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九模模糊糊抓到了什么,不太确定:“唐易?”
    沈时砚继续提醒她:“还记得我们在唐家时,张氏母亲打杜鹃时,她求饶时说了什么?”
    顾九微微瞪大了眼睛,愕然道:“杜鹃和唐易有一腿?!”
    楚安被这个推断惊得倒抽口气:“她说了什么啊?”
    顾九忽然想到了柳云苓的画像,指腹轻轻摩擦,敛了敛神情,快速道:“杜鹃说,大郎救我。”
    当时她看那画上积满灰尘时就觉得有些奇怪。旁人都道,唐易对柳云苓情深似海,自人去世后,便睹画思人,若不是为了唐家子嗣,也不会成亲。
    可这样一个深情的人,为何让心上人的画像挂在墙上不管不问,任由灰尘堆积?
    顿了顿,她忍不住问道:“王爷从那时起便开始怀疑两人的关系了?”
    “只凭此还不足以让我疑心,”沈时砚道,“是方才在牢狱中杜鹃发现来人是我们时的神情。”
    满怀期待却落空后的沮丧。
    人的眼睛不会撒谎。
    她是在等人。
    那会儿沈时砚便想,可她在等谁呢?
    后面杜鹃的句句回话,让他慢慢锁定了对象。
    唐易。
    第41章 喜丧
    “本王仅是与你开个玩笑,怎么当真了呢?”
    回王府后, 顾九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
    如果唐易深情作伪,那柳云苓的死是不是也另有隐情?凶手把吴响杀死后为何扔进柳云苓的衣冠冢?若是没有其他深意,又为何单独放走刘三?他是想借刘三这个人向外界传达什么?
    还有张氏的死, 凶手逃走后是离开了唐府,还是仍在府内?那个帮手又是谁?两人和柳云苓又是否有关系?
    顾九深呼一口气, 仰面望向黑沉沉的床顶。
    “柳云苓。”
    这三个字从唇齿间慢慢吐出, 脑海里浮现出她的画像。
    顾九想,她生前应该是个很爱笑的女子。
    ......
    翌日晨起, 夏蝉说王爷早早地去了府衙,顾九猜到他应该是去询问那采花贼一事,顾不及坐下吃早膳,匆匆离府,路过潘楼街时,随手买了两张油亮爆汁的香酥鲜肉饼, 边吃边赶往衙门。等到了议事厅,果然看到沈时砚正与王判官谈话, 楚安也在。
    顾九塞完最后一口饼,轻步绕到沈时砚身后侧,楚安偏头看她一眼, 俯身小声道:“潘楼街西角的孙婆婆肉饼铺?”
    顾九颇为讶异地睁大眼,竖起拇指,无声道:鼻子挺灵。
    “去年负责抓捕那贼人的确实是下官,”王判官慢声道,“他作恶多端,本就是死罪, 所以当时从狱中传来他突然身亡的消息, 下官便并未深究。”
    王判官用余光偷瞄沈时砚的神情, 见他眉眼平静,心里有些没底,便又补充道:“但这人入狱当晚,下官冒雨赶回衙门,当即审问,他签字画押,对条条罪行供认不讳。”
    说罢,将证词呈上。
    沈时砚细细看完后,淡声问道:“案卷记录两年前这贼人将柳氏掳走后便未再现身,直至去年,因偷潜入的人家是朝中将领,府中护卫众多,这才失手落捕。”
    王判官小心翼翼道:“是。”
    “他共犯八次,加上失手那回,便是九次,而柳氏是第八位受害者,”沈时砚展开供词,伸到王判官眼前,眸色微沉,“其他八人皆是按照时间次序来陈述贼人的罪行,可为何本应该放置供词尾端的柳氏,却穿插在中间?”
    王判官审讯犯人多年,怎会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说有人故意为之,想让贼人糊里糊涂地认下莫须有的罪名!
    王判官一个寒颤,慌忙跪倒在地:“王爷,这供词乃前任吏曹所整理,下官那会儿并不在府衙,所以对此并不甚知情。”
    沈时砚眼皮略掀,神情淡漠:“你适才不是还说贼人落捕后,你趁夜冒雨前来审讯,怎么这会儿就又变成了不在府衙?”
    王判官在心中连连哀声长叹,再过两年他就可以致仕了,怎么偏偏这个节骨眼上遇上这么一尊难缠的大佛。
    偏偏上面还有官家护着,糊弄不得。
    无奈之下,王判官只得说了实话:“应是下官年老智衰,刚才记混了......那晚贼人入狱后,正值秋末后半夜,又下着暴雨,下官怕自己这副半截入土的身子骨受不起折腾,便等到第二日时才去审讯。那会儿前任吏曹已经把供词写好了,下官看了几眼,没察觉出有什么问题,再加上这个案件拖了一年之久,受害人家中和上头催得紧,需要尽快结案,下官便直接让贼人画押了。没成想,第二天人就咬舌身亡了。”
    楚安轻轻“啧”了声,万分感慨。
    真没想到这老泥鳅还有被揪住尾巴的一天。
    沈时砚不为所动:“可胥吏说是有人买通官差用酷刑折磨那贼人,他忍受不住疼痛才自尽了,是与不是?”
    王判官在心里慌得求爷爷告奶奶,那事他当真是不清楚,只知道狱卒收了钱,转而又去孝顺他。他想着反正左右贼人难逃一死,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插手这事。
    “是、是。”王判官道。
    “那人呢?”
    “现已......不在汴京。”
    空气停滞,周围静可闻针。
    沈时砚垂眸,面无表情。
    这无声的折磨吊得王判官一颗心七上八下,好似人横在铡刀下凄凉等死。
    “二十臀杖。”
    铡刀终于落下,而王判官面上却是大失颜色。
    别说二十杖,就算是十杖,对他这副身子骨也是要了命的!
    顾九和楚安也想到了这点,后者上前一步,凑到沈时砚耳边,用仅能两人听到的声音道:“王爷,他要是真被打死了,高太后那帮人省不得趁机做文章。”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你纵然不去管自个会不会因此受罚,但你想想官家。高太后会为难你,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官家难看。”
    沈时砚眸色冷然,静了片刻,忽地俯下身扶起吓得浑身瘫软的王判官:“本王仅是与你开个玩笑,怎么当真了呢?”
    眉眼从容,语气温和。
    一旁的顾九对此叹为观止。
    王判官逃过一死,情绪大起大伏,手脚登时脱力,哪还敢再在这个笑里藏刀、变脸比翻书还快的阎王爷面前呆下去,赶忙趁机匆匆离开议事厅,临了,还被门槛绊住一脚,差点摔倒。
    楚安岔开话题,笑眯眯道:“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了,咱们现在去哪?”
    沈时砚默了默,才道:“怀瑾,我与顾娘子再去趟唐府,你去唐府街坊四邻打听一下柳云苓和唐易的事情。”
    打听八卦是楚安的强项,给他一捧瓜子,他能绕着汴京城扯上一圈。
    分工完成,两拨人同乘一辆马车到了唐府,各司其事。
    唐家现如今已是草木皆兵,府中除了沈时砚昨夜留下的几个官差,还多了几十个虎背熊腰的壮汉,手持粗棍,分散于各个角落。
    周遭死气沉沉,再配以满院惨白的缟素灵幡,凄凉冷清,恍若一个大型坟中府。
    两人穿过走廊,绕到后院,刚行至通往孙氏院子的小径处,忽听几声低低的猫叫,循声望去,便看到几个婆子丫鬟正在附近四处找什么。
    顾九想到了昨夜在张氏房间发现的猫毛,恰好他们迎面遇上,便问道:“可是在找张大娘子的猫?”
    几人面面相觑,不敢隐瞒,点头称是。
    其中一个婆子回道:“平日里那孩子也不怎么爱跑,昨个却忽然不见了,但府中慌乱,便没顾得上寻它。”
    孩子?
    顾九问道:“张大娘子很喜欢它?”
    “宝贝得紧,”婆子道“大娘子怕耗子,便养了这么个捕鼠好手。”
    顾九和沈时砚要去孙氏那问话,便没多问,与她们擦肩而过后没几步,隐隐听见几人低声抱怨。
    “以前即便偷溜出来,也只爱往这片跑,这会儿怎么哪都找不到了。”
    “会不会是昨个就跑出府了?或是被那凶手......”
    “呸呸呸,提这事做什么!准是那畜牲提前感知到有危险,跑了呗。”
    ……
    声音越来越远,顾九感到好笑,心道,你当猫成精了?
    然而仅隔了两秒,她与沈时砚不约而同地顿住脚步。
    四目相视,皆是沉默。
    孙氏正在佛堂,院里的丫鬟看到他们来,便要去禀告,沈时砚却出声拦下。
    房门虚掩,顾九推门而入,声响惊动了正跪在金身佛像前念经的孙氏,她回过头,微微一愣后,连忙起身。
    “王爷可是有什么事?”孙氏欠身。
    “只是问一些话罢了,”沈时砚温声道,“杜鹃说张氏出事后,除了她们院子里的人,你是第一个赶到的。”
    孙氏说是。
    “那会儿民妇恰好跟玲珑在花园消食,听到兄嫂院中传来丫鬟们的尖叫声,便着急赶了过去,”说到此处,孙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没曾想,进屋一看,会是那般情况。”
    顾九边听边重新细瞧着佛堂的角角落落,闻此,故作感慨道:“我见娘子如此伤心,想必和张大娘子关系不错。这年头,像府上这种兄弟不分家,妯娌关系和睦,实在少见。”
    孙氏擦泪的动作顿了顿,低眉道:“我们二房这些年全靠易哥儿养活,这番恩义,民妇心中对兄嫂自是感激不尽。”
    顾九不禁挑眉,这话回得极其漂亮。
    我只知道我心怀感恩,记挂这份情,与她和善相处,至于对方心底究竟是如何想我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沈时砚问:“你申时末从张氏院中离开后,去了哪?做了什么?”
    “回去之后,民妇便一直呆在佛堂诵经,”孙氏道,“直至晚膳时才出去。”
    “你进屋后,对后窗的开关可还有印象?”
    “这……”孙氏道,“民妇记得应该是关着的。”
    沈时砚没再问什么,抬眸与顾九对视一眼,两人离开佛堂。
    迈步跨出门槛之际,顾九忽地回头,恰好和孙氏目光相撞。她笑笑,语气随意:“孙娘子,这熏香还是淡些好闻,今日就挺好,不似昨日呛鼻。”

章节目录

东京风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悍刀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悍刀客并收藏东京风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