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远表情有些严肃,虽然他对宋援朝这个女婿很是满意,可以林道远的性子对于走后门一类情况很是反感,尤其是自己的子女求他办事这些,林道远向来是反对的。
    “您放心,绝对不是违反原则的事。”宋援朝当然知道林道远的脾气,见他脸色不好看连忙解释了一句。
    抽了口烟,林道远看了眼宋援朝:“什么事,说吧。”
    “爸,我们司特公司的方便面不是马上就要正式投产了么?对于市场销售,销售公司那边已经做出了方案,接下来会以广告和媒体宣传的同时用传统销售渠道进行推广。但我觉得这样的模式还是有局限性,尤其是方便面这样的速食产品,如果按这种方式推广销售的话短期内见效不大。”
    听到宋援朝这么说,林道远的神色缓和了下来,原来宋援朝求他的不是私事是公事。
    宋援朝继续道:“您在计委工作多年,各部位认识的人多,关系也多,我想您能不能和铁路那边打个招呼?让我们的产品直接上铁路?”
    林道远一愣马上就反应过来宋援朝这是在打铁路渠道的主意,不过仔细一琢磨不得不承认宋援朝这个想法不错。
    铁路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拥有自己的许多单位,就和大多数大型国企一样,关起门来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而且铁路的特殊性又不是那些国企能比的,铁路是全国交通大动脉,尤其是目前高速公路还没有的情况下(第一条高速公路是沪嘉高速,建于1988年),连通全国各地的铁路网是普通人出行最便利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如今的铁路还不是后世的高铁网络,现在离铁路的提速还早着很呢。
    通常长途出行,坐火车在列车上呆两三天是很寻常的事,别说路途远的,如果不巧坐了一辆慢车,从沪海到杭城仅仅不到170公里的路程,慢车开个七八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通常在车站、站台、火车上到处都有专门的售卖摊位,最常见的就是火车上列车员推着特制的铁皮零售小车来往于各节车厢,给旅客销售商品。
    宋援朝他们生产的方便面是一种速食产品,从营养和口味来说当然不如列车或者站台售卖的那些烧鸡、红肠之类东西。可后者的价格高昂,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而且这些肉类产品储存也是个大问题,买来后得尽快吃掉,要不天气热的时候放上一晚,东西可就全坏了。
    宋援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林道远的关系把他们的产品直接上铁路渠道,在铁路站台包括车厢内进行销售。
    相比目前铁路销售的商品,方便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一是价格便宜,二来出门在外能随时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这对许多人有着非常大的诱惑。
    再加上方便面的香气是众所周知的,一旦一节车厢有一个人泡了一碗方便面,那么这个味不仅全车厢里的人都能闻到,就连比邻车厢也能传过去。
    看着人家津津有味地吃着热面条,自己只能啃硬邦邦的干粮就白开水,那个人不会心动的?何况买方便面又不需要粮票,这就更有优势了,所以从这点来说通过铁路网络销售此类产品是最好的办法。
    这种销售手段也有极大的广告效应,国内铁路网四通八达,铺设全国各地,通过铁路把方便面推广出去,效果远比普通的广告更强。
    其实早在一个多星期之前,宋援朝就已经开始琢磨这件事了,可要把产品打进铁路系统凭宋援朝和司特公司自己是根本不可能的,想办到这点唯独只能求助于林道远。
    听完宋援朝的解释,林道远慎重考虑了下,也没说答应或者不答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见林道远如此,宋援朝也不催促,他知道林道远的脾气性格,这件事既然没有当场反对,那么林道远就已经放在心上了。
    翁婿两人一聊就忘记了时间,等到陈玉琴敲门提醒他们已经很晚了,宋援朝从沪海开车过来肯定累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聊也是一样。
    这时候,宋援朝才发现时间居然已过了晚上十点多,早就到了林道远休息的时间。两人就此结束了谈话,当天晚上宋援朝就住在这里没有回去,第二天起来后直接从这就去了公司。
    回到公司,宋援朝召集中层开了会,会议的内容主要就是马上要投产的三家分厂和后续的市场销售情况,其中还包括仓储物流的准备工作。
    这个会一开就是一整天,大家讨论并落实了相应的工作,会议结束后,宋援朝一身疲倦的回到办公室,给自己泡了杯浓茶,继续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第548章 因果
    时间一晃就半个多月过去了,炎热的夏天终于如期到来了。
    林燕和罗琳在金陵小住了几日,十天前她们带着孩子回去了沪海。
    原本打算让陈玉琴一起去沪海住上些日子的,但陈玉琴考虑后还是没和她们一起去,主要还是不放心林道远一个人。
    虽然金陵这边有人照顾,可小邵的工作调动使得林道远的秘书换了新人,再加上张姐虽然不错,但总比不上自己人照顾更合适,所以陈玉琴打算等新的秘书熟悉一段日子后再去沪海住些日子。
    此外还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林建航也有儿子了,几天前林建航打来电话告诉家人,他的爱人刚才在医院生产,生下了一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
    这个好消息让林道远和陈玉琴老夫妻两人高兴极了,短短一年时间先有了个大孙子,接着来了个大外孙子,如今林建航也有了儿子,等于一下子有了三个大胖小子,再高兴的事不过于此了。
    得知儿媳生了孩子,陈玉琴恨不能长出翅膀去那边帮忙照料,话说她直到现在还没见过儿媳呢。
    但林建航在电话里告诉陈玉琴,自己爱人的母亲已经来了,现在有老人照料着陈玉琴没必要长途跋涉过来。等过些日子大人出了月子,孩子也稍大了些,她们再来也不迟。
    听到这,陈玉琴心里未免有些不舒服,自己是林建航的老娘还比不上他的丈母娘?儿媳生产婆婆不去算什么?可在林道远的开导下,陈玉琴还是没马上过去,但她和林燕她们电话沟通了下,等下个月抽时间一起去看看,不管怎么说总得见上一面吧。
    这件事宋援朝当然也知道,按照林燕的意思让宋援朝和林宇航也抽时间一起去一趟,一家人好久没见面了,趁这机会见上一见同时也聚一聚。
    对此宋援朝表示同意,具体行程他来安排,到时候借一辆舒适点的车再找个可靠的司机去一趟就是了。
    除去这个好消息外,第二个好消息就是关于铁路方面的消息了。
    林道远几天前给了宋援朝回复,告诉宋援朝他和铁路那边沟通过了,铁路那边基本同意双方的合作,但怎么合作的具体还得好好谈一谈。
    对于这件事宋援朝非常上心,特意把孙耀良给找了过来做了细致的交代,同时让老汤配合孙耀良一起来办这件事。
    供销方面孙耀良经验丰富,头脑灵活。而老汤做事仔细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两人互补打配合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如何和铁路那边谈,宋援朝也给出了指示。对于这个渠道司特公司并不奢求正常的利润,只需要维持平衡即可。
    把产品打入铁路网络,宋援朝看重的是铁路的特殊性,对于这方面的效益需求并不是硬性标准,说白了这笔买卖是不赚钱赚的吆喝,只要把产品在这个渠道推广出去就是成功。
    当然了,真正的谈判也不可能把底牌全部打出去,至于怎么谈,又怎么让步,底线在哪里……宋援朝私下里和孙耀良老汤他们叮嘱过了,反正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具体尺度他们自己掌握,宋援朝要看的是结果而不是经过。
    和铁路部门的洽谈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铁路部门目前最高级的部门依旧是铁道部,后世的铁路总公司还没影子呢。虽然铁道部方面领导经林道远的沟通初步同意了合作,可具体谈却要和下属的各铁路局进行洽谈。
    整个铁路系统划分为十八个铁路局,每一个局都是封疆大吏般的存在,自主性非常强,所以这个事要一步步谈,考虑到各铁路局的区域分部,宋援朝从十八个局中先选取了一半进行主要洽谈对象,先易后难。
    这件事正式开始接触时,燕京、沪海、山城的三家分厂和金陵总厂全部正式投产,司特公司对全国市场的战役正式展开。
    当司特公司上下摩拳擦掌打好这一仗的时候,作为司特公司的董事长宋援朝却不在金陵,也没在沪海和燕京,反而到了鹏城。
    和上次来鹏城相比,现在的鹏城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短短一年时间许多熟悉的景象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整个鹏城用一句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从鹏城赶到羊城火车站来接宋援朝的是李大琪,原本宋援朝是打算自己直接过去的,他清楚盛华公司那边非常忙,随着国内销售的越发火爆再加上出口业务的不断攀升,李大琪作为盛华鹏城公司的总经理可以说是每天都忙的脚不停地。
    李大琪和宋援朝也好些日子没见了,接到宋援朝后两个兄弟热情地拥抱着,这副样子倒是引起了不少旁人投来疑惑的目光,两个大男人在火车站外如此拥抱,似乎感觉有些怪怪的。
    根本不顾及旁人的目光,宋援朝和李大琪热情拥抱着相互拍打着对方的后背。
    “你小子,可黑了不少呀。”宋援朝笑着打趣道。
    “南方嘛就是这样,我在这边还算白的呢。”李大琪咧嘴笑道,在鹏城两年他的确黑了不少,毕竟这边的光照时间长,而且冬天也暖和,相比四季分明的沪海完全不同,更不用说更北边的燕京等地了。
    “不是不让你来接么?我又不是不认识路,我记得火车站这边就有长途车过去。”宋援朝把手中的行李交给李大琪,提着另一件行李和李大琪朝着他停车的地方走去,边走边说道。
    “还是来接放心些,你自己过去怕不安全。”李大琪笑道。
    “不安全?什么意思?”宋援朝一愣。
    “还记得上回正国出的那事么?”
    “当然。”
    “正国出事后,鹏城那边治安严厉了许多,现在又开始实施了新的制度,如果你坐长途车过去弄不好就会碰到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你明白的。”李大琪给了宋援朝一个会意的眼神,宋援朝这才恍然大悟。
    仔细问了问关于新制度的情况,宋援朝心里不由得感慨。这个制度他当然知道,记得后世的时候是1984年才开始实施的,也许是秦正国之前出事使得这个制度提前了一年出现,怪不得李大琪不放心宋援朝自己去,特意跑来羊城接自己呢。
    到了停车的地方,宋援朝才发现李大琪开的车居然是秦正国的那辆大奔,见着这辆车宋援朝笑问是不是秦正国这小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他出事就是开这辆车吧?难不成出事后就不敢开了?把车给李大琪了不成?
    李大琪听后顿时哈哈大笑,他告诉宋援朝这倒不是,主要是这辆车鹏城那边上下都知道是谁的,车里还有地方通行证,用它来接宋援朝也是省去一路上不必要的麻烦。
    上了车,启动后,凉爽的空调风从出风处吹来,让人感觉瞬间舒服了许多。
    金陵那边虽然现在是初夏,可还没到太热的时候,但南方这边的天却比金陵和沪海那边热多了,再加上火车上的条件不太好,这一路过来虽然是软卧,但在车上捂了这么久人都快馊了。
    坐在车上,李大琪开着车子上了国道,朝着东南方向的鹏城而去。
    “正国的那案子还没结果?”
    李大琪摇摇头:“人到现在还没抓到,根据公安那边的判断估计人早就跑掉了,说不定跑外面去了?”
    “去了香江?”宋援朝追问。
    “有这个可能。”李大琪说道:“出事后查到张斌他们曾经找人打听过怎么过海,不过后来再查就查不下去了,但从这点来判断他们过海逃脱的可能性很大,可怎么过的海,又找的谁的渠道,直到现在还没搞清楚。”
    摇摇头,宋援朝叹了口气。
    这种情况要查实恐怕是不可能了,做这种活的都是偷偷摸摸的,谁会正大光明地告诉公安同志这事?如果说了不把自己给搞进去?这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找死(屎)?
    但从目前的蛛丝马迹来判断,张斌他们逃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想在鹏城和内地找到张斌他们的下落几乎不可能。而现在张斌也极有可能就在香江,但香江好几百万人呢,张斌他们三个到了那边就如同一滴水进了大海,再找哪有这么容易的。
    想到张斌,宋援朝不由得就想起了当年他刚从大西北回到沪海,带着李大琪他们一起创业的时候。
    那时候张斌就跟着宋援朝一起搞衣架,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张斌动了歪心眼,教唆王建军两人一起跳出来单干,后来又发生了那么多事,怎么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王建军被判了二十年,什么时候能出来天晓得。
    就算出来了,进去的时候还是二十来岁年轻人的他也要四十出头了,人生最好的时光就这样没了,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而张斌呢,虽然之前逃过一劫,可之后阴差阳错又干起了绑票的勾当,差一点就害了秦正国的性命。
    对于这两个往日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宋援朝心里只有惋惜和感慨,却没有半点同情,脚下的路是他们自己走的,所谓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根本怨不得别人。
    第549章 盛华电子
    羊城到鹏城新修的国道使得交通畅通许多,哪怕临近鹏城过了两个检查口还是比以前提前好些时间抵达目的地。
    李大琪说的没错,这一次到鹏城发现路上的检查力度比之前大多了,如果不是李大琪开着这辆挂有通行证的大奔避免了不少麻烦,说不定还要耽搁不少时间。
    车到鹏城,径直朝着盛华的园区而去,一路上经过的工厂也比之前多了好些,街上也到处可见不少年轻的打工妹打工仔,这些年轻人来自全国各地,带着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个崭新的城市,从而开始了他(她)们改变人生的重要一步。
    望着窗外而过,几个边笑边说话的年轻人,宋援朝能从他(她)们的脸上看见这些,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些年轻人中,有不少人后来获得了成功,有的人自己成了老板,也有的人成了优秀的技术人员,还有些人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和中坚……,但更多的都是些普通人,他(她)们来到这个城市打工赚钱,从而用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来了,也有些人走了,有些人留下来成了融入了这个城市,也有些人拿着在这里赚到钱回到了老家开始新的生活……但不管是那一种,在他们的人生中,这一段经历是永远都无法忘却的,而这个城市也同样不会忘记他(她)们曾经的付出。
    盛华的规模在这两年里发展的极为迅猛,目前盛华园区是鹏城最出名的一个园区,不仅是盛华公司,还有不少同行业和相应配套的工厂在这里设厂,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良好循环。
    现在盛华的主厂区经过二期和三期两次扩建比当年又大了不少,职工数量也在原基础上翻了一番。
    除去盛华核心的服装厂外,还有盛华的几家其他工厂。
    有些工厂是盛华作为配套厂从香江收购后在鹏城投资重建的,也有的是和盛华合作多年的香江工厂特意从香江那边迁移过来的,再加上其他和盛华多多少少有业务联系的其他老板的工厂在园区的落地,整个园区热闹非凡,早已不同往日。
    现在园区的空余土地已经基本没了,仅剩的两处厂房在宋援朝的要求下暂时不再对外出租,作为接下来盛华自身发展所需备用。
    此外,秦正国已经在和地方洽谈第二个盛华园区的拿地,可相比最初,现在拿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当年盛华在鹏城投资时,鹏城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城市,虽然宣布成为特区,可实际上真正来投资的外(港)商根本就没几个。
    盛华可以说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投资商,所以给盛华的待遇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说盛华仅凭着现在园区的这块地就足以成为鹏城举足轻重的外商了,而且随着鹏城的不断发展,园区的地皮价值潜力也越来越大。
    现在转眼就两年多过去,鹏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鹏城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在这里落户建厂,人多了地方上的态度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以前是丑闺女怕嫁不出去,现在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章节目录

重归黄金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夜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深并收藏重归黄金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