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刀耕火种,如禽兽一般天生地养,若任由他们滋生人口,必会一次次南下,一次次劫掠生民。”
她静静地听着,望着营门前忙碌的民夫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有些民夫向着东郡百姓跑过去,帮忙将匍匐在尘土中的人扶起,安慰几句;
有些民夫向着俘虏而去,即使不能拳打脚踢,也要愤怒地吐几口口水,并且大声地告诉别人,他曾经听过、见过这些胡虏犯了什么样的罪行。
但胡人的队伍越来越长。
前面还是那些战斗中被俘虏的鲜卑兵,后面便是他们那称不上辎重的辎重队,有杂胡奴隶,有妇人,老人很少,但也有些孩童。
“难道要将他们都杀掉吗?”她皱着眉,指了指。
司马懿望向夕阳下缓缓而来,不见队尾的队伍,沉思了一会儿,“将军心性宽仁,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在下佩服。”
她不作声,也不将这种没什么意义的恭维话当回事。
身侧的年轻文士似乎也明白她的态度,又很温和地开口了,“若将军不忍将他们杀尽,在下还有一计。”
“什么计谋?”
司马懿嘴角轻轻地翘起,“将那些胡虏都拉到河边。”
不远处便是涨水的黄河,奔腾咆哮,气势惊人。
“将军可以在河边,将那些精壮男子都挑出来斩了,扔进河中,”他平静地说道,“要那些老弱妇孺在一旁观看之后,再放了他们。”
司马懿望向她的目光再真诚不过,那里面没有算计,没有试探,也没有半吐半露。
“仲达恨那些鲜卑人吗?”她问道。
他们是遇了骞曼的军队被迫退回来,因此一路上丢了许多辎重与仆役,甚至差一点连家人也不能保全。
河内司马氏也是高门大户,却在胡虏的追赶下仓惶得如同丧家之犬,他是有充分憎恨理由的。
但当她直率地问出来时,司马懿却是一愣。
他冰冷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为将军出谋划策,不为旧日之仇,而为来日之路。”
司马懿冷硬地继续说下去:
“这样一来,他们就记住了将军的威仪,他们一路往回走,一路散播将军的威名,在胡人心中,将军将是一个真正的杀神,不会有人再敢同将军对阵,甚至见到将军的旗帜也将望风而逃。
“他们见识过将军的威仪后,必然会对征发他们的袁绍怀恨在心,而自河内南下这一路,粮食又已被他们劫掠尽了,他们该如何返回呢?”
他们会一路进入冀州,带着对她的恐惧,对袁绍的怨恨,劫掠冀州生民。
一举多得,完美无缺。
她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这样做其实很对。
李二探出了脑袋,望了一眼,发现帐中没有旁人,便小心地拎着一篮洗净了的果子进了来。
小先生还在奋笔疾书,根本没有看到那一竹篮的李子上滚落下晶莹的水珠,又泛起白霜的模样多么诱人。
于是李二很有了一点挫败感,毕竟这东西是他想方设法弄来的——行军之中,想吃点果子可不容易。
但新鲜成熟的果子是自然会泛出香气的,他只要摆进碟子里,放在案上,小先生自然就会被吸引住,停笔抬头,夸赞他几句。
诸葛亮真的停了笔,抬起头,伸手去拿了一个李子。
但他没有吃,也没有夸李二,而是将李子递给了这个随从。
“你见过胡人吗?”他问。
李二愕然,“先生?”
“若你是个鲜卑人,乌桓人,或者是匈奴人——”
“先生!”李二委屈极了,“小人是天子脚下生,天子脚下长的雒阳人啊!怎能比那些禽兽畜生!”
诸葛亮的脸上浮现了一层淡淡的无奈,“我都说了是假设。”
小先生的假设其实很简单,若是将胡人南迁,编户齐民,鼓励通婚,并且将他们尽量分散开,放进青徐之地来生活,会如何呢?
“他们只会劫掠!茹毛饮血,不懂耕种之道的!”
“嗯,”诸葛亮说道,“我最近将长犁改了改,觉得灵活许多,新下田的人也能很快学会。”
“咱们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教!”
“我们的官吏也要学一学他们的语言,到时就可以教他们了,”诸葛亮说道,“现下孔北海又有了印刷之术,他们如何不能同我们一起学习圣贤之道呢?”
“可他们是胡人啊!”李二激动得拿着李子比比划划,“他们同我们不一样!”
“你可习过《绝秦书》?”
李二比比划划的手势停了一下。
诸葛亮笑道,“你还听说哪里有白狄么?”
春秋之时的东夷,不就是现在的北海东莱之民吗?
晋人痛骂的白狄,不就是现在的冀州百姓吗?
李二小小的眼睛里闪了半天大大的疑惑,但他迅速找到小先生这番论点的不足之处:
“若是能成,大汉四百年,早也就成了!为何今天匈奴仍是匈奴,汉人仍是汉人!”
小先生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狐鹿姑站在箭塔里,一直没有作声,于是当太阳渐渐下山,四周点起火把时,他便像个火把后的阴影,不见形体,不闻声音。
但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清瘦矫健的身影,看她离了中军营,向着俘虏的营地而去,狐鹿姑终于有了动静。
他匆匆忙忙地下了箭塔,也跟了过去。
没有学习过汉文化的胡人对中原的态度是很复杂的,这一点没有人比狐鹿姑更清楚。
——但他从来都没有同旁人说起过。
因为在他看来,大汉即使陷入内乱,依旧是那个光辉夺目的大汉,每一个逐鹿中原,想要问一问九鼎轻重的诸侯都对异族保持着几乎绝对的威慑力,过去的公孙瓒,现在的袁绍,死去的董卓,隐退的吕布。
现今又有新的战神崛起了。
如果陆廉真如司马懿所说,当着那些鲜卑妇孺的面处决掉精壮男子,再将他们的尸首推进黄河,从此威名的确会传遍北地。
甚至以后十数年间,鲜卑妇人在吓唬顽皮稚童时会说点什么,他都能轻而易举地猜出来。
天已经渐渐黑下来了。
但军营中几乎没有什么人休息,士兵们打了一场大胜仗,欢欣鼓舞,吃吃喝喝。并州兵、青州兵、徐州或者是幽州的老兵都凑到一起,用高歌、吹牛、甚至是下场比试一下武艺来进行交流,连他们各自的军官都不会阻止,反而在一旁大声地给自己麾下的士兵打气叫好。
大家今天都赢了这一场!各有各的出彩,但能不能分出一个高低呢?嘿!听说白马义从名气甚大,那来试一试嘛!晚上不能随便出营,也不能比试马术,那来摔个跤看看!一定要摔对方一个鼻青脸肿,才算争了这个脸面!
有士人走出自己的营帐,望向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的方向,脸上露出赞许的有,羞愧的有,庆幸的也有。
流民的营地就相对静了许多。
他们围着火,讲着对青徐的期望——听说那里的田使君宽仁爱民,咱们这样流落去的,不仅会免一年的赋税,还能借一点粮食呢。
——听说连农具都可以借来!
——我这还有两根铜簪,胡狗不曾抢了去,能不能和邻家婶婶藏起来的那匹布凑一起,租一头牛来呀?
——只要头一年将荒地开垦了,以后就好办了呀!
鲜卑营地和其他地方都不相同。
这些俘虏们在挖土,当然建营都要挖土,或为战壕,或为栅栏,或为便溺。
但他们所挖的不是以上这些,而是一个很大的大坑。
天气这样炎热,战死的尸首是需要收敛的,否则会起大疫——她也不可能将自己军中的将士尸首丢进黄河里去。
有士卒带来了这些俘虏的晚餐,于是那些灰头土脸刨土的人忙忙地爬上来,争抢着想得到一点饭吃。
士兵们有肉吃,流民也有两个麦饼,但这些俘虏只有一碗麦粥。
营中也没有那么多碗,前面的俘虏尚能十人给一只碗,后面的就直接将粥桶放在地上,一群俘虏围在桶边,用手舀着喝。
喝得急了,你争我夺,甚至有人将桶打翻,力气大的继续去舀桶底那点麦糊,其余的将嘴凑在地上,去喝泥汤。
靠在车旁的兵卒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有人便招了招手,“喂!过来!”
那些年纪不大的孩子将目光转过去,却都畏畏缩缩,不敢动一动,于是有兵卒从怀里掏了一个饼子出来。
“果然是一群茹毛饮血的蛮夷,”他们这样说道,“一个饼子就能让他们这般奴颜婢睐。”
“他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出来?”又有人问。
“那不是孩子。”
“那些妇人呢?”
“那也不能算是妇人。”
“胡人和汉人,原本没有那么多区别的。”
李二愣愣地看着好像突然发傻的小先生,一句话也不敢说。
鲜卑人有骑兵,有步兵,看起来与中原无异,但实质又有很大差别。
对于中原百姓来说,黔首虽微不足道,但在法理上仍然是大汉子民,享有一切理论上的权利。
但对于鲜卑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部族中的头领和奴隶主们拥有牛羊马匹,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有奴隶伺候保护。
平民自然也是有的——但北方那种水土贫瘠的环境下,想靠耕种放牧让自己吃饱并不容易,一遇天灾,就会跌落阶层。
男子也好,妇人也罢,以及半身高的孩子,都被当作劳力,跟着头领南下——他们没有按照劳役制度征发的民夫,他们就是民夫,与奴隶无异,甚至不如奴隶。
对于那些妇孺来说,劫掠意味着什么,她们清楚吗?
大概是清楚的。
——抢了汉人的粮,说不定我们就能捱过今冬哪!
——抢不到又该怎么办?
——不怎么办,哪一年的天灾不死人?不下雪,草长不出来,饿死了牲畜,也饿死人;下了大雪,牲畜冻死,也要饿死人;沙子盖了草,牲畜饿死,要死人;干旱天气起了火,别说牲畜,连人都没得跑,照样要死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她静静地听着,望着营门前忙碌的民夫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有些民夫向着东郡百姓跑过去,帮忙将匍匐在尘土中的人扶起,安慰几句;
有些民夫向着俘虏而去,即使不能拳打脚踢,也要愤怒地吐几口口水,并且大声地告诉别人,他曾经听过、见过这些胡虏犯了什么样的罪行。
但胡人的队伍越来越长。
前面还是那些战斗中被俘虏的鲜卑兵,后面便是他们那称不上辎重的辎重队,有杂胡奴隶,有妇人,老人很少,但也有些孩童。
“难道要将他们都杀掉吗?”她皱着眉,指了指。
司马懿望向夕阳下缓缓而来,不见队尾的队伍,沉思了一会儿,“将军心性宽仁,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在下佩服。”
她不作声,也不将这种没什么意义的恭维话当回事。
身侧的年轻文士似乎也明白她的态度,又很温和地开口了,“若将军不忍将他们杀尽,在下还有一计。”
“什么计谋?”
司马懿嘴角轻轻地翘起,“将那些胡虏都拉到河边。”
不远处便是涨水的黄河,奔腾咆哮,气势惊人。
“将军可以在河边,将那些精壮男子都挑出来斩了,扔进河中,”他平静地说道,“要那些老弱妇孺在一旁观看之后,再放了他们。”
司马懿望向她的目光再真诚不过,那里面没有算计,没有试探,也没有半吐半露。
“仲达恨那些鲜卑人吗?”她问道。
他们是遇了骞曼的军队被迫退回来,因此一路上丢了许多辎重与仆役,甚至差一点连家人也不能保全。
河内司马氏也是高门大户,却在胡虏的追赶下仓惶得如同丧家之犬,他是有充分憎恨理由的。
但当她直率地问出来时,司马懿却是一愣。
他冰冷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我为将军出谋划策,不为旧日之仇,而为来日之路。”
司马懿冷硬地继续说下去:
“这样一来,他们就记住了将军的威仪,他们一路往回走,一路散播将军的威名,在胡人心中,将军将是一个真正的杀神,不会有人再敢同将军对阵,甚至见到将军的旗帜也将望风而逃。
“他们见识过将军的威仪后,必然会对征发他们的袁绍怀恨在心,而自河内南下这一路,粮食又已被他们劫掠尽了,他们该如何返回呢?”
他们会一路进入冀州,带着对她的恐惧,对袁绍的怨恨,劫掠冀州生民。
一举多得,完美无缺。
她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这样做其实很对。
李二探出了脑袋,望了一眼,发现帐中没有旁人,便小心地拎着一篮洗净了的果子进了来。
小先生还在奋笔疾书,根本没有看到那一竹篮的李子上滚落下晶莹的水珠,又泛起白霜的模样多么诱人。
于是李二很有了一点挫败感,毕竟这东西是他想方设法弄来的——行军之中,想吃点果子可不容易。
但新鲜成熟的果子是自然会泛出香气的,他只要摆进碟子里,放在案上,小先生自然就会被吸引住,停笔抬头,夸赞他几句。
诸葛亮真的停了笔,抬起头,伸手去拿了一个李子。
但他没有吃,也没有夸李二,而是将李子递给了这个随从。
“你见过胡人吗?”他问。
李二愕然,“先生?”
“若你是个鲜卑人,乌桓人,或者是匈奴人——”
“先生!”李二委屈极了,“小人是天子脚下生,天子脚下长的雒阳人啊!怎能比那些禽兽畜生!”
诸葛亮的脸上浮现了一层淡淡的无奈,“我都说了是假设。”
小先生的假设其实很简单,若是将胡人南迁,编户齐民,鼓励通婚,并且将他们尽量分散开,放进青徐之地来生活,会如何呢?
“他们只会劫掠!茹毛饮血,不懂耕种之道的!”
“嗯,”诸葛亮说道,“我最近将长犁改了改,觉得灵活许多,新下田的人也能很快学会。”
“咱们听不懂他们的话!怎么教!”
“我们的官吏也要学一学他们的语言,到时就可以教他们了,”诸葛亮说道,“现下孔北海又有了印刷之术,他们如何不能同我们一起学习圣贤之道呢?”
“可他们是胡人啊!”李二激动得拿着李子比比划划,“他们同我们不一样!”
“你可习过《绝秦书》?”
李二比比划划的手势停了一下。
诸葛亮笑道,“你还听说哪里有白狄么?”
春秋之时的东夷,不就是现在的北海东莱之民吗?
晋人痛骂的白狄,不就是现在的冀州百姓吗?
李二小小的眼睛里闪了半天大大的疑惑,但他迅速找到小先生这番论点的不足之处:
“若是能成,大汉四百年,早也就成了!为何今天匈奴仍是匈奴,汉人仍是汉人!”
小先生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狐鹿姑站在箭塔里,一直没有作声,于是当太阳渐渐下山,四周点起火把时,他便像个火把后的阴影,不见形体,不闻声音。
但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个清瘦矫健的身影,看她离了中军营,向着俘虏的营地而去,狐鹿姑终于有了动静。
他匆匆忙忙地下了箭塔,也跟了过去。
没有学习过汉文化的胡人对中原的态度是很复杂的,这一点没有人比狐鹿姑更清楚。
——但他从来都没有同旁人说起过。
因为在他看来,大汉即使陷入内乱,依旧是那个光辉夺目的大汉,每一个逐鹿中原,想要问一问九鼎轻重的诸侯都对异族保持着几乎绝对的威慑力,过去的公孙瓒,现在的袁绍,死去的董卓,隐退的吕布。
现今又有新的战神崛起了。
如果陆廉真如司马懿所说,当着那些鲜卑妇孺的面处决掉精壮男子,再将他们的尸首推进黄河,从此威名的确会传遍北地。
甚至以后十数年间,鲜卑妇人在吓唬顽皮稚童时会说点什么,他都能轻而易举地猜出来。
天已经渐渐黑下来了。
但军营中几乎没有什么人休息,士兵们打了一场大胜仗,欢欣鼓舞,吃吃喝喝。并州兵、青州兵、徐州或者是幽州的老兵都凑到一起,用高歌、吹牛、甚至是下场比试一下武艺来进行交流,连他们各自的军官都不会阻止,反而在一旁大声地给自己麾下的士兵打气叫好。
大家今天都赢了这一场!各有各的出彩,但能不能分出一个高低呢?嘿!听说白马义从名气甚大,那来试一试嘛!晚上不能随便出营,也不能比试马术,那来摔个跤看看!一定要摔对方一个鼻青脸肿,才算争了这个脸面!
有士人走出自己的营帐,望向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的方向,脸上露出赞许的有,羞愧的有,庆幸的也有。
流民的营地就相对静了许多。
他们围着火,讲着对青徐的期望——听说那里的田使君宽仁爱民,咱们这样流落去的,不仅会免一年的赋税,还能借一点粮食呢。
——听说连农具都可以借来!
——我这还有两根铜簪,胡狗不曾抢了去,能不能和邻家婶婶藏起来的那匹布凑一起,租一头牛来呀?
——只要头一年将荒地开垦了,以后就好办了呀!
鲜卑营地和其他地方都不相同。
这些俘虏们在挖土,当然建营都要挖土,或为战壕,或为栅栏,或为便溺。
但他们所挖的不是以上这些,而是一个很大的大坑。
天气这样炎热,战死的尸首是需要收敛的,否则会起大疫——她也不可能将自己军中的将士尸首丢进黄河里去。
有士卒带来了这些俘虏的晚餐,于是那些灰头土脸刨土的人忙忙地爬上来,争抢着想得到一点饭吃。
士兵们有肉吃,流民也有两个麦饼,但这些俘虏只有一碗麦粥。
营中也没有那么多碗,前面的俘虏尚能十人给一只碗,后面的就直接将粥桶放在地上,一群俘虏围在桶边,用手舀着喝。
喝得急了,你争我夺,甚至有人将桶打翻,力气大的继续去舀桶底那点麦糊,其余的将嘴凑在地上,去喝泥汤。
靠在车旁的兵卒看了哈哈大笑起来,有人便招了招手,“喂!过来!”
那些年纪不大的孩子将目光转过去,却都畏畏缩缩,不敢动一动,于是有兵卒从怀里掏了一个饼子出来。
“果然是一群茹毛饮血的蛮夷,”他们这样说道,“一个饼子就能让他们这般奴颜婢睐。”
“他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出来?”又有人问。
“那不是孩子。”
“那些妇人呢?”
“那也不能算是妇人。”
“胡人和汉人,原本没有那么多区别的。”
李二愣愣地看着好像突然发傻的小先生,一句话也不敢说。
鲜卑人有骑兵,有步兵,看起来与中原无异,但实质又有很大差别。
对于中原百姓来说,黔首虽微不足道,但在法理上仍然是大汉子民,享有一切理论上的权利。
但对于鲜卑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部族中的头领和奴隶主们拥有牛羊马匹,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有奴隶伺候保护。
平民自然也是有的——但北方那种水土贫瘠的环境下,想靠耕种放牧让自己吃饱并不容易,一遇天灾,就会跌落阶层。
男子也好,妇人也罢,以及半身高的孩子,都被当作劳力,跟着头领南下——他们没有按照劳役制度征发的民夫,他们就是民夫,与奴隶无异,甚至不如奴隶。
对于那些妇孺来说,劫掠意味着什么,她们清楚吗?
大概是清楚的。
——抢了汉人的粮,说不定我们就能捱过今冬哪!
——抢不到又该怎么办?
——不怎么办,哪一年的天灾不死人?不下雪,草长不出来,饿死了牲畜,也饿死人;下了大雪,牲畜冻死,也要饿死人;沙子盖了草,牲畜饿死,要死人;干旱天气起了火,别说牲畜,连人都没得跑,照样要死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