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扭转到上海。
公共租界着名的张园内,杨秋换了身西装,按照后世的打扮方式系了根咖啡色的领带,端着一杯白开水静静站在宴会厅角落里,盘算着如何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却不知道会党年轻激进派为首的一张大网正在向他袭来,同样不知道这件事后来惹起了多大的风波,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和前途。
今晚的宴会是陈其美安排的,除了上海各界工商人士外,南北和谈代表和江浙士绅代表也都来了。玻璃杯轻轻撞击发出的清脆叮当声不绝于耳,名媛、佳丽、交际花,妖艳招展拥簇在豪客的身边,红酒、雪茄、俄国鱼子酱,还有留声机里传来的靡靡之音,如果不知道底细恐怕会让人以为这是欧洲某个贵族举办的舞会。
除了皖和苏两地还有零星交火外,南北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暂时停顿,整个中国都被笼罩在一股怪异的气氛中。袁世凯在北方对革命党武装穷追猛打。扬子江上游三省,尤其是四川和湖南两地国防军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打击豪强武装,而扬子江下游却已经歌舞升平沉静在胜利的欢庆中。
“辰华不喝酒吗?这可是少见。”杨度慢慢靠了过来,好奇地看了眼杨秋手中的白开水。
杨秋的身高在这个时代异于常人,高大挺拔英武不凡,站在宴会厅里非常惹眼,杨度也是风流潇洒之辈,一位英武一位儒雅走到一起,顿时引来了很多目光,既有猜测也有嫉恨,更有惶恐和不安。对于这些目光杨秋主动过滤了,看着节拍中一对对旋转的男女,冷言问道:“晳子兄,你说我们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度笑道:“不瞒辰华,度在日本时也和他们有过交道,可惜我不喜欢那种浮华的作风,革命是值得赞赏,但治国可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没有人脉和根基急于求成只会越闹越乱。武昌、四川这些还用晳子说吗?良禽择木而息才是正途。”
杨秋听出他这是在给北洋树招牌,笑道:“晳子兄不会是想替宫保大人做说客吧?杨某虽然不喜欢这种酒会,可也不愿意与护着清室的人为伍。”
大概是帝王之道学得太深了,杨度对他这种直来直去的话锋总不是很习惯,说道:“辰华有所不知,宫保也有自己的难处。清室几百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岂能一下连根拔得掉?这需要时间,何况宫保也说了,他是支持共和的,此次和谈也是他促成清室答应的。”
“需要多久?”杨秋不客气的追问道:“若是清室几年不退位,难道我们就要多等几年?”
“怎么会呢。”杨度打了个哈哈,其实心里也对袁世凯迟迟不动手有些不满。他最清楚那位是不想承担乱臣贼子的骂名,所以故意拖着,这让他的工作难做了很多,现在眼看孙文要回来了,还不动手的话反而会吃亏。说道:“辰华放心,宫保已经答应晳子,会尽早劝慰清室退位的。”
本来杨度还想再说,见到陈其美和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笑道:“看来今晚辰华会很忙,晳子暂时告辞了,只希望清室退位后,我等不用再兵戎相见。”
“也请晳子兄替我转告宫保,杨某能等,可将士们却等不起。”杨秋丢下一句后,迎向了陈其美和陈果夫,见到他后陈其美故意扫了眼后面,笑道:“辰华不怪我来的唐突,打断了你们吧?”
“陈督说哪里话,这个杨度心术不正,一心拥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我怎能如他意?”
“辰华还是叫我英士吧,都督。”陈其美撇撇嘴:“是个受气的活,早知道还不如让书平兄来做。”
杨秋心里冷笑,李书平都被你搞得干脆做愚公去了,还在这里卖乖做给谁看?但他可不敢小看陈其美,这个人被历史记住的似乎只有吃喝嫖赌和人人传诵的杨梅大疮,可实际上他才是孙文的铁杆死忠!别看黄克强和宋教仁名气大,真论对民党的贡献,他应该排第一。看历史上他手下出来的人,蒋志清、陈果夫,陈立夫、戴季陶、黄郛全都是后来的民党核心力量!所以暗暗回忆眼镜背后这张真实面孔的资料,一边说道:“陈督说笑了,杨某虽说是湖北人,可自幼在上海长大,今日重新回来见到一派兴旺,足见都督之功。”
陈其美被挠到痒处,眼镜后面连连闪光,笑着拍拍陈果夫:“辰华,果夫没给你添乱吧?这小子生性愚钝,你上上心,多敲打敲打。”
虽然两人是叔侄关系,可杨秋眼光不会那么世俗,陈果夫还是很有能力的,笑道:“果夫不错,但行伍恐怕不适合他,所以我准备先让他在秘书处锻炼两年,将来也好帮衬我管好三省。”
“那太好了!哎,我就这两个侄子,辰华多多提携提携,做得不好直接骂,不用给我面子。”陈其美说道这两个侄子时,看得出还是满真心的,其实要不是陈果夫跟了杨秋,他甚至想把他们直接推荐到孙文那边去。
陈果夫谢谢杨秋后,知道两人有事要谈所以避开一些,陈其美这才说道:“有件事一直想问问辰华,现在大家都在推举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为何辰华总要唱反调呢?”
杨秋眼睛一转,故意冷笑道:“大家还推举汤寿潜、程德全之辈出任江浙都督呢,立宪派!骨子里不过是些给满鞑子洗脚之辈,趁机夺权就就算是唱正调了?革命本来就是要推翻旧有体制,袁世凯和北洋不通革命,凭什么却要居于高位?”
陈其美本来只想听听他为何那么支持孙文,没想到却引出了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话,压住心思悠悠道:“辰华这样说不好吧,黎督也是立宪派,汤化龙、谭延闿都是立宪,还不是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陈督这么说就不对了。黎督什么时候是立宪派了?谭督几年前就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汤部长虽然是咨议局议长,可他弟弟汤芗铭却站在革命立场上,倒是江浙这边保皇思想根深蒂固,真不知道当时你们怎么弄的。”
江浙起义基本上都是陈其美促成的,可听到埋怨不觉得刺耳反而开心无比,故意叹口气道:“辰华有所不知,当时大家只想尽早稳定江浙,缓解你们湖北的压力,要是早知道辰华亲自统兵上阵,我们又岂会哎!”
见到他有些上钩了,杨秋继续煽风道:“陈督您也不必自责,此事也不是不可以改。孙先生马上就要回来了,您可以建议他将江浙都督调任中央,然后重新委派人选嘛。”
“哪有那么简单,汤寿潜在浙江颇有名望,就算走了恐怕上位的还是立宪派。”
“所以说,应该派遣重臣前往!对了,记得陈督您就是浙江人,为何不去试试呢?以您的资历出任浙督,恐怕谁也不敢说闲话吧?”杨秋故意说出了他的心思,但又立刻转移话锋:“这也不行!上海可离不开陈督您,而且不是杨某说大话,昨日我参观了沪军,士气不错,但武器装备却太差了,为何不换换呢?不是有高昌庙吗?”
陈其美最恼火就是高昌庙,别看一个诺大的军火制造厂就在身边,而且还是国内最好的大炮制造厂,可他当了都督后才知道,实际要想让高昌庙运作起来每年至少要投入几百万!而且就算投入也很麻烦,由于原材料全部需要进口,造出来的东西还不如直接买合算。苦着脸摆手道:“别说高昌庙了,一说起来我就头疼。”
有汉阳在面前摆着,杨秋非常清楚原材料全靠外购的情况下维持一家上规模造船和军工企业有多麻烦,说道:“陈督的难处我也知道,汉阳厂一样艰难,但为何不找洋人购买呢?几万条枪还是可以买到的吧?”
“我哪有辰华有本事。现在洋人捧着北面,我像几国公使都提出了援助,可人家死活不松口,走私倒是能弄到些,可现在兵荒马乱的,一支枪居然开出了一百大洋的价格!子弹涨了三倍!我们沪军恐怕是无福消受了。”陈其美一边叹气一边羡慕杨秋,从陈果夫口中他得知,杨秋光德国新式步枪就装备了两个师,剩下三师两旅也都是清一色的汉阳造。而他这边却处处艰难,别看上海年赋税晚清第一,可上海的钱都是洋人管,他现在也是个穷都督,要不是帮派势力维持的话,连维持政府运作都困难了。
“哼!这些洋人简直趁火打劫!”杨秋故意冷哼一声,仗义道:“陈督不必为难,杨某别的不说,枪还有些,等会我就命人发电报先给您这里送五千支汉阳造来。”
“五千支汉阳造?”陈其美有些搞不懂这个年轻人。枪,湖北肯定有。陈果夫说了,之前楚望台有近五万支,北洋第四镇缴获万余,八镇也是人手一枪,何况他还控制了湖南、四川两省,加汉阳厂的储备和德造新式步枪,起码十几万!这也是为何党人顾忌他的主要原因,论装备目前国防军是仅次于北洋的,只是为何他要支持自己呢?
见到投来的疑惑目光,杨秋见到时机成熟立刻说道:“不瞒陈督,兄弟一直想要个造船厂,高。”
杨秋还没说完,陈其美脸色就变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打高昌庙的主意!婉言拒绝道:“没想到辰华还懂造船,听说福建那边不错。”
“呵呵陈督不妨听我把话说完。”杨秋知道他会拒绝,开出了价码:“高昌庙维护每年需要几百万吧?上海一地能不能转的起来呢?要是转不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机器和工人?工人可不会死守一地,要是被别人招揽去呢,一个空厂还能做什么?何况杨某也不白要,每年几百万的运营费全部由我承担,每月产出的军火陈督尽管全部造价买走,我只要造船这块!五千支汉阳造也可以立刻交付!此外。”故意拖长了声音,加了最后一块砝码:“等新政府建立后,杨某将一力支持陈督出任浙沪巡阅使,真正让上下游联起手共建大业!”
“真的?”陈其美脱口而出后,才发现自己居然在一个22岁的小年轻面前失态了,但这些条件实在太诱人了。不说的别,光是支持他出任浙督这个承诺就诱人无比!别人不知道,他还会不知道吗?别看党人内部不断要求节制杨秋,可真要他放个屁全都不敢反对,这回三省巡阅使那么大的事情还不是答应了?他要是支持自己出任浙督,再游说一下孙文,干掉那个讨厌的陶成章,谁敢反对?!
五千支汉阳造,完全可以再组建一个沪军师!何况高昌庙走不可能长腿跑了,杨秋的根基在上游,卖给他后上海这边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还能白白赚几年的运作费用,等稳定了大局后一句收归国有,他又能怎么样?!
杨秋默不作声看着他默默盘算,心底暗暗冷笑。早就等在门口的王正廷见到两人停下,立刻走过来,本来是想悄悄附耳,但被杨秋阻止了:“说吧,陈督不是外人。”
王正廷声音有些激动:“司令,刚才文爵先生让我来告诉您,克公和宋先生已经在来上海的路上,他们答应等孙先生后天抵达后,立刻举荐您出任三省巡阅使。不过他们也说,希望我们派精锐部队前往南京配合北伐,还指名要从第一师中抽调。”
杨秋皱皱眉,党人早就习惯了妥协,自己有枪有人出任巡阅使根本不成问题,要不是不想给别人留下话舌,就算自立谁敢反对?只是那样的话将来管理起来会出麻烦,现在有中央任命这个大帽子,三省内谁要是还敢跳出来,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他!要不是为了这点,他怎么会愿意来看党人的脸色。至于派部队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何指名要从第一师中抽调呢?如今谁不知道,一师和二师是自己手上的王牌,打什么主意?
陈其美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暗暗看着杨秋等他答复。
“发电报给宋参谋长,命令一师一旅南下配合北伐,先头部队必须三日内抵达南京!”杨秋下令完后,扭向了陈其美:“陈督,您说要不要让他们顺道带五千支枪来沪呢?”
(未完待续)
公共租界着名的张园内,杨秋换了身西装,按照后世的打扮方式系了根咖啡色的领带,端着一杯白开水静静站在宴会厅角落里,盘算着如何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却不知道会党年轻激进派为首的一张大网正在向他袭来,同样不知道这件事后来惹起了多大的风波,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和前途。
今晚的宴会是陈其美安排的,除了上海各界工商人士外,南北和谈代表和江浙士绅代表也都来了。玻璃杯轻轻撞击发出的清脆叮当声不绝于耳,名媛、佳丽、交际花,妖艳招展拥簇在豪客的身边,红酒、雪茄、俄国鱼子酱,还有留声机里传来的靡靡之音,如果不知道底细恐怕会让人以为这是欧洲某个贵族举办的舞会。
除了皖和苏两地还有零星交火外,南北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暂时停顿,整个中国都被笼罩在一股怪异的气氛中。袁世凯在北方对革命党武装穷追猛打。扬子江上游三省,尤其是四川和湖南两地国防军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打击豪强武装,而扬子江下游却已经歌舞升平沉静在胜利的欢庆中。
“辰华不喝酒吗?这可是少见。”杨度慢慢靠了过来,好奇地看了眼杨秋手中的白开水。
杨秋的身高在这个时代异于常人,高大挺拔英武不凡,站在宴会厅里非常惹眼,杨度也是风流潇洒之辈,一位英武一位儒雅走到一起,顿时引来了很多目光,既有猜测也有嫉恨,更有惶恐和不安。对于这些目光杨秋主动过滤了,看着节拍中一对对旋转的男女,冷言问道:“晳子兄,你说我们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度笑道:“不瞒辰华,度在日本时也和他们有过交道,可惜我不喜欢那种浮华的作风,革命是值得赞赏,但治国可不能光凭一腔热血,没有人脉和根基急于求成只会越闹越乱。武昌、四川这些还用晳子说吗?良禽择木而息才是正途。”
杨秋听出他这是在给北洋树招牌,笑道:“晳子兄不会是想替宫保大人做说客吧?杨某虽然不喜欢这种酒会,可也不愿意与护着清室的人为伍。”
大概是帝王之道学得太深了,杨度对他这种直来直去的话锋总不是很习惯,说道:“辰华有所不知,宫保也有自己的难处。清室几百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岂能一下连根拔得掉?这需要时间,何况宫保也说了,他是支持共和的,此次和谈也是他促成清室答应的。”
“需要多久?”杨秋不客气的追问道:“若是清室几年不退位,难道我们就要多等几年?”
“怎么会呢。”杨度打了个哈哈,其实心里也对袁世凯迟迟不动手有些不满。他最清楚那位是不想承担乱臣贼子的骂名,所以故意拖着,这让他的工作难做了很多,现在眼看孙文要回来了,还不动手的话反而会吃亏。说道:“辰华放心,宫保已经答应晳子,会尽早劝慰清室退位的。”
本来杨度还想再说,见到陈其美和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笑道:“看来今晚辰华会很忙,晳子暂时告辞了,只希望清室退位后,我等不用再兵戎相见。”
“也请晳子兄替我转告宫保,杨某能等,可将士们却等不起。”杨秋丢下一句后,迎向了陈其美和陈果夫,见到他后陈其美故意扫了眼后面,笑道:“辰华不怪我来的唐突,打断了你们吧?”
“陈督说哪里话,这个杨度心术不正,一心拥袁世凯出任大总统,我怎能如他意?”
“辰华还是叫我英士吧,都督。”陈其美撇撇嘴:“是个受气的活,早知道还不如让书平兄来做。”
杨秋心里冷笑,李书平都被你搞得干脆做愚公去了,还在这里卖乖做给谁看?但他可不敢小看陈其美,这个人被历史记住的似乎只有吃喝嫖赌和人人传诵的杨梅大疮,可实际上他才是孙文的铁杆死忠!别看黄克强和宋教仁名气大,真论对民党的贡献,他应该排第一。看历史上他手下出来的人,蒋志清、陈果夫,陈立夫、戴季陶、黄郛全都是后来的民党核心力量!所以暗暗回忆眼镜背后这张真实面孔的资料,一边说道:“陈督说笑了,杨某虽说是湖北人,可自幼在上海长大,今日重新回来见到一派兴旺,足见都督之功。”
陈其美被挠到痒处,眼镜后面连连闪光,笑着拍拍陈果夫:“辰华,果夫没给你添乱吧?这小子生性愚钝,你上上心,多敲打敲打。”
虽然两人是叔侄关系,可杨秋眼光不会那么世俗,陈果夫还是很有能力的,笑道:“果夫不错,但行伍恐怕不适合他,所以我准备先让他在秘书处锻炼两年,将来也好帮衬我管好三省。”
“那太好了!哎,我就这两个侄子,辰华多多提携提携,做得不好直接骂,不用给我面子。”陈其美说道这两个侄子时,看得出还是满真心的,其实要不是陈果夫跟了杨秋,他甚至想把他们直接推荐到孙文那边去。
陈果夫谢谢杨秋后,知道两人有事要谈所以避开一些,陈其美这才说道:“有件事一直想问问辰华,现在大家都在推举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为何辰华总要唱反调呢?”
杨秋眼睛一转,故意冷笑道:“大家还推举汤寿潜、程德全之辈出任江浙都督呢,立宪派!骨子里不过是些给满鞑子洗脚之辈,趁机夺权就就算是唱正调了?革命本来就是要推翻旧有体制,袁世凯和北洋不通革命,凭什么却要居于高位?”
陈其美本来只想听听他为何那么支持孙文,没想到却引出了这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话,压住心思悠悠道:“辰华这样说不好吧,黎督也是立宪派,汤化龙、谭延闿都是立宪,还不是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陈督这么说就不对了。黎督什么时候是立宪派了?谭督几年前就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汤部长虽然是咨议局议长,可他弟弟汤芗铭却站在革命立场上,倒是江浙这边保皇思想根深蒂固,真不知道当时你们怎么弄的。”
江浙起义基本上都是陈其美促成的,可听到埋怨不觉得刺耳反而开心无比,故意叹口气道:“辰华有所不知,当时大家只想尽早稳定江浙,缓解你们湖北的压力,要是早知道辰华亲自统兵上阵,我们又岂会哎!”
见到他有些上钩了,杨秋继续煽风道:“陈督您也不必自责,此事也不是不可以改。孙先生马上就要回来了,您可以建议他将江浙都督调任中央,然后重新委派人选嘛。”
“哪有那么简单,汤寿潜在浙江颇有名望,就算走了恐怕上位的还是立宪派。”
“所以说,应该派遣重臣前往!对了,记得陈督您就是浙江人,为何不去试试呢?以您的资历出任浙督,恐怕谁也不敢说闲话吧?”杨秋故意说出了他的心思,但又立刻转移话锋:“这也不行!上海可离不开陈督您,而且不是杨某说大话,昨日我参观了沪军,士气不错,但武器装备却太差了,为何不换换呢?不是有高昌庙吗?”
陈其美最恼火就是高昌庙,别看一个诺大的军火制造厂就在身边,而且还是国内最好的大炮制造厂,可他当了都督后才知道,实际要想让高昌庙运作起来每年至少要投入几百万!而且就算投入也很麻烦,由于原材料全部需要进口,造出来的东西还不如直接买合算。苦着脸摆手道:“别说高昌庙了,一说起来我就头疼。”
有汉阳在面前摆着,杨秋非常清楚原材料全靠外购的情况下维持一家上规模造船和军工企业有多麻烦,说道:“陈督的难处我也知道,汉阳厂一样艰难,但为何不找洋人购买呢?几万条枪还是可以买到的吧?”
“我哪有辰华有本事。现在洋人捧着北面,我像几国公使都提出了援助,可人家死活不松口,走私倒是能弄到些,可现在兵荒马乱的,一支枪居然开出了一百大洋的价格!子弹涨了三倍!我们沪军恐怕是无福消受了。”陈其美一边叹气一边羡慕杨秋,从陈果夫口中他得知,杨秋光德国新式步枪就装备了两个师,剩下三师两旅也都是清一色的汉阳造。而他这边却处处艰难,别看上海年赋税晚清第一,可上海的钱都是洋人管,他现在也是个穷都督,要不是帮派势力维持的话,连维持政府运作都困难了。
“哼!这些洋人简直趁火打劫!”杨秋故意冷哼一声,仗义道:“陈督不必为难,杨某别的不说,枪还有些,等会我就命人发电报先给您这里送五千支汉阳造来。”
“五千支汉阳造?”陈其美有些搞不懂这个年轻人。枪,湖北肯定有。陈果夫说了,之前楚望台有近五万支,北洋第四镇缴获万余,八镇也是人手一枪,何况他还控制了湖南、四川两省,加汉阳厂的储备和德造新式步枪,起码十几万!这也是为何党人顾忌他的主要原因,论装备目前国防军是仅次于北洋的,只是为何他要支持自己呢?
见到投来的疑惑目光,杨秋见到时机成熟立刻说道:“不瞒陈督,兄弟一直想要个造船厂,高。”
杨秋还没说完,陈其美脸色就变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打高昌庙的主意!婉言拒绝道:“没想到辰华还懂造船,听说福建那边不错。”
“呵呵陈督不妨听我把话说完。”杨秋知道他会拒绝,开出了价码:“高昌庙维护每年需要几百万吧?上海一地能不能转的起来呢?要是转不动,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机器和工人?工人可不会死守一地,要是被别人招揽去呢,一个空厂还能做什么?何况杨某也不白要,每年几百万的运营费全部由我承担,每月产出的军火陈督尽管全部造价买走,我只要造船这块!五千支汉阳造也可以立刻交付!此外。”故意拖长了声音,加了最后一块砝码:“等新政府建立后,杨某将一力支持陈督出任浙沪巡阅使,真正让上下游联起手共建大业!”
“真的?”陈其美脱口而出后,才发现自己居然在一个22岁的小年轻面前失态了,但这些条件实在太诱人了。不说的别,光是支持他出任浙督这个承诺就诱人无比!别人不知道,他还会不知道吗?别看党人内部不断要求节制杨秋,可真要他放个屁全都不敢反对,这回三省巡阅使那么大的事情还不是答应了?他要是支持自己出任浙督,再游说一下孙文,干掉那个讨厌的陶成章,谁敢反对?!
五千支汉阳造,完全可以再组建一个沪军师!何况高昌庙走不可能长腿跑了,杨秋的根基在上游,卖给他后上海这边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还能白白赚几年的运作费用,等稳定了大局后一句收归国有,他又能怎么样?!
杨秋默不作声看着他默默盘算,心底暗暗冷笑。早就等在门口的王正廷见到两人停下,立刻走过来,本来是想悄悄附耳,但被杨秋阻止了:“说吧,陈督不是外人。”
王正廷声音有些激动:“司令,刚才文爵先生让我来告诉您,克公和宋先生已经在来上海的路上,他们答应等孙先生后天抵达后,立刻举荐您出任三省巡阅使。不过他们也说,希望我们派精锐部队前往南京配合北伐,还指名要从第一师中抽调。”
杨秋皱皱眉,党人早就习惯了妥协,自己有枪有人出任巡阅使根本不成问题,要不是不想给别人留下话舌,就算自立谁敢反对?只是那样的话将来管理起来会出麻烦,现在有中央任命这个大帽子,三省内谁要是还敢跳出来,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他!要不是为了这点,他怎么会愿意来看党人的脸色。至于派部队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何指名要从第一师中抽调呢?如今谁不知道,一师和二师是自己手上的王牌,打什么主意?
陈其美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暗暗看着杨秋等他答复。
“发电报给宋参谋长,命令一师一旅南下配合北伐,先头部队必须三日内抵达南京!”杨秋下令完后,扭向了陈其美:“陈督,您说要不要让他们顺道带五千支枪来沪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