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崔家贼子被当街斩首时,发生一点儿小小的状况——崔思弦果真如她自己所言,死后双目圆睁,目眦欲裂,无论如何都无法使她闭眼。
听到这个消息,凰凌世只是轻蔑地冷呵了一声:“她死后还想看着这人世间,那便遂她的愿吧。吩咐下去,把崔思弦、崔伯祥、卢素素三人的脑袋挂在街口示众,挂得高些,让她看个够。”
正在记录的笔尖顿住,师殷抬起了头。察觉到异样,凰凌世投过视线来:“怎么停笔了?”
“……此举,臣,认为不妥。”
闻言,凰凌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追问他缘由,而是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他。在那陌生的目光里,他渐渐捏紧了笔杆。
审视一番后,她慢而又慢地开了口,却是将话题岔向了别处:“卢瑾这人如何?”
“回陛下,此子天资聪颖,逊志时敏,是个修学的好苗子。”
“听着倒是难得的人才,”她踱步转身至他桌前,尖尖食指在案上敲了下,“只是到底是世家人,用过便罢,可别太上心了。”
师殷一时间没有回话,凰凌世盯着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融卿恽的声音适时插了进来:“臣亦认为不妥,街口示众,既让无辜百姓惶恐,不利于陛下争取民心;又令其他世家打草惊蛇,从而对陛下加深防备,所以,还是按一般处斩的尸首收敛为好。”
师殷没有抬头,而是看着她白皙的手背,其上有隐约的青色筋脉,像蛰伏在雪原下的小蛇。
青色的蛇形离开了。凰凌世思忖似的长长“嗯”了一阵,才道了声“好吧”。
步出御书房颇长一段路后,师殷向融卿恽颔首道谢:“今日多亏你帮我解围。”
融卿恽脸上现出些微讶异,又很快在温和的笑容里隐去了:“哪儿的话,针对世家的整套部署我等绸缪已久,今日终于得见曙光,陛下也是心急了些,并不是真与你我生了嫌隙。”
师殷看起来并没有被他轻易说服,一缕额发划到了眉心,他也无心去拨,仍神思沉沉地想着什么。
“好在,她至少仍听得进去你的话。”最后他苦笑了下,如是说道。
师殷手中捧了一册书卷,一边小心翻阅,一边按捺不住心中惊喜叹道:“这版《杵玉山人诗通》刀法清劲、楮墨明净,听闻在前朝党派之争中,所有藏版皆被付之一炬,藏书家谢敏以身赴火,冒险救出,方才留下这世间仅存的孤本,因憾残卷题跋、内容受损,后人称之为'烬余本'……能寻得此书,你当真是有心了。”
闻言,卢瑾喜不自胜地行了一礼:“先生素好杵玉山人之诗,如今机缘巧合,这孤本流转至学生手中,由我这等外行人把持着,倒是明珠蒙尘了,想来送给真正惜此书者,才恰好谱就一段两全其美的佳话。”
师殷爱不释手地细细品读了一阵,最后还是将孤本放回了包裹的绢布中,卢瑾有些不解地敛了笑容,师殷背对着他,负手而立:“此书实在贵重,为师无缘消受,还是带回去好自珍藏吧。”
未曾想受到了拒绝,卢瑾不知所措地瞧着孤本,还是诚恳地补充道:“学生并无谄媚之意,也不谋求什么奖赏,学生是真心觉得,此书应为先生所有,还请先生全了学生这份心意吧。”
师殷没有回头,他不能回头。
他说服自己,消灭一些人,是为了更广泛民众的福祉。
可他又怕对上学生那双聪明赤忱的眼睛。
说起来,从炎州到羽都,头十年里几乎是一路杀将过来的,新朝建立后,经他准允的斩杀判决也不在少数。他未曾动摇过,因为他觉得,刀刃始终是向外的,所指皆为食禄硕鼠,而如今,竟也有了刀刃向内的时候。
硕鼠该杀,无辜的学生也该杀么?
倘若该杀,硕鼠总有法理上的缘由,学生又该出自何缘由?
倘若不该,卢瑾不应死,是因为自己与他深入接触了,理解珍惜他的才干抱负,那自己没接触过的人呢?更多如卢瑾一般的人呢?只因生在了世家就该死么?
当“世家”从一个势要除之的概念,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上时,师殷发现,自己不能再深想下去了。
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心中清楚,倘若这时摇摆不定,迄今为止的所有努力都会化为乌有,每个同伴都得赔上性命。
他付不起这样的代价。
天凤十一年,户部尚书卢季庆同礼部尚书王瑜孽行累累,数罪并罚,被判处下月当街斩首,卢王二姓在三族之内者,亦悉数惩之。
卢季庆上了年纪,连番的审判刑讯搓磨得他疲惫不堪,到处斩那一天已是形销骨立。
跪在地上,勉力撑开昏聩视听,他在围观的人群里没有找到熟悉面孔,家人、朋友、弟子都到哪儿去了?他迷惘地一遍遍环顾周遭,然后终于在围观者或恐惧或兴奋或淡漠的面庞里,迟滞地想起了家族结局。
黄土地上,砍刀的黑影缓缓升起,他认命地闭上了眼睛。
死前的最后一闪念,他想,当初那崔家女儿谋的是正理,背叛者赔付性命,亦是正理,只可惜如今才了悟,自己确是万死不足惜的罪人了。
抄家的圣旨布置下去,将卢家内外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捉到几个要犯。
凰凌世收到消息,似乎也不是很意外,撇开近侍,她去拜访了师殷。
进入正厅,师殷早已脱了官袍,披发跣足长跪于地。凰凌世不由得叹了口气:“何必把场面搞得这么难看呢?”
“陛下,臣之罪,但凭陛下判处,但卢瑾等人不能杀。”
“师殷,”她没形没相地蹲踞下来,直臂扶住他单薄的肩膀,“你糊涂呐。别的不说,你我已将他们的父母家人杀尽了,他们不会感激你,只会永远恨你,你做出这等冲动之举,非但救不了他们,反而会害了更多人。”
“陛下,卢瑾是臣教授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他亦有辅国之才,培养一个这样的人并不容易,倘若轻易杀之,实乃赤凰之憾。”
凰凌世松开了他的肩膀,眼中现出了一片冷酷的无奈:“你不打算再改主意了,是么?”
师殷没说话,手却无声地扶到了腰间短剑上。说起来,那柄剑还是凰凌世当年送给师殷防身用的,凰凌世自然注意到了他的这点动作,她并未闪躲,她只觉得可笑。
“你是要将剑锋向我?”
“臣并非此意,只是若陛下执意要带走卢瑾等人,罪臣师殷只能自我了断于此,以身抵罪。”
“真烦呐……”凰凌世喃喃自语道,“你们一个两个的,总是各有各的操守坚持,被你们往四面八方拉扯着,好累啊……不要总让我为难啊。”
正是僵持之际,厅外却有一行人赶了过来。
是卢瑾他们。
站在最前的卢瑾看了看厅中二人,然后带领身后众人跪拜行礼:“罪臣卢瑾等,前来伏法就诛。”
凰凌世轻快地鼓了下掌:“这便对了,这样大家的事儿就都好办了。”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只是临行前,臣还有几句话,想同老师说说。”
凰凌世抬手允了。
卢瑾跪在离师殷几丈远的地方,将平静的视线投向了对方错愕的面孔。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卢瑾伏下身去,额首在清凉的大理石上磕出了脆响,“此拜,是感激老师倾囊相授,谆谆教诲。不过从此往后,卢瑾便不再做您的学生了。”
“亦请老师,往后勿做他人之师。做学问讲求知行合一,老师的学问是第一等的,但老师自己却仍陷在实行的迷惘里,如此,又怎能为他人之师呢?”
次月,卢瑾被判处充为官奴,待官差去拿人时,发现其已自缢于室中。
师殷大病一场,养病期间门户紧闭,谢绝一切友人拜会。
两月后,凰凌世收到了他的辞官表。
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臣行尚书左仆射,依前参知政事。泽施无外,虽务极于汪洋;荣至若惊,实难安于启处。伏念臣本庸妄,识非虑远,徒以遭逢君上,误被圣知,俾参大政。如今世家已平,内外攘定,臣夙愿已了。而量盈器极,福过灾生,自秋以来,臣气量昏涩,视物艰难,职事旷废,有误国家。因而乞怜君上,允臣退之故地,得尽余龄。则臣永荷天地之恩,敢忘犬马之报。望圣慈不以为难,早赐恩许。今取进止。
凰凌世读罢,沉默良久,作了应允之状:“若师卿坚持的话……”
在元月之前,师殷倒冠落佩,解组归田。
他没通知任何人,也没拜别任何人,在一个萧瑟的冬日里,带着寥寥几人上了路。
负病以来,他甚少安睡,所以子夜时分,车外传来细微异响时,他很快便发觉了。
异响很快平息,有黑影覆于帘上,师殷躬身向前,撩开了车帘。
车外立着一个蒙面黑衣人,俩人对视一瞬,来人惊异地发现,白霜竟已染透了师殷两鬓。旋即,黑衣人抱拳跪下:“见过师相。”
师殷环望四周,看到仆役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声音便冷了下去:“我已辞官,不必称我师相。你若要取我性命,直取便是,何须再夺他人生息。”
“只略施了安魂香,这些人天明便醒。”
闻言,师殷蹙起眉头,似是不解。
来人急切地补充道:“在下遵令来取师相性命,其余证物已安排妥当,还请师相赠予几缕鬓发,好使在下复命。”
师殷将车帘钩挂住,然后坐回车内,寒冷的夜风奔涌而入,空荡的袖袍鼓荡起来,露出了嶙峋的腕骨。
“是谁命你杀我?”
“又是谁命你救我?”
来人沉默不语。
白发在他鬓边舞绕着,像冰封池畔迎风瑟瑟的芦苇。他才三十七岁,此时看起来却仿佛已入耄耋之年。
“不必答了,”师殷伸出手来,“借阁下匕首一用。”
来人想他是要削割鬓发了,便很恭谨地将怀中匕首双手呈上。
师殷接了过去,匕首出鞘,刀刃浸在月色里,亮得耀人。
他用微不可闻的声音低语道:“你竟疑我至此么?”
匕首尖端调转方向,对准了他的心口。来人察觉不对,又不敢贸然阻止,怕他伤到自身,便匆忙开口道:“左相,在下是奉命而来,但亦发乎本心,余之父母因崔家构陷而亡,左相鼎力铲除崔家,是在下永远的恩人。”
师殷好似在听旁人之事一般,神色淡漠地听罢,刀尖仍抵在胸口上。
“后生,代我谢过卿恽,师某来生结草衔环,再报此恩。”
“以及,回去复命时,给陛下带句话吧。”
锋利的匕首狠命刺入心口,在来人的惊呼中,师殷惨白着脸,用尽全身气力,将匕首横向豁去。
鲜血很快染红了青白布衣,心脏跳动激烈得令人晕眩,他在喉间腥甜沾染上唇齿之前,一字一顿地送出了此生最后的话语。
“殷不知以何证心,但剖之,以证丹心。”
凰凌世收到了一颗心脏,和一句话。
心脏里的血已经流尽了,如今呈现出一种灰白的绛紫色来。
她盯着心脏上那乌沉的伤口,连自己也理不清,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
她并没有哭,她早就流不出眼泪了。
只是后知后觉地想着,自己好像又做错了。
“真烦啊……要不重开算了。”
--
听到这个消息,凰凌世只是轻蔑地冷呵了一声:“她死后还想看着这人世间,那便遂她的愿吧。吩咐下去,把崔思弦、崔伯祥、卢素素三人的脑袋挂在街口示众,挂得高些,让她看个够。”
正在记录的笔尖顿住,师殷抬起了头。察觉到异样,凰凌世投过视线来:“怎么停笔了?”
“……此举,臣,认为不妥。”
闻言,凰凌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追问他缘由,而是若有所思地打量着他。在那陌生的目光里,他渐渐捏紧了笔杆。
审视一番后,她慢而又慢地开了口,却是将话题岔向了别处:“卢瑾这人如何?”
“回陛下,此子天资聪颖,逊志时敏,是个修学的好苗子。”
“听着倒是难得的人才,”她踱步转身至他桌前,尖尖食指在案上敲了下,“只是到底是世家人,用过便罢,可别太上心了。”
师殷一时间没有回话,凰凌世盯着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融卿恽的声音适时插了进来:“臣亦认为不妥,街口示众,既让无辜百姓惶恐,不利于陛下争取民心;又令其他世家打草惊蛇,从而对陛下加深防备,所以,还是按一般处斩的尸首收敛为好。”
师殷没有抬头,而是看着她白皙的手背,其上有隐约的青色筋脉,像蛰伏在雪原下的小蛇。
青色的蛇形离开了。凰凌世思忖似的长长“嗯”了一阵,才道了声“好吧”。
步出御书房颇长一段路后,师殷向融卿恽颔首道谢:“今日多亏你帮我解围。”
融卿恽脸上现出些微讶异,又很快在温和的笑容里隐去了:“哪儿的话,针对世家的整套部署我等绸缪已久,今日终于得见曙光,陛下也是心急了些,并不是真与你我生了嫌隙。”
师殷看起来并没有被他轻易说服,一缕额发划到了眉心,他也无心去拨,仍神思沉沉地想着什么。
“好在,她至少仍听得进去你的话。”最后他苦笑了下,如是说道。
师殷手中捧了一册书卷,一边小心翻阅,一边按捺不住心中惊喜叹道:“这版《杵玉山人诗通》刀法清劲、楮墨明净,听闻在前朝党派之争中,所有藏版皆被付之一炬,藏书家谢敏以身赴火,冒险救出,方才留下这世间仅存的孤本,因憾残卷题跋、内容受损,后人称之为'烬余本'……能寻得此书,你当真是有心了。”
闻言,卢瑾喜不自胜地行了一礼:“先生素好杵玉山人之诗,如今机缘巧合,这孤本流转至学生手中,由我这等外行人把持着,倒是明珠蒙尘了,想来送给真正惜此书者,才恰好谱就一段两全其美的佳话。”
师殷爱不释手地细细品读了一阵,最后还是将孤本放回了包裹的绢布中,卢瑾有些不解地敛了笑容,师殷背对着他,负手而立:“此书实在贵重,为师无缘消受,还是带回去好自珍藏吧。”
未曾想受到了拒绝,卢瑾不知所措地瞧着孤本,还是诚恳地补充道:“学生并无谄媚之意,也不谋求什么奖赏,学生是真心觉得,此书应为先生所有,还请先生全了学生这份心意吧。”
师殷没有回头,他不能回头。
他说服自己,消灭一些人,是为了更广泛民众的福祉。
可他又怕对上学生那双聪明赤忱的眼睛。
说起来,从炎州到羽都,头十年里几乎是一路杀将过来的,新朝建立后,经他准允的斩杀判决也不在少数。他未曾动摇过,因为他觉得,刀刃始终是向外的,所指皆为食禄硕鼠,而如今,竟也有了刀刃向内的时候。
硕鼠该杀,无辜的学生也该杀么?
倘若该杀,硕鼠总有法理上的缘由,学生又该出自何缘由?
倘若不该,卢瑾不应死,是因为自己与他深入接触了,理解珍惜他的才干抱负,那自己没接触过的人呢?更多如卢瑾一般的人呢?只因生在了世家就该死么?
当“世家”从一个势要除之的概念,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上时,师殷发现,自己不能再深想下去了。
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心中清楚,倘若这时摇摆不定,迄今为止的所有努力都会化为乌有,每个同伴都得赔上性命。
他付不起这样的代价。
天凤十一年,户部尚书卢季庆同礼部尚书王瑜孽行累累,数罪并罚,被判处下月当街斩首,卢王二姓在三族之内者,亦悉数惩之。
卢季庆上了年纪,连番的审判刑讯搓磨得他疲惫不堪,到处斩那一天已是形销骨立。
跪在地上,勉力撑开昏聩视听,他在围观的人群里没有找到熟悉面孔,家人、朋友、弟子都到哪儿去了?他迷惘地一遍遍环顾周遭,然后终于在围观者或恐惧或兴奋或淡漠的面庞里,迟滞地想起了家族结局。
黄土地上,砍刀的黑影缓缓升起,他认命地闭上了眼睛。
死前的最后一闪念,他想,当初那崔家女儿谋的是正理,背叛者赔付性命,亦是正理,只可惜如今才了悟,自己确是万死不足惜的罪人了。
抄家的圣旨布置下去,将卢家内外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捉到几个要犯。
凰凌世收到消息,似乎也不是很意外,撇开近侍,她去拜访了师殷。
进入正厅,师殷早已脱了官袍,披发跣足长跪于地。凰凌世不由得叹了口气:“何必把场面搞得这么难看呢?”
“陛下,臣之罪,但凭陛下判处,但卢瑾等人不能杀。”
“师殷,”她没形没相地蹲踞下来,直臂扶住他单薄的肩膀,“你糊涂呐。别的不说,你我已将他们的父母家人杀尽了,他们不会感激你,只会永远恨你,你做出这等冲动之举,非但救不了他们,反而会害了更多人。”
“陛下,卢瑾是臣教授过的最聪明的学生,他亦有辅国之才,培养一个这样的人并不容易,倘若轻易杀之,实乃赤凰之憾。”
凰凌世松开了他的肩膀,眼中现出了一片冷酷的无奈:“你不打算再改主意了,是么?”
师殷没说话,手却无声地扶到了腰间短剑上。说起来,那柄剑还是凰凌世当年送给师殷防身用的,凰凌世自然注意到了他的这点动作,她并未闪躲,她只觉得可笑。
“你是要将剑锋向我?”
“臣并非此意,只是若陛下执意要带走卢瑾等人,罪臣师殷只能自我了断于此,以身抵罪。”
“真烦呐……”凰凌世喃喃自语道,“你们一个两个的,总是各有各的操守坚持,被你们往四面八方拉扯着,好累啊……不要总让我为难啊。”
正是僵持之际,厅外却有一行人赶了过来。
是卢瑾他们。
站在最前的卢瑾看了看厅中二人,然后带领身后众人跪拜行礼:“罪臣卢瑾等,前来伏法就诛。”
凰凌世轻快地鼓了下掌:“这便对了,这样大家的事儿就都好办了。”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只是临行前,臣还有几句话,想同老师说说。”
凰凌世抬手允了。
卢瑾跪在离师殷几丈远的地方,将平静的视线投向了对方错愕的面孔。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卢瑾伏下身去,额首在清凉的大理石上磕出了脆响,“此拜,是感激老师倾囊相授,谆谆教诲。不过从此往后,卢瑾便不再做您的学生了。”
“亦请老师,往后勿做他人之师。做学问讲求知行合一,老师的学问是第一等的,但老师自己却仍陷在实行的迷惘里,如此,又怎能为他人之师呢?”
次月,卢瑾被判处充为官奴,待官差去拿人时,发现其已自缢于室中。
师殷大病一场,养病期间门户紧闭,谢绝一切友人拜会。
两月后,凰凌世收到了他的辞官表。
伏奉制命,蒙恩特授臣行尚书左仆射,依前参知政事。泽施无外,虽务极于汪洋;荣至若惊,实难安于启处。伏念臣本庸妄,识非虑远,徒以遭逢君上,误被圣知,俾参大政。如今世家已平,内外攘定,臣夙愿已了。而量盈器极,福过灾生,自秋以来,臣气量昏涩,视物艰难,职事旷废,有误国家。因而乞怜君上,允臣退之故地,得尽余龄。则臣永荷天地之恩,敢忘犬马之报。望圣慈不以为难,早赐恩许。今取进止。
凰凌世读罢,沉默良久,作了应允之状:“若师卿坚持的话……”
在元月之前,师殷倒冠落佩,解组归田。
他没通知任何人,也没拜别任何人,在一个萧瑟的冬日里,带着寥寥几人上了路。
负病以来,他甚少安睡,所以子夜时分,车外传来细微异响时,他很快便发觉了。
异响很快平息,有黑影覆于帘上,师殷躬身向前,撩开了车帘。
车外立着一个蒙面黑衣人,俩人对视一瞬,来人惊异地发现,白霜竟已染透了师殷两鬓。旋即,黑衣人抱拳跪下:“见过师相。”
师殷环望四周,看到仆役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声音便冷了下去:“我已辞官,不必称我师相。你若要取我性命,直取便是,何须再夺他人生息。”
“只略施了安魂香,这些人天明便醒。”
闻言,师殷蹙起眉头,似是不解。
来人急切地补充道:“在下遵令来取师相性命,其余证物已安排妥当,还请师相赠予几缕鬓发,好使在下复命。”
师殷将车帘钩挂住,然后坐回车内,寒冷的夜风奔涌而入,空荡的袖袍鼓荡起来,露出了嶙峋的腕骨。
“是谁命你杀我?”
“又是谁命你救我?”
来人沉默不语。
白发在他鬓边舞绕着,像冰封池畔迎风瑟瑟的芦苇。他才三十七岁,此时看起来却仿佛已入耄耋之年。
“不必答了,”师殷伸出手来,“借阁下匕首一用。”
来人想他是要削割鬓发了,便很恭谨地将怀中匕首双手呈上。
师殷接了过去,匕首出鞘,刀刃浸在月色里,亮得耀人。
他用微不可闻的声音低语道:“你竟疑我至此么?”
匕首尖端调转方向,对准了他的心口。来人察觉不对,又不敢贸然阻止,怕他伤到自身,便匆忙开口道:“左相,在下是奉命而来,但亦发乎本心,余之父母因崔家构陷而亡,左相鼎力铲除崔家,是在下永远的恩人。”
师殷好似在听旁人之事一般,神色淡漠地听罢,刀尖仍抵在胸口上。
“后生,代我谢过卿恽,师某来生结草衔环,再报此恩。”
“以及,回去复命时,给陛下带句话吧。”
锋利的匕首狠命刺入心口,在来人的惊呼中,师殷惨白着脸,用尽全身气力,将匕首横向豁去。
鲜血很快染红了青白布衣,心脏跳动激烈得令人晕眩,他在喉间腥甜沾染上唇齿之前,一字一顿地送出了此生最后的话语。
“殷不知以何证心,但剖之,以证丹心。”
凰凌世收到了一颗心脏,和一句话。
心脏里的血已经流尽了,如今呈现出一种灰白的绛紫色来。
她盯着心脏上那乌沉的伤口,连自己也理不清,事情是如何发展到这一步的。
她并没有哭,她早就流不出眼泪了。
只是后知后觉地想着,自己好像又做错了。
“真烦啊……要不重开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