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虽然有着和其年龄完全不符的阅历和心智,但是毕竟太过于年轻,他有时候还是会收到情绪的影响。
    “文若公此前上书,言称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唯有变法……”
    刘协神色肃然,言辞恳切。
    “伪明日渐兴盛,军力强悍,我军对其几乎无有胜绩,如今伪明攻取河北,北取鲜卑之地,东复箕子之封……”
    刘协的话并没有说完。
    自许安带领着太平道共取了益州之后,便已经形成强秦之势。
    许安于长安开国,定国号为明。
    其心所思,昭然若揭,路人皆知。
    如今明国再度收取河北之地,又消除了来自东面、西面、北面三面的威胁。
    明军席卷天下之势已成,刘宠之前在殿议之上的布置看似天衣无缝,但是实际上能有多少的效果却是犹未可知。
    对于接下来的大战,刘协其实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刘协亲政多时,对于朝局的情况十分了解,正是因为了解,所以才会感到心灰意冷。
    刘协很清楚,只是凭借着现在兖州、青州的军兵是绝对没有办法能够挡住明军南下的步伐。
    就算是扬、徐的水师能够击退明庭的海军,但是陆军却是根本没有办法和明军相抗衡。
    在青州还好,很多地方还有险可守,地形还算崎区,不利于骑军行动。
    但是兖州却是一马平川,一旦明军越过了黄河,那么明军的骑军便可以长驱直入,横行无忌。
    明军的骑军已经用赫赫的战功向着天下表明,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骑军,没有人,美国部族,没有国家能够击败他们。
    匈奴、西域、乌桓、鲜卑……
    这些曾经一直盘踞在北方的威胁,却全都只是明军的手下败将。
    汉军最为精锐的五千幽州骑已经全部丢在了繁阳城下,如今除去青州还保留着一支三千余人的骑军队伍之外,其余地方的汉军已经是失去了成建制的骑军,只有零散的斥候骑兵和将领的护卫骑兵。
    明军的骑军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强大,兖州虽说河网密布,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也不怪刘协失去信心,实际上刘宠、王允他们私下都在和他谈着南迁的计划,想要迁都到扬州的秣陵。
    明军若是攻入了兖州,那么这个计划就将会启动,汉军将会放弃兖州,和豫州北部大部分地区,撤到豫州的南部,依靠着淮河防守。
    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划江而治的计划,依靠着长江的天险以此阻挡明军的进攻。
    从原本的收复河山,到现在只能偏安一隅,甚至连偏安一隅都可能只是奢望。
    “朕意已绝,决心变法图强,此番相请,便是想要问计于文若公变法一事。”
    刘协语气恳切,神色肃然,坚定的看着坐在他身前不远处的荀或。
    荀或神情动容,刘协自永汉元年(189年)登基到如今(196年)这七年以来,其所作所为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养绣衣使者,监察天下,缉拿不法,蓄养心腹。
    重设羽林、虎贲,编禁军,收取军权。
    放权柄,用贤才,广开言路,汇纳百家,有主见,能明辨。
    刘协虽然没有行冠礼,但是如今朝堂之上,没有任何一人还将刘协视作孩童。
    不过荀或并没有直接开口谏言,他抬起头,直视着刘协,注视着刘协的双眼。
    荀或的举动有些无礼,但是他要问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他必须要知道答桉的问题,他想要从刘协的眼中找寻到真正的答桉。
    “陛下想要变法图强,此乃我大汉之幸,陛下相问,臣自然不会藏私。”
    “只是……”
    荀或神色严肃,停顿了一下,他并没有将话说的太满。
    生食汉禄,死为汉臣。
    他将那一封密信呈递上去也是经过了无比激烈的思想斗争。
    自古变法者,总是无法避免流血与牺牲,那些既得利益者,又怎么会轻易的让出自己手中的利益。
    吴起、商鞅变法,确实使得其国家发展强盛,但是他们最终的下场,却是令人扼腕叹息。
    楚国贵族攻杀吴起于悼王丧所,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
    商鞅立法而支解,吴起刻削而车裂。
    而他这一次准备推行的变法,比起商鞅和吴起而言,都还要激烈数分。
    但是因为眼下这样的局面,却是有极有可能推行成功
    “变法一事牵扯巨大,变法之事一经宣布,必然受阻,若想变法成功,若是决心不坚,意志不定,则变法注定失败。”
    “陛下可有面对汹汹恶意之准备,可以面对群臣不忿之准备,可有面对天下万民恐慌之准备?”
    荀或目视着刘协,一连三问,郑重无比。
    刘协并没有避开荀或的目光,他的目光清澈而又坚定,他的神色未有半点改变。
    “王业不偏安……”
    “敌强我弱,若不变法,偏安南境,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只不过是坐而待亡。”
    刘协直视着荀或的眼睛,他的神色肃然无比,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王业不偏安……”
    荀或目光闪烁,细细的咀嚼着刘协所说的话,他的嵴背慢慢的挺直,他的眼神也慢慢的坚定了起来。
    荀或向后移动了些许身形,而后躬下了身躯,以头触地,他的声音因为激动甚至都有些颤抖。
    “陛下慎思明辨,实乃万民之福,我大汉之福。”
    刘协见荀或下拜,没有犹豫直接离开了坐席,走到了近前,搀扶着荀或的双臂将其扶了起来。
    “变法之事,还请文若公倾囊相教。”
    荀或尽力平复着心绪,他虽有预料,但是却没有想到刘协居然下了如此的决心,而且将时局看的如此的清楚。
    汉庭再这样发展下去,确实是无异于饮鸩止渴,坐以待毙,刘协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荀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刘协身后不远处的王越,他知道如今的羽林卫就是绣衣使者,现在的绣衣使者虽然还没有彻底单独设立,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广为人知。
    众人也已经开始接受了绣衣使者,毕竟鹰狼卫的渗透实在是太过于恐怖,有绣衣使者在好歹还能抑制一下鹰狼卫的发展,若是没有绣衣使者,只怕是他们什么秘密都无法保守,甚至性命能否保住都是两说。
    鹰卫不仅仅传递情报,有些时候也会实行暗杀行动。
    在荆州南阳郡,很多的豪强世家的内部都有鹰狼卫的奸细,有几处坞堡之所以被攻破,就是因为里应外合。
    “狼虎虽恶,但亦能为武所慑、为智所驱。”
    荀或直起身躯,取出了藏在怀中的帛书,将其郑重其事的呈递给了刘协,他眼眸明亮,犹如朗星。
    “陛下可知伪明辖内于郡城之中皆设有‘报社’,并发行‘报纸’?”
    刘协点了点头,这件事并非是什么秘密,他确实知道报社和报纸的事情。
    明国内的报社隶属于宣教司,归属于道政府中,其报社吏员起码都是太平道中的开悟一级,而主持一地报社的官员必须要是达到闻道一级。
    太平道内等级,除去大贤良师之外,一共有启蒙、开悟、闻道、悟道、得道、方主、大医七级。
    绣衣使者在明廷境内布局多年,时至今日,也仅仅只有一人达到了闻道一级,足以见其晋升之难。
    明廷的发行的报纸,上面记录的有推行的政策以及国家内外发生大事、战争、法令等等,甚至还有用以娱乐大众的。
    在明国之内潜伏的绣衣使者因为狼卫的排查,所以他们获取的消息的来源极为有限,很多时候其实只能靠着通过报纸来获取。
    “昔日繁阳之败,国内多有声音想要归附太平道,但贼酋许安利令智昏,于河北使鹰狼卫兴起大狱,连坐宗族,没收钱产,大肆逮捕豪强世家,国内归附投降之声因此消失。”
    “推行变法,必定触碰其利益,必将遭遇反噬。”
    “但是……”
    荀或话锋微转。
    “许安利令智昏,我们可以在其上做些文章,将此事广而宣扬,可以借鉴‘报纸’之形式,将伪明在河北之地如何对待豪强世家之法,用帛书或是简牍抄送,分发与各家各地官吏。”
    “如此,必定能够使得反噬达到最小。”
    “善!”
    刘协此时也回过神了,拍桉道。
    拍桉之后,刘协随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平复了一下心境,笑道。
    “如此变法好歹也是有推行之余地。”
    刘协心中微松,他确实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一切,甚至准备好了以武力镇压的准备……
    荀或并没有注意刘协的事态,他对于刘协心中的想法更是一无所知,若是知道刘协心中的想法,只怕是会吓出一声冷汗。
    刘协确实也是年轻气盛,对于治理朝政的阅历少了些许,单纯以武力压迫,那么无疑会引发更大的变故。
    “敢问文若公,如今该如何变法,以图强?”
    如何变法,如何强军,如何富国,这些事情,荀或在上书之前,心中便已经打下了腹稿,
    “陛下稍安,容臣禀报。”
    荀或双手作揖,恭敬的行了一礼物,缓缓言道。
    “伪明于北虎视眈眈,其吞并天下之心,昭乎若揭,变法之事,首重强军。”
    “我军近年来已经按照明军操练之法开始训练,并彷制明军护甲,武装兵员,然却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精髓神韵。”
    “而就算如此,亦能显着看到我麾下军将之进步,我军战力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陛下曾经于城外阅兵,对于此事应当是有所知晓。”
    荀或停顿了一下,给刘协留下了一些思索的时间。
    刘协眼神微动,荀或说的没有错,在开始使用明军的训练之法之后,他确实感觉到了军中将校发生的变化。
    陈都的禁军在训练了半年之后,已经见到了一些精锐的影子。
    刘协曾经见过军中的精锐,当初孙坚领兵返回陈都,他曾亲自带兵入城外军营,犒赏其部众。
    荀或等待了些许之后,接着继续说道。
    “明军之强,强于其神,而其神,则是军中将校。”

章节目录

黄天之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罗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小明并收藏黄天之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