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作者:荣誉与忠诚
第四百九十八章:不该是这样子
人要是看多了总是会对一种事物失去新鲜感和神秘感,原本应该有的敬畏什么的总会归于平淡,像是经常进入宫城的一些人,他们再一次来到宫城也不过是“故地重游”一类的心理,另外一些没有来过宫城的人,第一次来到这里不免会感到约束。
人一约束,一种生物本能的敬畏感就会爆发,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肃穆的心理作用,不然路是南陵很普通的水泥路,壁垒也是砌着青砖的城墙一类,东西和外面的材质几乎是没什么两样,可就因为所在是他们君主所住的宫城,人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下意识就把自己给催眠了。
因为南陵城与往常到了夜间的一片漆黑不一样,很多黔首都是小憩一下就早早爬起来,他们发现只要不占住道路就不会有人来阻止,因此在众多官员路过后都会尾随到宫城外的广场。
人越聚越多,广场的外围虽然不至于是人山人海,可是聚少成多之下起码是有三五万人。他们是从官员的到来,然后津津有味地看着平时高高在上的县丞、县长、县令等等“大官”们在甲士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排队,一直到官员们默默无声地列队进入宫城,直至队伍尾巴的最后几人消失在视野之内,这才“啧啧”两声兴奋地与旁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交谈。
有三五万黔首汇集在宫城之外,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而似乎后面有人越聚越多的趋势,原本内紧外松的宫城防御部队自然是会提高相应的数量以防不测,连带城中和城外的军队也得到通知开始在紧急集合。
吕哲还是梳洗完毕后在花园发愣接到汇报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对于宫城外聚集起起码七八万的黔首并没有什么“大难临头”的紧张感,只是问清楚黔首在干什么,然后淡淡地说:“咱们不搞白色恐怖,不会因为看似危险的黔首聚会就出动警察和军队驱散。让城防军增加相应的巡逻队维持治安,也让水龙衙门(消防局)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猛三对于自家军主的不以为意并没有什么意外。事实上平时宫城外的广场也是城内黔首游玩的场所,是相对于城内的空中水渠、公园、江边游人最多的地方。
其实吕哲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他所居住的宫城就是这一势力的心脏,是属于警戒级别最高的地方。哪能够让“闲杂人等”接近呢?不说是七八万人,哪怕是只有数百人也应该立刻驱散或者全部抓起来,一个一个的拷问是不是要行什么不轨的行为。
可是吕哲压根就没有过那种心思,只要没有黔首试图翻过宫墙或是闯入城门,宫城外就算是公共场合。就是类似于“开放式公园”一类的地方,不干任何与律法相违的事情,爱干么就干么呗。
猛三仔细的想了想,南陵城内有将近二十五万军队,宫城的戍卫军也有五万,那些黔首并没有拿着兵器。现在警戒起来的军队已经有十万,哪怕是发生骚动也能瞬间出动军队弹压,再则就是白天广场有人游玩已经成了常例,那就相应的提高警戒,至于黔首爱凑热闹。那就凑热闹吧。
本来就是那样,一来吕哲没有搞得天怒人厌,二来吕哲从不希望治下的黔首生活在恐怖当中,没事也搞出有事算什么。
“今天是各个作坊的休沐时间吗?”吕哲问话的对象变成了侍女林。
侍女林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见到自己的君主眼睛看着自己才低下头答:“休沐是明天的明天。”
后天就是后天嘛,说得那么复杂。
休沐既是假期,以前休沐的概念只针对“公务员”体系,但是由于吕哲非常鼓励手工业,最原始的手工作坊在南郡相当多,小型的“工厂”的概念也运营而生。
现在靠给人打工等工资的人口在南郡并不算少数。尤其是南陵城做工的人非常多,吕哲也就把那一套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364天),一个月有三十天(29天、30天、31天,七天为一周”的概念给拿了出来。发布行政指令搞了一套什么国定休假日的规定出来,给人打工的工人按照规定每六天就能休息一天。
手工作坊早早就有了,不过想干什么必须要有执照倒是因为吕哲才出现,起先作坊老板对执照是非常抵触的,可是后面执行了有执照才能接到“国家订单”的规定,那些原本抵触的人立刻就“从善如流”。毕竟谁都想自己的产品是“国家指定标准”什么的,渴望能够接到来自国家的大订单,又用这个名气在黔首中推广大卖,谁愿意落于人后啊?
有了执照的制度,各类的作坊或者工厂也就等于是纳入了国家纳税范围,国家也能关注到作坊和工厂的工人情况。
吕哲提出一套“适当的休息能让工人提高劳动乐趣”的概念,这一次“老板们”倒是屁也不敢多放一个,几乎是吕哲刚刚提出概念他们立刻就同意工人六天休息一天的制度,毕竟最高领导人放话了嘛。再则,试验之后他们也确确实实发现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工人生产的合格产品也增多,少了不合格产品那该省掉多少浪费材料的钱啊!
“不是休沐啊?”吕哲在喝牛奶,他的的胡子上有一些牛奶泡泡变成了一条白色:“精神不错嘛,竟然通宵达旦凑热闹,也不怕今天上班睡眠不足导致精神不济。”
一个八郡之主,一个麾下有数十万军队,一个在列国看来发狠了可以集结起一百八十万军队的……人?他鼻子下的胡子沾着牛奶泡泡看上去一点威严都没有,那翘起的二郎腿再那么一颤一颤的,说实话要不是带着五梁冠,谁会相信这么一个用调侃语气在说话的人能决定那么多人的命运,发狂了甚至还能灭人国?
五梁冠也叫进贤冠,是一种有五根横脊的礼冠,此冠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战国末期乃至于是汉朝,或者是到了明朝时期,款式并不是一成不变。
吕哲所戴的五梁冠是一种诸侯的款式,其目的只是简单的将变长的头发给盘起来,不过无论是在列国还是律法相当严格的秦国,乃至于是吕哲的治下,五梁冠也不是谁想戴就能戴的。
早晨发一会呆已经成了吕哲的生活习惯,一直到有人来报,说是文武官员们已经快要到达议政殿的建筑群范围,他才站起来。
“走了,”吕哲伸了一个懒腰:“更衣,然后……”
今天吕哲需要穿得正式一些,他没有去选那一套天子冕服,不过再怎么样也该穿上诸侯服。
有点复杂啊,其实天子冕服和诸侯服的差别并不大,现在依然是“以黑为贵”的习俗,天子的服装主体为黑色加上相应代表尊贵的金丝或是其它颜色鲜艳的镶边,冕冠会有珠帘。诸侯服的款式与天子冕服差不多,差别就是镶边和绣上金丝的图案有区别,另外就是冕冠相对于天子冕少了三根珠帘。
穿戴那么一身“里三层外三层”的服装其实挺麻烦的,平时吕哲是能不穿绝对不穿。
现在嘛,那么一身主体为黑,脑袋上有珠帘的冠,吕哲走起路来眼前的九根珠帘一直在晃,手臂因为走路摇晃起来长袖也一直在“虎虎生风”,更别谈下身的裙摆过长,导致走路的时候还需要有专门的人端着“尾巴”。
是的,裙摆过长,而且是按照规格的长度,那是有讲究的一种“服装特色”,尾巴越是长就代表身份越尊贵,所以一些影视上总是能看见君王或者一些这个妃那个妃的裙尾很长,这并不是浪费布料,而是彰显身份。
从寝宫到议政殿,吕哲已经计算出该走多少时间,他按照往常的迈步速度走了将近四十分钟才来到议政殿的建筑群,拐弯看去的时候,议政殿正门前方的广场已经站满了人。他粗略地看了一眼,可能带兵带得久了,眼睛一扫就得出大概是五百来人的规模。
吕哲在护卫甲士和侍女的拥护下拐弯走出来,站立的人群从下往上看自然是看见了。
他们其实有些发愣,哪一家的君主是慢悠悠地从拐角出现的啊?不该都是从建筑物的后正门进入,直达大殿对着进殿列队等待的臣工们来一个闪亮登场的吗?
这个就有点说不清楚了,宫城本身就没有修缮完毕,到处堆满了用料吕哲根本就无法选择路,所以只能慢悠悠的出现在拐角,然后右手按着腰间的剑柄“一摇一摆”地走向正门,留一个后脑勺给那些看愣了的文武官员们。
进入正殿的吕哲没发觉有什么不对,他压根就是这样的事情干多了习以为常。等待折腾了有那么一会,不至于坐下去会搞乱服装,这才说:“让……宣他们进来。”
没有一个宫内大总管的人物用着尖锐的声音重复一句什么“宣众臣觐见”之类的,有的只是侍女林对着执殿校尉示意,然后执殿校尉走出去。
一声雄壮的“主上宣,文武臣工入殿”在殿外被吼了出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不该是这样子
第四百九十八章:不该是这样子
人要是看多了总是会对一种事物失去新鲜感和神秘感,原本应该有的敬畏什么的总会归于平淡,像是经常进入宫城的一些人,他们再一次来到宫城也不过是“故地重游”一类的心理,另外一些没有来过宫城的人,第一次来到这里不免会感到约束。
人一约束,一种生物本能的敬畏感就会爆发,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肃穆的心理作用,不然路是南陵很普通的水泥路,壁垒也是砌着青砖的城墙一类,东西和外面的材质几乎是没什么两样,可就因为所在是他们君主所住的宫城,人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下意识就把自己给催眠了。
因为南陵城与往常到了夜间的一片漆黑不一样,很多黔首都是小憩一下就早早爬起来,他们发现只要不占住道路就不会有人来阻止,因此在众多官员路过后都会尾随到宫城外的广场。
人越聚越多,广场的外围虽然不至于是人山人海,可是聚少成多之下起码是有三五万人。他们是从官员的到来,然后津津有味地看着平时高高在上的县丞、县长、县令等等“大官”们在甲士的指挥下忙得团团转排队,一直到官员们默默无声地列队进入宫城,直至队伍尾巴的最后几人消失在视野之内,这才“啧啧”两声兴奋地与旁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交谈。
有三五万黔首汇集在宫城之外,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而似乎后面有人越聚越多的趋势,原本内紧外松的宫城防御部队自然是会提高相应的数量以防不测,连带城中和城外的军队也得到通知开始在紧急集合。
吕哲还是梳洗完毕后在花园发愣接到汇报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对于宫城外聚集起起码七八万的黔首并没有什么“大难临头”的紧张感,只是问清楚黔首在干什么,然后淡淡地说:“咱们不搞白色恐怖,不会因为看似危险的黔首聚会就出动警察和军队驱散。让城防军增加相应的巡逻队维持治安,也让水龙衙门(消防局)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猛三对于自家军主的不以为意并没有什么意外。事实上平时宫城外的广场也是城内黔首游玩的场所,是相对于城内的空中水渠、公园、江边游人最多的地方。
其实吕哲这样的态度是不对的,他所居住的宫城就是这一势力的心脏,是属于警戒级别最高的地方。哪能够让“闲杂人等”接近呢?不说是七八万人,哪怕是只有数百人也应该立刻驱散或者全部抓起来,一个一个的拷问是不是要行什么不轨的行为。
可是吕哲压根就没有过那种心思,只要没有黔首试图翻过宫墙或是闯入城门,宫城外就算是公共场合。就是类似于“开放式公园”一类的地方,不干任何与律法相违的事情,爱干么就干么呗。
猛三仔细的想了想,南陵城内有将近二十五万军队,宫城的戍卫军也有五万,那些黔首并没有拿着兵器。现在警戒起来的军队已经有十万,哪怕是发生骚动也能瞬间出动军队弹压,再则就是白天广场有人游玩已经成了常例,那就相应的提高警戒,至于黔首爱凑热闹。那就凑热闹吧。
本来就是那样,一来吕哲没有搞得天怒人厌,二来吕哲从不希望治下的黔首生活在恐怖当中,没事也搞出有事算什么。
“今天是各个作坊的休沐时间吗?”吕哲问话的对象变成了侍女林。
侍女林刚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见到自己的君主眼睛看着自己才低下头答:“休沐是明天的明天。”
后天就是后天嘛,说得那么复杂。
休沐既是假期,以前休沐的概念只针对“公务员”体系,但是由于吕哲非常鼓励手工业,最原始的手工作坊在南郡相当多,小型的“工厂”的概念也运营而生。
现在靠给人打工等工资的人口在南郡并不算少数。尤其是南陵城做工的人非常多,吕哲也就把那一套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364天),一个月有三十天(29天、30天、31天,七天为一周”的概念给拿了出来。发布行政指令搞了一套什么国定休假日的规定出来,给人打工的工人按照规定每六天就能休息一天。
手工作坊早早就有了,不过想干什么必须要有执照倒是因为吕哲才出现,起先作坊老板对执照是非常抵触的,可是后面执行了有执照才能接到“国家订单”的规定,那些原本抵触的人立刻就“从善如流”。毕竟谁都想自己的产品是“国家指定标准”什么的,渴望能够接到来自国家的大订单,又用这个名气在黔首中推广大卖,谁愿意落于人后啊?
有了执照的制度,各类的作坊或者工厂也就等于是纳入了国家纳税范围,国家也能关注到作坊和工厂的工人情况。
吕哲提出一套“适当的休息能让工人提高劳动乐趣”的概念,这一次“老板们”倒是屁也不敢多放一个,几乎是吕哲刚刚提出概念他们立刻就同意工人六天休息一天的制度,毕竟最高领导人放话了嘛。再则,试验之后他们也确确实实发现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工人生产的合格产品也增多,少了不合格产品那该省掉多少浪费材料的钱啊!
“不是休沐啊?”吕哲在喝牛奶,他的的胡子上有一些牛奶泡泡变成了一条白色:“精神不错嘛,竟然通宵达旦凑热闹,也不怕今天上班睡眠不足导致精神不济。”
一个八郡之主,一个麾下有数十万军队,一个在列国看来发狠了可以集结起一百八十万军队的……人?他鼻子下的胡子沾着牛奶泡泡看上去一点威严都没有,那翘起的二郎腿再那么一颤一颤的,说实话要不是带着五梁冠,谁会相信这么一个用调侃语气在说话的人能决定那么多人的命运,发狂了甚至还能灭人国?
五梁冠也叫进贤冠,是一种有五根横脊的礼冠,此冠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战国末期乃至于是汉朝,或者是到了明朝时期,款式并不是一成不变。
吕哲所戴的五梁冠是一种诸侯的款式,其目的只是简单的将变长的头发给盘起来,不过无论是在列国还是律法相当严格的秦国,乃至于是吕哲的治下,五梁冠也不是谁想戴就能戴的。
早晨发一会呆已经成了吕哲的生活习惯,一直到有人来报,说是文武官员们已经快要到达议政殿的建筑群范围,他才站起来。
“走了,”吕哲伸了一个懒腰:“更衣,然后……”
今天吕哲需要穿得正式一些,他没有去选那一套天子冕服,不过再怎么样也该穿上诸侯服。
有点复杂啊,其实天子冕服和诸侯服的差别并不大,现在依然是“以黑为贵”的习俗,天子的服装主体为黑色加上相应代表尊贵的金丝或是其它颜色鲜艳的镶边,冕冠会有珠帘。诸侯服的款式与天子冕服差不多,差别就是镶边和绣上金丝的图案有区别,另外就是冕冠相对于天子冕少了三根珠帘。
穿戴那么一身“里三层外三层”的服装其实挺麻烦的,平时吕哲是能不穿绝对不穿。
现在嘛,那么一身主体为黑,脑袋上有珠帘的冠,吕哲走起路来眼前的九根珠帘一直在晃,手臂因为走路摇晃起来长袖也一直在“虎虎生风”,更别谈下身的裙摆过长,导致走路的时候还需要有专门的人端着“尾巴”。
是的,裙摆过长,而且是按照规格的长度,那是有讲究的一种“服装特色”,尾巴越是长就代表身份越尊贵,所以一些影视上总是能看见君王或者一些这个妃那个妃的裙尾很长,这并不是浪费布料,而是彰显身份。
从寝宫到议政殿,吕哲已经计算出该走多少时间,他按照往常的迈步速度走了将近四十分钟才来到议政殿的建筑群,拐弯看去的时候,议政殿正门前方的广场已经站满了人。他粗略地看了一眼,可能带兵带得久了,眼睛一扫就得出大概是五百来人的规模。
吕哲在护卫甲士和侍女的拥护下拐弯走出来,站立的人群从下往上看自然是看见了。
他们其实有些发愣,哪一家的君主是慢悠悠地从拐角出现的啊?不该都是从建筑物的后正门进入,直达大殿对着进殿列队等待的臣工们来一个闪亮登场的吗?
这个就有点说不清楚了,宫城本身就没有修缮完毕,到处堆满了用料吕哲根本就无法选择路,所以只能慢悠悠的出现在拐角,然后右手按着腰间的剑柄“一摇一摆”地走向正门,留一个后脑勺给那些看愣了的文武官员们。
进入正殿的吕哲没发觉有什么不对,他压根就是这样的事情干多了习以为常。等待折腾了有那么一会,不至于坐下去会搞乱服装,这才说:“让……宣他们进来。”
没有一个宫内大总管的人物用着尖锐的声音重复一句什么“宣众臣觐见”之类的,有的只是侍女林对着执殿校尉示意,然后执殿校尉走出去。
一声雄壮的“主上宣,文武臣工入殿”在殿外被吼了出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不该是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