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热闹啊。
    但是城里面也有乞丐啊。周娇小声问出声,周郡摸摸她的头,哪里都有乞丐的。这些乞丐们坐在那懒洋洋的,偶尔有一两个铜板被扔进他们的碗里,他们也不在意。
    周郡看到这就觉得乞丐也比他们逃荒的日子好。走着走着还有玩杂耍的,没见识过的几个人就瞪着大眼睛瞧着,走不动路了。那官差催促着,周郡看了看怀里的路拾,他比谁都活泼,一个劲的咿呀呀的。
    多亏了他啊,他带着路拾陪着那柳工钓了三天的鱼,最后临走的时候柳工给了路拾一个小坠子。说是他自己做的小玩意。周郡就给他挂在脖子上了,如今路拾就在玩着他的小坠子,乐呵呵的。
    官差说从吉县县城到下面的乡镇村有一段路。吉县很大,又是和青山镇接壤,平城在吉县以南二百余里,骑马要走三天路程。平城是省城,比这更繁华。
    他们要去下营村有三四天的路程要走。因为人多孩子老人也有,还要送别的流民去地点,中间会停歇,所以走的很慢。按照官差的说法如果是他们自己轻装上路,那么一天一夜就可以到下营村。
    路上的饭食要自备。到了乡镇下面后会有人接应,安排他们。
    他们这一行人约有一百多人,还有其他村的人汇合在一起。一起分到下面的乡镇村里。带队的官差有五个人。其他村的人比他们好一些,大部分衣服都穿的好好的,大家一开始不熟悉但是没多久就熟悉起来,聊聊之前逃荒的事情,聊聊以后的打算,很快就熟了。
    眼看了到了中午,官差们要休息要吃饭了,出了城可就只能吃干粮了。官差们接这活也是有油水可赚的,虽然他们周家村和王家沟的没给孝敬,但是有人给了。所以官差们对他们这群人不冷不热的,不过周郡他们并不介意。
    官差在一家小饭馆吃饭,他们一行人有几个人跟着坐下来一起吃。里正和他们都等待外面远处看着,几个人有那种干粮,他们在城外做的,此刻却不能吃,只能喝水。不然万一到了晚上就只能饿着了。
    夜里肯定会休息,官差们公费有地住,他们却没地住,露宿野外。一起在外头蹲着的一群人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了。有人就相互打听着能分到哪里,那地方有没有听过,怎么样,土地好不好。县里到底怎么安排他们,什么时候把农具给他们。
    大家纷纷都说出来,不管真的假的打听到的还是猜测的一股脑的说出来。
    听说他们分到的是下营村,有一个壮汉就撇撇嘴,这个村我听了偏僻的很,听说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里长还是隔壁村的,我们分到的是大姜村二组的。这和你们那挨着不远。壮汉说他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是因为他贿赂了那个保人。保人对他们这一批分下去流民情况特别熟悉。
    而且保人还说开荒很难,不如要他们去投奔那些地主老爷和员外们。这样不光一家老小有吃有喝有住的,而且也不担心粮食收成,只管干活就行,也不用缴税。现在在城门外的流民中就有不少没有一毛钱交不起进城费也没有保人的就投入到那些地主豪强家里了。
    王虎问:那不是给人当奴才吗?他可不干。
    他不傻,不敢干嘛从老远的安水镇跑到这吉县来。进城做军户也比投奔地主豪强强一点。别看他只是一个农民,知道的可不少。他想到这里看了一眼前头的里正。周家村的人多精明,都想做农户,为此里正多次说明了做农户的好处。
    周郡见王虎不以为意的模样,想起他们登记好后,也有一些穿的好的掮客之类的人来游说他们。说他们要是没钱进城,他可以想办法让他们进城过上好日子。结果一听是让他们做隐户和长工,还有佃户。
    有的地主家里地多,整不过来就要人给他做,这是佃户,佃户每年留够自己吃的剩下的都给地主奋斗了。有的地主好一点,给你四六分,有的要交七成粮食给地主。奋斗一年吃什么,年景不好的时候甚至连租税交不出来,就会被赶出去。
    当然佃户还算好的,最倒霉的是隐户。就是黑户,就是跟流民一样的黑户。流民你要是追根溯源还能找到你的户籍,而隐户连户籍都没有。你不用缴税,朝廷上没有你的名单,你的命就是在你的地主手里。他要你往东你就不能往西。地主们靠着隐户们种田,却不纳税,兼并土地,你就是他们赚钱的工具人,死了地里一扔没人管你。
    周郡知道古代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地主豪强势力大,朝廷也不想百姓们都成了隐户,地主们偷税漏税。他们占地多,却缴税少。朝廷税收收不上来,加大赋税又摊派到农民身上,农民税务重,活不下去就去投奔地主,成了黑户。长此以往,要么最后地主豪强势力做大形成割据局面,要么农民起义改换王庭。
    反正对统治者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所以一般统治者都会想办法抑制土地兼并,尽量让农民有地种,比如豫章王为什么会收纳流民,有人种地,他就有税可收。如果不收纳流民,这么多流民涌入他的境内,要么形成气候做土匪为害乡里,要么有人挑事振臂一呼在他封地内搞事。要么就是会被一些大地主或者本地氏族收归旗下,成了他们的私人财产。这些对他都不是好事。
    他们这群地地道道的农民也不想成为隐户和佃户,所以哪怕开荒再苦再难,他们都不怕。毕竟开荒成良田,那地就是他们的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只要不卖地不战乱,那就是他们的窝他们的家。
    五个官差们吃饱喝足,就继续上路了。出城后没走多久,天就黑了,他们就在一处茶棚里休息。路云小声说:哥,我们安顿下来也可以来城里玩。城里可真热闹,真好玩。那杂耍真好看啊!他还回味着,竟然都感觉不到肚子饿了。
    几个小孩围成一团说着今天见到的热闹场面。
    周郡他们开始烧热水啃干粮,干粮就是野菜磨蹭的那种饼,没盐没油有一股酸味。但无人嫌弃,都吃的津津有味的。
    路云知道他们现在身无分文,金钗也给了里正阿爷,就小声道:大哥,登记的时候我们是一家吗?
    周郡摇头,里正说我们分到他一个家里了,说到时候去了村里,再筹谋。主要是害怕不是一个户籍的时候太分散,被分到别处。
    但这种分地还不知道怎么分,是按照人头还是户籍,他们都摸不准,每人能分多少,到了那里会不会给盖房子。一般朝廷安置流民都会先让流民以工代赈给自己盖好房子,接着画押交钱给他们分农具,这些农具是借给他们的,损害就要赔偿。
    里正回忆着说他们平县三十年前有过一次旱灾,也收留过流落过来的灾民。他们周家村的人还一起出劳力响应县太爷的号召给流民们建房子。里正那个时候正是壮年,还去那里劳作,差点没把他累死。而且建造的又不是他们自己的房子,所以大家都很敷衍。
    如今轮到他们做流民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帮他们建房子,也想问问官差每个人能分几亩地,要是分的少了这些人可就养不活了。在他们周家村每个成年的男丁能分到五亩地,之前你父亲的地你也可以继承。他们不知道下营村是什么样的,想问问,可是官差都不正眼看他们。问多了就怒斥他们,他们这群人就不敢问了。
    人离乡贱啊。
    跟着官差走了两天,到了茶马镇后有一部分人跟着两位官差往南走去了铜山乡;而王家沟和周家村还有汶水寨的及那个壮汉的一家六口人他们一些人继续往前走,到了井邶乡下面的乡间小路。
    官差停下来了,指了指一条岔路,这个路往下走就是蔡湖村大姜村和下营村了。你们在这等着里正来。
    官差们要原地休息,等着里正带着各村的村长来接他们。
    此刻晚霞映天,举目望天,太阳慢慢下落,金光散落,出没落于在山峦深处,远处的云雀叽叽喳喳,山路、田野、尘土,日暮乡关何处是,动静交织汇成了一副静谧的乡间画面。
    他们过了这条路,逃荒就正式结束了,要安顿下来了。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对前路生出惆怅又生出希冀来。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逃荒日子正式结束,开始了开荒种田建设家园的日子。
    奋斗吧!
    第31章 安顿
    今日,除了几个孩子和年纪大的外,其余人都去山上采石。莫村长把村里的开采工具铁钻跟斧锤借给我们了。
    周妮、路云,你们俩是大孩子了,在这里看好我们的家,有事就赶快去喊我们。
    大福媳妇,周婶子,你们去村里问问,有没有不要的稻草麦秆之类的,一些泥沙在哪可以找。如果没人给,问问能不能买一点。
    王虎和周林,你们今天继续去大姜村里正那看看,问问给我们的农具什么时候发?
    里正挨个吩咐着各人的任务。他头发更白了,说话却有了生机,把所有人分配的井井有条。周郡正在安排路云,今天上山不能带着路拾,在家里你给他熬一点野菜粥,昨天赵婶娘给的那点豆子,记得放野菜里。你和周娇不能跑远。
    周娇道:哥,我就在家编织草鞋。
    周郡点点头,安排好后又看了路拾,路拾还在睡着。他睡得香甜,小肚子朝上,鼓鼓的。外面天色蒙蒙亮,他们一行就背着竹筐和铁钻跟斧锤上山了。
    上山开采回来的石头石料是给他们建造房子用的。他们来到下营村一个星期了,大家原本漂泊的日子安顿下来,本以为重新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却与他们心中相去甚远。甚至村里给他们的放置都是破旧的草屋搭建的。
    下营村实在是太穷了,村民的日子也不富裕。当初里正带着村长去接应他们,路上就说了一些情况。他们三十人分到下营村。
    下营村原本的村民只有四十多户,世世代代都在这里。他们村的地也不多,又加上地处偏僻,和外界不通,所以得知有流民分到他们这里来,还要分薄他们的土地就有些不满。
    村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们来这里七八天了,本地的村民只除了第一天来看过热闹外,其余根本不往这边来。他们分到的地方就更偏僻了,没有水源,倒是挨着山地。周郡就是奇怪了,不说吉县是平原多吗,但是井邶乡蔡湖村大姜村和下营村这里却是山地。
    村长那意思是他们本村的良田不多,当初县里分配任务,每个村都要出一点地安置流民,他们这里因为山地多,偏僻,人口又少,就被多分了些名额。还说他们这一批流□□气不好,前两批进城的人分到的都是大户人家让出来的良田。
    周郡听到这就知道吉县县令大概是有能力的,竟然能让大户地主把圈出的土地让出来给流民。可见是个很有能耐又有后台的。下营村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不然他们这三十口人还分不到一起呢。
    县里安排好了,让里正酌情分地,里正呢不是下营村村长,百户为一里,他管着大姜村和下营村,也住在大姜村,于是就直接把周郡那三十口人交给了村长。让下营村村长自己做主。
    下营村这边都是山地,那山是县里的是国家的,所以村长说给他们分地,一人可以分两亩地,只要过了十四岁都有地。还说别的村只给每人一亩三分地。
    其实他这话众人都不信,但还是笑着恭维他。每户每人分多少地,那都是定好的。流民入城后就有官差告知情况了。先去村里安顿下来,在农忙来临之前去县里按人口和分地数量领种子和农具,还要缴纳押金和利息。
    这些种子和农具都是县里佘给流民的,荒地一旦开垦出来,前两年免交赋税,但是要把种子和农具的租金给还上。第三年开始缴纳赋税,不过只需缴纳秋税。这是给流民的扶持福利。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原本是给村里放杂物的,旁边挨着祠堂。但是后来祠堂迁走了,这边就偏僻下来了。近些年大家建房子都往北边建,那边离山较远一点,而且靠着大姜村和下营村的乡路,这条路两个村费了心思修好了后,村里有人分家或者成年男丁风地建房子的时候都会沿着路往后排建造房子和院子。
    村长给他们带到要住的房子的时候,他们看到那歪歪斜斜的几乎要倒了的茅草屋,大家都一言不发。村长可能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说村里的人给他们砍了一批木材放在祠堂边上了。还缺了一些石料他们可以自己去开采,村里还会提供一些人工帮着他们一起建。
    周里正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但还是笑着握住了村长的手,说谢谢他们能帮忙。等村长走后,路阳忍不住了,这不是坑我们吗?难道县里没下令让他们帮着建房?
    当初带他们来的那些官差提了几句,说县太爷爱民如子,要是别的县肯定不会收治着这么多流民,而他们县太爷不光收流民,还要给建房给种子给地,多好的。
    当时还有人多问了几句,那官差得意洋洋的说县里给各个里正和乡绅们开了个会,动员他们出了点钱,发给村民让他们帮忙建一些房子等流民来住。每个村都有名额和钱财发下来的。
    由此可见,下营村拿了钱却没给他们建房子,用这破房子糊弄他们了。周立和周明年轻气盛,愤愤不平说要去告状,被里正喝止住了,说人离乡贱,他们要在下营村生活下去,怎么能一来就惹事。
    人家既然敢欺负你,就有依仗。要想不被欺负,自己要先立起来。你去吵一架,你怎么吵,去县里告状?你有能力去到县里,恐怕连衙门朝哪开你都不知道?
    大家卯着劲想建房。他们三十口人,这茅草屋只有三四间,不过靠着旧祠堂。虽然祠堂搬走了,但是屋子的轮廓还在,村长也同意他们可以把这祠堂的地用了,一些剩下的砖瓦和木材也可以用。
    大家热火朝天干起来,把他们砍伐的木材搬过来,搬了两天,周林撇撇嘴,这木材都是用来烧火的,怎么能建房子?
    但是周大福还是要他们去搬回来,他板着脸,既然村长说这是村民给我们建房子用的,那就是。周郡和周立对视一眼,明白了周大伯的意思。管他能不能建房子,先下手占住要紧。也省了自己去砍柴,也给他们村民吃下定心丸。毕竟收了木材,以后可不能说他们没给建房没出力。
    果然木材搬来后,有就两个大娘提着菜篮子上来了,说是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还告诉他们新祠堂旁边那条小河河里有鱼和莲蓬可以采摘。还告诉他们后山的木材多,但是石料并不怎么好,要是找好的可以去大姜村那边的山头找。
    王虎媳妇和周大福媳妇还有路婶子就和两个大娘聊开了,聊着他们逃荒的时候两个大娘还红了眼眶,说他们很苦,他们又看到路拾,都很惊奇,都说逃难的时候竟然能带着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还活着。
    路拾当时被逗弄的咯咯笑了,一点都不怕生的模样,两个大娘看了欣喜,然后给了两个鸡蛋和一大把自己中的青菜。她们打开了局面后,就给两个大娘打听下营村的情况,大娘没说太多,态度还是有保留的,但也让他们对下营村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下营村有五十六户,人口约有二百左右,因为靠着山,土地贫瘠,良田不多。村里也没有土财主,也没有学堂,也没有屠户,没有磨坊。当然村里也没有读书人也没有大夫,倒是有两个孩子在上学,是往蔡湖村里的学堂去。
    村长姓郑,村里人大部分人都姓郑和姓赵的,有几户姓马和杨的。郑村长算是村子里最富有的,他有一个女儿嫁到镇子上去了,听说是给一个员外做小妾,日子过得可好了。
    大娘还告诉他们,村子里还有两个霸道的人家,一家姓赵一家姓马,儿子比较多,个个五大三粗的,娘不讲理,让他们少招惹。听着的人就记在了心里,送走两个唠嗑的大娘后,他们心里有了数。
    后来里正就组织人去采石,然后丈量土地,准备木材,和淤泥糊墙,开始建房。三十个人,八户人家,准备建十二间房。不建院子,就是一排排建好。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我有福娃会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绯红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绯红雨并收藏我有福娃会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