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个顿时提起了精神,知道宋援朝要说重点了。
“目前厂里在搞供销分离,以前一分厂的供销是由李家福同志负责,鉴于目前情况进行了工作调整,李家福同志由供销一把抓改为只负责采购方面的工作,销售方面由新来的孙耀良同志主抓。”
“之前临时工的事已经是过去式了,既然过去了我们就不再提了。现在厂里成立了新的销售部门,孙耀良同志提出希望厂里加强销售部门的力量,出于实际工作的考虑,新的销售部门要有一批适合的新人加入,鉴于你们两人在之前工作的表现,厂里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
“销售部门?!”宋援朝的话让何伟何骁兄弟面面相觑,他怎么都没想到宋援朝把他们找来居然是这件事。
关于厂里的变动别说他们哥俩不知道,就连何茂勇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何茂勇只是生产一线,和供销这块没有任何联系。
供销是一个企业重心所在,在企业内部有几大块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生产,其次是供销、劳资和财务这三个科室。
生产就不用说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生产那还叫企业么?而劳资也财务也是一样,前者管人,后者管钱。至于供销同样是重中之中,企业要运行就缺不了供销,供销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供,一个销。
供指的的采购,采购的任务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物资需求,为企业采购原辅料,做好这方面的保障工作。
至于销就是销售,产品生产出来是要卖出去的,只有卖出去后产品才会进行由物到钱的转换,从而产生效益。
在之前计划经济的时代,供销全是在计划模式之下,所以供销这一块在企业自身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全都有对口的渠道,大家都在一个规定的圈子里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却无法脱离这个范围。
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打开,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原本的供销体系也开始打破。
虽然目前还有部分计划内的供销模式,但这种模式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些关键性的企业,比如钢铁、煤炭、木材等等关乎于国家决策面的相关企业在计划内还占了大部分。可对于普通企业,尤其是像南都食品厂这样的食品企业,计划内的供销体系已经开始打破,被市场体系所取代。
这也是一分厂效益一年不如年的主要原因,如果还是以前的计划体系,一分厂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可现在计划体系已经被市场体系取代了,再加上贾凡的不作为和供销员李家福的思想僵化,使得一分厂效益逐年下降,最终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宋援朝要改变一分厂的现状就要解决销售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他让孙耀良负责新成立的销售部门的主要原因。
孙耀良接手销售后和宋援朝细谈了目前面临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三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三个问题中,首要的就是人员问题,销售方面靠孙耀良一个人是撑不起来的,必须尽快要有合适的人进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敢打敢拼,能够打硬仗的销售团队。
面对这个问题,宋援朝突然就想到了何茂勇的两个儿子。在上次何茂勇来找他之后,宋援朝对这个事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的确如何茂盛所说何伟何骁兄弟两个是受了牵连,对于这两个小伙子厂里的印象很深,毕竟他们是何茂勇的儿子。
在众人的口中,何伟何骁他们的口碑不错,做事认真踏实,脑子也不笨。只可惜后来临时工里出了那一档子事,要不然留下来说不定几年后有机会转正就能成为正式职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援朝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么给何茂勇一个答复。谁想还没等他确定好,孙耀良就向自己提出了要人。
正好,孙耀良那边要人,宋援朝又在厂里没找到能够干销售的人才,几件事放在一块宋援朝马上就想到了何伟何骁兄弟俩,再加上上次何茂勇和宋援朝提过一句他们兄弟打算干个体户什么的,年轻人有这个想法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叛经离道,可在宋援朝眼里却是一个难得的亮点。
就这样当天下午宋援朝就通知了何茂勇,让何茂勇第二天把何伟何骁他们带过来聊聊,如果合适宋援朝给他们一个机会又何妨呢?这是两利的结果,宋援朝对此有些期待。
今天一见面,何伟何骁兄弟的表现让宋援朝还是有些满意的,虽然他们显得有些青涩,可何伟骨子里的踏实再加上何骁的聪明劲摆在那边,在宋援朝眼里这兄弟两个是块未雕琢过的璞玉,如果能锻炼出来未来未必不能独当一面。
当听到宋援朝有意让他们加入新成立的销售部的时候,何伟何骁兄弟俩又惊又喜,这可是销售部啊!供销是多么牛逼的存在,他们当然一清二楚,相比又苦又累的一线车间,供销在他们印象中都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又或者出差去各地跑跑,和人谈谈生意,做做买卖,甚至吃吃喝喝把事定下来的那种。
这样的好事居然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不会是做梦吧?兄弟两个对视一眼,同时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传来的疼痛提醒他们一切都是真的。
“领导,我们没听错吧?您是让我们去销售部门?”何骁忍不住开口再次确认。
“当然没听错,怎么?是怀疑我忽悠你们?”宋援朝笑问。
何骁顿时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一样:“不是不是,就是有些觉得晕,这可是销售部门呀,您怎么就让我们哥俩……”
“哈哈哈,是感觉有点不真实对不对?”宋援朝哈哈大笑起来,笑了片刻他收敛起笑容认真道:“我说的的确是销售部门,你们没听错。不过你们从来没有接触过销售这块,有些事我得提前和你们说清楚。”
兄弟两个顿时下意识坐直身子,宋援朝继续道:“也许在你们的想象中销售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可实际上一个好的销售员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其实这个道理想想就能明白,你们之前不是打算自己搞个体户么?个体户是干嘛的?不就是做买卖的么?销售员的工作也是做买卖,把产品卖出去,再把卖出去的钱拿回来。只不过一个是个人,一个是代表着公家。”
“假如你们觉得当销售员就是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打打电话,又或者去饭馆吃吃喝喝谈谈什么的就行了,这大错特错,销售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他们的要做的是代表企业推销产品,给企业带来实在的利润和效益,销售员是要准备吃苦的,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这点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何伟何骁兄弟见宋援朝说的如此认真,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他们从来没接触过这行,更不清楚做好一个销售是怎么样的。之前对于销售方面的理解完全出于一知半解的想象,而当宋援朝如此坦率地告诫他们销售工作的困难时,一时间有了些担忧。
自己真的能做好这行么?兄弟两个心里对自己问道,可突然想到现在他们是待业青年,几乎是一无所有,宋援朝既然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哪怕试一下也好啊!
再说了,如果不来的话他们就得自己干个体户去了,虽然有了这个想法,可真要干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这些,更没有十足的把握。宋援朝说的对,干个体和搞销售是一样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先干着,总比什么都不懂一头扎进商海里干个体强吧?
“领导,我想试试!”何骁想了想首先开口。
何伟在一旁跟了一句:“我也是!”
见两人如此表态,宋援朝笑了起来:“既然想试试就没问题,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干了这行可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必须要尽全力去干好它!”
“这个我们知道,可是我们从来没干过这行呀。”
“这没关系,主管销售的孙耀良同志是老供销了,他会带你们一段时间。时间不会很长,你们要跟着孙耀良同志好好学习,争取早日独当一面。”
这话一出兄弟两个放了心,他们又不笨,既然有师父带就没问题了。
“对了领导,这个当销售员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何骁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迟疑地问了一句。
“不是临时工……”他们没想到宋援朝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宋援朝继续说:“暂时也不是正式工。”
面对疑惑的两人,宋援朝解释,因为之前临时工的问题总厂那边是不会给一分厂名额的,所以编制需要一分厂自己解决。再鉴于一分厂目前的情况,无论是临时工编制还是正式工编制都有些麻烦,所以宋援朝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以一分厂为主体成立一个下属的销售公司,这个公司作为一分厂的下属企业,换句话来说就是南都总厂一分厂的下属三产企业存在。
三产企业,也叫第三产业企业,这是一个新名词,在目前刚刚开始有。不过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所谓的三产和最初的第三产业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三产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万金油。
在未来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近20年里,各种各样的三产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小到一个店铺,大到一家规模产值庞大的公司,都可以是三产。
宋援朝既然决定供销分离,那么他必须先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一旦一分厂的销售转好,厂子的效益上去了,南都总厂那边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一分厂吃香喝辣,伸手是难免的。
之前的一分厂供销从行政来说是归于总厂下属供销科和一分厂共同管理,可实际上总厂供销科根本就不管一分厂这边,让他们自生自灭。可一旦当情况发生变化,这个行政划分就成了约束一分厂供销的大问题,宋援朝可不想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到时候拱手相让,采购这块也就算了,可一旦销售权被收回去,宋援朝哭都没地方哭去。
出于这样的考虑宋援朝决定在一分厂下面成立一个三产企业,这个企业主要的业务就是一分厂的销售。企业的名字就以南都为开头,后面是销售公司,连起来就是南都食品厂销售公司,从而把销售权归由这个企业掌管,避免未来总厂供销科可能的麻烦。
第420章 合同工
销售公司的成立宋援朝并不太担心总厂那边不同意,毕竟这都是之前和江大海顾平他们说好的,一分厂的工作完全由宋援朝来负责。
这个公司成立仅仅只是注册,不需要总厂那边给什么资金支持更不需要总厂给予正式编制,从这点来说销售公司其实就是一分厂内部新设立的一个部门,只是和普通的部门不一样,以三产公司的名义把销售归纳于这家公司之下罢了。
在江大海和顾平看来,这无非就是宋援朝的一种折腾,宋援朝不是大学生么?在大学里读的又是经济相关的专业,这样的年轻人总有些新东西要显摆显摆,以显得和他们这些文化不高的干部不一样的地方嘛。
就像现在外面的潮流都是在流行舶来货,仿佛一夜之间外来的东西就比自己家的好,至于好在哪里,有的是看得出来的,可更多的连叫好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宋援朝这么干估计也是,外来和尚好念经的道理大家都懂,年轻人想在一分厂有点作为,弄些哗众取宠的玩意很正常,毕竟人家是喝过墨水的,又在上面领导那边挂了号的大秀才。
所以无论是江大海还是顾平都没有反对的理由,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宋援朝弄这个一个销售公司实际上是对南都总厂的供销体系生生打开一个缺口,未来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此外,销售公司的成立也给予了宋援朝在人事方面的自主权。作为南都总厂的下属企业,一分厂并没有真正的人事权,人事权利全部在总厂劳资科。这也是之前贾凡招聘临时工没有通过总厂的原因,因为贾凡再傻他也知道总厂是不可能同意的,其中关键就在于编制问题。
管理一个企业,没人事权怎么管?宋援朝来之前就考虑过了这个问题,而且一分厂的独立性有限,如果每件事都要通过总厂,那么宋援朝的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成立了销售公司,由这三产企业为平台就自然获得了部分人事权。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宋援朝给不了正式编制,也给不了准正式编制的临时工编制,先不说这些编制权利都在总厂,就算是总厂每年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名额还没出来私下就被各领导给私下瓜分了,哪里轮得上宋援朝?
销售公司就不同了,宋援朝在成立这家公司的注册上耍了一个花招,所以这家公司名义上是一分厂的三厂,可实际却是一个独立法人的公司,无论人事还是财政权利全部都有,当然这不属于国企编制,只是一个三产编制。
宋援朝等于在南都体系之外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全面可控的新的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还很简陋,功能也仅仅只限于一分厂的销售范围,可宋援朝相信随着这家销售公司的业务逐步展开,未来不可限量。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可以说是这家销售公司最早的员工的,他们不属于南都的正式职工和临时工,不占任何编制,由销售公司为主体给他们签订聘用合同,这种职工的方式在目前有一个特别称呼——合同工。
合同工的出现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到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峰。这种用工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人事结构,使得僵化的人事体系得到了良好补充。
之后,合同工逐步取代了原本的用工方式,就连之前端着铁饭碗的职工干部在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也开始和单位补充签订用工合同,当然考虑到原有编制的问题,他们的用工合同和后来者是不一样的,称之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些都是后话,其实国家在1954年就有了劳动合同制,也叫雇工制,但因为后来各种原因消亡了,1979年后才重新生效,可真正实施的企业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南方特区那边。在金陵,宋援朝这么干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他们详细介绍了所谓合同工的细则,宋援朝说道:“你们过来后会由销售公司给你们签订用工合同,这个合同是对你们个人的保障,同时也是对厂子用人的一个要求。和正式工不一样,合同工是没编制的,但和临时工也不同,合同工在合同有效期内是有法律保障的。”
“合同签订的期限是三年,前三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内工资按照临时工标准进行发放,同时必须遵守目前一分厂的奖惩制度。此外,作为销售员在普通的奖惩制度上还有单独的销售奖惩制度,具体的到时候会有正式细则给你们看。”
“厂子里的奖惩制度我们知道,可这销售的奖惩制度大概是什么样的?”何骁忍不住问。
宋援朝笑笑道:“具体的到时候你们自己看吧,说白了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嘛不是没得,直接试用期不合格退工回家了。但我能保证,如果你们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好,那么未来拿到手的工资远比你们想象的多得多!”
这句话顿时让何伟何骁哥俩动了心,一分厂的奖惩制度他们听何茂勇在家提过,如果过来上班也能和普通工人一样享受这个制度带来的实惠,那么合同工又和正式工又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宋援朝提到的关于销售方面的奖惩,他们倒没怎么在意,在他们心里估计也就是和厂子里目前的奖惩制度差不多吧。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看了宋援朝后来才拿出来的奖惩制度细则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相比厂内的奖惩制度销售方面的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无法想象的大胆。
合同工,如果换在别人身上或许要考虑,可在何伟何骁兄弟身上却根本就没考虑的想法。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本就没有工作,能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哪怕是合同工对他们来说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见他们一口答应,同意以合同工的方式加入一分厂当一个销售员后,宋援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电话宋援朝直接拨通了孙耀良那边的号码,挂上电话不一会儿孙耀良来了,他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年轻人正从沙发站起。
“老孙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何茂勇师傅家的老二和老三,这个是何伟,这是何骁,他们之前在厂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工作态度不错,人也聪明,又是年轻人,怎么样?以后就当你的兵了。”
“你们好你们好,我叫孙耀良,现在负责厂子的销售工作,欢迎你们的到来。”孙耀良知道他们,因为昨天晚上的时候宋援朝已经和他说了这个事,对于这两个年轻人的到来他非常期待,现在销售这块只有他一个人,许多工作都没办法开展,他急迫需要新人的加入。
“您好领导,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兄弟两人忙不迭地和孙耀良握手,同时口上做着保证。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领导,再说我们年龄差不多,喊我孙哥吧,以后我们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了,销售部门主要的人物就是完成销售指标,做好本职工作,大家都是兄弟,领导领导什么的叫起来反而生分了。”
孙耀良很是老练地说笑着,他这个态度顿时引起了何伟何骁兄弟俩的好感,虽然第一眼见到孙耀良心里都在琢磨宋厂长怎么让这么一个看起来尖嘴猴腮的人负责销售?可当几句交谈后他们发现孙耀良不仅说话好听,做人更是玲珑八面。
介绍了一下,宋援朝就吧何伟何骁他们交给了孙耀良,接下来用工合同的签订什么的自然有人会安排。因为销售公司那边时间紧任务重,宋援朝只希望孙耀良能尽快带着他们上手,拿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等孙耀良带着他们走后,宋援朝回到办公桌前继续自己的工作,他先看了一会儿报表,看完后在几个地方提笔做了个记录,拉开抽屉放进去再拿起一份文件细看,才读了没两行房门被推开了,满头大汗的佘亮从外面走了进来。
“忙完了?”抬起头,看着佘亮脱下帽子和白大褂,把它们在门后的衣架上挂上笑问。
“早着呢,下午还得去车间继续盯着,这不上来歇歇喝口茶抽支烟。”佘亮走到办公桌前端起晾了半天的茶缸子喝了几口,抹了抹嘴接过宋援朝递来的烟点上。
一分厂是做汽水的,厂子里也不限制职工们喝自己生产的汽水,无论是在车间还是办公区域都有一个大保温桶,里面装着汽水让大家随便喝。当然了,在厂子里喝是没问题的,或者自己拿个暖杯装点回去也是可以的,可直接拿暖瓶打又或者弄个容器装许多带走这是完全不允许的。
不过佘亮基本不喝这些汽水,按照他的说法还是茶水更解渴,汽水这玩意甜滋滋的喝了越喝越渴。
“生产那边情况怎么样?”见佘亮点起烟坐下,拿着毛巾擦着汗,宋援朝问了一句。
“一切顺利,目前产量已经恢复到正常的80%左右了,我估计最多也就两天就能彻底恢复正常,产量限制主要还是因为设备之前保养不善导致的,今天下班后我和机修班的人会留下来继续……”
“辛苦你了,对了,生产方面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问题没?”宋援朝关切问道。
这几天佘亮的确是辛苦,作为生产副厂长他来单位后上班时间大部分都扑在车间里,等车间下班后他还要和机修间的师傅们一起留下来对车间的设备进行加班维护。
“生产那边没什么问题了,同志们也很配合,就算有几个老油子……呵呵……”说到这佘亮笑了笑,给了宋援朝一个领会的眼神,宋援朝见了也乐了,佘亮什么脾气他还不知道?以他的性格和战斗力,这些老油子在他跟前恐怕比小羊羔还乖,就算不乖也没关系,佘亮非常善于以德服人,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不过宋厂,目前生产基本正常,每天的产量和不低呀,销售这块您得抓紧了,车间出的货仓库那边快堆不下了,再这么下去恐怕大家会有想法。”佘亮压低声音对宋援朝建议道,宋援朝点点头,他提到的这个事宋援朝清楚,这也是他目前关注于销售的重要方面,销售这块已经安排下去了,接下来就看孙耀良的了。
第421章 跑市场
销售公司的执照还在办理过程,但业务已经正式展开了。
除去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外,这两天还有四个人加入了销售公司(销售部),成了孙耀良的下属。
这四个人和前者一样都是之前一分厂的临时工,当初贾凡在一分厂弄了23个临时工进来,最终闹出了之后的破事。
“目前厂里在搞供销分离,以前一分厂的供销是由李家福同志负责,鉴于目前情况进行了工作调整,李家福同志由供销一把抓改为只负责采购方面的工作,销售方面由新来的孙耀良同志主抓。”
“之前临时工的事已经是过去式了,既然过去了我们就不再提了。现在厂里成立了新的销售部门,孙耀良同志提出希望厂里加强销售部门的力量,出于实际工作的考虑,新的销售部门要有一批适合的新人加入,鉴于你们两人在之前工作的表现,厂里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
“销售部门?!”宋援朝的话让何伟何骁兄弟面面相觑,他怎么都没想到宋援朝把他们找来居然是这件事。
关于厂里的变动别说他们哥俩不知道,就连何茂勇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何茂勇只是生产一线,和供销这块没有任何联系。
供销是一个企业重心所在,在企业内部有几大块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生产,其次是供销、劳资和财务这三个科室。
生产就不用说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生产那还叫企业么?而劳资也财务也是一样,前者管人,后者管钱。至于供销同样是重中之中,企业要运行就缺不了供销,供销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供,一个销。
供指的的采购,采购的任务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物资需求,为企业采购原辅料,做好这方面的保障工作。
至于销就是销售,产品生产出来是要卖出去的,只有卖出去后产品才会进行由物到钱的转换,从而产生效益。
在之前计划经济的时代,供销全是在计划模式之下,所以供销这一块在企业自身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无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全都有对口的渠道,大家都在一个规定的圈子里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却无法脱离这个范围。
而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打开,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原本的供销体系也开始打破。
虽然目前还有部分计划内的供销模式,但这种模式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些关键性的企业,比如钢铁、煤炭、木材等等关乎于国家决策面的相关企业在计划内还占了大部分。可对于普通企业,尤其是像南都食品厂这样的食品企业,计划内的供销体系已经开始打破,被市场体系所取代。
这也是一分厂效益一年不如年的主要原因,如果还是以前的计划体系,一分厂也不会是这个样子。可现在计划体系已经被市场体系取代了,再加上贾凡的不作为和供销员李家福的思想僵化,使得一分厂效益逐年下降,最终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宋援朝要改变一分厂的现状就要解决销售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他让孙耀良负责新成立的销售部门的主要原因。
孙耀良接手销售后和宋援朝细谈了目前面临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三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三个问题中,首要的就是人员问题,销售方面靠孙耀良一个人是撑不起来的,必须尽快要有合适的人进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敢打敢拼,能够打硬仗的销售团队。
面对这个问题,宋援朝突然就想到了何茂勇的两个儿子。在上次何茂勇来找他之后,宋援朝对这个事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的确如何茂盛所说何伟何骁兄弟两个是受了牵连,对于这两个小伙子厂里的印象很深,毕竟他们是何茂勇的儿子。
在众人的口中,何伟何骁他们的口碑不错,做事认真踏实,脑子也不笨。只可惜后来临时工里出了那一档子事,要不然留下来说不定几年后有机会转正就能成为正式职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援朝这些天一直在琢磨怎么给何茂勇一个答复。谁想还没等他确定好,孙耀良就向自己提出了要人。
正好,孙耀良那边要人,宋援朝又在厂里没找到能够干销售的人才,几件事放在一块宋援朝马上就想到了何伟何骁兄弟俩,再加上上次何茂勇和宋援朝提过一句他们兄弟打算干个体户什么的,年轻人有这个想法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叛经离道,可在宋援朝眼里却是一个难得的亮点。
就这样当天下午宋援朝就通知了何茂勇,让何茂勇第二天把何伟何骁他们带过来聊聊,如果合适宋援朝给他们一个机会又何妨呢?这是两利的结果,宋援朝对此有些期待。
今天一见面,何伟何骁兄弟的表现让宋援朝还是有些满意的,虽然他们显得有些青涩,可何伟骨子里的踏实再加上何骁的聪明劲摆在那边,在宋援朝眼里这兄弟两个是块未雕琢过的璞玉,如果能锻炼出来未来未必不能独当一面。
当听到宋援朝有意让他们加入新成立的销售部的时候,何伟何骁兄弟俩又惊又喜,这可是销售部啊!供销是多么牛逼的存在,他们当然一清二楚,相比又苦又累的一线车间,供销在他们印象中都是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又或者出差去各地跑跑,和人谈谈生意,做做买卖,甚至吃吃喝喝把事定下来的那种。
这样的好事居然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不会是做梦吧?兄弟两个对视一眼,同时暗暗掐了自己大腿一把,传来的疼痛提醒他们一切都是真的。
“领导,我们没听错吧?您是让我们去销售部门?”何骁忍不住开口再次确认。
“当然没听错,怎么?是怀疑我忽悠你们?”宋援朝笑问。
何骁顿时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一样:“不是不是,就是有些觉得晕,这可是销售部门呀,您怎么就让我们哥俩……”
“哈哈哈,是感觉有点不真实对不对?”宋援朝哈哈大笑起来,笑了片刻他收敛起笑容认真道:“我说的的确是销售部门,你们没听错。不过你们从来没有接触过销售这块,有些事我得提前和你们说清楚。”
兄弟两个顿时下意识坐直身子,宋援朝继续道:“也许在你们的想象中销售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可实际上一个好的销售员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其实这个道理想想就能明白,你们之前不是打算自己搞个体户么?个体户是干嘛的?不就是做买卖的么?销售员的工作也是做买卖,把产品卖出去,再把卖出去的钱拿回来。只不过一个是个人,一个是代表着公家。”
“假如你们觉得当销售员就是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打打电话,又或者去饭馆吃吃喝喝谈谈什么的就行了,这大错特错,销售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他们的要做的是代表企业推销产品,给企业带来实在的利润和效益,销售员是要准备吃苦的,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这点我希望你们能明白!”
何伟何骁兄弟见宋援朝说的如此认真,心里不由得有些打鼓,他们从来没接触过这行,更不清楚做好一个销售是怎么样的。之前对于销售方面的理解完全出于一知半解的想象,而当宋援朝如此坦率地告诫他们销售工作的困难时,一时间有了些担忧。
自己真的能做好这行么?兄弟两个心里对自己问道,可突然想到现在他们是待业青年,几乎是一无所有,宋援朝既然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哪怕试一下也好啊!
再说了,如果不来的话他们就得自己干个体户去了,虽然有了这个想法,可真要干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这些,更没有十足的把握。宋援朝说的对,干个体和搞销售是一样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先干着,总比什么都不懂一头扎进商海里干个体强吧?
“领导,我想试试!”何骁想了想首先开口。
何伟在一旁跟了一句:“我也是!”
见两人如此表态,宋援朝笑了起来:“既然想试试就没问题,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干了这行可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必须要尽全力去干好它!”
“这个我们知道,可是我们从来没干过这行呀。”
“这没关系,主管销售的孙耀良同志是老供销了,他会带你们一段时间。时间不会很长,你们要跟着孙耀良同志好好学习,争取早日独当一面。”
这话一出兄弟两个放了心,他们又不笨,既然有师父带就没问题了。
“对了领导,这个当销售员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何骁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迟疑地问了一句。
“不是临时工……”他们没想到宋援朝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宋援朝继续说:“暂时也不是正式工。”
面对疑惑的两人,宋援朝解释,因为之前临时工的问题总厂那边是不会给一分厂名额的,所以编制需要一分厂自己解决。再鉴于一分厂目前的情况,无论是临时工编制还是正式工编制都有些麻烦,所以宋援朝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以一分厂为主体成立一个下属的销售公司,这个公司作为一分厂的下属企业,换句话来说就是南都总厂一分厂的下属三产企业存在。
三产企业,也叫第三产业企业,这是一个新名词,在目前刚刚开始有。不过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所谓的三产和最初的第三产业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三产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万金油。
在未来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近20年里,各种各样的三产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小到一个店铺,大到一家规模产值庞大的公司,都可以是三产。
宋援朝既然决定供销分离,那么他必须先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一旦一分厂的销售转好,厂子的效益上去了,南都总厂那边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一分厂吃香喝辣,伸手是难免的。
之前的一分厂供销从行政来说是归于总厂下属供销科和一分厂共同管理,可实际上总厂供销科根本就不管一分厂这边,让他们自生自灭。可一旦当情况发生变化,这个行政划分就成了约束一分厂供销的大问题,宋援朝可不想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到时候拱手相让,采购这块也就算了,可一旦销售权被收回去,宋援朝哭都没地方哭去。
出于这样的考虑宋援朝决定在一分厂下面成立一个三产企业,这个企业主要的业务就是一分厂的销售。企业的名字就以南都为开头,后面是销售公司,连起来就是南都食品厂销售公司,从而把销售权归由这个企业掌管,避免未来总厂供销科可能的麻烦。
第420章 合同工
销售公司的成立宋援朝并不太担心总厂那边不同意,毕竟这都是之前和江大海顾平他们说好的,一分厂的工作完全由宋援朝来负责。
这个公司成立仅仅只是注册,不需要总厂那边给什么资金支持更不需要总厂给予正式编制,从这点来说销售公司其实就是一分厂内部新设立的一个部门,只是和普通的部门不一样,以三产公司的名义把销售归纳于这家公司之下罢了。
在江大海和顾平看来,这无非就是宋援朝的一种折腾,宋援朝不是大学生么?在大学里读的又是经济相关的专业,这样的年轻人总有些新东西要显摆显摆,以显得和他们这些文化不高的干部不一样的地方嘛。
就像现在外面的潮流都是在流行舶来货,仿佛一夜之间外来的东西就比自己家的好,至于好在哪里,有的是看得出来的,可更多的连叫好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宋援朝这么干估计也是,外来和尚好念经的道理大家都懂,年轻人想在一分厂有点作为,弄些哗众取宠的玩意很正常,毕竟人家是喝过墨水的,又在上面领导那边挂了号的大秀才。
所以无论是江大海还是顾平都没有反对的理由,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宋援朝弄这个一个销售公司实际上是对南都总厂的供销体系生生打开一个缺口,未来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此外,销售公司的成立也给予了宋援朝在人事方面的自主权。作为南都总厂的下属企业,一分厂并没有真正的人事权,人事权利全部在总厂劳资科。这也是之前贾凡招聘临时工没有通过总厂的原因,因为贾凡再傻他也知道总厂是不可能同意的,其中关键就在于编制问题。
管理一个企业,没人事权怎么管?宋援朝来之前就考虑过了这个问题,而且一分厂的独立性有限,如果每件事都要通过总厂,那么宋援朝的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制约。
成立了销售公司,由这三产企业为平台就自然获得了部分人事权。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宋援朝给不了正式编制,也给不了准正式编制的临时工编制,先不说这些编制权利都在总厂,就算是总厂每年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名额还没出来私下就被各领导给私下瓜分了,哪里轮得上宋援朝?
销售公司就不同了,宋援朝在成立这家公司的注册上耍了一个花招,所以这家公司名义上是一分厂的三厂,可实际却是一个独立法人的公司,无论人事还是财政权利全部都有,当然这不属于国企编制,只是一个三产编制。
宋援朝等于在南都体系之外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全面可控的新的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还很简陋,功能也仅仅只限于一分厂的销售范围,可宋援朝相信随着这家销售公司的业务逐步展开,未来不可限量。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可以说是这家销售公司最早的员工的,他们不属于南都的正式职工和临时工,不占任何编制,由销售公司为主体给他们签订聘用合同,这种职工的方式在目前有一个特别称呼——合同工。
合同工的出现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到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峰。这种用工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人事结构,使得僵化的人事体系得到了良好补充。
之后,合同工逐步取代了原本的用工方式,就连之前端着铁饭碗的职工干部在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也开始和单位补充签订用工合同,当然考虑到原有编制的问题,他们的用工合同和后来者是不一样的,称之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些都是后话,其实国家在1954年就有了劳动合同制,也叫雇工制,但因为后来各种原因消亡了,1979年后才重新生效,可真正实施的企业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南方特区那边。在金陵,宋援朝这么干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同他们详细介绍了所谓合同工的细则,宋援朝说道:“你们过来后会由销售公司给你们签订用工合同,这个合同是对你们个人的保障,同时也是对厂子用人的一个要求。和正式工不一样,合同工是没编制的,但和临时工也不同,合同工在合同有效期内是有法律保障的。”
“合同签订的期限是三年,前三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内工资按照临时工标准进行发放,同时必须遵守目前一分厂的奖惩制度。此外,作为销售员在普通的奖惩制度上还有单独的销售奖惩制度,具体的到时候会有正式细则给你们看。”
“厂子里的奖惩制度我们知道,可这销售的奖惩制度大概是什么样的?”何骁忍不住问。
宋援朝笑笑道:“具体的到时候你们自己看吧,说白了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嘛不是没得,直接试用期不合格退工回家了。但我能保证,如果你们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好,那么未来拿到手的工资远比你们想象的多得多!”
这句话顿时让何伟何骁哥俩动了心,一分厂的奖惩制度他们听何茂勇在家提过,如果过来上班也能和普通工人一样享受这个制度带来的实惠,那么合同工又和正式工又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宋援朝提到的关于销售方面的奖惩,他们倒没怎么在意,在他们心里估计也就是和厂子里目前的奖惩制度差不多吧。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看了宋援朝后来才拿出来的奖惩制度细则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相比厂内的奖惩制度销售方面的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无法想象的大胆。
合同工,如果换在别人身上或许要考虑,可在何伟何骁兄弟身上却根本就没考虑的想法。
何伟何骁兄弟两个本就没有工作,能有一份工作就很不错了,哪怕是合同工对他们来说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见他们一口答应,同意以合同工的方式加入一分厂当一个销售员后,宋援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电话宋援朝直接拨通了孙耀良那边的号码,挂上电话不一会儿孙耀良来了,他一进门就看见两个年轻人正从沙发站起。
“老孙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何茂勇师傅家的老二和老三,这个是何伟,这是何骁,他们之前在厂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工作态度不错,人也聪明,又是年轻人,怎么样?以后就当你的兵了。”
“你们好你们好,我叫孙耀良,现在负责厂子的销售工作,欢迎你们的到来。”孙耀良知道他们,因为昨天晚上的时候宋援朝已经和他说了这个事,对于这两个年轻人的到来他非常期待,现在销售这块只有他一个人,许多工作都没办法开展,他急迫需要新人的加入。
“您好领导,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兄弟两人忙不迭地和孙耀良握手,同时口上做着保证。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领导,再说我们年龄差不多,喊我孙哥吧,以后我们就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了,销售部门主要的人物就是完成销售指标,做好本职工作,大家都是兄弟,领导领导什么的叫起来反而生分了。”
孙耀良很是老练地说笑着,他这个态度顿时引起了何伟何骁兄弟俩的好感,虽然第一眼见到孙耀良心里都在琢磨宋厂长怎么让这么一个看起来尖嘴猴腮的人负责销售?可当几句交谈后他们发现孙耀良不仅说话好听,做人更是玲珑八面。
介绍了一下,宋援朝就吧何伟何骁他们交给了孙耀良,接下来用工合同的签订什么的自然有人会安排。因为销售公司那边时间紧任务重,宋援朝只希望孙耀良能尽快带着他们上手,拿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等孙耀良带着他们走后,宋援朝回到办公桌前继续自己的工作,他先看了一会儿报表,看完后在几个地方提笔做了个记录,拉开抽屉放进去再拿起一份文件细看,才读了没两行房门被推开了,满头大汗的佘亮从外面走了进来。
“忙完了?”抬起头,看着佘亮脱下帽子和白大褂,把它们在门后的衣架上挂上笑问。
“早着呢,下午还得去车间继续盯着,这不上来歇歇喝口茶抽支烟。”佘亮走到办公桌前端起晾了半天的茶缸子喝了几口,抹了抹嘴接过宋援朝递来的烟点上。
一分厂是做汽水的,厂子里也不限制职工们喝自己生产的汽水,无论是在车间还是办公区域都有一个大保温桶,里面装着汽水让大家随便喝。当然了,在厂子里喝是没问题的,或者自己拿个暖杯装点回去也是可以的,可直接拿暖瓶打又或者弄个容器装许多带走这是完全不允许的。
不过佘亮基本不喝这些汽水,按照他的说法还是茶水更解渴,汽水这玩意甜滋滋的喝了越喝越渴。
“生产那边情况怎么样?”见佘亮点起烟坐下,拿着毛巾擦着汗,宋援朝问了一句。
“一切顺利,目前产量已经恢复到正常的80%左右了,我估计最多也就两天就能彻底恢复正常,产量限制主要还是因为设备之前保养不善导致的,今天下班后我和机修班的人会留下来继续……”
“辛苦你了,对了,生产方面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问题没?”宋援朝关切问道。
这几天佘亮的确是辛苦,作为生产副厂长他来单位后上班时间大部分都扑在车间里,等车间下班后他还要和机修间的师傅们一起留下来对车间的设备进行加班维护。
“生产那边没什么问题了,同志们也很配合,就算有几个老油子……呵呵……”说到这佘亮笑了笑,给了宋援朝一个领会的眼神,宋援朝见了也乐了,佘亮什么脾气他还不知道?以他的性格和战斗力,这些老油子在他跟前恐怕比小羊羔还乖,就算不乖也没关系,佘亮非常善于以德服人,这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不过宋厂,目前生产基本正常,每天的产量和不低呀,销售这块您得抓紧了,车间出的货仓库那边快堆不下了,再这么下去恐怕大家会有想法。”佘亮压低声音对宋援朝建议道,宋援朝点点头,他提到的这个事宋援朝清楚,这也是他目前关注于销售的重要方面,销售这块已经安排下去了,接下来就看孙耀良的了。
第421章 跑市场
销售公司的执照还在办理过程,但业务已经正式展开了。
除去何伟何骁兄弟两个外,这两天还有四个人加入了销售公司(销售部),成了孙耀良的下属。
这四个人和前者一样都是之前一分厂的临时工,当初贾凡在一分厂弄了23个临时工进来,最终闹出了之后的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