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地里[1950] 第17节
她没有想到的是,是所有人都在争取那点生机。
晚上,平安还在检修厂里的设备,年英站在旁边,说了纺织厂厂长的话,重点提到了那一次开会的主题。
平安听了以后,长久地沉默了下来,继而又忍不住笑了,她生在农村,长在田野间,没有人比她更懂这个主题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
真好。
大雨中,胡寡妇和李振花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穿梭在雨兰镇的河边。
河水奔涌,已经冲出了河道,李振花皱着眉头,看着翻滚的黄色巨浪。
这个天气压根看不到河里的砂石是什么样子。
这种下雨天,农闲时刻,粮仓的事情也少,出来找砂石实际上也找不到,但李振花依旧出来了。
起初,李振花只是看河流,胡寡妇就看她每条河流都要弄一个棍子去测量一下,她又瘦又小,胡寡妇每次都紧紧拉着她,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被水冲走了。
胡寡妇从来没有阻止过李振花,在她心目中这种读过书的年轻人都是有大学识的,她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
她不太明白,可她依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
唯一的问题是,李振花这个年轻姑娘太不注意身体健康了。
每天回去了以后,李振花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把已经湿透了的衣服换下来,而是擦干了手,然后坐在凳子上开始写写画画。
胡寡妇赶紧给她拿干衣服,催着她换上,不管怎样,身体都是本钱。
两个人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天,所有的河流都看完了,李振花又开始让胡寡妇带着她去爬山进村。
胡寡妇不理解,但每次也都照做了,正好每次出去的时候拿一个背篓,还能挖点野菜,背点野果回来,每次又能让粮仓的这些孩子们高兴一下。
这天,胡寡妇和李振花回来以后,李振花又开始写了起来。
胡寡妇催她换一件干的衣服,不要感冒了。
她去给这个年轻的不爱惜身体的小姑娘烧点热水。
等她端水进来的时候,对方又开始俯身写了起来。
胡寡妇把热水放在桌子上,她实在是忍不住看了看。
李振花抬起头。
“我没事,我就是随便看看。”她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了出去。
胡寡妇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了,这一次她手里拿着黄麻进来,坐在旁边搓麻绳。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和搓麻绳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胡寡妇搓完了麻绳,她站了起来,又走到了李振花身边。
“你这是在做什么?”她有些好奇,她对于自己这种好奇心也感到很惊讶,以前她从来不关心别人在做什么,她只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现在,她对于一切都保持着好奇,这些都是她孩童时代才会有的情绪。
李振花把自己的本子拿了过来,又把旁边的凳子,拉了过来:“你坐下来,我跟你说。”
胡寡妇在旁边坐了下来。
她打开了本子,指着自己画出来的一个大方块,说道:“你看,这就是雨兰镇,一共有15个村子,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高粱,土豆,地瓜,玉米,还有经济作物非常少,主要以大豆花生为主。”
胡寡妇认真地听着,她那种如同小学生听课一般的敬畏态度让李振花有了更多的演说欲望。
“咱们这里属于人少,地多,但土地贫瘠,施肥靠农家肥,农家肥本身又少,于是就变成了收成低,农业机械化低。农业机械化是个大问题,咱们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靠人力,全镇只有几个富商家里有柴油机,戽水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一旦来一次自然灾害,全镇都要吃不上饭。”
是啊!就是这样啊!
这个年轻的姑娘没有在这生活过,只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她就说出了这个小镇从古至今以来的农民们的生活。
胡寡妇听着她的话,想到了很多事情,这些年来,一旦发生了旱涝灾,所有人都要勒紧裤腰带,吃树皮,吃草根……
李振花拿出了自己刚绘制好的地图。
胡寡妇只看到上面勾画了很多东西,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圈,像一条鱼的形状。
“这是一个水库。”李振花指着那个鱼形状的圈说道。
“我曾经去过国外的农村,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国家农业以前都握在地主手里,他们不在乎农业到底发不发展,农民过得怎么样他们更加不关心,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有了地,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肯定会高涨,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些问题,最后发现咱们这里很适合建一个水库,一方面能够防止洪灾,另一方面至少可以满足十九个村的灌溉问题。”
李振花越说越激动:“到时候无论是涝灾还是干旱,有了这个水库在,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毫无抵抗力。”
她所说的一切像一个梦,美好得不敢想。
胡寡妇很多东西都听不懂,可她喜欢听这个姑娘,她喜欢这个姑娘那种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语气。
在过去的岁月中,她能够听到的话都是唉声叹气的,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也仅仅是活着就行。
李振花也喜欢胡寡妇这种认真倾听,她干脆拿过笔,开始跟胡寡妇认真解释水库问题和机械排灌的问题。
“等有一天咱们有了水库,靠着水库的位置就可以建立一个小水电站,这样一来,镇上有了电,晚上就不用煤油灯了。”
她的目光落在图纸,那样坚定自信,胡寡妇身体里也被注入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力量,未来这两个字随着年轻姑娘的那充满了活力生机的话语,慢慢地变成了画面,在胡寡妇面前铺开。
李振花说道:“就是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跟着一起修水库?唐妈,你是这里的人,你怎么看?”
胡寡妇立马点了点头:“我肯定愿意!”
胡寡妇又想起了之前运输粮食时遇到的那些同志,她们的同志如此多,又如此强大,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她那颗心开始跳动了起来,未来一下子变得如此值得盼望。
年英开始关注时局,最后决定再一次找西南工业部求助。
年英连续一周都在工厂里,除了吃饭时间,其他的所有时间都在对职工,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她越看,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破灭得越快。
她们厂有职工一百零三人,几乎每一个职工都是一类专业技术人员,她翻看她们的档案,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是从建厂开始做学徒,在厂里待了二十年。
他们中有人改良了碾米机帮助振兴机械厂帮助机械厂在农业机械中站稳了脚跟,有人在极其困难的时候,在没有起重机的时候,靠人力装设备。
年英看着资料,她这才知道她一直引以为豪的8马力柴油机是振兴机械厂的老工人们靠着图纸,一步一步地攻克难关得到的成就。
几年前,厂子被水淹,工人们在大水中抢救贵重设备,不少工人受了伤。
这些优秀的工人,组成了这个机械厂。
年英看着这些优秀工人的照片,眼睛有些发酸。
她抬起头,看着厂里的横幅——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她父亲的确不是机械厂的灵魂,这些工人才是。
年英第二天给西南工业部写去了求助信。
年英把机械厂所有的情况,包括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技工情况,生产车间情况全部汇报给了对方。
而今,原材料缺失,工人罢工,工厂无法复工。
对方很快回信了——
“目前农业机械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必须积极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你厂有完整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你们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顺利度过这一次难关,承担历史使命。”
年英继续往下看。
“唐城和春市的工业部正在筹划农业机械厂的建立,目前正是需要前人经验的时候,他们得知了你们厂的情况,已经申请来你厂学习并参与你厂的复工工作。”
第8章 农业机械化(二)
粮仓的粮工们的工资实行供给制,以发实物为主,每个月都会发粮食,其他日用品按期领取。
胡寡妇和大家是一样的,每人每个月二十斤大米,有些时候缺粮食就是吃玉米面,每个人每个月还有一斤猪肉,半斤菜油,瓜果蔬菜都是自己种,粮仓后面有一块自留地,瓜果蔬菜这一些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这个月胡寡妇和李振花上山下坡还要去河里,回来的时候还要带干柴野菜野果,非常拼命。
起初,主任就提出了让两个人多带一些干粮,怕他们在山上饿了,没有力,容易出事。
两个人连连摆手,不愿意多吃一点。
几天下来两个人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瘦了一圈。
主任不放心,跟着去了一次。
什么叫莽!
李振花简直是把莽这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那么大的雨那么汹涌的河!她敢拿个棍子到河里面去东戳戳西戳戳说什么要测流速,要测暴雨后的泥沙,以后好建水库水电站?
主任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她们被河水冲走了。
可是每次主任提醒注意安全,李振花又振振有词。
主任没办法,干脆给她们俩每人每月多加半斤菜油半斤猪肉,就怕她们一个没有戾气就被冲走了。
粮仓的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整个粮仓一共有15个工作人员,也就是说每个月有15斤猪肉,固定在月中这一天吃肉,都是非常解馋的肥肉,这一天可以说是一次性吃个够。
一大早上,主任就背上了背篓,带着胡寡妇和李振花去集市上买猪肉。
结果一到集市三个人就傻了眼,今天杀猪匠居然没有来。
粮仓里的几个年轻同志们就等着今天吃一次荤呢。
主任带着胡寡妇李振花转了一圈,这才知道,杀猪匠家里出了事。
杀猪匠的妻弟跟人打架了,一大早就满身泥地来了镇上,杀猪匠带着妻弟去政府评理去了。
这就没办法了,主任只能退而求其次,买点菜油又去买了别人家出来卖的猪油和油渣,回去给大家做油饭解解馋吃。
三个人往回走,都在讨论杀猪匠他们到底是闹了多大的矛盾,今天肉都不卖了。
结果刚到粮仓门口,就听到门卫叫胡寡妇:“唐妈,有人找你。”
胡寡妇一转身,就看到不远处的台阶上蹲着一个……泥人?
对方也看到她了,起身冲着她走了过来,像是终于见到亲人了一般:“胡姐!可算是找到你了!”
--
晚上,平安还在检修厂里的设备,年英站在旁边,说了纺织厂厂长的话,重点提到了那一次开会的主题。
平安听了以后,长久地沉默了下来,继而又忍不住笑了,她生在农村,长在田野间,没有人比她更懂这个主题对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
真好。
大雨中,胡寡妇和李振花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穿梭在雨兰镇的河边。
河水奔涌,已经冲出了河道,李振花皱着眉头,看着翻滚的黄色巨浪。
这个天气压根看不到河里的砂石是什么样子。
这种下雨天,农闲时刻,粮仓的事情也少,出来找砂石实际上也找不到,但李振花依旧出来了。
起初,李振花只是看河流,胡寡妇就看她每条河流都要弄一个棍子去测量一下,她又瘦又小,胡寡妇每次都紧紧拉着她,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被水冲走了。
胡寡妇从来没有阻止过李振花,在她心目中这种读过书的年轻人都是有大学识的,她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
她不太明白,可她依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
唯一的问题是,李振花这个年轻姑娘太不注意身体健康了。
每天回去了以后,李振花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把已经湿透了的衣服换下来,而是擦干了手,然后坐在凳子上开始写写画画。
胡寡妇赶紧给她拿干衣服,催着她换上,不管怎样,身体都是本钱。
两个人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天,所有的河流都看完了,李振花又开始让胡寡妇带着她去爬山进村。
胡寡妇不理解,但每次也都照做了,正好每次出去的时候拿一个背篓,还能挖点野菜,背点野果回来,每次又能让粮仓的这些孩子们高兴一下。
这天,胡寡妇和李振花回来以后,李振花又开始写了起来。
胡寡妇催她换一件干的衣服,不要感冒了。
她去给这个年轻的不爱惜身体的小姑娘烧点热水。
等她端水进来的时候,对方又开始俯身写了起来。
胡寡妇把热水放在桌子上,她实在是忍不住看了看。
李振花抬起头。
“我没事,我就是随便看看。”她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了出去。
胡寡妇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了,这一次她手里拿着黄麻进来,坐在旁边搓麻绳。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笔在纸上摩擦的声音和搓麻绳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胡寡妇搓完了麻绳,她站了起来,又走到了李振花身边。
“你这是在做什么?”她有些好奇,她对于自己这种好奇心也感到很惊讶,以前她从来不关心别人在做什么,她只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现在,她对于一切都保持着好奇,这些都是她孩童时代才会有的情绪。
李振花把自己的本子拿了过来,又把旁边的凳子,拉了过来:“你坐下来,我跟你说。”
胡寡妇在旁边坐了下来。
她打开了本子,指着自己画出来的一个大方块,说道:“你看,这就是雨兰镇,一共有15个村子,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高粱,土豆,地瓜,玉米,还有经济作物非常少,主要以大豆花生为主。”
胡寡妇认真地听着,她那种如同小学生听课一般的敬畏态度让李振花有了更多的演说欲望。
“咱们这里属于人少,地多,但土地贫瘠,施肥靠农家肥,农家肥本身又少,于是就变成了收成低,农业机械化低。农业机械化是个大问题,咱们几乎所有的农活都要靠人力,全镇只有几个富商家里有柴油机,戽水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一旦来一次自然灾害,全镇都要吃不上饭。”
是啊!就是这样啊!
这个年轻的姑娘没有在这生活过,只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她就说出了这个小镇从古至今以来的农民们的生活。
胡寡妇听着她的话,想到了很多事情,这些年来,一旦发生了旱涝灾,所有人都要勒紧裤腰带,吃树皮,吃草根……
李振花拿出了自己刚绘制好的地图。
胡寡妇只看到上面勾画了很多东西,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圈,像一条鱼的形状。
“这是一个水库。”李振花指着那个鱼形状的圈说道。
“我曾经去过国外的农村,他们在这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国家农业以前都握在地主手里,他们不在乎农业到底发不发展,农民过得怎么样他们更加不关心,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有了地,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肯定会高涨,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这些问题,最后发现咱们这里很适合建一个水库,一方面能够防止洪灾,另一方面至少可以满足十九个村的灌溉问题。”
李振花越说越激动:“到时候无论是涝灾还是干旱,有了这个水库在,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毫无抵抗力。”
她所说的一切像一个梦,美好得不敢想。
胡寡妇很多东西都听不懂,可她喜欢听这个姑娘,她喜欢这个姑娘那种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语气。
在过去的岁月中,她能够听到的话都是唉声叹气的,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也仅仅是活着就行。
李振花也喜欢胡寡妇这种认真倾听,她干脆拿过笔,开始跟胡寡妇认真解释水库问题和机械排灌的问题。
“等有一天咱们有了水库,靠着水库的位置就可以建立一个小水电站,这样一来,镇上有了电,晚上就不用煤油灯了。”
她的目光落在图纸,那样坚定自信,胡寡妇身体里也被注入了一种名为希望的力量,未来这两个字随着年轻姑娘的那充满了活力生机的话语,慢慢地变成了画面,在胡寡妇面前铺开。
李振花说道:“就是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跟着一起修水库?唐妈,你是这里的人,你怎么看?”
胡寡妇立马点了点头:“我肯定愿意!”
胡寡妇又想起了之前运输粮食时遇到的那些同志,她们的同志如此多,又如此强大,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她那颗心开始跳动了起来,未来一下子变得如此值得盼望。
年英开始关注时局,最后决定再一次找西南工业部求助。
年英连续一周都在工厂里,除了吃饭时间,其他的所有时间都在对职工,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
她越看,父亲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破灭得越快。
她们厂有职工一百零三人,几乎每一个职工都是一类专业技术人员,她翻看她们的档案,他们中间,有的甚至是从建厂开始做学徒,在厂里待了二十年。
他们中有人改良了碾米机帮助振兴机械厂帮助机械厂在农业机械中站稳了脚跟,有人在极其困难的时候,在没有起重机的时候,靠人力装设备。
年英看着资料,她这才知道她一直引以为豪的8马力柴油机是振兴机械厂的老工人们靠着图纸,一步一步地攻克难关得到的成就。
几年前,厂子被水淹,工人们在大水中抢救贵重设备,不少工人受了伤。
这些优秀的工人,组成了这个机械厂。
年英看着这些优秀工人的照片,眼睛有些发酸。
她抬起头,看着厂里的横幅——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她父亲的确不是机械厂的灵魂,这些工人才是。
年英第二天给西南工业部写去了求助信。
年英把机械厂所有的情况,包括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技工情况,生产车间情况全部汇报给了对方。
而今,原材料缺失,工人罢工,工厂无法复工。
对方很快回信了——
“目前农业机械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必须积极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你厂有完整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你们一定要克服眼前的困难,顺利度过这一次难关,承担历史使命。”
年英继续往下看。
“唐城和春市的工业部正在筹划农业机械厂的建立,目前正是需要前人经验的时候,他们得知了你们厂的情况,已经申请来你厂学习并参与你厂的复工工作。”
第8章 农业机械化(二)
粮仓的粮工们的工资实行供给制,以发实物为主,每个月都会发粮食,其他日用品按期领取。
胡寡妇和大家是一样的,每人每个月二十斤大米,有些时候缺粮食就是吃玉米面,每个人每个月还有一斤猪肉,半斤菜油,瓜果蔬菜都是自己种,粮仓后面有一块自留地,瓜果蔬菜这一些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这个月胡寡妇和李振花上山下坡还要去河里,回来的时候还要带干柴野菜野果,非常拼命。
起初,主任就提出了让两个人多带一些干粮,怕他们在山上饿了,没有力,容易出事。
两个人连连摆手,不愿意多吃一点。
几天下来两个人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瘦了一圈。
主任不放心,跟着去了一次。
什么叫莽!
李振花简直是把莽这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那么大的雨那么汹涌的河!她敢拿个棍子到河里面去东戳戳西戳戳说什么要测流速,要测暴雨后的泥沙,以后好建水库水电站?
主任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她们被河水冲走了。
可是每次主任提醒注意安全,李振花又振振有词。
主任没办法,干脆给她们俩每人每月多加半斤菜油半斤猪肉,就怕她们一个没有戾气就被冲走了。
粮仓的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整个粮仓一共有15个工作人员,也就是说每个月有15斤猪肉,固定在月中这一天吃肉,都是非常解馋的肥肉,这一天可以说是一次性吃个够。
一大早上,主任就背上了背篓,带着胡寡妇和李振花去集市上买猪肉。
结果一到集市三个人就傻了眼,今天杀猪匠居然没有来。
粮仓里的几个年轻同志们就等着今天吃一次荤呢。
主任带着胡寡妇李振花转了一圈,这才知道,杀猪匠家里出了事。
杀猪匠的妻弟跟人打架了,一大早就满身泥地来了镇上,杀猪匠带着妻弟去政府评理去了。
这就没办法了,主任只能退而求其次,买点菜油又去买了别人家出来卖的猪油和油渣,回去给大家做油饭解解馋吃。
三个人往回走,都在讨论杀猪匠他们到底是闹了多大的矛盾,今天肉都不卖了。
结果刚到粮仓门口,就听到门卫叫胡寡妇:“唐妈,有人找你。”
胡寡妇一转身,就看到不远处的台阶上蹲着一个……泥人?
对方也看到她了,起身冲着她走了过来,像是终于见到亲人了一般:“胡姐!可算是找到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