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病美人原配[年代](170)
军绿色, 是人民群众最喜欢的颜色。
在场的村民们眼睛全都亮了,注意力全被王雨娟吸引过去,七嘴八舌问着有多贵。
这颜色适合小穆,以后别把钱票浪费在我身上, 我天天下地干活, 有旧衣服穿就够了。穆江波不但没有伸手去摸布,还往后退了几步, 他身上都是灰, 手也还没有洗,怕弄脏了这么好看值钱的新布。
你退什么啊!王雨娟拿着布上前, 硬是要往穆江波肩膀上放, 这是莹莹特地给你买的,你老推脱什么。
穆江波脸色降下来,推了一把王雨娟,许是太急, 没注意力道,王雨娟踉跄好几步,撞到盆架上,盆架里的水咣咣作响,嘈杂的人群瞬间静下来。
你推我!王雨娟气骂:你动手推我!
董桂红跟着朝儿子骂道:江波, 你干什么!
她把布往我身上放,不就弄脏了。穆江波心里知道媳妇在想什么, 就是想故意弄脏了, 小妹就不会收回去了,但他一向不知道怎么表达, 也知道媳妇这种心思不能光明正大摆出来, 摆出来就是弄得大家都尴尬, 是你自己没站稳,我根本没用力,把布放下。
哥,你干嘛这样。穆冰莹递给嫂子两捆毛线,王雨娟眼泪刚要出来,看到毛线又缩了回去,也不再靠着墙摆出一副震惊要摔倒的样子了,接过毛线仔细翻看着。
穆江波转过头,不再看媳妇,这布那么难买,又贵,还要那么多布票,给长逸穿。
你就别总想那么多了。穆冰莹从嫂子手里接过布,摁在他身上,我买东西是想你们高兴,不是想听你们心疼花钱多,一直说不,不要,给别人,时间本来就不多,我就想开开心心的,别节外生枝。
冰莹说得对。村支书笑着道:孩子买东西,就是想看到家里人高兴的样子,不是想听到心疼抱怨的样子,冰莹又是最周全不过的人,她既然能买,说明你们拿了不会有任何问题。
是啊,孩子都买了,不就是想让你们吃好穿好。
一片好心意,真要闹出矛盾来,不是花了钱还找气受。
是,拿着,江波,你下午跟娟子一起去大队裁缝那做衣服。董桂红拿起女儿递过来的布,我们一起去,莹莹给我们买的布,我们都做成衣服穿。
村支书笑着点头:这样就对了。
王雨娟拿到毛线心情又好了,不计较丈夫刚才推他的事,催促道:快点拿好。
穆江波手没沾到布,用胳膊压着小妹硬摁过来的绿布,听了大家的劝,还没收下,往顾长逸看去。
顾长逸走上前帮大舅哥把布放到凳子上,大哥,我天天穿军装,用不着,要是用得着,莹莹早给我买十件八件不止了。
穆江波嘴角扯了扯,露出笑容,莹莹,以后别花这钱了。
莹莹都嫌你烦了,你还说这些有的没的。王雨娟堵住丈夫的嘴,重新拿起暗绿色的布,莹莹,我看这么多,好像不止一件外套的量?
多的给我哥和壮壮做裤子,做衣服也行。穆冰莹东西都拿出来了,将要带走的布和毛线收好,接过她妈递过来的糖水,小叔,你是不是有事?
我看村里日子都过得好了,高兴。穆德保往前走了两步,刚才路上跟你爸说了,就是公社工程队最近被人介绍了不少活,我特地安排了好些个村里的男社员出去,正好这期间村里没什么活,能挣不少钱回来,今年村里大部分人都能吃上好几顿肉,特意说一声。
特意说一声,而不是说特意来谢谢。
穆冰莹还没说,她小叔就看到了里面的关窍,张口就避免掉会给她和顾长逸招来非议的话。
村里要说有没有真聪明人,穆冰莹从前没觉得有,后来才发现自己认知浅薄,小叔就是最聪明的人。
以前小时候她去公社仓库偷偷找书,总是觉得自己最谨慎才没被人发现,现在回想,小叔真不一定没有发现过。
就算他现在照样没提起,也不能认为他就没发现,他不趋炎附势,更能说明他一直就是隐藏在最深处,比她成熟清醒更多的人。
所以穆溪村的农场才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才有那么多人动用关系往穆溪村调,这不全是穆溪村民风过得去,而是有真正清醒的干部,在背地里谨慎掩护。
也许,正是有这么多这样的国家底层干部,民风国情才能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
穆冰莹看到了小叔未来的官路。
村支书总说,一直期待穆溪村走出去一个人,总想着去依靠前村有出息的人,其实村里早就走出去了一个人,这人就是一直韬光养晦的小叔。
她期待穆溪村越来越好,却找不到正确的契机去尽绵薄之力。
这次回来,她心里踏实了。
穆溪村真正的领头羊已经浮出水面了,她只需要从旁配合,这也是她最想,最满意的方式。
原来打算问村支书有什么计划,穆冰莹午饭桌上,没有再问,只是对留在村里吃饭的穆德保说:小叔,村里有什么地方需要出力,让我妈打电话给我。
穆德保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午饭过后,董桂红知道女儿赶着走,不能过夜,没去跟两个月不见的丈夫睡午觉聊天,拉着女儿女婿一起在屋里喝茶吃瓜子。
这还是亲家送来的红茶,村支书说是普洱,我感觉天冷喝这个,比喝荷叶茶舒服。
董桂红给女儿女婿各倒了一杯,我听你爸说,莹莹弄的房子是全岛最好的房子?二层小楼房,连外墙都刷成了粉红色?
穆冰莹轻笑,长逸说给我刷粉红色,我就买漆刷了。
好,好啊。董桂红听了一点都没觉得女儿浪费,瞎花钱,你在外过得好,妈在家心里就踏实了。
顾长逸给丈母娘添茶,妈,等过了年,稍微暖和一些,还不是那么热的时候,您到岛上住一段时间。
对,妈,爸在岛上说了好几回,要是你妈在就好了,下次要把你妈带来。穆冰莹看着母亲露出笑容,爸都快成当地人了,什么都懂,下次你们一起去过两个月。
我看你爸精神是好不少,就连你八叔以前眉心皱出的深褶子,现在好像都平了,刚从村口回来路上,大家都说他俩黑是黑了,但是年轻至少七八岁。
董桂红感兴趣道:看到他们这样,我就更信你过得好,等过了年,我就去住一阵子,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对了,你要是生孩子坐月子,我更能长住了。
猝不及防拐到生孩子上了。
穆冰莹笑看差点呛到的顾长逸,妈,长逸说不急,之前我婆婆隔三差五催,自从知道了我写文章,就没再催过,随缘分吧。
你身体怎么样?
给我做手术的叶丰医生,也在岛上,他说我没什么事,之前过了那两个月手术恢复期就没什么毛病了。
看着女儿的精神气与唇色,董桂红心里放心,点了点头,没事最好,既然没事,就早点生,长逸不小了。
董桂红心里是想着女儿最好能多养个半年一年,但是她很清楚,女婿这年龄,亲家肯定着急,所以明面上该催还是得催。
顾长逸放下茶杯,妈,不急,等莹莹身体再养个四五年再说。
四五年?!这下董桂红急了,那不行,拖太久也不好,你们感情培养好了,条件也有,拖那么晚生做什么。
别听他瞎说。穆冰莹原来计划是随缘分,等安顿下来再说。
现在岛上新家都安顿好了,周围年龄差不多的家庭孩子都满地疯玩了,家里空荡荡的,时间也空余,就是到了该要的时候,但是恢复高考又有动静了,这事她最近一直想。
但光她想不行,需要找机会跟顾长逸正式商讨个结果。
妈,这里是两千块钱,给你拿着。
给我这么多钱干什么!董桂红才刚缓和过来,又被女儿吓到,你哪来这么多钱?写书能赚这么多钱?
能啊,主要是长逸懂得多,提前去给我把关谈妥了,才能赚到这么多钱。穆冰莹将信封放到她妈身上,妈,这钱您想盖房子就盖房子,平方楼房随您和爸的喜好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想看到你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一年只能吃上几回白面,几次猪肉。
不能要,你赚了是你们小两口的事,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你拿回
董桂红正想往女儿怀里塞,顾长逸阻止住丈母娘,轻飘飘道:妈,这就是莹莹挣的零头。
零零头董桂红惊住了,零头?!两千块钱是零头?!
妈,您小点声。穆冰莹往窗外看了看,堂屋的家人现在都在睡午觉,确实是零头,所以您就收下吧,一定要让生活过得舒心些,我在岛上才能放心。
董桂红还没反应过来,眼神发愣看着信封,过了老半天,惊叹出声:我滴个乖乖,莹莹,这才一年不到,你就挣了这么多钱了?看来咱家这屋子是束缚住你了啊。
跟屋子有什么关系,跟国情有关系。穆冰莹失笑,反正妈您就拿着吧,不用有任何心理压力,要不是您精心照料,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也不可能挣这么多钱,至于盖房子,您也不用想着拿女儿的钱给儿孙盖房子什么的,我的目的就是让您二老过得舒服,要是哪天我哥他们让你不舒服了,你就让村里给他们分一块地,让他们自己盖房子去。
穆冰莹故意这么说,就是怕她妈多想,说开了,盖不盖还是随她妈自己乐不乐意了。
好啊,好哦。董桂红眼里泪花闪烁,都说养儿防老,都指着儿子照顾,旁边村里有几家哪里是儿子照顾,儿子一家都把老的快欺负死了,井水都不能轻易喝一口,老的还想着指望儿子,还是养闺女好,你看,我闺女不就把我们老了以后的路都想好了,儿子不行,就给他们撵出去,不指望他们,就不用挨他们欺负,受他们的气!
第161章
这趟在家不能过夜, 到了下午要走之前,穆冰莹和她妈一起到队里找蔬菜秧苗。
有的菜不是撒种子下去就能长出来了,很多都需要育苗移栽,例如辣椒, 茄子, 西红柿,南瓜, 冬瓜, 白菜,莴苣等等, 村里有专门用来育苗的仓库, 穆冰莹准备多带一些回去。
岛上运输蔬菜不方便,她特地留出了前院菜地,用来种植蔬菜,供家里日常所需, 再多带一些分给不是当地人的邻居。
冰莹,种子多拿几袋吧?
村支书手上拿着一沓蔬菜种子,看那架势是打算全都给穆冰莹带走,一点都不心疼。
他确实不觉得心疼,这么多种子假起来还不到两块钱, 穆冰莹在这趟回来,帮小儿子捎带了五十块钱给家里, 这距离小儿子走才过去两个多月, 以前哪敢这样想过,这还只是他的小家庭。
村里因为谢工头介绍的活, 出去一趟, 一个多星期就能多挣好几块钱回来, 这搁以前哪有这样的事,还不都是冰莹出息了,想着村里才有的好事。
他们现在就巴望着冰莹提点需求,好尽一尽感谢的心意。
谢谢三大伯,放那边袋子里吧。穆冰莹手上正拿着一个小土团,小土团里长着一颗翠绿的叶苗,这是小米椒苗,三大伯,这些供销社什么价回收,我等下
都把钱给村里。
你这孩子,说什么糊涂话,一点秧苗哪还用得着你给钱。村支书帮着蹲下一起把秧苗放到袋子里,本来还有事想说,自打村里祠堂和族谱被你毁了之后,一直搁置着,毕竟砸能光明正大的砸,想修缮就不能光明的修了,这不国情越来越好了么,就想让你看看我们设定好的初版族谱。
穆冰莹听说过族老们在修族谱的事,现在修订成什么样了?
小升,把族谱拿过来给冰莹看看。 村支书知道穆冰莹马上就要走,是带着族谱过来的,现在就是按辈分年龄排,有些长辈我们都不知道具体名字,跑了好多地方,找到她们娘家村,才把名字给凑上,有些实在是找不到根源了,连族老和前村的族长都不知道名字,实在没办法,只能还是写她们原来在族谱上的称呼。
穆冰莹洗干净手,接过新族谱翻了几页,大部分女性长辈确实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已逝的人会在下面勾一个圈。
翻到后面,看到了熟悉的那些堂姑名字,出嫁的会添上出嫁二字,旁边还会具体写上小字,标注嫁给谁,嫁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让穆冰莹感到满意的是,族谱不是男人一排,女人一排,是按年龄去排,其中不乏女孩排在男孩前面的家庭。
翻了几页,穆冰莹脸上出现笑容,从现在开始,祭祖的时候再也不会有成年女性,甚至上到四十岁的女人,排在刚出生还不会走,需要人抱着的小男婴后面的情况发生了。
三大伯,族谱的意义除了让族人关系更紧密,还有一些实用性价值,如果没有实用性价值,那这族谱和别人家里有事记录送礼来往名单的册子,就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我们都商量过了,决定模仿前村,每年给族谱上最大的长辈一些白面米粮,像是为国家人民上战场,因伤退下来的长辈,平时更要优待善待,孩子这方面,谁要是想读书,学习好的就尽管读,家里实在出不起,就由村里出,这事我也和社员们开会讨论过了,每个季度家家户户都同意出点钱放到族里,当然,平时我不会忘记督促他们,不能偷懒,不能光想着族里的钱不干活。
穆冰莹听完笑了,三大伯,尊老扶幼,你们想的很好,这才是族老真正的实用价值,每个季度各家出多少,也算上我一份。
你们家也会出的。
这是我和长逸个人出的心意。
那行。村支书笑着道:反正我就是替族里保管,冰莹啊,希望村里多出一些像你这样的孩子,我不是说大富大贵,是希望他们都能多读书上进,读书多懂道理了,日子就不会差。
三大伯现在这么重视村里孩子教育,肯定会如你所愿。
哎,不是说村里建幼儿园和中学了吗?顾长逸进来后正好听到对话,莹莹,我们还没去看过呢,要不去看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没什么需要你们帮忙的。村支书摆手,现成屋子,书桌也不用多好,山上都是木头,又有现成木匠,不需要你们操心。
穆冰莹好奇问:老师了?是谁来教初中?
是当初公社中学教过你的班主任俆利文,上面要调他回城,他不愿意走,说是城里没亲人了,又习惯了乡下,才自告奋勇来村里教书的。村支书脸上突然笑开了花,公社求他留下他都没留下,就是因为你,因为咱们村重视教育,他才硬搬到村里来,现在前后村好多学生不去公社上学,都来咱们村上学呢。
恋耽美
在场的村民们眼睛全都亮了,注意力全被王雨娟吸引过去,七嘴八舌问着有多贵。
这颜色适合小穆,以后别把钱票浪费在我身上, 我天天下地干活, 有旧衣服穿就够了。穆江波不但没有伸手去摸布,还往后退了几步, 他身上都是灰, 手也还没有洗,怕弄脏了这么好看值钱的新布。
你退什么啊!王雨娟拿着布上前, 硬是要往穆江波肩膀上放, 这是莹莹特地给你买的,你老推脱什么。
穆江波脸色降下来,推了一把王雨娟,许是太急, 没注意力道,王雨娟踉跄好几步,撞到盆架上,盆架里的水咣咣作响,嘈杂的人群瞬间静下来。
你推我!王雨娟气骂:你动手推我!
董桂红跟着朝儿子骂道:江波, 你干什么!
她把布往我身上放,不就弄脏了。穆江波心里知道媳妇在想什么, 就是想故意弄脏了, 小妹就不会收回去了,但他一向不知道怎么表达, 也知道媳妇这种心思不能光明正大摆出来, 摆出来就是弄得大家都尴尬, 是你自己没站稳,我根本没用力,把布放下。
哥,你干嘛这样。穆冰莹递给嫂子两捆毛线,王雨娟眼泪刚要出来,看到毛线又缩了回去,也不再靠着墙摆出一副震惊要摔倒的样子了,接过毛线仔细翻看着。
穆江波转过头,不再看媳妇,这布那么难买,又贵,还要那么多布票,给长逸穿。
你就别总想那么多了。穆冰莹从嫂子手里接过布,摁在他身上,我买东西是想你们高兴,不是想听你们心疼花钱多,一直说不,不要,给别人,时间本来就不多,我就想开开心心的,别节外生枝。
冰莹说得对。村支书笑着道:孩子买东西,就是想看到家里人高兴的样子,不是想听到心疼抱怨的样子,冰莹又是最周全不过的人,她既然能买,说明你们拿了不会有任何问题。
是啊,孩子都买了,不就是想让你们吃好穿好。
一片好心意,真要闹出矛盾来,不是花了钱还找气受。
是,拿着,江波,你下午跟娟子一起去大队裁缝那做衣服。董桂红拿起女儿递过来的布,我们一起去,莹莹给我们买的布,我们都做成衣服穿。
村支书笑着点头:这样就对了。
王雨娟拿到毛线心情又好了,不计较丈夫刚才推他的事,催促道:快点拿好。
穆江波手没沾到布,用胳膊压着小妹硬摁过来的绿布,听了大家的劝,还没收下,往顾长逸看去。
顾长逸走上前帮大舅哥把布放到凳子上,大哥,我天天穿军装,用不着,要是用得着,莹莹早给我买十件八件不止了。
穆江波嘴角扯了扯,露出笑容,莹莹,以后别花这钱了。
莹莹都嫌你烦了,你还说这些有的没的。王雨娟堵住丈夫的嘴,重新拿起暗绿色的布,莹莹,我看这么多,好像不止一件外套的量?
多的给我哥和壮壮做裤子,做衣服也行。穆冰莹东西都拿出来了,将要带走的布和毛线收好,接过她妈递过来的糖水,小叔,你是不是有事?
我看村里日子都过得好了,高兴。穆德保往前走了两步,刚才路上跟你爸说了,就是公社工程队最近被人介绍了不少活,我特地安排了好些个村里的男社员出去,正好这期间村里没什么活,能挣不少钱回来,今年村里大部分人都能吃上好几顿肉,特意说一声。
特意说一声,而不是说特意来谢谢。
穆冰莹还没说,她小叔就看到了里面的关窍,张口就避免掉会给她和顾长逸招来非议的话。
村里要说有没有真聪明人,穆冰莹从前没觉得有,后来才发现自己认知浅薄,小叔就是最聪明的人。
以前小时候她去公社仓库偷偷找书,总是觉得自己最谨慎才没被人发现,现在回想,小叔真不一定没有发现过。
就算他现在照样没提起,也不能认为他就没发现,他不趋炎附势,更能说明他一直就是隐藏在最深处,比她成熟清醒更多的人。
所以穆溪村的农场才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才有那么多人动用关系往穆溪村调,这不全是穆溪村民风过得去,而是有真正清醒的干部,在背地里谨慎掩护。
也许,正是有这么多这样的国家底层干部,民风国情才能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
穆冰莹看到了小叔未来的官路。
村支书总说,一直期待穆溪村走出去一个人,总想着去依靠前村有出息的人,其实村里早就走出去了一个人,这人就是一直韬光养晦的小叔。
她期待穆溪村越来越好,却找不到正确的契机去尽绵薄之力。
这次回来,她心里踏实了。
穆溪村真正的领头羊已经浮出水面了,她只需要从旁配合,这也是她最想,最满意的方式。
原来打算问村支书有什么计划,穆冰莹午饭桌上,没有再问,只是对留在村里吃饭的穆德保说:小叔,村里有什么地方需要出力,让我妈打电话给我。
穆德保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午饭过后,董桂红知道女儿赶着走,不能过夜,没去跟两个月不见的丈夫睡午觉聊天,拉着女儿女婿一起在屋里喝茶吃瓜子。
这还是亲家送来的红茶,村支书说是普洱,我感觉天冷喝这个,比喝荷叶茶舒服。
董桂红给女儿女婿各倒了一杯,我听你爸说,莹莹弄的房子是全岛最好的房子?二层小楼房,连外墙都刷成了粉红色?
穆冰莹轻笑,长逸说给我刷粉红色,我就买漆刷了。
好,好啊。董桂红听了一点都没觉得女儿浪费,瞎花钱,你在外过得好,妈在家心里就踏实了。
顾长逸给丈母娘添茶,妈,等过了年,稍微暖和一些,还不是那么热的时候,您到岛上住一段时间。
对,妈,爸在岛上说了好几回,要是你妈在就好了,下次要把你妈带来。穆冰莹看着母亲露出笑容,爸都快成当地人了,什么都懂,下次你们一起去过两个月。
我看你爸精神是好不少,就连你八叔以前眉心皱出的深褶子,现在好像都平了,刚从村口回来路上,大家都说他俩黑是黑了,但是年轻至少七八岁。
董桂红感兴趣道:看到他们这样,我就更信你过得好,等过了年,我就去住一阵子,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对了,你要是生孩子坐月子,我更能长住了。
猝不及防拐到生孩子上了。
穆冰莹笑看差点呛到的顾长逸,妈,长逸说不急,之前我婆婆隔三差五催,自从知道了我写文章,就没再催过,随缘分吧。
你身体怎么样?
给我做手术的叶丰医生,也在岛上,他说我没什么事,之前过了那两个月手术恢复期就没什么毛病了。
看着女儿的精神气与唇色,董桂红心里放心,点了点头,没事最好,既然没事,就早点生,长逸不小了。
董桂红心里是想着女儿最好能多养个半年一年,但是她很清楚,女婿这年龄,亲家肯定着急,所以明面上该催还是得催。
顾长逸放下茶杯,妈,不急,等莹莹身体再养个四五年再说。
四五年?!这下董桂红急了,那不行,拖太久也不好,你们感情培养好了,条件也有,拖那么晚生做什么。
别听他瞎说。穆冰莹原来计划是随缘分,等安顿下来再说。
现在岛上新家都安顿好了,周围年龄差不多的家庭孩子都满地疯玩了,家里空荡荡的,时间也空余,就是到了该要的时候,但是恢复高考又有动静了,这事她最近一直想。
但光她想不行,需要找机会跟顾长逸正式商讨个结果。
妈,这里是两千块钱,给你拿着。
给我这么多钱干什么!董桂红才刚缓和过来,又被女儿吓到,你哪来这么多钱?写书能赚这么多钱?
能啊,主要是长逸懂得多,提前去给我把关谈妥了,才能赚到这么多钱。穆冰莹将信封放到她妈身上,妈,这钱您想盖房子就盖房子,平方楼房随您和爸的喜好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想看到你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一年只能吃上几回白面,几次猪肉。
不能要,你赚了是你们小两口的事,我们现在生活挺好的,你拿回
董桂红正想往女儿怀里塞,顾长逸阻止住丈母娘,轻飘飘道:妈,这就是莹莹挣的零头。
零零头董桂红惊住了,零头?!两千块钱是零头?!
妈,您小点声。穆冰莹往窗外看了看,堂屋的家人现在都在睡午觉,确实是零头,所以您就收下吧,一定要让生活过得舒心些,我在岛上才能放心。
董桂红还没反应过来,眼神发愣看着信封,过了老半天,惊叹出声:我滴个乖乖,莹莹,这才一年不到,你就挣了这么多钱了?看来咱家这屋子是束缚住你了啊。
跟屋子有什么关系,跟国情有关系。穆冰莹失笑,反正妈您就拿着吧,不用有任何心理压力,要不是您精心照料,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也不可能挣这么多钱,至于盖房子,您也不用想着拿女儿的钱给儿孙盖房子什么的,我的目的就是让您二老过得舒服,要是哪天我哥他们让你不舒服了,你就让村里给他们分一块地,让他们自己盖房子去。
穆冰莹故意这么说,就是怕她妈多想,说开了,盖不盖还是随她妈自己乐不乐意了。
好啊,好哦。董桂红眼里泪花闪烁,都说养儿防老,都指着儿子照顾,旁边村里有几家哪里是儿子照顾,儿子一家都把老的快欺负死了,井水都不能轻易喝一口,老的还想着指望儿子,还是养闺女好,你看,我闺女不就把我们老了以后的路都想好了,儿子不行,就给他们撵出去,不指望他们,就不用挨他们欺负,受他们的气!
第161章
这趟在家不能过夜, 到了下午要走之前,穆冰莹和她妈一起到队里找蔬菜秧苗。
有的菜不是撒种子下去就能长出来了,很多都需要育苗移栽,例如辣椒, 茄子, 西红柿,南瓜, 冬瓜, 白菜,莴苣等等, 村里有专门用来育苗的仓库, 穆冰莹准备多带一些回去。
岛上运输蔬菜不方便,她特地留出了前院菜地,用来种植蔬菜,供家里日常所需, 再多带一些分给不是当地人的邻居。
冰莹,种子多拿几袋吧?
村支书手上拿着一沓蔬菜种子,看那架势是打算全都给穆冰莹带走,一点都不心疼。
他确实不觉得心疼,这么多种子假起来还不到两块钱, 穆冰莹在这趟回来,帮小儿子捎带了五十块钱给家里, 这距离小儿子走才过去两个多月, 以前哪敢这样想过,这还只是他的小家庭。
村里因为谢工头介绍的活, 出去一趟, 一个多星期就能多挣好几块钱回来, 这搁以前哪有这样的事,还不都是冰莹出息了,想着村里才有的好事。
他们现在就巴望着冰莹提点需求,好尽一尽感谢的心意。
谢谢三大伯,放那边袋子里吧。穆冰莹手上正拿着一个小土团,小土团里长着一颗翠绿的叶苗,这是小米椒苗,三大伯,这些供销社什么价回收,我等下
都把钱给村里。
你这孩子,说什么糊涂话,一点秧苗哪还用得着你给钱。村支书帮着蹲下一起把秧苗放到袋子里,本来还有事想说,自打村里祠堂和族谱被你毁了之后,一直搁置着,毕竟砸能光明正大的砸,想修缮就不能光明的修了,这不国情越来越好了么,就想让你看看我们设定好的初版族谱。
穆冰莹听说过族老们在修族谱的事,现在修订成什么样了?
小升,把族谱拿过来给冰莹看看。 村支书知道穆冰莹马上就要走,是带着族谱过来的,现在就是按辈分年龄排,有些长辈我们都不知道具体名字,跑了好多地方,找到她们娘家村,才把名字给凑上,有些实在是找不到根源了,连族老和前村的族长都不知道名字,实在没办法,只能还是写她们原来在族谱上的称呼。
穆冰莹洗干净手,接过新族谱翻了几页,大部分女性长辈确实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已逝的人会在下面勾一个圈。
翻到后面,看到了熟悉的那些堂姑名字,出嫁的会添上出嫁二字,旁边还会具体写上小字,标注嫁给谁,嫁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让穆冰莹感到满意的是,族谱不是男人一排,女人一排,是按年龄去排,其中不乏女孩排在男孩前面的家庭。
翻了几页,穆冰莹脸上出现笑容,从现在开始,祭祖的时候再也不会有成年女性,甚至上到四十岁的女人,排在刚出生还不会走,需要人抱着的小男婴后面的情况发生了。
三大伯,族谱的意义除了让族人关系更紧密,还有一些实用性价值,如果没有实用性价值,那这族谱和别人家里有事记录送礼来往名单的册子,就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我们都商量过了,决定模仿前村,每年给族谱上最大的长辈一些白面米粮,像是为国家人民上战场,因伤退下来的长辈,平时更要优待善待,孩子这方面,谁要是想读书,学习好的就尽管读,家里实在出不起,就由村里出,这事我也和社员们开会讨论过了,每个季度家家户户都同意出点钱放到族里,当然,平时我不会忘记督促他们,不能偷懒,不能光想着族里的钱不干活。
穆冰莹听完笑了,三大伯,尊老扶幼,你们想的很好,这才是族老真正的实用价值,每个季度各家出多少,也算上我一份。
你们家也会出的。
这是我和长逸个人出的心意。
那行。村支书笑着道:反正我就是替族里保管,冰莹啊,希望村里多出一些像你这样的孩子,我不是说大富大贵,是希望他们都能多读书上进,读书多懂道理了,日子就不会差。
三大伯现在这么重视村里孩子教育,肯定会如你所愿。
哎,不是说村里建幼儿园和中学了吗?顾长逸进来后正好听到对话,莹莹,我们还没去看过呢,要不去看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没什么需要你们帮忙的。村支书摆手,现成屋子,书桌也不用多好,山上都是木头,又有现成木匠,不需要你们操心。
穆冰莹好奇问:老师了?是谁来教初中?
是当初公社中学教过你的班主任俆利文,上面要调他回城,他不愿意走,说是城里没亲人了,又习惯了乡下,才自告奋勇来村里教书的。村支书脸上突然笑开了花,公社求他留下他都没留下,就是因为你,因为咱们村重视教育,他才硬搬到村里来,现在前后村好多学生不去公社上学,都来咱们村上学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