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杨公子又看了一眼路拾,可是小孩子长得更快,特别是路拾张开了点,又喝糖水又喝盐水的,又变白了,和之前相比还这真认不出来。路拾见他的目光立刻屁股扭过去,抱住了周郡的腿。
    周郡道:公子可曾见过这样的兰草,小人的兰草不说独一份的,也是少有。是小人的长辈进山找到的极品,本想去给城东头的花农送去,但小人不舍得,想自己来试试卖。
    另一位锦衣公子就说:上次我在你家花园看到这些花,想再次去欣赏的时候已经没了,可让我好找。
    杨公子说:那几盆花都被我父亲送人了。父亲得了花喜不自胜,自己书房放了一盆,母亲房里有一盆,还有几盆被他送给同僚了。听说他还亲自选了两盆送给那位柳工,得了柳工一顿饭,父亲回来别提多高兴了,就连检查他的课业,他错了许多也没有发火。
    所以再次见到这兰草,杨公子二话不说要全买下来。周郡听他说全包起来,想起来自己还没报价,就喊三两银子。杨公子皱眉,上次他记得是二两银子,而管家买的比他还便宜。他也不傻就想讲价,周郡就不让价。
    那位锦衣公子道:杨兄,这几盆兰草品貌和你家花园的相同,我上次问过你们的管家,想托他也帮我买两盆,可你那位管家说已经买不到了。他记得那管家说他是花了十两银子一盆买来的。
    如今这才三两银子当然是便宜的,所以锦衣公子毫不犹豫地拿出十两银子来,这三盆花我全要了,杨兄,你这次就不要和我争了。
    这如何使得?杨公子和他推嚷起来,心里纳闷他是不是傻,能够讲价,他还多拿出一两来。而锦衣公子则是想上次他去那要一盆兰草,那管家推三阻四的,而杨公子也是不想匀给他一盆。
    如今他好不容易碰上了,当然一盆也不想给他。他两人说是同窗好友,但却是竞争关系。
    他爹是县令,而他爹是县丞,他爹不如别人的爹,就想自家儿子赢过上司的儿子。他家世代是县丞,如果他科举考不中举人,估计也是接他爹的班,也是吉县的县丞。
    如今他爹的这位上司县令干得不错,又得到了那柳工的赏识,说不定会升职,他爹的心思就被勾起了了,万一他这县令调走了,自己能不能往上升一级呢。着三盆兰草他就买了给他爹,他爹一定高兴。
    杨公子不干,他们俩想争执。周郡才不管那么多,立刻接了那锦衣公子的十两银子,把三盆花往他身边一般,接着就拱拱手,谢谢两位公子关照。小人家住得远,要赶着出城。这花就是您的了。然后抱着路拾就离开,也不管身后两个人还在争论什么。
    管他呢,钱到手了就走。他捏着十两银子,不禁感慨,这位杨公子真是他的贵人。
    十两银子到手。周郡直接去了粮食铺。城里的粮食铺可比镇子上的大多了,不光卖各种粮食米面,也卖各种种子。
    周郡问到花生种子,粮食铺子的小二惊讶了一下,说他们店没有。周郡并不气馁,又问了大豆种子,小二的就如数家珍说起来。他们这里有黑豆,红豆,黄豆,蜜豆,芸豆,蚕豆问他要那种。
    周郡要了黑豆和黄豆的种子,问了问小二一包一斤的种子能种多少地。小二是个懂行的,说他们家种子产量不错,都是每年选上好饱满的种子收上来的。一亩地大概五斤种子,种出来能得一百二十斤大豆。这可是十几倍的收成,算得上高产了。
    周郡近来也学了许多农作物产量知识,但是对这些还是没多少概念,他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他们吃的豆米算,他们家连路拾四口人,一天只吃大豆要一斤八两左右。所以一亩地的大豆收成省着吃能吃三个月。
    不错,买了。
    一斤黄豆种子要一百三十文,周郡买了五斤,接着又买了三斤黑豆种子,他回去要分一点给周里正。接着他又问有没有瓜子种子,那人笑着说有,摆出来一看,这不是西瓜子吗?这里能种西瓜?
    小二说看不出这位客人还吃过西瓜,那可是好东西,这西瓜和西瓜子都受欢迎的很。那些达官贵人最喜欢吃了。也就是他们江南这水土肥沃,能够把西瓜种出来,别的地种子都不发芽。
    西瓜地可不好种,他们谁都没种过。他就问有没有那种葵花籽,小二摇摇头说没有。然后他又问有没有那种生姜种子,这回小二更是把头要的跟拨浪鼓一样,生姜只有去药铺里能买。他们粮食铺里可没有。
    后来周郡只好买了一些菜种,青瓜和金花菜蚕豆种子耳菜种子,当然还有大蒜种子。周郡看到大蒜蒜瓣的时候都激动坏了。这可是真正的好东西啊。
    如果他没记错,大蒜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衰老的作用。它在杀菌消炎上也有好的效果,以前他小时候受了伤,他姥姥就给他涂大蒜。
    还有各种蒜蓉美食。
    种!
    周郡出了粮食种子铺,被冷风一吹,狂热的心就冷却下来了。他买来这多种子,可是他并不都是会种的,也没有网络给他查询种法,回去后还要和周大福他们那些会种地种菜的人商量着怎么做。这些种子不便宜,这小几包花了他三两银子。除了大豆和黑豆还有青瓜是确定能种好的,这大蒜估计周里正他们也没种过。
    周郡把种子包好,放在自己的包袱里,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肚子又在咕噜噜叫。周郡有了钱,那就要大方一点。他一把抱起路拾,走,咱们去吃好吃的。
    酒楼是不敢去的,周郡再次带着路拾去了之前那家包子铺。可惜包子铺收摊了,周郡只好去另一个面摊上,要了一大碗干菜肉丝面,浇头只有七八根肉丝,但是飘着一些干菜诗,放得应该是猪油,有肉香味浓郁。周郡又要了一个小碗,给路拾扒拉一点面条,把肉丝都给他,路拾这小朋友嘟着嘴摇头,周郡笑了一下,又拔了两条倒自己碗里,他才露出笑容嘴巴叼着面条吃起来。
    两人畅快淋漓地吃完,连面汤都喝的一干二净。这孩子不吃独食,有什么都会想着别人,真是很乖很乖的。周郡现在养孩子也养出心得来了,吃完饭用袖子给他擦擦嘴。两人又去了点心铺子。也要给周娇和路云带点东西回去,要管饿管饱能放得。
    种子一个小包袱,再买一些能放的住的米糕回去,再买几块饴糖就行。这些东西都不很重,也不占地方,他往小包袱里一装,别人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到了下午他出城,往回走,在半路上碰到一辆往回赶的牛车,这回还是蔡湖村的村民,不过是一家三口人来赶集,年轻的夫妻带着四五岁的小儿子。
    周郡想搭车,但估计那牛车坐不下了,因为车子上有他们买的大件物品,看着好像是大柜子。那对夫妻看着就说让路拾坐上去,他们带着走一程。这要靠双腿走回家去,要走到半夜了。周郡拒绝了,路拾一个人他不放心,他觉得应该还会等到回去的车的。
    果然他们走着走着身后又有一辆牛车。乖乖,这回更是熟人,刘壮汉的大儿子赶着牛车,二儿子在车上。他们没认出周郡来,喊着周郡让路。周郡赶紧叫他们,是我啊,下营村的周家小子。刘大哥,刘二哥,你们刚从城里回来?
    这是买了什么?周郡是真的很好奇,怎么一个冬天不见,这刘壮汉一家都有牛车了。他们发家致富的速度都赶得上坐火箭了。这到底是是什么门路,他做梦都想知道啊!周郡表达了他想搭车的想法,并提出给钱。刘大郎也认出他了,让他带着路拾坐上来了。
    俺们这是买回来的粮食。他拍了拍牛车的两袋粮食,这是俺们挣来的,你知道俺们县和禹城那有段路不通了,俺们就是去修路了。这可不是官府指派的,而是一位大善人给自家家乡修路。俺们干了快三个月,这就是俺们挣回来的粮食。
    周郡表示他们的运气真好,刘大郎就说:是啊,要不是俺妹夫,俺哪能知道那里能有活干啊,听说招人标准可严格了,俺们身强力壮,俺爹都差点没通过选拔。唉,妹夫真有能耐啊,可惜妹子没了,不然以后是个好助力啊。这回多亏了妹夫介绍,不然他们一家可真要饿惨了。因为妹夫的原因,他们还在大姜村站住了脚跟。妹夫做了人家的书童,然而那个书童伺候的公子却是禹城主簿家的公子。主簿啊,听妹夫说主管全城的文书,反正你人员来历户籍人事流通他都知道。
    刘二郎就说了他们是怎样挖土填土修路的,说那条路本来是不通的,那个村叫永兴集,里面偏僻就跟下营村一样,虽然属于吉县管辖,但是地界却在禹城地界,地势有点低,反正他们村里出来一个善人,好像是挣了大钱了,衣锦回乡出钱给家乡修了一条路出来。这条路听人说花了至少有有万贯钱。
    哇塞,万两银子啊,好有钱啊!周郡就问他那里还要人吗?刘大郎表示不缺人。周郡摸不清真假,识趣地到了大姜村村口就给钱下车道谢离开。
    第63章 农忙
    周郡回来的很低调,从大姜村村口走到他们下营村村口天也黑了,他抱着路拾悄无声息地推了推门。没推开,心里暗道,这俩孩子还挺有安全意思,很好。
    路云给他开的门,见到周郡回来,高兴极了。
    哥哥肯定给他们带了好吃的回来。近来开春后大人们要干活吃得多,小孩子们就又减少他们粮食的摄入。他真的好饿,见到什么都想咬两口尝尝。周郡把糕点从包袱里拿出来,一人给了一块,周娇也眼睛亮晶晶的。
    周郡又拿出一块蜡烛来。
    唉,一到夜里什么都看不见的滋味太难受了,这蜡烛就留着必要之处使用的。娇娇,这个给你放在你床底下,藏好了。
    周娇嗯一声,周郡把蜡烛给他,然后把米糕放到了陶罐里,盖上盖子。那几块饴糖放进了小陶瓷口里,里面的粗盐不多了,周郡不打算买了。等周里正分完家再买。
    他告诉了周娇和路拾他卖出花挣了多少钱,也告诉他,他花了多少。对于这些他从来不瞒着孩子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能将他们当成温室的花朵照顾着,但是也不能一味瞒着,让他们觉得真的山穷水尽,做什么都战战兢兢的。要低调,但是不能怯弱。知道家底,他们做什么也会大方一点,有点底气。
    比如真的想吃什么,不用朝着村里的小孩子伸手要,虽然他们不会这样做,但是周郡见到周妮讨好下营村的大孩子们,为了一口吃的给人家当马骑。周郡看的心酸,还有赵三娘三番两次来嘲笑他们这群外来的孩子,周娇和路云都躲着,有时候小妮会委屈地和小周氏说。小周氏气得不行,就说小妮不争气,为什么不直接骂回去。
    可是小孩子的底气是大人给的。赵三娘小小年纪就能成下营村的孩子头,还不是因为赵家霸道又有实力。
    他把这一切道理掰碎了给路云和周娇说,周娇和路云都似懂非懂的,但是知道他们是一家人一条心,两人围着周郡笑嘻嘻的,一片温馨。周郡说完自己卖花的情况又问周林。
    得知周林还没回来,周郡就放心地睡了。第二天天黑了周林才推着板车回来。鸡蛋鸭蛋都卖掉了,他带回来三斤盐巴。
    大家说村里已经开始忙着开春翻土犁地了,他们的农具也要拿出来晒晒动动。
    周郡带回来的种子还没有跟周里正说,这两天大家都开始下地干活,周郡干了几天活计后找机会说了。
    说他如果剩下的七分地开垦出来就种上黄豆和黑豆,还有他想在屋后开出个小一分地,专门种大蒜和青瓜。青瓜就是黄瓜,它会有藤蔓,所以需要搭架子,正好挨着墙可以顺着屋顶涨上去。
    周郡估摸着给自己留下了四斤黄豆和一斤黑豆,黄瓜和大蒜种子留下了,剩下的种子都给了周里正。周里正自然是不要,可是他不要,周郡下一步计划就没法展开啊。很多农事上的活和知识他都不懂,要问啊。
    周郡非要给,后来周里正就收下了,也听了周郡说黄豆的产量和功效,什么做豆芽啊做豆腐做豆浆豆花啊炒豆子啊,也觉得种大豆不会亏,一年四季大豆都能吃,不光是做主食吃,还可以做菜吃做零嘴吃。
    俗话说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周里正拿了周郡的种子,之后他那七分地开荒的时候,周家的人就带着挥舞几下锄头。他们家可是有五六个劳动力,那力量是杠杠的。
    一般三月份四月份温度回暖,就可以种植水稻了。
    所以这开荒速度要加快了。所有人都开始争分夺秒起来了。有时候天黑了,他们都还不会回来,一直到黑的彻底看不见路了,才回家扒饭,倒床就睡。周郡也是累的撑不住了,一直到四月中旬,他们总算把地都开出来了,当然那两个光棍的地还剩一些没开出来。不过他们并不介意,因为王寡妇和他们说了,先紧着她家干,她管他们吃的。
    他们的水稻种子是去里正那领来的。每人分了一份,周郡估摸着等他地里的棉花和小麦收成后,还能种一季晚稻,所以也要了一半。晚稻可以到六月底再种,能赶得上。要论种地,他们哪一个都会,但是论勤奋度和精细度,就没有周家人强了。
    王家沟那里的王满和王虎是最卖力的一种。
    王虎媳妇现在给自家干活,那可是拼了力气的。现在开出的地都是自家的,而且种出来的粮食也是自家的。周里正已经和很多人透露出等这一茬冬小麦和棉花成熟后他们就不在一起吃了,各吃各的。大家也没什么反应,除了一两个比如王寡妇和那两光棍反应有点大之外,其余人都自然而然的接受了。
    本来他们都不是很亲的亲戚,在一家吃大锅饭,磕磕碰碰的也不是长久事。而且人人心底都有一本账,你嫌弃我吃得多,我嫌弃你干活慢,你嫌弃我干活慢,我还嫌弃你没出钱就能吃着饭。
    过日嘛,就是这样,你今天烧热水的时候多废了一些柴火,之后是不是要我补上去。该你提水的时候你不去提,耽误我做饭,别人吵吵我,我不是要说你。牙齿都有捧着舌头的时候,别说一群人了。
    等冬小麦收成一到,大家分了粮食,心底也有数了。是自家的才能更好的奋斗,有些小心思也能能朝着别人使出来了。不然这样混成一团,根本施展不开。地是各家的,各家当然拼了命的出力了。
    开垦出来的地又紧接着要翻土,施肥。所有人都人仰马翻的,家里的做饭任务都交给了周里正和周大婶娘还有王二妞等几个女孩子。路云还担负着收割草喂鸡清理鸡窝的活计。鸡屎是难得的肥料,用来沤肥,反正大家只有两个感受,饥饿和劳累。
    路拾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劳累,就更加乖了,也不缠着周郡了,有时候周郡睡了,他还在一旁看着。而且他也不缠着周娇了,每日都自己玩,在他们的视线中也不乱跑。近来他嘴巴还一直一张一张的,让周娇怀疑他是不是想开口说话了。
    周郡之前养回来的一点肉全部都还了回去,后来周娇和路云都心疼他,把剩下的糕点和糖块全部都给周郡吃。周郡就后悔,还是低估了种田的劳累程度,那个时候应该多买一些东西回来准备着吃的。
    后来周里正吩咐,鸡蛋鸭蛋不攒着了,每日下多少,吃多少,每隔一周杀一只鸡给大家吃,不能把人给熬坏了。这才让他们有了干下去的动力和体力。
    是夜,周娇和路云看着哥哥累得惨白的脸,心疼不已。周郡已经睡着了,皱着眉头,全身都酸疼着,他回来后累得连饭都不想吃,只想睡觉,躺下没说一句话就已经呼呼大睡了。
    路云,明天十五大集上有卖东西的,我帮你喂鸡,你拿钱去换点盐巴回来和糖,还有一些麻油回来,哥哥他撑不住了。周娇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哥哥每次从地里回来都拖着身子,有时候还要路云扶一把,而且饭也越吃越少,她好害怕哥哥哪天累到了就起不来了。
    路云也心疼得要命,闻言道: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先去割草拌鸡食,喂完鸡后又很快把鸡窝清理了,然后就小跑着去大集。他知道路,大集再蔡湖村和大姜村相交的那个十字路口。可是他没有买回来盐巴,他们不换盐巴,他换了一小块肥肉来和两条鱼回来。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有福娃会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绯红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绯红雨并收藏我有福娃会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