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第七病院”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各种奇奇怪怪的病人,一身雪白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是组成这个世界的正常部分。
因此,直到长到四五岁,被送去上幼儿园,白意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非如此啊——在世人眼中,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其实是偏离正常的异常,他从来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精神病院”这种地方,对于大人而言,哪怕是从没去过,只是提起,第一反应也都是混乱的,无序的,各种负面的评价。
但婴儿以白纸的姿态来到这个世界,善与恶,黑与白,正常与混乱,在他们眼中却是没有分别的,他们大概是最能平等看待万物的人。
假如从一开始就告诉婴儿,鱼是在天上飞的,他们也不会感到吃惊,只会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个常识。而从小生活在第七病院的白意,即便院长和医生护士努力将他与病人隔离,但与生俱来的万物律动的天赋却让他本能地从病人们那里获知了太多太多“常识”。
当白意第一次离开第七病院这个“家”,进入外界的全新环境,用他自认为的“常识”与其他小朋友的“常识”互相交流时,彼此间对世界的认知与“常识”的偏差,很快便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常”。
——老院长这才意识到,本以为被他们隔离在安全区的白意,还是不知不觉受到了病人的影响。第七病院这个成长环境,极大地妨碍小孩子建立与外界一致的正确认知。
在老院长的强行纠正下,白意总算明白了什么是错误的“常识”,什么才是正确的“常识”,哪些是一个正常的小孩该有的表现,而哪些是不该的,他模仿幼儿园里的正常小朋友,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正常”的世界。
但天赋所带来的影响却时时刻刻困扰着他,当他在嘈杂的幼儿园里,“看到”来自周围的小朋友们简单纯粹却又浓烈直白的情绪,如同一道道五颜六色的颜料泼洒在四周,在归家的路上,被动感知到路人或明快或低沉或炽热或浑浊的念头闪动,在熟悉的第七病院里,习惯性地聆听着来自整个病院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幻的无序的精神波动……这所有的一切在提醒着白意,他还是那个“异常”。
——不仅仅与外面正常的世界格格不入,哪怕在第七病院这个被外界认作异常的世界,他依旧是其中格格不入的“异常”。
——那么,就要伪装得更加符合“正常”了。
这很简单。
出色的成绩与样貌,还有安分不惹事的性格,让白意从小就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尽管因为长期失眠引发的一些并发症让这位好学生似乎不太适应学校的嘈杂环境,更偏向安静独处,在吵闹的环境中长期呆久了,会使他的心理状态受到负面影响……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一位从心理医生或医院机构拿到类似诊断的老师,对这位乖巧听话的学生都只有怜惜心疼,不断给他减压,经常纵容他请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第七病院长大的经历,见识过各种各样病人的丰富经验,让白意很清楚该用什么样的表现诱导心理医生作出他想要的诊断。
他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在这个充斥着混乱嘈杂与污染的“正常”世界中,开辟出另类的“清静之地”。当他需要时,他就能暂时远离这所有的一切,在没有人能找到的地方安静地独处。
而这个世界与他唯一割不断的联系,便只有他的母亲,常年住在第七病院深处的白辛。
尽管在血缘上,他们是母子,但白意与她相处的时间还及不上老院长。
因为对方精神病人的身份注定了不能让亲生儿子日日待在她身边,长期与她交流,这有违普世价值观里关于小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理念。
事实上,若不是白辛无亲无故值得托付,孩子生父的身份更是没有半丝线索,就连白辛从前生活过的幸福孤儿院都在第七病院隔壁,让一个小孩子随着生母待在精神病院里长大,便已是许多人眼中不该发生的事。
但这个社会的资源还不够充沛到给予白意更妥善的安置,老院长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
因此,白意对生母的印象其实并不深。
他从前一直以为,母亲与其他病人并无区别,都是思维异于常人的,构建了他从小到大的世界观中,混乱的那一面的一部分。
少有的相处时光里,对方的身体似乎一直不好,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养病,安安静静的,医生护士诊断时也很配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仿佛对这世界的一切都不在意。
就像是站在书外的人,在看书中的角色。或者玩游戏的玩家,面对游戏里的数据NPC。
唯有看向白意时,她的眼神不再是那种空茫的,如书外人一般的平淡,而是明亮的、温柔的、满含期许的,但这种感情却不仅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仿佛他是书中世界唯二真实的人,数据NPC包围中唯二的玩家。
不,这种期许似乎比那还要高。
小时候白意甚至有种错觉,白辛好像是一个落入书中的书外人,深陷游戏中无法下线的玩家,而他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游戏的GM,是唯一能帮助对方摆脱虚幻,回归到真实世界的“神”。
并且,是值得期许,还未成长起来的“神”。
--
因此,直到长到四五岁,被送去上幼儿园,白意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非如此啊——在世人眼中,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其实是偏离正常的异常,他从来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
“精神病院”这种地方,对于大人而言,哪怕是从没去过,只是提起,第一反应也都是混乱的,无序的,各种负面的评价。
但婴儿以白纸的姿态来到这个世界,善与恶,黑与白,正常与混乱,在他们眼中却是没有分别的,他们大概是最能平等看待万物的人。
假如从一开始就告诉婴儿,鱼是在天上飞的,他们也不会感到吃惊,只会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个常识。而从小生活在第七病院的白意,即便院长和医生护士努力将他与病人隔离,但与生俱来的万物律动的天赋却让他本能地从病人们那里获知了太多太多“常识”。
当白意第一次离开第七病院这个“家”,进入外界的全新环境,用他自认为的“常识”与其他小朋友的“常识”互相交流时,彼此间对世界的认知与“常识”的偏差,很快便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异常”。
——老院长这才意识到,本以为被他们隔离在安全区的白意,还是不知不觉受到了病人的影响。第七病院这个成长环境,极大地妨碍小孩子建立与外界一致的正确认知。
在老院长的强行纠正下,白意总算明白了什么是错误的“常识”,什么才是正确的“常识”,哪些是一个正常的小孩该有的表现,而哪些是不该的,他模仿幼儿园里的正常小朋友,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正常”的世界。
但天赋所带来的影响却时时刻刻困扰着他,当他在嘈杂的幼儿园里,“看到”来自周围的小朋友们简单纯粹却又浓烈直白的情绪,如同一道道五颜六色的颜料泼洒在四周,在归家的路上,被动感知到路人或明快或低沉或炽热或浑浊的念头闪动,在熟悉的第七病院里,习惯性地聆听着来自整个病院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幻的无序的精神波动……这所有的一切在提醒着白意,他还是那个“异常”。
——不仅仅与外面正常的世界格格不入,哪怕在第七病院这个被外界认作异常的世界,他依旧是其中格格不入的“异常”。
——那么,就要伪装得更加符合“正常”了。
这很简单。
出色的成绩与样貌,还有安分不惹事的性格,让白意从小就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尽管因为长期失眠引发的一些并发症让这位好学生似乎不太适应学校的嘈杂环境,更偏向安静独处,在吵闹的环境中长期呆久了,会使他的心理状态受到负面影响……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每一位从心理医生或医院机构拿到类似诊断的老师,对这位乖巧听话的学生都只有怜惜心疼,不断给他减压,经常纵容他请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第七病院长大的经历,见识过各种各样病人的丰富经验,让白意很清楚该用什么样的表现诱导心理医生作出他想要的诊断。
他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在这个充斥着混乱嘈杂与污染的“正常”世界中,开辟出另类的“清静之地”。当他需要时,他就能暂时远离这所有的一切,在没有人能找到的地方安静地独处。
而这个世界与他唯一割不断的联系,便只有他的母亲,常年住在第七病院深处的白辛。
尽管在血缘上,他们是母子,但白意与她相处的时间还及不上老院长。
因为对方精神病人的身份注定了不能让亲生儿子日日待在她身边,长期与她交流,这有违普世价值观里关于小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理念。
事实上,若不是白辛无亲无故值得托付,孩子生父的身份更是没有半丝线索,就连白辛从前生活过的幸福孤儿院都在第七病院隔壁,让一个小孩子随着生母待在精神病院里长大,便已是许多人眼中不该发生的事。
但这个社会的资源还不够充沛到给予白意更妥善的安置,老院长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
因此,白意对生母的印象其实并不深。
他从前一直以为,母亲与其他病人并无区别,都是思维异于常人的,构建了他从小到大的世界观中,混乱的那一面的一部分。
少有的相处时光里,对方的身体似乎一直不好,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养病,安安静静的,医生护士诊断时也很配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仿佛对这世界的一切都不在意。
就像是站在书外的人,在看书中的角色。或者玩游戏的玩家,面对游戏里的数据NPC。
唯有看向白意时,她的眼神不再是那种空茫的,如书外人一般的平淡,而是明亮的、温柔的、满含期许的,但这种感情却不仅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是……仿佛他是书中世界唯二真实的人,数据NPC包围中唯二的玩家。
不,这种期许似乎比那还要高。
小时候白意甚至有种错觉,白辛好像是一个落入书中的书外人,深陷游戏中无法下线的玩家,而他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游戏的GM,是唯一能帮助对方摆脱虚幻,回归到真实世界的“神”。
并且,是值得期许,还未成长起来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