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广播里的应该是专门弄这些的,比你们唱得好那是肯定的,振华,咱们先把这个东西收起来了吧,先帮我看看这缝纫机是怎么装的。
哎,行,这个收音机还挺大,我回头这两天做个箱子,到时候不用的时候放箱子里藏床底,现在先放咱们柜子里吧,有外人来了也看不出来。这个缝纫机怎么装的,我来看看啊!
第82章 上初中啦
这个缝纫机送过来的时候并不是装好了的,而是把配件都放在纸盒子里的,需要回家自己安装,
好在这说明书上说的很是简单明了,姜振华大概捣鼓了半个多小时后,就弄好了,结果想起忘记买线了,没事,刚刚去那边的时候也看到有卖线的,一会儿再去买就是了。
等买线的时候,路过图书区那块正好看到有一本叫《最详尽的缝纫教科书》,听听这名字,和缝纫机多搭配啊,必须拿下回去学习啊!接着又买了好几个不同颜色的床单,回家放柜子里,苏秀萍打算有空的时候就练习练习怎么做。
这天,到了县初中开学的日子,姜振华全家都一起来送两孩子上学了,不来不行啊,东西太多了,又要带一周的粮食,又要带被褥衣服什么的,其他的孩子年纪都比他们大,也许拿得动这么多东西,
自己这两孩子年纪还小,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比他们个子高了,姜振华和苏秀萍肯定放心不下,就一起来了,至于老三,
因为初中比小学开学早一些,他还要过两天开学呢,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就一起带过来了。
他们很快就报好名了,接着就是去找宿舍,姜振华带着两儿子去了男生宿舍,苏秀萍则带着闺女来到了女生宿舍,
这年头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排平房,推开木门进去,入眼都是一溜的木板床,靠着两边墙齐齐摆放,基本上床靠着床,两个床之间的间隙极小,粗粗数过去,一边放了5张床板,这房间能住10个学生,另外还有一张破旧的长桌子放在中间的过道,所幸还算平稳,可以用来写写作业。
不过,这年头宿舍还没有柜子,所以大家的衣服什么的基本都是放在随身的包里放在床头的,姜振华给两孩子各编了一个小的带盖的竹筐倒是正好可以用来放放随身衣物,
她们母女到的时候,倒是已经有两个女孩先到了,
看见她带着一个小女孩进来两个女孩子还朝她友好的笑了笑,她和闺女也回了一个笑,以后都是一个宿舍的,自然要处好关系,
采采选了一个靠墙的床铺,就拿着自己的被褥和娘一起铺在床上,她还没睡过这么多人的地方呢,这两年都是自己一个房间,她有些期待在这边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交谈得知,这两个女孩都是初二一班的,当他们知道采采才八岁就来上初中了,嘴巴就差长得可以塞鹅蛋了,她们还以为是这女孩天生长得瘦弱娇小些呢,
不过这个小妹妹长得可真好看,还有她身上的衣服的款式也很特别,她们都没见过呢,于是好奇地问采采这衣服是不是从哪个大城市里买回来的啊?
采采骄傲地告诉她们:这个是我娘给我做的,我可喜欢啦!
不一会儿,几人就混熟了,采采也知道了很多关于学校的事情,
她们这边住宿都是哪个宿舍空的就往哪个宿舍里面塞人,据她们所说,这间宿舍原本除了她俩其他都是初三的,现在初三都毕业了,就又换成初一的住进来了,
采采还知道了这学校的开水间在食堂,打一次水要一分钱,学校食堂里头可以帮忙蒸饭,一分钱一次,而食堂里也有窝窝头、粥、馒头卖的,听说里面还混了些细粮呢,
不过,一般也尝不出来,而且这些都是要粮票的,姜振华也给采采和小烨稍微准备了些粮票,这时候乡下的粮票是需要公社开证明,是从他们大人的公分里扣的,大部分学生还是自家带的饼子窝窝头什么的,搭配着大酱或者咸菜什么的吃,有的会直接冷着吃或者花一分钱去食堂蒸一下。
来之前,姜爸给了她和哥哥一人四毛钱,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坐公交汽车往返一人一毛钱,还有三毛钱一个星期已经很够用了,这已经比很多家长给的要多了,毕竟孩子多,不省省,还真养不起。
来县城读初中的大部分都是工人子女,少部分是下面农村过来的,她们宿舍最后住了8个人,还空了两个个床铺,因为大部分都是县城里的,人家回家住,只有下面镇子或者公社考进来的才住宿。
这边的平房总共就有四间宿舍,除了有一间是给值班老师住宿的,其余三间是初一到初三的都住在这里,外面靠墙的地方倒是有个池子,上面还有两个水龙头呢,平常她们洗漱洗衣裳都在这里。
男生宿舍则是在学校的另一边,等他们收拾完了就带着老三离开了,回家的路上,夫妻也没怎么担心两孩子,毕竟从小在家都是烧锅煮饭打扫卫生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住宿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两兄妹还分在一个班,不过现在一个年级也才两个班而已,中午,他们先啃着家里带来的窝窝头,就着咸菜填了个肚子,
毕竟从小就是吃这些长大的,他们也不觉得吃得很差什么的。
更何况他们这做窝窝头的玉米面里面可是混了不少他们爹娘特意在那边菜市场买到的细粮,还加了糯米和白糖,味道一点也不比白面馒头差呢。
和采采同宿舍的一个女孩王小霞,应该是家里条件不好,一天只吃中午一顿,按理说,她们又不在一起吃饭,怎么会知道人家只吃一顿饭呢,
这还是因为这姑娘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突然晕倒了,这可把正在上课的政治老师给吓到了,连忙喊人帮忙,最后知道是因为太饿了才晕倒的,政治老师好心的把自己办公室的饼干给了这位王小霞,宿舍的大伙知道后,
都尽可能的从自己的口粮里节省出来一点,每天轮流分一点点给王小霞,不过再多,也没有了,毕竟这年头很少有人粮食吃到撑,大都都是混个半饱的。
王小霞告诉她们,因为她家里孩子多,只有他爹是正式工,他娘是临时工,所以粮票都不够用的,她排行老三,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爹娘偏向大哥还有小弟,她出来上学,就就只给了她一点粮票,不过,她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因为她爹娘肯让她上初中,
不过听她所说,她在家里住的还没这边学校大呢,腿也就勉强能伸直,
采采没想到,现在工人家的孩子也不够吃,之前一直听说在城里当工人怎么怎么好,每个月又发钱又发票,还能分房子!没想到还有这腿都伸不直的,这住的得多憋屈啊!
第83章 取消高考了
采采就把带的苞米饼子大方的分了一半给了王小霞,
王小霞瞪大了眼睛,咽了咽口水,说道:采采,你这分的太多了!
采采开口说道:没事的,小霞姐,你拿去吃吧!我今天中午的时候吃多了,现在还不是很饿!
王小霞颇为感动,她知道这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的,她厚着脸皮接受这么多人的帮助,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她将采采递给她的饼子掰开一块,其他的都还给采采了,这个小女孩比她还小好几岁呢,她可不能欺负人家。
采采有些苦恼,她感觉小霞姐很可怜,却找不到什么方法去帮助她,等到她和哥哥坐公交回家的时候,她在路上问哥哥:哥,你说城里的人怎么也吃不饱,不是说城里人过的很好,每个月都会发粮票吗?你看我们宿舍的小霞姐一天都只能吃一顿呢!
小烨挠了挠头,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啊?
我也不懂,待会等爹到了问爹吧!
在小烨的心里,他爹什么都知道。
姜振华来接兄妹俩的时候,看见采采颇有些不太开心的样子,还以为是年龄小头一次离家这么久想家了,
连忙上前关心道:怎么了,眉毛都皱起来了?
然后采采把之前的事情和姜爸说了一遍,感觉这个姐姐一天只能吃一顿有点惨,她想帮帮小霞姐,之前他们一家再怎么饿的时候一天好歹都能吃个两顿混个水饱,都没有断炊。
姜爸摸了摸采采的头发,开口说道:你刚刚说这姑娘平常还会主动帮你拿热水壶,帮你挂衣服什么的,你就在她帮忙的时候很自然的她点花生,果子之类的小吃食好了,
虽然没有那么能填饱肚子,但好歹也能垫垫,就说谢谢她总是帮你呗!我都忘了你俩个子矮,衣服晒不上去了,对了,小烨,你在那边怎么晒衣服的?
姜烨回道:我宿舍的几个大哥哥帮我挂的。
看来你俩住宿舍,大家都挺照顾你的,到时候你们两个带些零嘴去分给同学吧,正好现在这个季节,家里的枣子正好也熟了,家里还有些晒好了的地瓜干,下次去你们带些分给同学尝尝。
等到周日晚上到宿舍的时候,采采把爹给自己准备的枣子拿出来分了些给大家,
谢谢,这个枣可真甜啊!这是你们家自己种的树吗?
嗯,我家院子里有颗枣树。
真好,还是村里住的地方大,你们家还有院子呢,我们家那块就一楼的几户人家能种点葱,小菜什么的,可惜我们家住四楼,啥也种不了。
等小霞姐来了后,采采就在她每次给自己帮忙的时候递个果子、花生、地瓜干什么的,虽然每次零嘴分量很少,但是架不住递的次数多啊!
这让王小霞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拉了拉采采的袖子说道:不用一直给我了,你自己吃吧!
采采摇头说道:不行,我爹知道你一直都挺照顾我的,一定要我分给你的,你就收下吧!这都是我们家自留地里面种的,又不值什么的。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平淡的过去了,就在1966年的一天,国家突然发布了取消全国高考这个消息,这可怎么办,好多备战高考的学子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目前还没影响到正在上初一的姜家兄妹,
但是听说一些大城市里的学生甚至和老师都打起来了,好在没有波及到他们这个县城。
而姜振华的自行车终于在两兄妹初一结束的时候在村民面前亮相了,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骑着车出门了,
而他有时候借着去接两孩子回来的时候,顺带会去趟黑市卖手表,虽然不是每次都能遇上爽快的客户,有的人想还个价,但是这年头手表这么难得,只要姜振华表现出一副这手表我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别人一般也不会说什么,反而快速回家取钱,生怕自己取钱晚了,人家就走了。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手表都卖出去了,不过,姜振华也不敢去黑市去的太频繁,一般一两个月去一次,一般一次也就卖两三只手表,不够了再去超市那边补货,差不多一年下来也能多赚个3000块左右呢,这可是以前姜振华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毕竟这年头工人一年也不过挣个百块钱。
然后等着小烨和采采到了上初三的年纪时,国家突然发布了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随后,随即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其实,之前就有一些从城市到农村来的知识青年,但人不多,他们公社之前还没安排到下乡知青。
这一天,他们公社收到电报,下个月就有好些个知青要过来呢,于是公社给每个生产队都安排了好几个知青,然后姜振华他们生产队的大队长收到通知后就想着这些知青怎么安排呢,
于是就在村头的老榆树下组织了一次全队会议,就是商量着这些知青住哪里,有没有村民家里有空处的。
下面的村民议论纷纷,
大队长,这知青要是住到我们家来,我们有没有工分啊?
大队长轻咳了一声,说道:这个,是没有的。
那没有,谁干啊!现在谁家里宽敞啊,都不够住呢!
就是啊,还有吃得怎么弄,不会还要我们提供粮食吧!
不会吧,不会吧,这自家都不够吃呢!
大队长在上面喊道:知青的口粮都有政府补六个月的,暂时不用你们操心,有没有家里还有屋子空着的,能安排住人的,举手!
有些人人听到这知青都自带粮食,起了小心思,想着要是一起煮饭的时候能不能占到点便宜,但是多了个人家里往哪住呢?
但也有人觉得才补贴六个月的,到时候他们六个月结束后通过自己劳动能得多少吃的,怕是自己都不够吃。
站在苏秀萍一旁的春红碰了碰苏秀萍的胳膊,低声说道:秀萍,你家不挺宽敞的吗,大的两个出去上学了,你举不举手?
苏秀萍摇了摇头,心想自家那边多秘密,怎么可能让一个外人来住到家里,自家现在又不差这点粮食了,她开口说道:
我家还是算了吧,两孩子休息天还要回来呢。而且还有放假的时候呢,住不下外人了。
春红想了想,也是,就不劝她了。
第84章 知青下乡了
最后,他们生产队来了五个知青,两男三女,安排在了几个当时举手同意的村民家里,结果刚住了没几天,知青和老乡就闹了好几次矛盾了,
老乡嫌弃这些知青娇气,干活不利索,知青说老乡家的孩子随便翻他们的东西,大队长调和了几次都没见效,
这时,一旁马书记提醒到:那个王老头的屋子不是空着吗,不行让大家休整休整让他们搬进去住吧!
王老头死了后,那屋就一直没人住,都七八年了吧,也不知道屋子还能不能住人了?
走,咱俩去看看,要是主体没坏,就让大家修整一下。
好在,这屋子只是破败了些,并没有塌,就是屋顶要重新弄下,其他打扫打扫就成。
于是大队长就问了问这些知青要是不愿意住在老乡家的,可以换到这个屋子里,几个知青都同意了,虽说这个屋子非常破旧,但是几个知青都决定搬过来了,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住在这几个人家了,太爱占便宜了。
于是大队长就找了几个干活的好手每个人奖励五个工分,让他们帮忙把屋子修了下,这王老头的家里原来中间就是厨房,说是厨房,其实也就一个只有一个上面落了厚厚灰尘的瓦罐能煮东西了,有一张破了几个小洞的桌子,加上一个残腿的凳子,
这倒让几个知青看着皱起了眉毛,这就一个凳子啊,还是个残腿的,他们有五个人呢,再看他们住的地方,一间原本是杂物房,一间是以前王老头睡觉的地方,后面还有个茅厕,王老头本就无儿无女的,自然家里也就一个睡觉的地儿,只有一张落满蜘蛛网的床,
这可怎么睡啊?
虽说正好有两间屋子,他们可以男生一间,女生一间,但是这就一张床啊!
张国庆是个急性子,他立刻问道:大队长,这屋子里就一张床啊!这我们睡哪儿啊?
大队长轻咳了一声:刚刚那个杂物间里不是有几块木板吗,先搭一搭,我再给你们先找些稻草铺在上面,不就成了!
张国庆没想到这乡下的条件这么差,当大领导提出让知识青年下乡,他立刻就报了名,这可把他爹娘给气死了,但是报了名又不好不去了,只好给他托关系来到一个还算不错的地方。
当时张国庆还觉得没必要,毕竟他们下乡是来干活的,又不是来享受的,他乐意去祖国偏远的地方去搞建设,奉献青春,
但是没想到现实给了他当头一击,先是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让他从开始的兴奋,到疲惫,到麻木,好不容易下了火车,他以为迎接自己的是广阔农村,正想大施拳脚的时候,
恋耽美
哎,行,这个收音机还挺大,我回头这两天做个箱子,到时候不用的时候放箱子里藏床底,现在先放咱们柜子里吧,有外人来了也看不出来。这个缝纫机怎么装的,我来看看啊!
第82章 上初中啦
这个缝纫机送过来的时候并不是装好了的,而是把配件都放在纸盒子里的,需要回家自己安装,
好在这说明书上说的很是简单明了,姜振华大概捣鼓了半个多小时后,就弄好了,结果想起忘记买线了,没事,刚刚去那边的时候也看到有卖线的,一会儿再去买就是了。
等买线的时候,路过图书区那块正好看到有一本叫《最详尽的缝纫教科书》,听听这名字,和缝纫机多搭配啊,必须拿下回去学习啊!接着又买了好几个不同颜色的床单,回家放柜子里,苏秀萍打算有空的时候就练习练习怎么做。
这天,到了县初中开学的日子,姜振华全家都一起来送两孩子上学了,不来不行啊,东西太多了,又要带一周的粮食,又要带被褥衣服什么的,其他的孩子年纪都比他们大,也许拿得动这么多东西,
自己这两孩子年纪还小,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都比他们个子高了,姜振华和苏秀萍肯定放心不下,就一起来了,至于老三,
因为初中比小学开学早一些,他还要过两天开学呢,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就一起带过来了。
他们很快就报好名了,接着就是去找宿舍,姜振华带着两儿子去了男生宿舍,苏秀萍则带着闺女来到了女生宿舍,
这年头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排平房,推开木门进去,入眼都是一溜的木板床,靠着两边墙齐齐摆放,基本上床靠着床,两个床之间的间隙极小,粗粗数过去,一边放了5张床板,这房间能住10个学生,另外还有一张破旧的长桌子放在中间的过道,所幸还算平稳,可以用来写写作业。
不过,这年头宿舍还没有柜子,所以大家的衣服什么的基本都是放在随身的包里放在床头的,姜振华给两孩子各编了一个小的带盖的竹筐倒是正好可以用来放放随身衣物,
她们母女到的时候,倒是已经有两个女孩先到了,
看见她带着一个小女孩进来两个女孩子还朝她友好的笑了笑,她和闺女也回了一个笑,以后都是一个宿舍的,自然要处好关系,
采采选了一个靠墙的床铺,就拿着自己的被褥和娘一起铺在床上,她还没睡过这么多人的地方呢,这两年都是自己一个房间,她有些期待在这边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通过交谈得知,这两个女孩都是初二一班的,当他们知道采采才八岁就来上初中了,嘴巴就差长得可以塞鹅蛋了,她们还以为是这女孩天生长得瘦弱娇小些呢,
不过这个小妹妹长得可真好看,还有她身上的衣服的款式也很特别,她们都没见过呢,于是好奇地问采采这衣服是不是从哪个大城市里买回来的啊?
采采骄傲地告诉她们:这个是我娘给我做的,我可喜欢啦!
不一会儿,几人就混熟了,采采也知道了很多关于学校的事情,
她们这边住宿都是哪个宿舍空的就往哪个宿舍里面塞人,据她们所说,这间宿舍原本除了她俩其他都是初三的,现在初三都毕业了,就又换成初一的住进来了,
采采还知道了这学校的开水间在食堂,打一次水要一分钱,学校食堂里头可以帮忙蒸饭,一分钱一次,而食堂里也有窝窝头、粥、馒头卖的,听说里面还混了些细粮呢,
不过,一般也尝不出来,而且这些都是要粮票的,姜振华也给采采和小烨稍微准备了些粮票,这时候乡下的粮票是需要公社开证明,是从他们大人的公分里扣的,大部分学生还是自家带的饼子窝窝头什么的,搭配着大酱或者咸菜什么的吃,有的会直接冷着吃或者花一分钱去食堂蒸一下。
来之前,姜爸给了她和哥哥一人四毛钱,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坐公交汽车往返一人一毛钱,还有三毛钱一个星期已经很够用了,这已经比很多家长给的要多了,毕竟孩子多,不省省,还真养不起。
来县城读初中的大部分都是工人子女,少部分是下面农村过来的,她们宿舍最后住了8个人,还空了两个个床铺,因为大部分都是县城里的,人家回家住,只有下面镇子或者公社考进来的才住宿。
这边的平房总共就有四间宿舍,除了有一间是给值班老师住宿的,其余三间是初一到初三的都住在这里,外面靠墙的地方倒是有个池子,上面还有两个水龙头呢,平常她们洗漱洗衣裳都在这里。
男生宿舍则是在学校的另一边,等他们收拾完了就带着老三离开了,回家的路上,夫妻也没怎么担心两孩子,毕竟从小在家都是烧锅煮饭打扫卫生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住宿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两兄妹还分在一个班,不过现在一个年级也才两个班而已,中午,他们先啃着家里带来的窝窝头,就着咸菜填了个肚子,
毕竟从小就是吃这些长大的,他们也不觉得吃得很差什么的。
更何况他们这做窝窝头的玉米面里面可是混了不少他们爹娘特意在那边菜市场买到的细粮,还加了糯米和白糖,味道一点也不比白面馒头差呢。
和采采同宿舍的一个女孩王小霞,应该是家里条件不好,一天只吃中午一顿,按理说,她们又不在一起吃饭,怎么会知道人家只吃一顿饭呢,
这还是因为这姑娘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突然晕倒了,这可把正在上课的政治老师给吓到了,连忙喊人帮忙,最后知道是因为太饿了才晕倒的,政治老师好心的把自己办公室的饼干给了这位王小霞,宿舍的大伙知道后,
都尽可能的从自己的口粮里节省出来一点,每天轮流分一点点给王小霞,不过再多,也没有了,毕竟这年头很少有人粮食吃到撑,大都都是混个半饱的。
王小霞告诉她们,因为她家里孩子多,只有他爹是正式工,他娘是临时工,所以粮票都不够用的,她排行老三,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爹娘偏向大哥还有小弟,她出来上学,就就只给了她一点粮票,不过,她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因为她爹娘肯让她上初中,
不过听她所说,她在家里住的还没这边学校大呢,腿也就勉强能伸直,
采采没想到,现在工人家的孩子也不够吃,之前一直听说在城里当工人怎么怎么好,每个月又发钱又发票,还能分房子!没想到还有这腿都伸不直的,这住的得多憋屈啊!
第83章 取消高考了
采采就把带的苞米饼子大方的分了一半给了王小霞,
王小霞瞪大了眼睛,咽了咽口水,说道:采采,你这分的太多了!
采采开口说道:没事的,小霞姐,你拿去吃吧!我今天中午的时候吃多了,现在还不是很饿!
王小霞颇为感动,她知道这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的,她厚着脸皮接受这么多人的帮助,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她将采采递给她的饼子掰开一块,其他的都还给采采了,这个小女孩比她还小好几岁呢,她可不能欺负人家。
采采有些苦恼,她感觉小霞姐很可怜,却找不到什么方法去帮助她,等到她和哥哥坐公交回家的时候,她在路上问哥哥:哥,你说城里的人怎么也吃不饱,不是说城里人过的很好,每个月都会发粮票吗?你看我们宿舍的小霞姐一天都只能吃一顿呢!
小烨挠了挠头,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啊?
我也不懂,待会等爹到了问爹吧!
在小烨的心里,他爹什么都知道。
姜振华来接兄妹俩的时候,看见采采颇有些不太开心的样子,还以为是年龄小头一次离家这么久想家了,
连忙上前关心道:怎么了,眉毛都皱起来了?
然后采采把之前的事情和姜爸说了一遍,感觉这个姐姐一天只能吃一顿有点惨,她想帮帮小霞姐,之前他们一家再怎么饿的时候一天好歹都能吃个两顿混个水饱,都没有断炊。
姜爸摸了摸采采的头发,开口说道:你刚刚说这姑娘平常还会主动帮你拿热水壶,帮你挂衣服什么的,你就在她帮忙的时候很自然的她点花生,果子之类的小吃食好了,
虽然没有那么能填饱肚子,但好歹也能垫垫,就说谢谢她总是帮你呗!我都忘了你俩个子矮,衣服晒不上去了,对了,小烨,你在那边怎么晒衣服的?
姜烨回道:我宿舍的几个大哥哥帮我挂的。
看来你俩住宿舍,大家都挺照顾你的,到时候你们两个带些零嘴去分给同学吧,正好现在这个季节,家里的枣子正好也熟了,家里还有些晒好了的地瓜干,下次去你们带些分给同学尝尝。
等到周日晚上到宿舍的时候,采采把爹给自己准备的枣子拿出来分了些给大家,
谢谢,这个枣可真甜啊!这是你们家自己种的树吗?
嗯,我家院子里有颗枣树。
真好,还是村里住的地方大,你们家还有院子呢,我们家那块就一楼的几户人家能种点葱,小菜什么的,可惜我们家住四楼,啥也种不了。
等小霞姐来了后,采采就在她每次给自己帮忙的时候递个果子、花生、地瓜干什么的,虽然每次零嘴分量很少,但是架不住递的次数多啊!
这让王小霞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拉了拉采采的袖子说道:不用一直给我了,你自己吃吧!
采采摇头说道:不行,我爹知道你一直都挺照顾我的,一定要我分给你的,你就收下吧!这都是我们家自留地里面种的,又不值什么的。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平淡的过去了,就在1966年的一天,国家突然发布了取消全国高考这个消息,这可怎么办,好多备战高考的学子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目前还没影响到正在上初一的姜家兄妹,
但是听说一些大城市里的学生甚至和老师都打起来了,好在没有波及到他们这个县城。
而姜振华的自行车终于在两兄妹初一结束的时候在村民面前亮相了,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骑着车出门了,
而他有时候借着去接两孩子回来的时候,顺带会去趟黑市卖手表,虽然不是每次都能遇上爽快的客户,有的人想还个价,但是这年头手表这么难得,只要姜振华表现出一副这手表我还是留着自己用吧,别人一般也不会说什么,反而快速回家取钱,生怕自己取钱晚了,人家就走了。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手表都卖出去了,不过,姜振华也不敢去黑市去的太频繁,一般一两个月去一次,一般一次也就卖两三只手表,不够了再去超市那边补货,差不多一年下来也能多赚个3000块左右呢,这可是以前姜振华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毕竟这年头工人一年也不过挣个百块钱。
然后等着小烨和采采到了上初三的年纪时,国家突然发布了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随后,随即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其实,之前就有一些从城市到农村来的知识青年,但人不多,他们公社之前还没安排到下乡知青。
这一天,他们公社收到电报,下个月就有好些个知青要过来呢,于是公社给每个生产队都安排了好几个知青,然后姜振华他们生产队的大队长收到通知后就想着这些知青怎么安排呢,
于是就在村头的老榆树下组织了一次全队会议,就是商量着这些知青住哪里,有没有村民家里有空处的。
下面的村民议论纷纷,
大队长,这知青要是住到我们家来,我们有没有工分啊?
大队长轻咳了一声,说道:这个,是没有的。
那没有,谁干啊!现在谁家里宽敞啊,都不够住呢!
就是啊,还有吃得怎么弄,不会还要我们提供粮食吧!
不会吧,不会吧,这自家都不够吃呢!
大队长在上面喊道:知青的口粮都有政府补六个月的,暂时不用你们操心,有没有家里还有屋子空着的,能安排住人的,举手!
有些人人听到这知青都自带粮食,起了小心思,想着要是一起煮饭的时候能不能占到点便宜,但是多了个人家里往哪住呢?
但也有人觉得才补贴六个月的,到时候他们六个月结束后通过自己劳动能得多少吃的,怕是自己都不够吃。
站在苏秀萍一旁的春红碰了碰苏秀萍的胳膊,低声说道:秀萍,你家不挺宽敞的吗,大的两个出去上学了,你举不举手?
苏秀萍摇了摇头,心想自家那边多秘密,怎么可能让一个外人来住到家里,自家现在又不差这点粮食了,她开口说道:
我家还是算了吧,两孩子休息天还要回来呢。而且还有放假的时候呢,住不下外人了。
春红想了想,也是,就不劝她了。
第84章 知青下乡了
最后,他们生产队来了五个知青,两男三女,安排在了几个当时举手同意的村民家里,结果刚住了没几天,知青和老乡就闹了好几次矛盾了,
老乡嫌弃这些知青娇气,干活不利索,知青说老乡家的孩子随便翻他们的东西,大队长调和了几次都没见效,
这时,一旁马书记提醒到:那个王老头的屋子不是空着吗,不行让大家休整休整让他们搬进去住吧!
王老头死了后,那屋就一直没人住,都七八年了吧,也不知道屋子还能不能住人了?
走,咱俩去看看,要是主体没坏,就让大家修整一下。
好在,这屋子只是破败了些,并没有塌,就是屋顶要重新弄下,其他打扫打扫就成。
于是大队长就问了问这些知青要是不愿意住在老乡家的,可以换到这个屋子里,几个知青都同意了,虽说这个屋子非常破旧,但是几个知青都决定搬过来了,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住在这几个人家了,太爱占便宜了。
于是大队长就找了几个干活的好手每个人奖励五个工分,让他们帮忙把屋子修了下,这王老头的家里原来中间就是厨房,说是厨房,其实也就一个只有一个上面落了厚厚灰尘的瓦罐能煮东西了,有一张破了几个小洞的桌子,加上一个残腿的凳子,
这倒让几个知青看着皱起了眉毛,这就一个凳子啊,还是个残腿的,他们有五个人呢,再看他们住的地方,一间原本是杂物房,一间是以前王老头睡觉的地方,后面还有个茅厕,王老头本就无儿无女的,自然家里也就一个睡觉的地儿,只有一张落满蜘蛛网的床,
这可怎么睡啊?
虽说正好有两间屋子,他们可以男生一间,女生一间,但是这就一张床啊!
张国庆是个急性子,他立刻问道:大队长,这屋子里就一张床啊!这我们睡哪儿啊?
大队长轻咳了一声:刚刚那个杂物间里不是有几块木板吗,先搭一搭,我再给你们先找些稻草铺在上面,不就成了!
张国庆没想到这乡下的条件这么差,当大领导提出让知识青年下乡,他立刻就报了名,这可把他爹娘给气死了,但是报了名又不好不去了,只好给他托关系来到一个还算不错的地方。
当时张国庆还觉得没必要,毕竟他们下乡是来干活的,又不是来享受的,他乐意去祖国偏远的地方去搞建设,奉献青春,
但是没想到现实给了他当头一击,先是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让他从开始的兴奋,到疲惫,到麻木,好不容易下了火车,他以为迎接自己的是广阔农村,正想大施拳脚的时候,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