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54)
马车缓缓驶离后,常萱才终于回神,吩咐道:走,回府。
桃花源喰味楼里的那几出戏是慕书玉特意为常萱安排的,穷书生与大家闺秀,仗着有一点才华处处哄骗不谙世事的高官小姐,表面文质彬彬,实则背地里却人品低劣,不堪良配。
慕书玉还亲自添些了不少经典话语进去,比如渣男要钱的套路,甜言蜜语的套路,少不得与常萱和那书生的事情有贴合的地方。
这几日观察,慕书玉知晓常萱是一个聪明人,她不会看不出来。
而且,常萱也的确很大胆,却不像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样子,她和那书生的关系当真情比金坚吗?
慕书玉认为不见得。
这三天里,她也没有闲着,当日跟随崔先生面见陛下,好一通说道,陛下准许了她着手去办,在黄金屋书坊里就成。
第三天,桃花源喰味楼里的伙计请了常萱与慕书玉谈话。
请坐,常小姐。慕书玉表现的依然有礼。
常萱此刻却心情复杂。
她深吸一口气,坐在了慕书玉的对面,开门见山道:慕大人、你你知道?
一句话不曾明说,可常萱知道慕书玉懂得她在问什么,否则,那几出戏也不会演在她面前。
果然,慕书玉笑道:常小姐是位明白人,足够聪明,既已被选为和亲之人,圣命不可违,常小姐最好还是不要做令人为难的事情。
再者,我瞧常小姐与那书生,似乎也并不非他不可,即便没有和亲的圣旨下来,他也不是常小姐的良配。
那书生只为骗取常小姐的钱财,什么读书写字,拿去寻欢作乐的次数倒不少。
常萱:他,我确实不放在眼里,我只喜欢这人对我百般讨好和顺从,温柔小意,会说,长相也好看,于是我便选了他。
不过,拿着我的钱去找女人,这一点我先前不知,若是知道
常萱眯了眯眼睛,冷笑道:我自会狠狠的教训他。
让他再也做不了男人能做的事情。
说罢,凌厉的神情消散,常萱看向慕书玉,下意识地咬了咬唇瓣,道:慕大人特地如此大费周章的来警告我,到底有什么目的。
抓住我的把柄,想利用我做事?或者想利用我对付常家?
小女与慕大人第一次遇见,是不是也在慕大人的计划里,不是什么巧合
慕书玉没有否认,直说道:常小姐对和亲一事有什么看法?
三日过去,在常萱重回宫里接受长公主殿下教导礼仪后,长公主裴岚突然发现常萱在学习时,态度竟认真了许多,少了敷衍,动作有条不紊,居然很快就赶上了其他两女的进度。
而慕书玉也拿着书坊印刷好的第一份成果去给崔先生看。
崔澜接过来,一边看一边不住点头,道:不错,的确通俗易懂。
崔先生觉得不错便好。慕书玉笑道。
崔澜抬起头:回去后我想了想,你之前在天禄阁里故意提起《万愙图录》惠民之事,是不是早就在为这做准备?
如今向陛下凑请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拿出来。
慕书玉眨眨眼,说:崔先生难道不觉得一些好东西实在不能束之高阁么。
我本想利用这做些别的事情,没想到恰巧陛下命我跟随先生重编《万愙图录》,此刻,不过是顺势为之罢了。
第83章
李华晨起洗了个脸, 吃点早饭,便开始坐下认真读书,但未等过去两个时辰, 他的好友便过来敲门找他。
快先别看书了, 黄金屋书坊那里又出来一个好东西,有趣得紧,你出门随我去看看。
李华不免好奇:什么东西?
好像叫什么漫、漫画, 对, 就是这个名字。
由状元郎亲笔所画,听说画里面的人物还有榜眼、探花,和一群同科进士们, 最重要的是, 画里还有崔先生崔清河!
好友一边说, 一边拉扯李华快步往黄金屋书坊的方向走去。
李华听的不解纳闷,什么叫做画里有崔先生和榜眼探花?
好友解释道: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陛下前些日子不是下旨命崔先生令人重编《万愙图录》么, 状元等一众进士便就在其中。
而这漫画, 就是状元大人慕书玉亲笔所画的天禄阁趣事,天禄阁那是什么地方, 是咱们圣上的私人书库。
慕状元把他们每天整理《万愙图录》的趣事都给画了出来, 黄金屋书坊早早便开始宣传, 我也是听了一耳朵, 这才过来找你一起去看, 兄弟想着你吧。
李华谢过好友, 两人来到了黄金屋书坊的门前, 可这边人挤人, 根本就没有空隙进去。
好友嘀咕声:刚才过来就这么多人,怎么这会儿人还不见少呢。
这时,有书坊的伙计大声喊道:大家别急,也不要再往前挤了,想买报纸看漫画的也可以去奇货铺。
同时,街上也有卖报的人,正在穿街走巷的售卖,大家没准路上就能够碰见,都可去买。
不一定非要在黄金屋书坊里买才行。
报纸又是什么东西?李华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上午没出门,怎么就听不懂旁人说话了呢。
好友:报,乃传达、告诉之意,报纸就是传达消息的刊物,那伙计是这么解释的。
反正慕状元所画的漫画就是刊登在这报纸之上的,走,我们先去买报纸。
李华和好友不再堵在黄金屋书坊的门前,不一会儿,这里大部分的人终于散去。
慕书玉背后有裴妙珩,也有尹煜之、林兴、赵俭等好友帮他,再加上桃花源喰味楼、黄金屋书坊等做宣传,又借用崔澜崔清河和状元、榜眼等的名人效应,这报纸和漫画不愁传播不起来。
毕竟读书人和百姓们都有好奇心。
尤其是普通百姓,平常那些大人们离他们如此遥远,崔清河是谁他们不太知道,但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他们却是知晓的。
谁家不想孩子成才,去考一个状元回来光耀门楣。
如今又听说这漫画是由状元亲自所画,是他们工作的日常趣事,哪能不好奇,不想要看一看。
店铺里有卖,也有人带着报纸走街串巷,更有人得到命令去了乡间村里
李华和好友就在路上遇见一个卖报的人,叫住他,买了一份报纸。
这报纸是折叠卷起的,展开,一页纸手臂长,两面都有字。
最为醒目的就是占据一大片地方的漫画,画用黑线框起,由上往下看,图画多,字很少,看着与连环画类似,却很多地方其实并不相同。
这画风就更为童趣一点,似乎不用字也能看懂,尤其画里的人物既不偏写实风,也并非写意,而是脑袋大、身子小,小胳膊小腿,好似孩童般可爱,脸颊都是圆圆的风格。
漫画的开头就是以崔先生为首的小人一齐跪在地上,接受陛下的旨意,陛下端坐龙椅,下方跪着一二三四五小人,后背写着状元榜眼等字样。
然后就到了天禄阁,画出书籍众多的样子。
李华不禁感叹一句:什么时候咱们也能考中进士,若进入翰林院,就也能入天禄阁里看书了。
这么多书,见之欣喜。
是啊。好友也跟着感叹,然后继续往下看。
画风简洁又童稚,却不耽误画者将这短短的漫画画的生动有趣。
面对《万愙图录》百书之多占满整整一个屋子时的惊叹,嘴巴张的老圆老大。
分工合作整理书时,状元被书砸头,榜眼翻书却被灰尘弄得打了一个大喷嚏,书页都吹飞几张翻了过去。
探花郎则一丝不苟、板着脸对木架伸出短短的手指数数,却不料身后突然有人撞了他一下,数到哪里被打断,探花郎愣住,手指僵硬在半空,最后眉眼耸嗒,蔫了吧唧的从头再来。
简直有趣的叫人忍不住嘴角勾起,发笑。
其他进士们在整理书籍时也各有趣事,最后崔先生站于墙角望之,额角不禁滑落一滴汗。
哈哈哈怎么这么有趣。好友忍不住笑道:李华,快翻页,后面呢?
李华将报纸翻到背面:没了。
好友见状极为失落地叹息一声,道:欸为什么就没了呢,我这还没有看够呢。
李华:上面说这漫画会每月连载两回,这是第一回 ,十天后第二回,下次再出漫画,就得等到第二个月才有。
漫画名叫《《万愙图录》重编之趣事篇》
咦,除了漫画以外,这报纸上面还有其他内容
是什么?
医学急救法之一,当异物阻塞喉咙引起窒息、脸颊青紫、呼吸不畅怎么办?
能怎么办,找大夫啊。好友笑说一句。
李华指着报纸说:大夫有可能来不及时,或者身在野外,能去哪里寻找大夫,这上面画了图还给注解,成人和三岁以下的儿童都有急救法,我看一看
好友丝毫不在意的模样,道:看这个有什么用,走了,先回家去。
李华却还低头去看。
但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还没等走到家门前,好友便看见自己的妻子正抱着幼儿一脸泪水的奔来。
而他那聪慧可爱的幼儿却双手捂住脖颈处,满脸青紫,一副喘不上气要窒息晕死的模样。
妻子惶惶不已,看见好友就像是瞧着救命稻草般,急忙喊道:快、快带耀儿去找大夫啊,快啊!
女人仓惶害怕的声音惊得李华回神,在瞧见好友儿子的状况后,他也是一惊,随即猛然看向手中拿着的报纸,这、这不是
耀儿、耀儿,你别吓爹啊。短短的时间内,好友也被吓得满头大汗,脸色唰的白了下来,抱住孩子就跑。
李华顾不得说这报纸的事情,也急忙跟在后面一起跑。
好在医馆距离不算远,他们很快就到了门前,大声喊着大夫救命。
他们这一路跑来,引得不少旁人也探头观望,见那小儿已是脸憋得青紫、狰狞,仿佛下一刻就要窒息死去的模样,都不禁皱眉担忧。
好可怜,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还这么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孩子的父母岂不是要承受不住。
快让大夫先给这孩子看一看吧。
可大夫看过后却也面露难色,摇头叹息,说送来晚了,他没有办法。
眼看小侄子就要死在他的面前,好友和嫂子也是一脸绝望灰败,李华手里紧攥报纸,咬牙心道,不如试试,万一这报纸上面刊登的办法真的有用呢,他就可以救下小侄子了。
事已至此,干脆放手赌一把。
耽误不得,李华决定好,扔下手中报纸就伸手抢过小侄子,同时在好友妻子要扑上来时大喊道:我有办法救人,再阻拦就晚了!
妻子哭喊的声音被李华掷地有声的嗓音镇住,好友也是一顿,泪流满面地抬起头,眼露希冀,同时拉住妻子,哽咽道:让他试试、试试,万一
李华没有时间细说,刚刚他看报纸看得仔细,这会儿也全都记在了脑子里,幼儿急救法,倒扣膝盖、快速击拍
一下、两下众人的心都随之高高提起。
直到
噗,咳咳哇,娘,哇
孩子终于吐出异物,哇哇大哭的声音响彻整个医馆,脸色逐渐恢复正常。
好友和妻子霎时便扑了过去,一齐抱住孩子痛苦、庆幸不已。
外面围着的百姓们也立即欢呼起来。
得救了,这孩子得救了!
太好了!这书生好样的,不过,他是怎么知道要这样救孩子的?明明连大夫都没有办法。
李华听见,立刻大声说道:那报纸上面写了急救法,正是喉咙阻塞异物要怎么办,还画了图,你们看。
他捡起报纸向旁人展示,本身也激动不已,毕竟才靠着报纸上面写有的方法救下小侄子。
不得不说,一切都太巧了,幸亏他路上看了报纸,而不是随手折起,若那样,他肯定不知道要怎么救下小侄子,该悔恨不已了。
这书生,你是靠着这报纸上面的急救法才救下孩子的?老大夫急忙问道。
是!李华响亮地回答。
能否给老夫也看一看?
当然,您请看这里。
李华将报纸交给老大夫。
而好友缓过劲,过来道谢:兄弟,多亏了你啊,我、我还对这急救法不屑一顾,没想到转眼就救下我儿子的性命。
这报纸当真是好东西,能叫我们普通百姓也知晓怎么救人。
好友的话似是无意,却叫李华不由得心里一动。
这报纸似乎有些了不得,不仅仅是状元、探花郎们重编《万愙图录》的趣事漫画如此简单
第84章
每到这时候, 慕书玉就开始不舒服了。
早起掀开被子一看,果然又到了亲戚来访的日子,慕书玉熟练的弄好, 随即叫冬蕙进来。
少爷, 要挂上香囊吗?冬蕙问道。
慕书玉:挂上吧,遮盖点总是好的,省得有人鼻子灵闻到什么。
比如血腥味儿, 到时候可没办法解释。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 慕书玉早有准备,冬蕙做起事情来显然也很是熟练。
待收拾好后,慕书玉离开伯府, 去了天禄阁。
京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大好, 大雨倾盆, 停一会儿却要下很久。
听说郊外已有泥石流滑坡出现,压垮了几处农庄田地, 村民出现不小的伤亡,陛下专门派了裴奕殿下和裴召淖殿下前去处理。
太后六十大寿结束后, 景郡王、康郡王和庆郡王这三位王爷先行回封地去了。
嫡亲的两位王爷, 端亲王与瑞亲王却暂且留在了京城。
毕竟之后不久,塞北锡伯族部落就会派人进京前来和亲, 事关大盛朝和锡伯族的友好结盟, 天晟帝留下两位亲王也是为压一压锡伯族。
今天总算是停雨了, 可昨夜的大雨直到下很晚才止住, 地面到处都是水洼, 泥坑等。
因为在京城里, 这街道的状况还算良好不错。
可京城外、乃至各州府处, 那街道小路一到下雨或下雪的天气, 简直不能走,更别提乡下村里这些地方了。
雨后的天气湿润清冷,泛着令人难以忽视的凉意,慕书玉披着一件薄披风过来。
崔先生早就到了,正低头翻阅书籍。
慕书玉打声招呼:先生,早。
崔澜抬起头:早,今个儿带什么早饭了?
慕书玉时不时会拿早饭或点心来天禄阁这里分享,崔先生、姜游、关笙等人都会吃到,而这也被她画进了漫画。
百姓们才知,原来大盛朝六元及第的慕状元竟然会做饭,原来名满天下的崔先生居然好吃,原来榜眼、庶吉士这些大人们也会嘴馋,好接地气。
恋耽美
桃花源喰味楼里的那几出戏是慕书玉特意为常萱安排的,穷书生与大家闺秀,仗着有一点才华处处哄骗不谙世事的高官小姐,表面文质彬彬,实则背地里却人品低劣,不堪良配。
慕书玉还亲自添些了不少经典话语进去,比如渣男要钱的套路,甜言蜜语的套路,少不得与常萱和那书生的事情有贴合的地方。
这几日观察,慕书玉知晓常萱是一个聪明人,她不会看不出来。
而且,常萱也的确很大胆,却不像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样子,她和那书生的关系当真情比金坚吗?
慕书玉认为不见得。
这三天里,她也没有闲着,当日跟随崔先生面见陛下,好一通说道,陛下准许了她着手去办,在黄金屋书坊里就成。
第三天,桃花源喰味楼里的伙计请了常萱与慕书玉谈话。
请坐,常小姐。慕书玉表现的依然有礼。
常萱此刻却心情复杂。
她深吸一口气,坐在了慕书玉的对面,开门见山道:慕大人、你你知道?
一句话不曾明说,可常萱知道慕书玉懂得她在问什么,否则,那几出戏也不会演在她面前。
果然,慕书玉笑道:常小姐是位明白人,足够聪明,既已被选为和亲之人,圣命不可违,常小姐最好还是不要做令人为难的事情。
再者,我瞧常小姐与那书生,似乎也并不非他不可,即便没有和亲的圣旨下来,他也不是常小姐的良配。
那书生只为骗取常小姐的钱财,什么读书写字,拿去寻欢作乐的次数倒不少。
常萱:他,我确实不放在眼里,我只喜欢这人对我百般讨好和顺从,温柔小意,会说,长相也好看,于是我便选了他。
不过,拿着我的钱去找女人,这一点我先前不知,若是知道
常萱眯了眯眼睛,冷笑道:我自会狠狠的教训他。
让他再也做不了男人能做的事情。
说罢,凌厉的神情消散,常萱看向慕书玉,下意识地咬了咬唇瓣,道:慕大人特地如此大费周章的来警告我,到底有什么目的。
抓住我的把柄,想利用我做事?或者想利用我对付常家?
小女与慕大人第一次遇见,是不是也在慕大人的计划里,不是什么巧合
慕书玉没有否认,直说道:常小姐对和亲一事有什么看法?
三日过去,在常萱重回宫里接受长公主殿下教导礼仪后,长公主裴岚突然发现常萱在学习时,态度竟认真了许多,少了敷衍,动作有条不紊,居然很快就赶上了其他两女的进度。
而慕书玉也拿着书坊印刷好的第一份成果去给崔先生看。
崔澜接过来,一边看一边不住点头,道:不错,的确通俗易懂。
崔先生觉得不错便好。慕书玉笑道。
崔澜抬起头:回去后我想了想,你之前在天禄阁里故意提起《万愙图录》惠民之事,是不是早就在为这做准备?
如今向陛下凑请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拿出来。
慕书玉眨眨眼,说:崔先生难道不觉得一些好东西实在不能束之高阁么。
我本想利用这做些别的事情,没想到恰巧陛下命我跟随先生重编《万愙图录》,此刻,不过是顺势为之罢了。
第83章
李华晨起洗了个脸, 吃点早饭,便开始坐下认真读书,但未等过去两个时辰, 他的好友便过来敲门找他。
快先别看书了, 黄金屋书坊那里又出来一个好东西,有趣得紧,你出门随我去看看。
李华不免好奇:什么东西?
好像叫什么漫、漫画, 对, 就是这个名字。
由状元郎亲笔所画,听说画里面的人物还有榜眼、探花,和一群同科进士们, 最重要的是, 画里还有崔先生崔清河!
好友一边说, 一边拉扯李华快步往黄金屋书坊的方向走去。
李华听的不解纳闷,什么叫做画里有崔先生和榜眼探花?
好友解释道: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陛下前些日子不是下旨命崔先生令人重编《万愙图录》么, 状元等一众进士便就在其中。
而这漫画, 就是状元大人慕书玉亲笔所画的天禄阁趣事,天禄阁那是什么地方, 是咱们圣上的私人书库。
慕状元把他们每天整理《万愙图录》的趣事都给画了出来, 黄金屋书坊早早便开始宣传, 我也是听了一耳朵, 这才过来找你一起去看, 兄弟想着你吧。
李华谢过好友, 两人来到了黄金屋书坊的门前, 可这边人挤人, 根本就没有空隙进去。
好友嘀咕声:刚才过来就这么多人,怎么这会儿人还不见少呢。
这时,有书坊的伙计大声喊道:大家别急,也不要再往前挤了,想买报纸看漫画的也可以去奇货铺。
同时,街上也有卖报的人,正在穿街走巷的售卖,大家没准路上就能够碰见,都可去买。
不一定非要在黄金屋书坊里买才行。
报纸又是什么东西?李华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上午没出门,怎么就听不懂旁人说话了呢。
好友:报,乃传达、告诉之意,报纸就是传达消息的刊物,那伙计是这么解释的。
反正慕状元所画的漫画就是刊登在这报纸之上的,走,我们先去买报纸。
李华和好友不再堵在黄金屋书坊的门前,不一会儿,这里大部分的人终于散去。
慕书玉背后有裴妙珩,也有尹煜之、林兴、赵俭等好友帮他,再加上桃花源喰味楼、黄金屋书坊等做宣传,又借用崔澜崔清河和状元、榜眼等的名人效应,这报纸和漫画不愁传播不起来。
毕竟读书人和百姓们都有好奇心。
尤其是普通百姓,平常那些大人们离他们如此遥远,崔清河是谁他们不太知道,但是状元、榜眼和探花郎他们却是知晓的。
谁家不想孩子成才,去考一个状元回来光耀门楣。
如今又听说这漫画是由状元亲自所画,是他们工作的日常趣事,哪能不好奇,不想要看一看。
店铺里有卖,也有人带着报纸走街串巷,更有人得到命令去了乡间村里
李华和好友就在路上遇见一个卖报的人,叫住他,买了一份报纸。
这报纸是折叠卷起的,展开,一页纸手臂长,两面都有字。
最为醒目的就是占据一大片地方的漫画,画用黑线框起,由上往下看,图画多,字很少,看着与连环画类似,却很多地方其实并不相同。
这画风就更为童趣一点,似乎不用字也能看懂,尤其画里的人物既不偏写实风,也并非写意,而是脑袋大、身子小,小胳膊小腿,好似孩童般可爱,脸颊都是圆圆的风格。
漫画的开头就是以崔先生为首的小人一齐跪在地上,接受陛下的旨意,陛下端坐龙椅,下方跪着一二三四五小人,后背写着状元榜眼等字样。
然后就到了天禄阁,画出书籍众多的样子。
李华不禁感叹一句:什么时候咱们也能考中进士,若进入翰林院,就也能入天禄阁里看书了。
这么多书,见之欣喜。
是啊。好友也跟着感叹,然后继续往下看。
画风简洁又童稚,却不耽误画者将这短短的漫画画的生动有趣。
面对《万愙图录》百书之多占满整整一个屋子时的惊叹,嘴巴张的老圆老大。
分工合作整理书时,状元被书砸头,榜眼翻书却被灰尘弄得打了一个大喷嚏,书页都吹飞几张翻了过去。
探花郎则一丝不苟、板着脸对木架伸出短短的手指数数,却不料身后突然有人撞了他一下,数到哪里被打断,探花郎愣住,手指僵硬在半空,最后眉眼耸嗒,蔫了吧唧的从头再来。
简直有趣的叫人忍不住嘴角勾起,发笑。
其他进士们在整理书籍时也各有趣事,最后崔先生站于墙角望之,额角不禁滑落一滴汗。
哈哈哈怎么这么有趣。好友忍不住笑道:李华,快翻页,后面呢?
李华将报纸翻到背面:没了。
好友见状极为失落地叹息一声,道:欸为什么就没了呢,我这还没有看够呢。
李华:上面说这漫画会每月连载两回,这是第一回 ,十天后第二回,下次再出漫画,就得等到第二个月才有。
漫画名叫《《万愙图录》重编之趣事篇》
咦,除了漫画以外,这报纸上面还有其他内容
是什么?
医学急救法之一,当异物阻塞喉咙引起窒息、脸颊青紫、呼吸不畅怎么办?
能怎么办,找大夫啊。好友笑说一句。
李华指着报纸说:大夫有可能来不及时,或者身在野外,能去哪里寻找大夫,这上面画了图还给注解,成人和三岁以下的儿童都有急救法,我看一看
好友丝毫不在意的模样,道:看这个有什么用,走了,先回家去。
李华却还低头去看。
但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还没等走到家门前,好友便看见自己的妻子正抱着幼儿一脸泪水的奔来。
而他那聪慧可爱的幼儿却双手捂住脖颈处,满脸青紫,一副喘不上气要窒息晕死的模样。
妻子惶惶不已,看见好友就像是瞧着救命稻草般,急忙喊道:快、快带耀儿去找大夫啊,快啊!
女人仓惶害怕的声音惊得李华回神,在瞧见好友儿子的状况后,他也是一惊,随即猛然看向手中拿着的报纸,这、这不是
耀儿、耀儿,你别吓爹啊。短短的时间内,好友也被吓得满头大汗,脸色唰的白了下来,抱住孩子就跑。
李华顾不得说这报纸的事情,也急忙跟在后面一起跑。
好在医馆距离不算远,他们很快就到了门前,大声喊着大夫救命。
他们这一路跑来,引得不少旁人也探头观望,见那小儿已是脸憋得青紫、狰狞,仿佛下一刻就要窒息死去的模样,都不禁皱眉担忧。
好可怜,这可怎么办啊。
孩子还这么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孩子的父母岂不是要承受不住。
快让大夫先给这孩子看一看吧。
可大夫看过后却也面露难色,摇头叹息,说送来晚了,他没有办法。
眼看小侄子就要死在他的面前,好友和嫂子也是一脸绝望灰败,李华手里紧攥报纸,咬牙心道,不如试试,万一这报纸上面刊登的办法真的有用呢,他就可以救下小侄子了。
事已至此,干脆放手赌一把。
耽误不得,李华决定好,扔下手中报纸就伸手抢过小侄子,同时在好友妻子要扑上来时大喊道:我有办法救人,再阻拦就晚了!
妻子哭喊的声音被李华掷地有声的嗓音镇住,好友也是一顿,泪流满面地抬起头,眼露希冀,同时拉住妻子,哽咽道:让他试试、试试,万一
李华没有时间细说,刚刚他看报纸看得仔细,这会儿也全都记在了脑子里,幼儿急救法,倒扣膝盖、快速击拍
一下、两下众人的心都随之高高提起。
直到
噗,咳咳哇,娘,哇
孩子终于吐出异物,哇哇大哭的声音响彻整个医馆,脸色逐渐恢复正常。
好友和妻子霎时便扑了过去,一齐抱住孩子痛苦、庆幸不已。
外面围着的百姓们也立即欢呼起来。
得救了,这孩子得救了!
太好了!这书生好样的,不过,他是怎么知道要这样救孩子的?明明连大夫都没有办法。
李华听见,立刻大声说道:那报纸上面写了急救法,正是喉咙阻塞异物要怎么办,还画了图,你们看。
他捡起报纸向旁人展示,本身也激动不已,毕竟才靠着报纸上面写有的方法救下小侄子。
不得不说,一切都太巧了,幸亏他路上看了报纸,而不是随手折起,若那样,他肯定不知道要怎么救下小侄子,该悔恨不已了。
这书生,你是靠着这报纸上面的急救法才救下孩子的?老大夫急忙问道。
是!李华响亮地回答。
能否给老夫也看一看?
当然,您请看这里。
李华将报纸交给老大夫。
而好友缓过劲,过来道谢:兄弟,多亏了你啊,我、我还对这急救法不屑一顾,没想到转眼就救下我儿子的性命。
这报纸当真是好东西,能叫我们普通百姓也知晓怎么救人。
好友的话似是无意,却叫李华不由得心里一动。
这报纸似乎有些了不得,不仅仅是状元、探花郎们重编《万愙图录》的趣事漫画如此简单
第84章
每到这时候, 慕书玉就开始不舒服了。
早起掀开被子一看,果然又到了亲戚来访的日子,慕书玉熟练的弄好, 随即叫冬蕙进来。
少爷, 要挂上香囊吗?冬蕙问道。
慕书玉:挂上吧,遮盖点总是好的,省得有人鼻子灵闻到什么。
比如血腥味儿, 到时候可没办法解释。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 慕书玉早有准备,冬蕙做起事情来显然也很是熟练。
待收拾好后,慕书玉离开伯府, 去了天禄阁。
京城这几天的天气都不大好, 大雨倾盆, 停一会儿却要下很久。
听说郊外已有泥石流滑坡出现,压垮了几处农庄田地, 村民出现不小的伤亡,陛下专门派了裴奕殿下和裴召淖殿下前去处理。
太后六十大寿结束后, 景郡王、康郡王和庆郡王这三位王爷先行回封地去了。
嫡亲的两位王爷, 端亲王与瑞亲王却暂且留在了京城。
毕竟之后不久,塞北锡伯族部落就会派人进京前来和亲, 事关大盛朝和锡伯族的友好结盟, 天晟帝留下两位亲王也是为压一压锡伯族。
今天总算是停雨了, 可昨夜的大雨直到下很晚才止住, 地面到处都是水洼, 泥坑等。
因为在京城里, 这街道的状况还算良好不错。
可京城外、乃至各州府处, 那街道小路一到下雨或下雪的天气, 简直不能走,更别提乡下村里这些地方了。
雨后的天气湿润清冷,泛着令人难以忽视的凉意,慕书玉披着一件薄披风过来。
崔先生早就到了,正低头翻阅书籍。
慕书玉打声招呼:先生,早。
崔澜抬起头:早,今个儿带什么早饭了?
慕书玉时不时会拿早饭或点心来天禄阁这里分享,崔先生、姜游、关笙等人都会吃到,而这也被她画进了漫画。
百姓们才知,原来大盛朝六元及第的慕状元竟然会做饭,原来名满天下的崔先生居然好吃,原来榜眼、庶吉士这些大人们也会嘴馋,好接地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