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义的人有好报,所以她把自己送给他了。天光昏暗,只有檐下守夜的灯笼微微渗透进一点光,就着那点光,她隐约能看见他的脸,既熟悉又陌生,可以用一辈子好好去了解。
    足尖在他小腿上蹭了蹭,她好了伤疤忘了疼,原来引诱他也会上瘾,她喜欢看他方寸大乱的样子。他平时太严肃,同僚眼中的郡王,下属眼中的上将军,很多时候一个凌厉的眼波就让人胆寒,但在她面前他是纯真的、热情的,有些腼腆,心如春燕,一往无前。
    他果然轻喘一口气,贴在她耳边说:“不要引火烧身,你不知道男人不知节制时,有多吓人。”
    她笑了笑,“我什么都没做,你可不要诬陷好人。”
    但仅仅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让他热血沸腾。她真的不懂男人,不懂道貌岸然下,藏着怎样欲壑难填的灵魂。
    揽上她的身子,他无奈地说:“般般,我好像控制不住我自己了。”
    夫妻间的小情致,让人羞涩,却也有趣。明妆轻声嘟囔:“你怎么……”
    没有办法,这种时候作不了自己的主,他难为情地说:“武将身底子好,再说你在我身边……娘子……”
    他那声娘子,叫出了娇嗔般的味道,明妆立刻便心软了,红着脸,含着一点笑,吞吞吐吐说:“官人若是喜欢……”
    可再喜欢,也不能不顾她的感受,他虽然没什么经验,但也看出来了,她是真的不受用。早前他曾听几个亲近的朋友说起过,女孩子头一回都是勉为其难,能够顺利完成大礼,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不能贪图一时的欢愉,把她扔进水深火热里。
    心头的烈焰被压制下来,他吻了吻她的额头,“我们还有几十年时光呢,不急在一时。你先养好身子,等身上好些了,咱们仔细再议。”
    她失笑,仔细再议说得很含蓄,但她看出他的体恤了,若是再来一回,明天可能真下不了地了。
    看看窗上,夜不再黑得浓稠,应当快要四更了吧!累极了,不知不觉睡着了,身旁多个人虽有些不习惯,但心里是安稳的。
    只可惜没能睡太久,廊上便传来脚步声,赵嬷嬷的嗓音隔着月洞窗响起,“郎主,大娘子,该起身了。”
    李宣凛是早起惯了的,即便整晚劳累,第 二日也照旧精神奕奕。
    偏头看身边的人,他的小妻子已经醒了,却不忙睁开眼,那细腻的脸颊上染着浅淡的红晕,一手枕在颊下,眼睫微颤着,颇有柳困桃慵之意,
    他忍不住亲亲她的额角,“要为夫给你穿衣裳吗?”
    笑靥浮上她的唇角,她终于睁开眼,天光大亮下看见新婚的丈夫,羞得盖住了脸。
    她这小模样,天底下大概没人能抵挡得住。他把人搂在怀里,笑着说:“我们那么熟了,还不好意思么?”一面将她的脸从掌中挖出来,“今日还得拜见姑舅尊长,怕是要累着你了。”
    这是礼数,不可荒废。于是起身梳妆打扮,以前搭在眉眼的刘海要梳上去了,露出光致的额头。烹霜在她髻上插了小簪,耳上坠着精巧的耳坠子,但她左看右看还是觉得有些怪异,坐在杌子上回身,问穿戴好的李宣凛:“官人,你瞧我这打扮,像不像小孩扮成了大人模样?”
    心满意足的李宣凛,满身满眼都是柔情,他接过烹霜手里的茶油花子,替她贴在眉间,再三审视了,很郑重地说不,“更端庄了。娘子今日绾发是为了我,多谢娘子成全。”
    一向木讷的李判,忽然变得善言辞了,在场的众人都笑得慰心。明妆自然也不再看不顺眼这打扮,换上一身夏籥的褙子,先回易园在爹娘灵前上了香,晨食是来不及用了,随身带上几块糕点,便急急赶往了洪桥子大街。
    那厢开国子府上,李度夫妇和姚氏早就在前厅等着了。新妇过门第 二日要拜见公婆,亲手敬茶,但他们等了好半晌还不见小夫妻来,唐大娘子原就心里不情愿,见状愈发不满了,拉着脸阴阳怪气道:“瞧瞧这一对儿好夫妻,新婚第 二日起不来,叫尊长等了这半日,真不怕人笑话!先前一千一万个说新妇知礼知节,我看也不过如此,连敬新妇茶都顾不上,看来家里没有长辈管教,委实不成。”
    这就是拐着弯说新妇没有教养,让忍耐了半晌的姚氏大为不快起来。
    李度听了唐氏的抱怨,心里也觉得两个孩子不懂礼数,蹙眉坐在上首,满脸的不耐烦。
    唐氏再要啰嗦,姚氏在一旁开了口,“咱们家和旁人家不一样,倘或孩子不分家,早晨起来梳妆完了便来请安,不过一迈腿而已,不费什么工夫。可如今他们在内城建了府,咱们的宅子在城外,两下里相距这段路,新妇子又不会飞,总要一步步走过来。”边说边偏过头,娓娓对李度道,“再者,新妇的爹娘不在了,亡者为大,他们还要先回易园敬香献茶,一样一样都要按序办。倘或头一桩就跑到这里来,反而是他们的疏忽,郎主心里才真不喜欢呢,对不对?”
    李度那耳朵,常是听谁都有理,见姚氏这么一解释,他又能耐下性子来等待了,点头说对,“到底不在一处住着,就再等等吧。”
    唐大娘子因这阵子被姚氏盖了风头,心里很不痛快,如今听她又在丈夫面前吹风,心火一下就点燃了,冷眉冷眼道:“你大可不必为你儿子儿媳开脱,若是怕赶不上,早半个时辰起身不就是了,何至于让长辈们等着!不知礼数就是不知礼数,反正眼里没有长辈也不是头一回了,谁心里还不明白吗!”
    姚氏顿时板起了脸,邈邈朝唐大娘子瞥了一眼,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既不是头一回,还说什么!大娘子也是打年轻时候过来的,你就没有洞房过,没有第 二日起不来过?孩子们大婚忙了这么长时候,做长辈的应当体谅才对,犯不着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好的日子处处挑眼。”
    唐大娘子被她说得发怔,反应过来后气得拍桌,“姚窕书,你是反了天了,打算爬到我头上垒窝了?”
    拍桌的动静太大,把李度吓了一跳,他愕着两眼道:“说话就说话,拍什么桌子……”招来唐氏狠狠的一瞪。
    姚氏也不理她,转头楚楚望向李度,“郎主,大娘子这是嫉妒我们,成婚的要是换成大哥,她还能这样苛责吗?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撮合二郎娶了媳妇,娶的还是堂堂的县君,她横挑鼻子竖挑眼,回头新妇进门,她可是还要给下马威?我有言在先,往日大娘子怎么慢待我,我都忍得,但今日她若是刻意为难两个孩子,我可顾不得什么颜面不颜面了,拼着大打出手,我也要和她闹上一闹。”
    唐大娘子听她这样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她的鼻尖道:“你近来是吃错了药,整日惺惺作态挑拨离间,难不成以为这个家要凭你做主了?别以为朝廷赏了诰命给你,你就能与我平起平坐,妻就是妻,妾就是妾,这乾坤乱不了,就算让圣人来评理,也断不会替你说话!”
    眼看着她们大吵起来,李度夹在中间一个头两个大,绝望地说:“你们什么时候能让我清静清静?今天是什么日子,新妇眼看要来了,你们还在这里吵吵吵,被人家撞见,到底是谁不知礼?”
    话音才落,门房上的婆子跑进来,欢天喜地道:“郎主,大娘子,公子带着新妇回来了!”
    一时阴霾顿扫,李度忙道:“快快,把人迎进来。”然后慌忙坐回上首的圈椅里,正色整了整衣冠。
    朝外看,一对小儿女脸上含着笑,携手迈进了门槛。昨日婚仪上,新娘子不进洞房不却扇,作为公婆并未看见儿媳妇真容,今日终于得见了,这端庄的眉眼还有圆润的耳垂,一看就是个有福泽的长相。
    李度心下大为满意,看着新妇向上行礼,接过茶盏恭恭敬敬呈上来,一声甜甜的“父亲”,叫进了他心坎里。
    自己一辈子没能生出一个女儿来,长子年幼时又夭折,只剩下二郎这个儿子,纵是平时父子相看两相厌,但血缘亲情毕竟割不断。如今这不孝子又娶了亲,一夜之间好像稳重了不少,作为父亲的李度一下觉得儿子长大了,自己也老了,到了应当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满肚子钢火化成了慈父的温情,连连点头说好,将早就准备的红包交?婲到了新妇手上,一面吩咐儿子:“你已成家立业,自今日起承奉宗庙,善待妻房,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孟浪了,记着自己是有家小的人,事事要稳妥为上。”
    李宣凛说是,早前和父亲乌眼鸡似的,如今心境逐渐转变过来,父子之间,终于能够心平气和说上两句话了。
    明妆敬罢了公爹,又来敬唐大娘子,姚氏定着两眼直直看着唐大娘子,仿佛只要她敢轻举妄动,随时准备过来撕破脸皮。
    唐大娘子被她这么瞪着,竟是有点怕,谁也不知道一个护犊的女人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之前的满腹怨言,到了这里只得不情不愿地收敛,一则李二郎不好惹,二则防着姚氏要发疯,唐大娘子最后只好悻悻喝了新妇茶,勉强堆起笑脸递过了红包,“愿你们夫妇和敬,白头到老。”
    明妆褔了福,这才转到姚氏面前,未语便先笑了。
    女使端来茶盏,她呵腰呈敬上去,姚氏欢喜道好,趋身接了过来。
    茶汤入喉,姚氏眼里闪出了点点泪意,自己就像个历经万难取得了真经的苦行僧,终于点灯熬油盼来了儿子大婚,人生一大半的目标已经完成了。
    回首前尘,总算先苦后甜,生了这样出色的儿子,新妇也是自己着力争取来的,真是越想越喜欢。遂探过去握住了明妆的手,温声道:“般般,二郎往后的一切,就全托付给你了,我盼着你们小夫妻和和美美,早日替我们李家添人口。二郎在军中多年,恐怕不是个会哄人的,倘或哪里做得不周了,你千万不要藏在心里,一定告诉我,我来狠狠教训他。”
    姚氏疼爱媳妇的心,实在是溢于言表,唐大娘子看得撇嘴,心道猪鼻子里插大蒜,一个贱妾,如今竟人模人样起来。自己呢,原本是想塞个娘家的女孩儿过来,到时候好赖与她一条心,可惜这个愿望没能达成,人家李二郎有自己的想法。不过细瞧瞧这新妇子,唐家门中的姑娘确实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提并论,自己也实在灰了心,儿子儿媳都不与她相干,日后自己大概在这家中就是个局外人,他们才是正经的一家子,主母当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可说的!
    明妆这头,自然与嫡亲的婆母更亲近,转头望了望李宣凛,含笑对姚氏道:“官人待我很好,阿娘不用担心。我年轻,才入家门,难免有失礼之处,也请父亲和二位母亲多担待。”说罢示意女使将带来的各样随礼送上前,总是礼多人不怪,自己是小辈,先示好做到礼数周全,至于长辈们领不领情,便是长辈们的涵养了。
    李度平时在家不问事,如今做了公爹,居然顶天立地起来,张罗着让人置办席面,父子俩甚至破天荒地坐在一起剥起了青核桃。
    明妆和姚氏在一旁低声说话,听见他们之间交谈,李度说:“这核桃虽青,但壳很硬,核桃就是核桃。”
    李宣凛说是,“不管是青核桃还是老核桃,终究是从那棵核桃树上摘下来的,虎父无犬子,核桃也一样。”
    这是聊了些什么呀,简直让人觉得好笑。但转念想想,他们父子离心多年,彼此都不好意思放下身段,只有用这种隔山打牛的方式,委婉地表达父子之情。李宣凛也是个懂话术的,明里暗里,将父亲夸了一顿。
    反正正逢喜事,大家的心境都很开阔,只有唐氏称病不愿入席,正好成全了一家子,和睦地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回去的路上,李宣凛对明妆道:“今日托了娘子的福,席间竟没有与父亲起口角。我看得出,他在小心翼翼维护父子之情,我也自省了,这些年怨恨太深,从未体谅过他。如今成亲了,看开了,也不必追究孰是孰非,这世上很多事,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说着深深望向她,握住了她的手,“我只想安安稳稳和你过日子,如果妥协能让你不为我这头的鸡毛蒜皮烦心,那妥协一回也无妨。”
    他是清醒的人,懂得取舍之道。李家最大的麻烦就是这位父亲,只要拉拢了父亲,那么唐大娘子就不可能掀起什么浪花来了。因此他放低姿态,父子重修旧好,也算收拾出了个好开端,为她排除了夫家的隐患。
    有夫如此,再无所求了。明妆笑得眉眼弯弯,抱住他的胳膊,靠在他肩上。
    穿过竹帘高卷的窗口朝外望,马车沿着汴河一路往前,河堤之上绿树成荫,是闷热的上京午后,唯一清凉的去处。
    走卖的商贩,肩上担着一家的生计沿街兜售,大到凉簟、蒲合,小到香袋、挖耳勺,应有尽有。
    汴河上讨生活的脚夫也坐在路旁吃凉茶,茶摊上备有扇牌儿,聚在一起玩上两局叶子戏,玩到高兴处哄堂大笑,即便只是拿两根草棍儿充赌资,也有清寒的快乐。
    这就是上京,一个繁华绮丽,能做美梦的地方。
    庸常的人生,开端并不理想,结尾也未必余韵悠长,但只要自己快乐,便是最大的圆满。
    ——正文完——
    作者有话说:
    小伙伴们,正文写完了,感谢三个月的陪伴,如果有番外,会添加进最后一章,我先标完结了,大家帮忙打个分。
    然后新坑开了预收,还在酝酿中,啥都没有,唐宋写够了,接下来或换题材或换朝代,总之先点一下收藏,让我有动力尽快开坑,鞠躬~
    --

章节目录

香奁琳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尤四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尤四姐并收藏香奁琳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