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采纳张希孟建议,于辽阳兴建黄帝庙,并降旨辽东诸部女真,每年派遣首领,前来参与祭祀。
而且老的首领去世,或者退位,选拔新的首领,需经过朝廷册封,并且在黄帝庙,正式祭祀先祖,宣布效忠大明,善待百姓,方可正式继位,否则各部共讨之!
了解了诸部女真的情况,张希孟已经看得很明白了,此时的辽东,甚至不具备改土归流的基础,改土归流,总要有个土司衙门吧!
可此时的辽东,尤其是越往北的部落,还都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完全以采集渔猎为主。这么糟糕的状况,薄弱的生产能力,除了寄希望部落首领之外,真的没有啥办法。
你把朝廷饱读诗书的官吏派过来,就算他们不怕吃苦,也无从治理。
而且这天下诸多的病症,最无解的就是穷病。
不要和吃不饱饭的人谈诗和远方,那个太奢侈了。
所以张希孟对待辽东的整体战略,依旧保持各部存在,尤其是黑龙江流域的女真诸部,更是如此。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各部首领,必须对大明朝效忠,接受大明朝册封,服从调动,这是一切的根本。
其次,那些战斗力凶悍,习惯于抢掠和杀戮的年轻人,必须调走,让他们加入两黑旗,奔赴河中作战。
然后与此同时,推行土豆种植。
这是非常关键一步,因为渔猎采集,必须和熊虎狼群搏杀,是真正的出生入死,稍微弱点的,都会被淘汰。
所以不是女真人悍勇,而是不够强的都被上天物理带走了,根本不给生存的机会。
进入农耕时代之后,就不同了,诸如种植土豆的活儿,妇人、老人都可以做,而且产量大,能填饱肚子。
能安安稳稳吃饱饭,谁又愿意跑到山上,看熊瞎子呲牙呢?
说到底,解决辽东的安全问题,还是要从经济下手,只要改变了生存模式,才能一劳永逸。
再有,张希孟建议老朱,针对来辽东收购兽皮、药材、木材的商人提供补贴。
商人要想拿到补贴,就要执行价格保护,必须要让出售山货的老百姓看到利益,不光是女真各部,包括汉人百姓,愿意过来干活,同样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在这种事情上,花十万贯,就能减少一百万的军事开支。
当然不是说光靠着经济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说经济手段,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剩下的难度就不大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筹备,其中来自女真各部的镶黑旗兵卒,一共是两万八千五百多人,蒙古诸部的正黑旗兵卒,接近三万。
双方势均力敌,蒙古士兵虽然多一些,但在战力上看,还是女真人强。但女真人缺少足够的训练,打仗没啥章法,就是一拥齐上,一旦失败了,就鸟兽散。
毫无疑问,想要他们发挥出战斗力,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行。
好在这些事情张希孟不用操心,交给蓝玉就是了,身为冠军侯,就要能者多劳。反正在张希孟这里,也是遵循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丝毫不会因为蓝玉在他身边待过,就会有什么客气的。
咱张太师什么时候是徇私情的人了?
李善长只是关心这些人走之后的问题,像女真诸部,普遍拿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青壮,剩下的人暂时掀不起风浪。
如果趁着这个机会,改变生存方式,尤其是针对下一代进行教化,或许真的能彻底解决问题。
“张太师,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每隔三五年,就调走一批年轻人,让他们去参与战斗,不断损失在战场上,这样一来,不但朝廷能有源源不断的兵马,还不用担心有什么麻烦……太师,你说老夫的主意怎么样?”
张希孟哼了一声,“我说你都这把年纪了,就不能给自己积点阴德?怎么除了缺德,就不会干别的了?”
李善长同样冷哼,“妇人之仁,你等着,要是有来生,我必定抢在你的前面,投靠上位。到了那时候,上位就会更相信我的,到时候你小子就不是我的对手了!”
张希孟忍不住笑出声,“我说李老兄,你想得也太美了!你以为是我操控了主公?你真高抬我了!这么说吧,幸好有我在前面,替你挡着,不然就凭你老兄的德行,有多大的才华,多会办事,也免不了受一刀之苦,保不齐你的子孙也会跟着倒霉!”
李善长一阵错愕,原本还挺有把握的他,缓缓低下头,思忖了好一会儿,此老终于抬头,冲着张希孟由衷一笑。
“张太师,多谢了!”
张希孟略微迟疑,就听李善长继续道:“像大明这种国家,华夏上国,理当王道荡荡!就算对待各部蛮夷,也是如此。张太师,老夫到底是输给了你。”
张希孟和李善长,虽然没有彻底翻脸,但是彼此下手,互相算计,绝不在少数。两个人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到了这时候,李善长表示认输,更有一番感触。
张希孟眉头挑了挑,也是由衷感叹,“老李啊,你虽然认输,但是在这个天下,绝对不能没有你!”
李善长忍不住大笑,“张太师,这就是你没有对老夫赶尽杀绝的原因吗?”
张希孟低声道:“别人也未必有你老兄做得好啊!”
李善长眉头微皱,良久之后,终于一声长叹,“有你张太师的认可,老夫也就算是死而无憾了。”
“不要着急。”张希孟笑道:“你老兄最好还是写一本回忆录,把这些年的事情,都写下来。”
李善长一愣,“太师,你就不怕老夫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会伤损你的名声吗?”
“不会的,放心,你写的东西,我会审核的。”
“你!”李善长气得瞪圆了眼珠子,咬牙切齿。
这个姓张的,也就是表面上仁义,实际上满肚子的坏水,比谁都多。
不过即便如此,李善长也没有别的选择,确确实实,到了他这个年纪,返回家乡,落叶归根,然后著书立说,留给后人评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人要知足啊!
从一名小吏,变成一国宰相,柄国十余年,又为番邦国主,古稀之年,安然回乡,享受天伦之乐。
“张太师,我谢谢你!做人到了你这个地步,也算是厚道人!”
这也是李善长最后给张希孟的评价,因为尽管张希孟不是善良之辈,但是他到底没有赶尽杀绝。仅仅这一点,他李善长就做不到。
当真两个人换过来,或许李善长就会对张希孟下毒手,然后朱元璋无法容忍,就会弄死李善长……这不就是历史上老李收拾刘伯温等人,然后又被老朱干掉的戏码吗!
所以说,张希孟确实是保住了老李的九族性命。
“李兄,别急着走,等参加了祭祀出师大典,你再回乡。”
李善长怔了怔,点头答应。
数日之后,山海关外,旗号飞扬,有象征着大明的赤色,也有两黑旗。
近六万名骑兵,列队中间,外圈都是大明精锐,簇拥期间。
这倒不是担心女真骑兵造反,非要监督他们,而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约束,他们依旧没法列成整齐的队伍,甚至会因为人数太多,而发生踩踏,从而闹得一哄而散。
要真是这样,可就丢了大人。
没办法,只能用明军把他们包围起来,出了问题,也好及时解决。
不过幸运的是,今天女真诸部士兵,还算给力,并没有乱套。
他们的目光,几乎都聚集在了那个男人的身上!
老朱一身金甲,配着宝剑,傲然立在将士的前面。
年近花甲的老朱,器宇轩昂,腰背笔直,丝毫看不出老态。
他声若洪钟,中气十足,那种睥睨苍生的气度,让这些不久前还是蛮夷的家伙们,真心慑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李兄,这就是咱们俩共同挑选的主公啊!”张希孟意味深长说道,他没有站在老朱身边,而是选择留在台下,和李善长一起注视着朱元璋。
李善长深深吸口气,也是心中感叹,“太师,老夫记得屈原诗中,常以美人喻君王,由此可见,君臣之间,也如夫妻一般了?”
张希孟微微摇头,“切莫这么说,这么多年,你我给主公提了太多建议,但到了最后,泼天的压力,还都是落在他的肩头。自古以来,不缺会说的,也不缺聪明的,唯独缺少有担当的。”
李善长寿眉跳动,略迟疑,会心一笑,他终于彻底想通了……士大夫以美人视君王,那是以丈夫自居,其实是在占便宜。
而真正的君王,必须要扛起所有的压力,这是一种很难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所以在史册上,通常都是文臣谋士,慷慨陈词,天花乱坠,然后君王只是一个善字,仿佛只会听从建议,就能当好君主。
可事实上,任何一个决策,成败利钝,种种后果,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全都要君王扛起来。
一句话,咱洪武皇帝够爷们啊!
“太师的境界,确实远高老夫,我心服口服了。”
而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对着下面的所有人,高声说道:“昔日大唐兵败怛罗斯,不得已退出河中之地,如今大明卷土重来,六百年斗转星移,华夏几乎痛失西域……所以,今日出师,只许胜,不许输!只能成!不能败!”
而且老的首领去世,或者退位,选拔新的首领,需经过朝廷册封,并且在黄帝庙,正式祭祀先祖,宣布效忠大明,善待百姓,方可正式继位,否则各部共讨之!
了解了诸部女真的情况,张希孟已经看得很明白了,此时的辽东,甚至不具备改土归流的基础,改土归流,总要有个土司衙门吧!
可此时的辽东,尤其是越往北的部落,还都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完全以采集渔猎为主。这么糟糕的状况,薄弱的生产能力,除了寄希望部落首领之外,真的没有啥办法。
你把朝廷饱读诗书的官吏派过来,就算他们不怕吃苦,也无从治理。
而且这天下诸多的病症,最无解的就是穷病。
不要和吃不饱饭的人谈诗和远方,那个太奢侈了。
所以张希孟对待辽东的整体战略,依旧保持各部存在,尤其是黑龙江流域的女真诸部,更是如此。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各部首领,必须对大明朝效忠,接受大明朝册封,服从调动,这是一切的根本。
其次,那些战斗力凶悍,习惯于抢掠和杀戮的年轻人,必须调走,让他们加入两黑旗,奔赴河中作战。
然后与此同时,推行土豆种植。
这是非常关键一步,因为渔猎采集,必须和熊虎狼群搏杀,是真正的出生入死,稍微弱点的,都会被淘汰。
所以不是女真人悍勇,而是不够强的都被上天物理带走了,根本不给生存的机会。
进入农耕时代之后,就不同了,诸如种植土豆的活儿,妇人、老人都可以做,而且产量大,能填饱肚子。
能安安稳稳吃饱饭,谁又愿意跑到山上,看熊瞎子呲牙呢?
说到底,解决辽东的安全问题,还是要从经济下手,只要改变了生存模式,才能一劳永逸。
再有,张希孟建议老朱,针对来辽东收购兽皮、药材、木材的商人提供补贴。
商人要想拿到补贴,就要执行价格保护,必须要让出售山货的老百姓看到利益,不光是女真各部,包括汉人百姓,愿意过来干活,同样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在这种事情上,花十万贯,就能减少一百万的军事开支。
当然不是说光靠着经济就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说经济手段,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剩下的难度就不大了。
经过了两个月的筹备,其中来自女真各部的镶黑旗兵卒,一共是两万八千五百多人,蒙古诸部的正黑旗兵卒,接近三万。
双方势均力敌,蒙古士兵虽然多一些,但在战力上看,还是女真人强。但女真人缺少足够的训练,打仗没啥章法,就是一拥齐上,一旦失败了,就鸟兽散。
毫无疑问,想要他们发挥出战斗力,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行。
好在这些事情张希孟不用操心,交给蓝玉就是了,身为冠军侯,就要能者多劳。反正在张希孟这里,也是遵循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丝毫不会因为蓝玉在他身边待过,就会有什么客气的。
咱张太师什么时候是徇私情的人了?
李善长只是关心这些人走之后的问题,像女真诸部,普遍拿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青壮,剩下的人暂时掀不起风浪。
如果趁着这个机会,改变生存方式,尤其是针对下一代进行教化,或许真的能彻底解决问题。
“张太师,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如果每隔三五年,就调走一批年轻人,让他们去参与战斗,不断损失在战场上,这样一来,不但朝廷能有源源不断的兵马,还不用担心有什么麻烦……太师,你说老夫的主意怎么样?”
张希孟哼了一声,“我说你都这把年纪了,就不能给自己积点阴德?怎么除了缺德,就不会干别的了?”
李善长同样冷哼,“妇人之仁,你等着,要是有来生,我必定抢在你的前面,投靠上位。到了那时候,上位就会更相信我的,到时候你小子就不是我的对手了!”
张希孟忍不住笑出声,“我说李老兄,你想得也太美了!你以为是我操控了主公?你真高抬我了!这么说吧,幸好有我在前面,替你挡着,不然就凭你老兄的德行,有多大的才华,多会办事,也免不了受一刀之苦,保不齐你的子孙也会跟着倒霉!”
李善长一阵错愕,原本还挺有把握的他,缓缓低下头,思忖了好一会儿,此老终于抬头,冲着张希孟由衷一笑。
“张太师,多谢了!”
张希孟略微迟疑,就听李善长继续道:“像大明这种国家,华夏上国,理当王道荡荡!就算对待各部蛮夷,也是如此。张太师,老夫到底是输给了你。”
张希孟和李善长,虽然没有彻底翻脸,但是彼此下手,互相算计,绝不在少数。两个人相爱相杀了一辈子,到了这时候,李善长表示认输,更有一番感触。
张希孟眉头挑了挑,也是由衷感叹,“老李啊,你虽然认输,但是在这个天下,绝对不能没有你!”
李善长忍不住大笑,“张太师,这就是你没有对老夫赶尽杀绝的原因吗?”
张希孟低声道:“别人也未必有你老兄做得好啊!”
李善长眉头微皱,良久之后,终于一声长叹,“有你张太师的认可,老夫也就算是死而无憾了。”
“不要着急。”张希孟笑道:“你老兄最好还是写一本回忆录,把这些年的事情,都写下来。”
李善长一愣,“太师,你就不怕老夫说什么不好听的话,会伤损你的名声吗?”
“不会的,放心,你写的东西,我会审核的。”
“你!”李善长气得瞪圆了眼珠子,咬牙切齿。
这个姓张的,也就是表面上仁义,实际上满肚子的坏水,比谁都多。
不过即便如此,李善长也没有别的选择,确确实实,到了他这个年纪,返回家乡,落叶归根,然后著书立说,留给后人评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人要知足啊!
从一名小吏,变成一国宰相,柄国十余年,又为番邦国主,古稀之年,安然回乡,享受天伦之乐。
“张太师,我谢谢你!做人到了你这个地步,也算是厚道人!”
这也是李善长最后给张希孟的评价,因为尽管张希孟不是善良之辈,但是他到底没有赶尽杀绝。仅仅这一点,他李善长就做不到。
当真两个人换过来,或许李善长就会对张希孟下毒手,然后朱元璋无法容忍,就会弄死李善长……这不就是历史上老李收拾刘伯温等人,然后又被老朱干掉的戏码吗!
所以说,张希孟确实是保住了老李的九族性命。
“李兄,别急着走,等参加了祭祀出师大典,你再回乡。”
李善长怔了怔,点头答应。
数日之后,山海关外,旗号飞扬,有象征着大明的赤色,也有两黑旗。
近六万名骑兵,列队中间,外圈都是大明精锐,簇拥期间。
这倒不是担心女真骑兵造反,非要监督他们,而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约束,他们依旧没法列成整齐的队伍,甚至会因为人数太多,而发生踩踏,从而闹得一哄而散。
要真是这样,可就丢了大人。
没办法,只能用明军把他们包围起来,出了问题,也好及时解决。
不过幸运的是,今天女真诸部士兵,还算给力,并没有乱套。
他们的目光,几乎都聚集在了那个男人的身上!
老朱一身金甲,配着宝剑,傲然立在将士的前面。
年近花甲的老朱,器宇轩昂,腰背笔直,丝毫看不出老态。
他声若洪钟,中气十足,那种睥睨苍生的气度,让这些不久前还是蛮夷的家伙们,真心慑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李兄,这就是咱们俩共同挑选的主公啊!”张希孟意味深长说道,他没有站在老朱身边,而是选择留在台下,和李善长一起注视着朱元璋。
李善长深深吸口气,也是心中感叹,“太师,老夫记得屈原诗中,常以美人喻君王,由此可见,君臣之间,也如夫妻一般了?”
张希孟微微摇头,“切莫这么说,这么多年,你我给主公提了太多建议,但到了最后,泼天的压力,还都是落在他的肩头。自古以来,不缺会说的,也不缺聪明的,唯独缺少有担当的。”
李善长寿眉跳动,略迟疑,会心一笑,他终于彻底想通了……士大夫以美人视君王,那是以丈夫自居,其实是在占便宜。
而真正的君王,必须要扛起所有的压力,这是一种很难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所以在史册上,通常都是文臣谋士,慷慨陈词,天花乱坠,然后君王只是一个善字,仿佛只会听从建议,就能当好君主。
可事实上,任何一个决策,成败利钝,种种后果,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全都要君王扛起来。
一句话,咱洪武皇帝够爷们啊!
“太师的境界,确实远高老夫,我心服口服了。”
而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对着下面的所有人,高声说道:“昔日大唐兵败怛罗斯,不得已退出河中之地,如今大明卷土重来,六百年斗转星移,华夏几乎痛失西域……所以,今日出师,只许胜,不许输!只能成!不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