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史进的脸色不大好看。
    这时,慕姝芸倏地说道:祖父,我想长兄必然心念着祖父,不然也不会一回到府里,就来向祖父请安,叫祖父宽心后才回房间休息,这也是祖父您应允的。
    四婶也千万别误会长兄,人疲惫之下难免会有疏忽之处。
    长兄一向知礼,又怎么会忽视祖父的心意,不过是尽全力考试,已经精疲力尽,思绪迟钝了。
    连饭食都尚且顾及不上,怕是没有丝毫胃口。
    郑氏暗自撇嘴,随即对诸婼薇说道:你这女儿倒是向着书玉。
    诸婼薇淡淡道:长兄既对妹妹好,这做妹妹的,自然也得尊重兄长,才叫知礼懂礼,晓得孝悌,不枉费我的一番教导。
    芸娘说得很好。慕史进道。
    他此时的脸色已经恢复平静,道:老四媳妇,往后说话,斟酌再三方可开口,不然,就不要在我面前如此多话,知道了么。
    郑氏心有不甘,却不得不道是。
    乡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份开考,三天后放榜。
    八月桂花香,因此发榜时也称为桂榜,待乡试过后,还有一场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等。
    国子监里不缺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与慕书玉同一时间于国子监毕业的更是有关笙、姜游、薛文礼、江子仁他们几人。
    个个出类拔萃,颇具才学,哪一个不是州府出身过府试、院试,被选为贡生的数一数二的才子。
    是以,这一次的乡试,他们也都参加了。
    放榜这日,慕书玉和关笙他们等在诗文楼里,一会儿,该有敲锣打鼓的经过了。
    这等乡试,自然是有专门的人来送消息告知,不用他们去挤在榜前查看。
    不久后,就听有道声音由远及近地喊道:乡试第一名为慕书玉慕公子,乡试的解元是慕公子!
    作者有话说:
    二更,补更第一天完成~
    第72章 【一更】
    那人跑来诗文楼的门口, 又是一声响亮的敲锣动静,紧接着嗓音挑高了喊道:慕书玉慕公子,为乡试第一名, 为解元!
    语毕, 又是一锣声。
    尹煜之和林兴早就激动了起来,但却又按捺住性子继续等,只因为那人还未报完, 这楼里也有其他人在等待着。
    他们两个和赵俭不禁站起, 往诗文楼的门口走近几步,想听得更加清楚一些。
    赵俭更是道:欸你快说,我们这里除了书玉以外, 还有谁榜上有名?
    那人得了慕书玉叫凃卓给的赏钱, 闻言说道:诶唷, 那可不少,几位公子真不愧是从国子监里出来的, 学问那叫一个好啊。
    姜游姜公子为乡试第二名,薛文礼薛公子为乡试第四名, 关笙关公子为乡试第十三名, 江子仁江公子为乡试第二十名
    江子仁顿时捂住胸口松了口气,道:我还以为这次发挥失常, 没有考好, 过不了乡试了呢。
    幸好幸好, 还是过了, 虽然排名低了些。
    这话说得, 让旁人听了一耳朵, 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来。
    因为他没有发挥失常, 却仍旧未考过乡试, 遗憾落榜,现在与这江子仁相比,岂不是人比人气死人。
    人家没有考好都考过了,可他却
    唉,说多了都是泪,不如赶紧走,离开这诗文楼,也好过看着别人庆贺,心生落寞、羡慕、或是妒忌。
    楼里既有报喜声,便也有颓然背着旁人离开者。
    哈哈书玉,恭喜恭喜,这第一名又落于你手里了,现在你可是举人老爷了。
    多少人想成为举人都考不上,我们这里竟一下子出来这么多,真不愧是我的同窗们,都厉害!
    林兴拍着慕书玉和关笙的肩膀大笑道,显然很是为他们高兴。
    这等喜事,咱们必须得好好的庆贺一番。尹煜之也随即说道。
    赵俭:都来我酒楼,好菜好酒管够,你们喝到几时都可以,喝醉了也没有关系,我差人一一送你们回去。
    其他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就连平常惯是沉默寡言的薛文礼,此时也不禁话略多起来。
    慕书玉则是忍不住笑道:庆贺自然是要的,却不能在今晚,你们可别忘记,乡试过后,还有一场鹿鸣宴呢。
    乡试的主考官是由天晟帝亲自任命,由翰林院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待放榜后,再由此官员主持鹿鸣宴,宴请各举人。
    今晚,便是鹿鸣宴的开席。
    乡试的主考官赵大人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四十多岁的年龄,资历老。
    而祝清希则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
    调职回京后,祝清希便在这位赵大人的手底下任事。
    两人虽是同一品阶的官职,可官场讲究资历,赵大人又多年在京为官,周围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什么的都已然打点好,这当然不是祝清希可比的。
    不过祝清希不是那等奸猾耍懒之辈,赵大人与他许久相处,倒也愿意多多提携。
    这次乡试的鹿鸣宴,赵大人便带着祝清希过来了。
    席间皆是举人学子,宴会简单操办,并不奢靡。
    毕竟,乡试有鹿鸣宴,殿试过后还有由陛下亲自主持的琼林宴,在琼林苑举行,那等才是恩荣并赏的宴会,不是鹿鸣宴可比的。
    祝大人,祝大人?
    赵大人连喊了两声,才喊得祝清希回神,道:怎么了,赵大人?
    赵大人顺着祝清希刚刚的视线望了眼,笑道:方才,祝大人是在看那慕书玉慕公子?
    也是,这席间我瞧着最为亮眼的人便是这慕书玉了,人如宝玉,学识文采、就连画技也皆是不俗。
    如今更是为乡试解元,虽然不知晓他日后的会试、殿试又会是如何,但总归不会差的。
    说不定很快就能入朝为官,成为你我的同僚呢。
    祝清希:赵大人说的是,听闻这慕公子是安定伯府的长孙,三房长子?
    赵大人:没错,安定伯府是何等的人家,有祖辈的爵位蒙荫,吃穿不愁。
    可这慕书玉却要辛苦来科举,自己挣一个前程回去,偏他聪颖过人,出类拔萃,一直以来,可是为伯府争了不少光。
    想必这乡试放榜的成绩一出,安定伯必然又是春风满面,极为得意了。
    祝清希似乎在想着别的事情,有些神情不属地应了一声。
    不过,赵大人并未察觉出,他压低嗓音,接着说道:你说慕书玉为什么要来参加科举?
    祝清希闻言回神,转头看向赵大人。
    赵大人:你可知这慕书玉从小是在青州县里长大,远离京城,身边只有一个姨娘陪着,多年以来从未有伯府的人常去过问几句,明显是不受重视的。
    直到他摘得小三元,成为我大盛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秀才,安定伯府的人这才看重于他。
    可笑那安定伯,当年在殿上,如果不是陆才盛陆大人说出这件事情,作为祖父,他竟是全然不知的。
    随后见孙儿如此出息,安定伯才想起叫他回府。
    不过可惜,这慕书玉估计对安定伯也是有怨言的,当年非但没有回到伯府,反而跟随着简墨先生外出游学去了,五年后才回京城。
    那他的姨娘祝清希张嘴问道,大概是觉得有些突兀,蓦然又闭上了嘴。
    赵大人却以为祝清希只是随口一问,便也随口一答道:他那姨娘啊,还留在青州县里呢。
    不过儿子前程似锦,这位被放在别庄里的姨娘怎么都该被接回来了吧。
    说罢,赵大人摇摇头不再闲聊,转头喝酒去了。
    祝清希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却食不知味。
    席间,作为乡试的解元,慕书玉不得不被多人敬酒。
    好在她脸白,喝一点酒就容易脸红、耳朵红,眼尾也尽皆是绯色,就仿佛是染了胭脂一般。
    装作是不胜酒力非常好用,喝的差不多了便可以连连推脱,表示下次再喝个尽兴。
    但是,这样子的宴会上却总有人没什么眼色,或许他有,可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非要向慕书玉接连敬酒。
    你不喝的话就是不给我面子,再者,敬你酒是祝贺你,你怎么能够不喝?
    乡试第八名的赵平便是如此。
    慕公子来来来,我再敬你一杯,这酒今晚你一定得多喝一点,你可是乡试的解元啊。
    往后没准还会是会试的会元,殿试之上,保不齐陛下就钦点你为状元。
    慕公子可谓是前途大好,就算不参加科举,作为安定伯府的公子,也什么都不用发愁,不像我们,寒窗苦读多年。
    唉,会试和殿试还不一定是何种结果呢。
    赵平说完就叹息一声,话里意思好似别有所指一般。
    犹如在说慕书玉身为伯府的少爷,何必要来参加科举与他们争夺进士名额,明明他本身就是锦衣玉食,富贵人家。
    赵平这些话一出,有些人也如他这般,神情相似,望向慕书玉的眼神好像藏着旁的意思。
    有人便道:是啊,倘若慕公子不来参加科举的话,这乡试第一名,解元的名声可不就会落在了姜公子的头上。
    姜公子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关笙的脸色不大好看,这些人显然是在恶意挑拨,先是高抬书玉,然后再点明书玉若不参加科举,姜游就是第一人了。
    可恶至极,嫉妒书玉厉害,便用这等小人伎俩。
    但幸亏姜游晓得事理。
    他回道:怎会觉得可惜,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第二名就已是很好。
    更何况人生难得一知己,慕兄便是在下的知己好友,有此等学识人品皆不凡的朋友,在下高兴还来不及呢。
    慕兄的存在,便是时时刻刻都警醒于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切不可自负自傲,看不清楚脚下的路到底是什么,又该怎么走。
    为人也不能卑劣下贱,没有读书人的傲骨,自己不思进取,不常反躬自省,反而怪优秀的人为何那般优秀,这等人啊
    姜游一边说着,一边摇头道:我等不耻为伍。
    赵平被其说得面红耳赤,表情愤怒,想要开口:你
    说得好。薛文礼却打断他,举杯道:我敬你,姜公子,你我乃志同道合之人。
    同敬同敬。
    关笙笑道:加我一个。
    江子仁:还有我,必定要与姜兄喝一杯。
    慕书玉:不该算上我一个么,多谢姜兄为我说话。
    几人碰杯,相视而笑。
    赵平和方才说话那人则是捏紧酒杯,直接想要甩袖而去,不参加这鹿鸣宴了。
    他们感觉脸上火辣,被慕书玉等人衬得没有了颜面一般。
    哼,趋炎附势,不过是见慕书玉为伯府的公子,便借机讨好他。
    不像他们,才是耻与之为伍。
    赵平刚想转身离开,但就在这时,有下人高声通传道
    贵客到
    作者有话说:
    一更~
    第73章 【二更】
    一、二、三
    赵大人数了数, 怎么回事,为什么六位殿下今天晚上竟全都过来这鹿鸣宴了?
    下人喊得贵客自然就是裴妙珩等人,赵大人急忙协祝清希站起, 绕过桌案来至宴会中间, 向着六位殿下行礼。
    其他举人学子们也跟着站起拱手行礼,口称拜见殿下。
    书玉,你说这几位殿下怎么来了?关笙趁着低头行礼的空档, 小声地对慕书玉道:酒已过三巡, 鹿鸣宴快要结束时,这六位殿下却全都来了
    真是叫人不理解。
    慕书玉也低声回答:许是就过来说说话?
    就像是公司聚会,领导开头来一遍, 快要结尾时再来, 发表一下感言, 彰显彰显存在感。
    毕竟,他们这些举人学子们, 日后可会有一些人必定科举中第、入朝为官的,此前拉拢, 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至于为何会一同前来那谁又知道呢, 没准想互相牵制,你来我就来, 干脆一块呗。
    还真让慕书玉给猜对了。
    先是庆郡王之子裴顾得知裴奕和裴召淖两人要到鹿鸣宴上来, 随后, 跟在裴顾身边的景郡王嫡子裴祈颜就说有热闹大家一起去。
    但是裴顾的亲弟弟裴珅没有跟在一旁, 去找裴珅时, 却见到了裴妙珩在与裴珅说话, 于是嘛
    那边, 裴妙珩等人已经与赵大人寒暄完毕, 只说就是过来喝杯酒,祝贺诸位学子们通过乡试,日后也必定前程似锦,会试和殿试皆不在话下。
    借殿下吉言,这些学子们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赵大人笑道。
    赵平此刻脸红,既是喝酒的原因,也是由于见到六位殿下的缘故。
    殿下是为他们来的,倘若能够与其中的一位殿下交好,那不就意味着他可以平步青云了?
    赵平不禁内心激动,脑子一热,便想上前。
    然而,不待他开口,裴召淖便笑着看向慕书玉,道:还没有恭喜慕公子,摘得乡试的解元。
    慕公子的风采真是一如既往,明明同在京城,可平时想要见慕公子一面,却不太容易。
    这不,听闻鹿鸣宴在这里举行,我和阿奕便特地过来了。
    言语之间竟毫不避讳他们是为慕书玉而来的。
    瞧瞧裴召淖的这些话一说完,好几个举人学子看向慕书玉的眼神都不禁变了变,羡慕又嫉妒,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人家就是这么有才学厉害呢,唉,就连家世也是一等。
    为什么老天爷要将这么些个好条件全都安在这慕书玉身上呢,岂不是叫人心里格外的不平衡。
    反正赵平此刻就是如此作想。
    方才裴召淖的话说完,风一吹,赵平略微发热的脑袋总算是清醒了,但另外一股情绪却涌了上来。
    面对慕书玉,他的内心显然更加的不舒服
    慕书玉拱手说道:殿下才是折煞书玉了,书玉何德何能可令殿下专程过来。
    若是殿下想要见书玉,一番吩咐下来,书玉岂敢有不见之理。
    我可是怕打扰到慕公子。裴召淖开玩笑道。
    裴祈颜则凑过来说道:现在肯定是不打扰了,慕公子,可否与我喝一杯酒?
    慕书玉面上带笑,道:自然,殿下,请。
    在裴祈颜与慕书玉走去桌前时,裴奕道:诸位不必站着,皆落座吧。
    是,殿下。
    众举人学子落座后,便看着慕书玉在与裴祈颜殿下喝完酒后,又与裴奕、裴召淖殿下各喝了一杯酒。
    随即,另外三位殿下竟也举杯了
    这真是,他们看这鹿鸣宴就是单独为慕书玉准备的吧。
    殿下的眼里根本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全都去和慕书玉喝酒了。
    哦不,乡试排名前几的学子倒也挺受到殿下们的关注,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考得不好的话,殿下又怎么会纡尊降贵的来与他们主动说话。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弓青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弓青瀚并收藏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