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今年的这个冬天,可说是诸侯各国之间几十年来极为少见的平静之冬。
原本打算连秦攻楚的韩魏两国,在七八月间很是忙活了一阵,后来却被楚国一介使者给打破了计划,还有此扯出文信侯吕不韦,在昌平君熊启的推动下,拿去了文信侯的老命。
韩魏两国,好不容易这回和秦国搭上了线,可以狐假虎威一把,谁知道功败垂成,知道计划是昌平君所拦,对于昌平君这个秦国右相自然大为不满。
不满归不满,可明面上还不敢表露什么,兵马该征召的自然还要征召,伐楚暂时是不敢了,可总要防着秦国一高兴,又不知道突然从那边拿走几座城池。惹不起是惹不起,但也不能一点防备也不做。
如今的韩魏两国君臣,这心里只是琢磨着如何能让秦国不来进攻,如何能把秦国的攻势转向他国,至于说反攻秦国,夺回失去的领土,如今两国一来没力,二来实在是没胆量再虎口拔牙了。
虽然知道秦国去年这一仗,可说是损兵折将,但瘦死骆驼比马大,秦国目前的实力,在其他诸侯不联合参展的时候,韩魏两国合起来,也不及秦的二分之一。
齐楚和议,韩魏自守,齐国这些年都是躲在自己家里过日子,至于诸侯的战事,齐国打定主意是只说好话不参与。
赵国刚胜了秦国一仗,虽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说法有些过了,可这一场大战下来,粮草兵械的储备消耗不用说,单是赵国战死的丁壮也足足有五六万之多。加上大将庞煖在战后病故,赵国当然也想趁机休养生息一下。
诸侯皆无战意,自然诸事平静,诸侯间商贾同行,宾客往来络绎不绝,虽说今年不战,可明年怎么打,该打谁,和谁一起打,这总要做些沟通联络工作的。
燕赵之间也没少了使者往来,而且,燕赵两国之间又做了一笔不小的买卖。
去年大战,除了往上党调用支撑大军主要靠东阳、中山两郡的粮草和燕国的增援外,邯郸固守的消耗和增援都城各军所用,全部都来自自国家大仓,王贲在邯郸城外,虽然没有紧逼围城,但对四外乡野村聚祸害的可是不轻,战后救济庶民自然也消耗不少。再加上今年天灾,邯郸和以北两郡,减产均在四成以上。故而秋收之后,国家大仓的粮储甚是不足。
为此事,赵国专门派公子嘉来了一趟武阳城,看燕国能否支援一下。
虽说两国盟和,有支援粮草之说,但那毕竟说的是战时,当时说好了两国战后还要平分胜果的。如今这一次大战,燕国白出了粮食和大军增援,连俘虏都是用粮食换走的,明面上看起来是白出力没得好处,所以公子嘉来的时候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张口。
可四顾之下,赵齐两国之间,因庞煖几年前因齐国不参与合纵,回兵就夺了齐国两座城池以示惩罚,两国间虽然未曾大战,可毕竟伤了和气,一直没缓和了关系,西南是秦国,刚刚打完,更不可能给赵国雪中送炭,所以赵国只能来求燕国,不好张口也要张口。
公子嘉一路过来,一路都在头痛,怎么才能达到目的呢?
待见了太子丹,太子丹倒甚是热情,嘘寒问暖的很是热络。越是这样,公子嘉却越是没法开口。
好不容易觑了个机会,公子嘉吞吞吐吐的道明了来意,太子丹一听,果然顿时默然不语,沉默许久,太子丹才道:“公子之意,丹自体谅,只是今年之灾,不但赵国,燕国更甚,我国去年为了支撑贵国大战,可也是消耗不少。”
公子嘉好不容易开了口,见太子丹虽然为难,却并未一口封死,忙道:“天灾无情,燕赵两国同受其害,太子难处,嘉心中深知。”
“只是燕赵两国为盟,强秦虽败,依旧虎视眈眈,攻赵乃是早晚事,一旦赵败,恐亦与贵国不利,还望太子念两国盟好之情,倾力相助一二。”
太子丹面显难色,只是沉吟不语,公子嘉情知所求实在是有些令人为难,倒也不好催促,只是满脸热切的看着太子丹。
盘算许久,太子才问道:“不知贵国麦子可还有些富裕?”
公子嘉一愣,麦子富裕?既是缺粮,当然都缺了。刚要顺口回过去,公子嘉猛然觉得不对。
麦谷两个,麦子种的要比谷子稍早一些。相对来讲麦子受的旱灾损害也要轻些。
不过麦饭难吃,虽然麦子也遭了灾,少收了一些,但只要不是用于赈济和军用,麦子的消耗远没有粟谷大。
邯郸城中百官俸禄,军中食用等等,大多要靠粟谷。就是家境稍微好点的庶民,也是以粟米为上,尽量不吃麦饭的。
所以,对于赵国官方来说,还是粟谷缺口更大。
太子问这是何意?
公子嘉想不出太子想说什么,只得慎重答道:“都是遭灾,麦子纵然用的少些,可也算不得富裕。”
太子丹听了,不由闪出一丝失望之色,道:“既是如此,那可难办的很,我原本想着,或许可挤出些粟谷和贵国调剂一下,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太子丹轻轻一句话,公子嘉听在耳中,却是颇为惊喜,能用麦子唤来粟谷,那自然是好,毕竟这麦子乃是下等之物,朝中用的更多的可是粟谷呀。
不过,他也知道,谷贵麦贱,真换了粮,只怕赵国粮食总数还少了些。但只要朝中、军中粮食不缺,庶民稍微苦些,少吃点粮食,那倒是不妨的。
公子嘉忙道:“太子当真高义!如此盛情,我赵国上下岂有不领之理!敢问太子可帮换多少粟谷?又该如何换法?”
太子丹知道,这过去是十石粟谷可换麦子十三到四石之间,如今燕国,他所推广的石磨磨面已经渐渐铺开,很多种吃法都从他的中,在武阳夫人李瑛的推动下,渐渐流传开来,白面在燕国的中上层,已经开始被逐步接受。燕国如今两者互换,差不多就是十石粟谷换十一石麦子的比例。
所以,太子丹提了一个价格:十石粟谷换十二石麦子。当然,如果公子嘉要是讨价还价的话,再让一点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千里不贩粮。这是古有明训的。
因为粮食这东西太重,返运粮食,途中的消耗太大,往远处贩运粮食,大都是赔钱的买卖。除非有极为便利和省事的办法。否则就算是看着比起往年便宜的多,只怕赵国也未必肯。
没想到,公子嘉满开口答应,并要求至少燕国要准备二十万石粟谷。
二十万石?那赵国岂不是要运二十四万石麦子过来,还要再运二十万石粟谷回去?这车马消耗下来,赵国那岂不是大赔?
毕竟是盟国,而且太子对于公子嘉印象很是不错,大战之时就有心拉拢,将来也算在赵国权贵宗室当中有个照应。见公子嘉会答应的如此爽快,真怕公子嘉一时思虑不周,办的砸了,不但自己没赚着,还把一位将来给用的着的人给坑了,那可就不上算了。
太子丹蜿蜒告诉公子嘉,二十万石粟谷,燕国就是再难,既然答应了,那一定不会误事,只是这粮食沉重,只怕赵国运输不易,万一损耗过多,岂不是得不偿失?
太子丹如此体贴,公子嘉真是感动的很,忙对太子丹道:“这粮食沉重,真要是车马输运,莫说是十二换十,就是太子给到十换十,嘉也是不肯做的。无他,消耗太重,只怕不下十之一二。”
“不过,我国可放船从漳水下河,然后再沿易水而上,虽有一程逆水,但有风帆之力,也还不费什么人力。”
“将来原船自易水下行入河,按原路返回即可!”
水运?水运!太子丹拍拍脑门,可不是,咋把这招忘了,水运的消耗,那可就小的多啦。
如今天气尚寒,但只要再过十来日,就会日渐向暖,河水就会化冻,武阳城中就有运粮河,和两易水相同,水运当然便利的很。
两人都是欢喜,忙定了约期,这才尽欢而散。次日公子嘉就急急忙忙上了路返回邯郸。
不到一个月,赵国粮船陆续进来,装货卸货,直忙了足足有半月,才将粮食发清。
不过,燕丹真正换出去的,足足多了四万石粟谷。不是太子大方,是这换粮船中,有些押运的官员吏佐,不但给自己,还给春平君、郭开等权贵大将的,夹带了不少的私货,央求太子给予关照。
看着这些人写来的书信,满是热络之语,姬丹面上是一副为难至极的样子,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一比十二,大赚之事,居然还有人给你求人情,这买卖可真是做的一等一的好呀!
不过,公子嘉并没有再带队过来,只是给了太子丹一封私信,道是父王病重,自己要尽孝于榻前,不能远离,只是给太子和两位夫人及公孙元备了些礼物。
李瑛和赢玉收了金玉之物,把玩一会,也就算了,两位乃是各有封邑的太子夫人,目下可不缺金玉之类玩物。只是两人对于太子生意做到如此地步,既赚粮食,还赚人情,真是既佩服又觉得不可思议。
武阳夫人李瑛,丝毫没觉得太子这边办的有什么不合适,毕竟这个换法,按照诸侯之间比例,燕国还是很优惠了。只是叹息国中亲贵,真是不知国家艰难,在大灾之年,还要以多换少,以次换好!真不知道赵王是怎么想的!
不过,赵王偃怎么想的是没法知道了,因为赵王偃死了!
不求票,不求收藏,大家该给也别忘了哈!!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在线阅读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肉文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斩秦 作者:轻杖胜马一壶醋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今年的这个冬天,可说是诸侯各国之间几十年来极为少见的平静之冬。
原本打算连秦攻楚的韩魏两国,在七八月间很是忙活了一阵,后来却被楚国一介使者给打破了计划,还有此扯出文信侯吕不韦,在昌平君熊启的推动下,拿去了文信侯的老命。
韩魏两国,好不容易这回和秦国搭上了线,可以狐假虎威一把,谁知道功败垂成,知道计划是昌平君所拦,对于昌平君这个秦国右相自然大为不满。
不满归不满,可明面上还不敢表露什么,兵马该征召的自然还要征召,伐楚暂时是不敢了,可总要防着秦国一高兴,又不知道突然从那边拿走几座城池。惹不起是惹不起,但也不能一点防备也不做。
如今的韩魏两国君臣,这心里只是琢磨着如何能让秦国不来进攻,如何能把秦国的攻势转向他国,至于说反攻秦国,夺回失去的领土,如今两国一来没力,二来实在是没胆量再虎口拔牙了。
虽然知道秦国去年这一仗,可说是损兵折将,但瘦死骆驼比马大,秦国目前的实力,在其他诸侯不联合参展的时候,韩魏两国合起来,也不及秦的二分之一。
齐楚和议,韩魏自守,齐国这些年都是躲在自己家里过日子,至于诸侯的战事,齐国打定主意是只说好话不参与。
赵国刚胜了秦国一仗,虽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说法有些过了,可这一场大战下来,粮草兵械的储备消耗不用说,单是赵国战死的丁壮也足足有五六万之多。加上大将庞煖在战后病故,赵国当然也想趁机休养生息一下。
诸侯皆无战意,自然诸事平静,诸侯间商贾同行,宾客往来络绎不绝,虽说今年不战,可明年怎么打,该打谁,和谁一起打,这总要做些沟通联络工作的。
燕赵之间也没少了使者往来,而且,燕赵两国之间又做了一笔不小的买卖。
去年大战,除了往上党调用支撑大军主要靠东阳、中山两郡的粮草和燕国的增援外,邯郸固守的消耗和增援都城各军所用,全部都来自自国家大仓,王贲在邯郸城外,虽然没有紧逼围城,但对四外乡野村聚祸害的可是不轻,战后救济庶民自然也消耗不少。再加上今年天灾,邯郸和以北两郡,减产均在四成以上。故而秋收之后,国家大仓的粮储甚是不足。
为此事,赵国专门派公子嘉来了一趟武阳城,看燕国能否支援一下。
虽说两国盟和,有支援粮草之说,但那毕竟说的是战时,当时说好了两国战后还要平分胜果的。如今这一次大战,燕国白出了粮食和大军增援,连俘虏都是用粮食换走的,明面上看起来是白出力没得好处,所以公子嘉来的时候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张口。
可四顾之下,赵齐两国之间,因庞煖几年前因齐国不参与合纵,回兵就夺了齐国两座城池以示惩罚,两国间虽然未曾大战,可毕竟伤了和气,一直没缓和了关系,西南是秦国,刚刚打完,更不可能给赵国雪中送炭,所以赵国只能来求燕国,不好张口也要张口。
公子嘉一路过来,一路都在头痛,怎么才能达到目的呢?
待见了太子丹,太子丹倒甚是热情,嘘寒问暖的很是热络。越是这样,公子嘉却越是没法开口。
好不容易觑了个机会,公子嘉吞吞吐吐的道明了来意,太子丹一听,果然顿时默然不语,沉默许久,太子丹才道:“公子之意,丹自体谅,只是今年之灾,不但赵国,燕国更甚,我国去年为了支撑贵国大战,可也是消耗不少。”
公子嘉好不容易开了口,见太子丹虽然为难,却并未一口封死,忙道:“天灾无情,燕赵两国同受其害,太子难处,嘉心中深知。”
“只是燕赵两国为盟,强秦虽败,依旧虎视眈眈,攻赵乃是早晚事,一旦赵败,恐亦与贵国不利,还望太子念两国盟好之情,倾力相助一二。”
太子丹面显难色,只是沉吟不语,公子嘉情知所求实在是有些令人为难,倒也不好催促,只是满脸热切的看着太子丹。
盘算许久,太子才问道:“不知贵国麦子可还有些富裕?”
公子嘉一愣,麦子富裕?既是缺粮,当然都缺了。刚要顺口回过去,公子嘉猛然觉得不对。
麦谷两个,麦子种的要比谷子稍早一些。相对来讲麦子受的旱灾损害也要轻些。
不过麦饭难吃,虽然麦子也遭了灾,少收了一些,但只要不是用于赈济和军用,麦子的消耗远没有粟谷大。
邯郸城中百官俸禄,军中食用等等,大多要靠粟谷。就是家境稍微好点的庶民,也是以粟米为上,尽量不吃麦饭的。
所以,对于赵国官方来说,还是粟谷缺口更大。
太子问这是何意?
公子嘉想不出太子想说什么,只得慎重答道:“都是遭灾,麦子纵然用的少些,可也算不得富裕。”
太子丹听了,不由闪出一丝失望之色,道:“既是如此,那可难办的很,我原本想着,或许可挤出些粟谷和贵国调剂一下,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太子丹轻轻一句话,公子嘉听在耳中,却是颇为惊喜,能用麦子唤来粟谷,那自然是好,毕竟这麦子乃是下等之物,朝中用的更多的可是粟谷呀。
不过,他也知道,谷贵麦贱,真换了粮,只怕赵国粮食总数还少了些。但只要朝中、军中粮食不缺,庶民稍微苦些,少吃点粮食,那倒是不妨的。
公子嘉忙道:“太子当真高义!如此盛情,我赵国上下岂有不领之理!敢问太子可帮换多少粟谷?又该如何换法?”
太子丹知道,这过去是十石粟谷可换麦子十三到四石之间,如今燕国,他所推广的石磨磨面已经渐渐铺开,很多种吃法都从他的中,在武阳夫人李瑛的推动下,渐渐流传开来,白面在燕国的中上层,已经开始被逐步接受。燕国如今两者互换,差不多就是十石粟谷换十一石麦子的比例。
所以,太子丹提了一个价格:十石粟谷换十二石麦子。当然,如果公子嘉要是讨价还价的话,再让一点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千里不贩粮。这是古有明训的。
因为粮食这东西太重,返运粮食,途中的消耗太大,往远处贩运粮食,大都是赔钱的买卖。除非有极为便利和省事的办法。否则就算是看着比起往年便宜的多,只怕赵国也未必肯。
没想到,公子嘉满开口答应,并要求至少燕国要准备二十万石粟谷。
二十万石?那赵国岂不是要运二十四万石麦子过来,还要再运二十万石粟谷回去?这车马消耗下来,赵国那岂不是大赔?
毕竟是盟国,而且太子对于公子嘉印象很是不错,大战之时就有心拉拢,将来也算在赵国权贵宗室当中有个照应。见公子嘉会答应的如此爽快,真怕公子嘉一时思虑不周,办的砸了,不但自己没赚着,还把一位将来给用的着的人给坑了,那可就不上算了。
太子丹蜿蜒告诉公子嘉,二十万石粟谷,燕国就是再难,既然答应了,那一定不会误事,只是这粮食沉重,只怕赵国运输不易,万一损耗过多,岂不是得不偿失?
太子丹如此体贴,公子嘉真是感动的很,忙对太子丹道:“这粮食沉重,真要是车马输运,莫说是十二换十,就是太子给到十换十,嘉也是不肯做的。无他,消耗太重,只怕不下十之一二。”
“不过,我国可放船从漳水下河,然后再沿易水而上,虽有一程逆水,但有风帆之力,也还不费什么人力。”
“将来原船自易水下行入河,按原路返回即可!”
水运?水运!太子丹拍拍脑门,可不是,咋把这招忘了,水运的消耗,那可就小的多啦。
如今天气尚寒,但只要再过十来日,就会日渐向暖,河水就会化冻,武阳城中就有运粮河,和两易水相同,水运当然便利的很。
两人都是欢喜,忙定了约期,这才尽欢而散。次日公子嘉就急急忙忙上了路返回邯郸。
不到一个月,赵国粮船陆续进来,装货卸货,直忙了足足有半月,才将粮食发清。
不过,燕丹真正换出去的,足足多了四万石粟谷。不是太子大方,是这换粮船中,有些押运的官员吏佐,不但给自己,还给春平君、郭开等权贵大将的,夹带了不少的私货,央求太子给予关照。
看着这些人写来的书信,满是热络之语,姬丹面上是一副为难至极的样子,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一比十二,大赚之事,居然还有人给你求人情,这买卖可真是做的一等一的好呀!
不过,公子嘉并没有再带队过来,只是给了太子丹一封私信,道是父王病重,自己要尽孝于榻前,不能远离,只是给太子和两位夫人及公孙元备了些礼物。
李瑛和赢玉收了金玉之物,把玩一会,也就算了,两位乃是各有封邑的太子夫人,目下可不缺金玉之类玩物。只是两人对于太子生意做到如此地步,既赚粮食,还赚人情,真是既佩服又觉得不可思议。
武阳夫人李瑛,丝毫没觉得太子这边办的有什么不合适,毕竟这个换法,按照诸侯之间比例,燕国还是很优惠了。只是叹息国中亲贵,真是不知国家艰难,在大灾之年,还要以多换少,以次换好!真不知道赵王是怎么想的!
不过,赵王偃怎么想的是没法知道了,因为赵王偃死了!
不求票,不求收藏,大家该给也别忘了哈!!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在线阅读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肉文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换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