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朔古的应急能力无疑是卓越的,换作普通将领,在这种突发状况下,能顺利指挥就已经不错了,而耶律朔古却能考虑到黑夜降临的因素,四周包围的辽军严阵以待,这就让两支会师的明军失去了趁胜突破的机会,而两路皮室军却如两把利刀,由东、南两个方向向明军展开了冲击。
天色已经昏暗,经过这场恶战,胜利会师的明军士兵欣喜异常,相互拥抱庆贺。
但两支明军的主将经过短暂的交流却陷入了绝望。
第四军虽然强突成功,但伤亡已经达到了四成,三万大军,一路交战下来,剩下的士兵不足二万人。
唯有这支五千余人的骑兵凭借着手榴弹的威力,至此仍保持着四千六百余人。
原本充足的手榴弹,经此一战,消耗过半,鉴于第四军弹尽,分配之后,明军人手两颗都分配不到。
丁思觐无疑是老练的,以都指挥使的军职从朱匡业接过了他的指挥权。
立即命令朱匡业部骑兵将携带的地雷全部洒出。
洒,没有目标地抛洒。
已经没有时间挖坑埋雷,而黑夜降临,为丁思觐这一举动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以至于丁思觐在未来的战争中对地雷情有独钟。
但丁思觐却不知道,四面的辽军部族军得到耶律朔古命令并没有进攻,真正进攻的是两万皮室军。
如果丁思觐知道,将所有地雷集中在南、东两个方向,说不定还真能改变这场战斗的态势。
可惜没有如果,还没等明军抛洒完地雷,皮室军的马蹄声已经传至明军的耳朵里。
恶战由此开始。
丁思觐的布阵非常有针对性,他令第四军近二万士兵结成圆阵,将多余的战马用缰绳固定在最外围,然后是第四军士兵,再中心是朱匡业的骑兵。
这样的布阵原因是朱匡业的骑兵人手都有一杆火枪。
没有栅栏。来不及设置障碍,丁思觐就用战马,还有士兵的血肉之躯做为屏障,为近五千杆火枪争取射击时间。
当皮室军从两面向明军突击时。被踩响的地雷成片爆炸,飞舞地弹片杀伤着每一个站立的物体,无论是辽军士兵还是战马。
而正是因为地雷的爆炸,使得丁思觐从黑夜中也能判断只有两个方向有敌人。
他从而放弃了西、北两面的防守,将所有火枪集中到了东、南两面。
皮室军遭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攻势被暂时中止。
耶律朔古经过短暂思索,英明地命令皮室军成纵列进攻,这有效地降低了皮室军被地雷爆炸引起的伤亡。
这一轮进攻,皮室军一直冲近到距离明军不足十丈处,才被火枪击退。
两波的进攻。令皮室军损失惨重,二万辽军精锐,伤亡已经超过两成,这是辽国的根基,如此损失。唯有全歼明军,耶律朔古才能向耶律璟和朝廷有所交待。
耶律朔古对明军的火器已经心中有数,第三波攻击,他决定倾囊而出,他改变了四周辽军原地固守的命令,令全军四面向明军进攻。
明军由此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有危就有机。耶律朔古令四周辽军全面发动进攻,也就给了明军突围的可能。
固守与攻击不一样。
进攻的同时,也就给了对手突破的机会,当然就取决于对手是否有实力顶住。
耶律朔古却不知道,他临时改变决定,却将这近三万的部族军送入了险境。
丁思觐命令检视枪弹。统计之后发现每人只有五发弹药。
丁思觐心中已经明白,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丁思觐不想死,他还想跟着百里无忌建功立业,他还有更大的抱负想要实现。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代名将,青史留名。
丁思觐苦笑着摇摇头,也许这次真的实现不了了,有时候,想死很难,可这个时候,想活却是难上加难。
丁思觐望向朱匡业,这支来自燕云的骑兵,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更不应该死在这,也许,自己应该让他们活下去。
东面是黄河,哪怕突围成功,也没有时间渡河,那么突破点只能是南面,而刚才辽军两波的攻击中,南面的兵力明显少于东边。
而南边是府州,只要到达长城,就能与周军取得联络。
丁思觐决心已下,他命令道:“朱指挥使,从现在起,你回复对此骑兵队的指挥权。”
朱匡业并没有感到特别,战场之上一支小部队的指挥权交替,非常正常,他应道:“遵命。”
但丁思觐接下去的话却令他无比震惊。
丁思觐继续道:“辽军第三次攻击随时可能发起,我军枪弹已经告磬,而西、北面的辽军还未参加战斗,局势对我军不利,但从方才辽军两次进攻中可以探知,南面的辽军力量薄弱,这是一个难得的突围机会。我命令你,等下战斗打响时,率你的部队迅速向南面反冲锋,东面敌人有第四军牵制,你部要力求突破,突围之后,迅速向府州靠拢,会合府州的周军,如此,也许有一线生机。”
朱匡业震惊了,他只是一个指挥使,一个都指挥使掩护他一个指挥使逃生,这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规矩。
朱匡业纵然再不想死,也不能答应,否则,就算活着回到明国,也逃不出军法的处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在这里。
想到这,朱匡业大声拒绝道:“丁都指挥使容禀,既然南面有希望突破,都指挥使所率第四军尚有近二万兵力,自然更有希望突围,至于东面辽军,卑职率麾下必定能抵挡一些时间,为第四军的突围争取时间。”
丁思觐心中有些感动,他走向朱匡业拍拍他的肩膀,问道:“如果你是辽军主将,依现在的战局态势,看到一股小部队突围,会舍弃包围中的大部队去追赶么?”
朱匡业毫不犹豫地摇摇头。
丁思觐继续问道:“那反过来,如果突围的是大部队,而小部队留在包围圈,你会追赶么?”
朱匡业自然知道答案,这个答案是残酷的。
天色已经昏暗,经过这场恶战,胜利会师的明军士兵欣喜异常,相互拥抱庆贺。
但两支明军的主将经过短暂的交流却陷入了绝望。
第四军虽然强突成功,但伤亡已经达到了四成,三万大军,一路交战下来,剩下的士兵不足二万人。
唯有这支五千余人的骑兵凭借着手榴弹的威力,至此仍保持着四千六百余人。
原本充足的手榴弹,经此一战,消耗过半,鉴于第四军弹尽,分配之后,明军人手两颗都分配不到。
丁思觐无疑是老练的,以都指挥使的军职从朱匡业接过了他的指挥权。
立即命令朱匡业部骑兵将携带的地雷全部洒出。
洒,没有目标地抛洒。
已经没有时间挖坑埋雷,而黑夜降临,为丁思觐这一举动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以至于丁思觐在未来的战争中对地雷情有独钟。
但丁思觐却不知道,四面的辽军部族军得到耶律朔古命令并没有进攻,真正进攻的是两万皮室军。
如果丁思觐知道,将所有地雷集中在南、东两个方向,说不定还真能改变这场战斗的态势。
可惜没有如果,还没等明军抛洒完地雷,皮室军的马蹄声已经传至明军的耳朵里。
恶战由此开始。
丁思觐的布阵非常有针对性,他令第四军近二万士兵结成圆阵,将多余的战马用缰绳固定在最外围,然后是第四军士兵,再中心是朱匡业的骑兵。
这样的布阵原因是朱匡业的骑兵人手都有一杆火枪。
没有栅栏。来不及设置障碍,丁思觐就用战马,还有士兵的血肉之躯做为屏障,为近五千杆火枪争取射击时间。
当皮室军从两面向明军突击时。被踩响的地雷成片爆炸,飞舞地弹片杀伤着每一个站立的物体,无论是辽军士兵还是战马。
而正是因为地雷的爆炸,使得丁思觐从黑夜中也能判断只有两个方向有敌人。
他从而放弃了西、北两面的防守,将所有火枪集中到了东、南两面。
皮室军遭受惨重的伤亡之后,攻势被暂时中止。
耶律朔古经过短暂思索,英明地命令皮室军成纵列进攻,这有效地降低了皮室军被地雷爆炸引起的伤亡。
这一轮进攻,皮室军一直冲近到距离明军不足十丈处,才被火枪击退。
两波的进攻。令皮室军损失惨重,二万辽军精锐,伤亡已经超过两成,这是辽国的根基,如此损失。唯有全歼明军,耶律朔古才能向耶律璟和朝廷有所交待。
耶律朔古对明军的火器已经心中有数,第三波攻击,他决定倾囊而出,他改变了四周辽军原地固守的命令,令全军四面向明军进攻。
明军由此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有危就有机。耶律朔古令四周辽军全面发动进攻,也就给了明军突围的可能。
固守与攻击不一样。
进攻的同时,也就给了对手突破的机会,当然就取决于对手是否有实力顶住。
耶律朔古却不知道,他临时改变决定,却将这近三万的部族军送入了险境。
丁思觐命令检视枪弹。统计之后发现每人只有五发弹药。
丁思觐心中已经明白,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丁思觐不想死,他还想跟着百里无忌建功立业,他还有更大的抱负想要实现。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代名将,青史留名。
丁思觐苦笑着摇摇头,也许这次真的实现不了了,有时候,想死很难,可这个时候,想活却是难上加难。
丁思觐望向朱匡业,这支来自燕云的骑兵,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更不应该死在这,也许,自己应该让他们活下去。
东面是黄河,哪怕突围成功,也没有时间渡河,那么突破点只能是南面,而刚才辽军两波的攻击中,南面的兵力明显少于东边。
而南边是府州,只要到达长城,就能与周军取得联络。
丁思觐决心已下,他命令道:“朱指挥使,从现在起,你回复对此骑兵队的指挥权。”
朱匡业并没有感到特别,战场之上一支小部队的指挥权交替,非常正常,他应道:“遵命。”
但丁思觐接下去的话却令他无比震惊。
丁思觐继续道:“辽军第三次攻击随时可能发起,我军枪弹已经告磬,而西、北面的辽军还未参加战斗,局势对我军不利,但从方才辽军两次进攻中可以探知,南面的辽军力量薄弱,这是一个难得的突围机会。我命令你,等下战斗打响时,率你的部队迅速向南面反冲锋,东面敌人有第四军牵制,你部要力求突破,突围之后,迅速向府州靠拢,会合府州的周军,如此,也许有一线生机。”
朱匡业震惊了,他只是一个指挥使,一个都指挥使掩护他一个指挥使逃生,这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规矩。
朱匡业纵然再不想死,也不能答应,否则,就算活着回到明国,也逃不出军法的处置,与其这样,还不如死在这里。
想到这,朱匡业大声拒绝道:“丁都指挥使容禀,既然南面有希望突破,都指挥使所率第四军尚有近二万兵力,自然更有希望突围,至于东面辽军,卑职率麾下必定能抵挡一些时间,为第四军的突围争取时间。”
丁思觐心中有些感动,他走向朱匡业拍拍他的肩膀,问道:“如果你是辽军主将,依现在的战局态势,看到一股小部队突围,会舍弃包围中的大部队去追赶么?”
朱匡业毫不犹豫地摇摇头。
丁思觐继续问道:“那反过来,如果突围的是大部队,而小部队留在包围圈,你会追赶么?”
朱匡业自然知道答案,这个答案是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