘家小弟淘气,刘夫人管不住他,小臣的妹妹,直接就揍了那小家伙儿一顿,现在家里他最怕他大嫂了,读书的时候也不敢随意马虎,因为大嫂会考校他功课,但凡是写不上来的字,念不上来的书本,就打手板,不听话就不让他练武。”
    “啊?不让练武?”
    “那小子喜武厌文,不让练武就跟抽了他的筋似的,最后被管的服服帖帖,现在已经有模有样的了,喜得刘夫人一个劲儿的说我妹子贤惠,其实只是她舍不得管孩子而已,而且我妹子也去听先生讲课,最开始他们家的先生是不敢收拾那小子的,后来发现有少夫人管着,学生还挺用功,就认真教导,那孩子也不是不灵光的,故而学的还不错!不能说将来成个大才子,起码不能当个睁眼瞎。”
    话题说到这里,皇上也开心了一些,提起来就说太子殿下的学业问题。
    “这孩子前两年还好,这两年却有些懈怠了,可能是他母亲不在了,朕又忙得很,唉,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皇上也是人,皇上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何况这个儿子,是他跟结发妻子的嫡出。
    “是嘛?”温润疑惑的道:“小臣也跟太子殿下熟悉,当年太子殿下在小臣那里,可是跟其他孩子一起,在莲花私塾上了学的,那个时候,太子殿下虽然年纪幼小,却灵气十足,哪怕是几年没见,没道理越长越回去吧?”
    “教导他的师傅是这么说的。”皇上还有点得意,毕竟温润说的都是好话。
    “教导他的师傅?谁呀?几个啊?都这么说?”温润一摊手:“皇上,小臣觉得太子殿下天资聪颖,且越发的懂事,怎么可能愚昧呢?那是太子殿下,不是乡下的傻小子,前几日太子殿下光临寒舍,言谈举止都十分有储君的气度。”
    “他已经是太子多少年了,再没有点气度可不行。”皇上虽然笑了,但是口里还是谦虚的道:“只他还小,不定性,再大一大就好了。”
    “或许是吧。”温润看了看四周:“不知道今日能不能见到太子殿下?这两日冷得厉害,太子殿下还好吧?这么大的雪,他见过吗?”
    “见过一次,刚回京那会儿也下了这么大的雪。”皇上听温润提起太子殿下,也有点想儿子了:“叫他过来一起用膳。”
    “这个时候,太子殿下在读书吗?”温润好奇的道:“小臣以前都是任由太子殿下读书五天,休息一日,上下午课程都是分开的,语文,数学,地里……。”
    他跟皇上说了当年莲花私塾小班的课程表,其实就是简化版的小学生课程表。
    不仅课业多种科目,还有半个时辰玩耍的时间,更有午休的时间,孩子们都要睡午觉的,更有各色营养餐什么的,皇上听的十分感兴趣:“太子的课业,朕也是让人去安排的,具体如何,还真说的不太详细。”
    实际上是因为皇帝太忙了,那个时候又有皇后在,他是信得过皇后的,皇后也是因为师傅们都是皇上亲自安排的,信得过师傅们。
    “小臣在老家的时候,也是委托了旁人代课,教育孩子们的,不过怕教育的不得法,故而小臣时不时的偷偷去看看,先生是如何教导学生们的。”温润不好意思的道:“还把吴先生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呢,其实是小臣不放心。”
    他的确是做过这些事情,当时太子殿下已经走了,不过不妨碍温润说这个事儿。
    “不如我们悄悄地去东宫看看,太子殿下平日上课是个什么情形?”皇上自己兴致勃勃的提议:“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温润心说,你可想到了。
    “这个,合适吗?”温润也有点蠢蠢欲动:“小臣自打离开老家,可好久都没有突击检查了。”
    “突击检查?这个词儿不错。”皇上都笑了:“走走走,顺便出去溜达溜达,一天一天的关在这里,憋闷的很。”
    皇上曾经是个武将啊!
    宫里的各种四方天对他来说,简直是太小了。
    皇帝要去东宫,哪怕是去看看儿子,那也要准备一会儿,幸好牛公公是个麻利的人,
    这个时候,温润才知道,整个养心殿一共有三套班底,临时替换都够用,牛公公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值班的人,他一个都没带,反而用了备用的班底。
    皇帝的銮驾,温润的暖轿,都预备妥当了,都过去半个时辰了。
    俩人上了乘坐的东西,浩浩荡荡的开赴东宫。
    彼时,在公主所,大公主正在等待人,一个小太监飞奔而来:“大公主。”
    “怎么样?”大公主有些紧张。
    “去了东宫,一切按照计划,很顺利。”小太监低头道:“养心殿已经关闭了所有的门,谁也出不去,今日的禁军站岗,都安排好了。”
    “不止是不能进出,靠近都不行,就说养心殿来了外臣,不管是太监还是宫女,都不要冒头,要是有人鬼鬼祟祟的靠近,直接格杀勿论,到时候就说他窥视帝踪。”大公主冷声道:“本宫倒要看看,谁那么上赶子找死。”
    温润坐在暖轿里,跟着给他扶轿子的马公公,小声的说话:“安排好了么?”
    “您放心,一切安排妥当。”马公公同样目不斜视,但是小声的回答:“您就当是无意间撞破的就好,其他的奴才们来。”
    “好。”温润连头都没点。
    东宫就在东边,是前朝的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
    并没有叫什么毓庆宫,叫庆成宫。
    是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建筑群,前后共四进。
    正门前星门,门内为第一进院落,有值房三座,西墙开阳曜门与斋宫相通。
    过院北祥旭门为第二进院落,正殿惇本殿,东西配殿各三间。
    所谓的“斋宫”,就是太子殿下读书的地方。
    温润他们从阳曜门前就下了轿子,彼时这里的全都跪在雪地里,一声不吭,鸦雀无声。
    温润扫了一眼,这里的确都是内监。
    奇怪的是,牛公公的人来的不少,他们几乎是采取了一对一的盯梢方式,一个人管着一个人。
    管的所有人都不敢动弹一下。
    因为是偷偷的来,皇上还挺满意,招呼温润往里头走。
    温润赶紧跟上,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
    宫里就是收拾的干净啊,地上的雪都扫没了,故而走路也没什么动静。
    温润跟了过去才发现,这斋宫就是一个院落,正房五间,只有东厢房。
    东厢房七间,南边有三间倒座房,看样子是烧茶水的地方,因为隐隐有茶叶味道飘出来,烟囱还冒着青烟。
    这里守在门口的就是阿吉总管,身边站着七八个小太监,一个个都穿的圆滚滚的,冷么,更有两个在小心翼翼的清扫窗棂上的落雪。
    牛公公一马当先的蹿了进去,把这些人都捂住了嘴巴。
    阿吉总管没有被捂嘴巴,但是他闭紧了嘴巴,赶紧猫腰跑过来,没敢张嘴说话,就献了他的膝盖给皇帝。
    第400章 皇上驾到
    彼时正好刮风,雪是停了,可风声呼啸,屋里外面又隔着棉帘子,屋里的人,根本听不见外面什么动静。
    皇上就站在门口,温润站在皇上身后三步远的距离,屋里传出来朗朗读书声。
    温润一听,原来今日他们读的是儒家经典《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虽然现在读起来,好像有点过时了,但是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不知礼可不行。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说。
    而他们现在学的正好是《礼记·王制》篇。
    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拨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
    《王制》是较早的对国家法律制度进行阐述的篇章之一,为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的模板。
    要说别人学一学就可以了,但是身为太子,国之储君,这一篇他是必须要学,且要学得好才行。
    总不能当了皇帝,都不明白自己的制度吧?
    故而这一篇,别人不用心,太子殿下是必须要用心的。
    温润听了这学的是什么内容,就给某些人点了一筐的蜡烛。
    怪不得要他今天入宫呢,原来今日学的是这一么一个内容。
    这算是帝王学术里的一节了,且是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各种规矩,规章甚至是规制!
    天子也得遵守这些条条框框,不可能脑袋一热,就给人封个爵位,总得有个理由。
    就算是明朝那位以荒唐闻名的武宗朱厚照,也只是将飞鱼服、斗牛服当工作服发放,而不是随便封人家爵位。
    因为不论是大臣们,还是宗室们,甚至是武勋们,都不会同意。
    爵位一般都是在国朝订立之初,大肆封赏有功之人,等到风平浪静了,得到爵位无比艰难,世袭罔替的爵位,更是难如登天。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里头七八个小子,这就是太子殿下的伴读。
    他们正在背诵《礼记·王制》篇里,品制的第二段原文。
    皇上很满意的点点头,因为孩子们背诵的原文,一个字都没错。
    正待要推门进去,听里面的太子殿下声音响起:“孟师傅,孤已经将此段背的滚瓜烂熟,师傅能不能给孤讲解一二?只让背书,不讲解,孤如何能学的透彻?”
    “数读千遍,其义自现。”结果一个苍老的声音,底气十足的教育太子殿下:“殿下只管读书,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好了,继续背诵,今天背诵十遍,外面下雪了,就不要出门去玩耍了。”
    另外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孟师傅,我在家读书,不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遇到我不理解的、不会的,不曾读到的内容,也会给我等讲解,为何师傅不讲任何内容,只一个劲儿的催促我等背诵啊?”
    “就是,就是!”
    “孟师傅,我真的不理解,背诵就能理解?那还要师傅干什么?”
    “师傅是混饭吃的吧?”
    一群半大小子,正好是叛逆期的年纪,因为皇上就这么一个儿子,故而给儿子找的伴读,都是比儿子大两三岁,三五岁的那种。
    要说他们服气太子么?
    未必!
    只不过太子殿下跟他们同窗这么长时间,肯定私底下也有交流,也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办到的,反正这帮小子是被他给收服了。
    以往也起哄架秧子的,孟师傅就是孟翰林,他都知道,一群臭小子而已,他可不惯着:“吵吵什么?吵吵什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没听过吗?让你们背书是为了你们好,难道要你们出门跟人谈论个什么,都不知道出自哪里,如何能服众?”
    孟翰林对付这些小孩们,早就驾轻就熟:“来人!一个个的打十个手板!不知道尊师重道的东西,让你们背书就背书,不背书捣乱什么?当心我跟皇上建议,换几个伴读给太子殿下,被东宫撵出去的伴读,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这后头就是明晃晃的威胁了。
    太子殿下不高兴的道:“孟师傅,孟翰林,孤的伴读,孤自己会定,父皇那里孤也会说,你这不讲内容,只一个劲儿的让孤背诵,到时候父皇问起来,孤如何回答?”
    “太子殿下想多了。”孟翰林那边让人打手板,啪啪啪的动静响起来,那些少年伴读们咬牙不吭声,手都被打肿了:“皇上日理万机,考校殿下功课,只需要殿下背诵流利即可,释义什么的,殿下又不需要科举入仕,基本上知道点就行了……。”

章节目录

大将军的读书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初吻江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初吻江湖并收藏大将军的读书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