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瑾看出萧灼华的不舍,说:她们要是有功业傍身,往后再不会有会能被父母兄弟当成货品一样随便卖了嫁了。战场凶险,却是最快翻身的地方。在我军中,男子是什么待遇,女子也是一样的。
    他说完,起身,把自己的佩剑交到萧灼华的手里,说:拿着我的剑,谁要是惹到你,一剑捅了他,看过我斩中郎将吧,照着斩就行了。杀几个人立威,往后军中这帮汉子谁敢无视你。
    萧灼华低头看向手里的剑,手握在剑柄上,缓缓拔剑。她的剑拔到三分之一,顿住,抬眼看向赖瑾:你要出征,怕我受欺负?
    赖瑾点头,说:大军招够兵马一走,野沟子县便不剩下多少人了。县令、县尉你看着安排,不服的,想趁机闹事的,直接斩了。你尽快把野沟子县重新稳定下来,该部署的人手都部署上。我得去跟博英郡侯拼命,顾不上后方。人变调动大,变动大,容易乱。一个县的地,理顺很快的,理顺之后,你带着你的一万兵,去战场上见见血。
    萧灼华心说:拢共只有二十万人,除掉拖家带口务农种地的,作坊里再留下一万多女工,满打满算,最多凑十五万。她顿时了然,赖瑾只怕还会再到陈郡招兵,顺便招人迁到野沟县填充人口。
    她心中有了数,点头,说:知道了。说完,又看了眼赖瑾,说:我只怕你。赖瑾不给她剑,她也能斩人的。
    她拿着剑,头也不回地走了。
    赖瑾哦了声,扭头看向萧灼华离开的方向:只怕我?呵呵,亲两口子,只怕我?
    他翻个大白眼,心说:我又没把你怎么样。随即一想,天天使唤得她忙个不停,还要往战场上送确实有点过分哈。
    作者有话说:
    赖瑾:嗨呀,好怕软包子挨欺负,多给她些权利,就没有人敢欺负她了。
    萧灼华:我谢谢你哈,没累死,纯属我年轻精力好。
    第73章
    玉嬷嬷见到萧灼华提着剑出来, 原本没有在意,待跟着萧灼华坐上马车后,一眼看到剑格是玉制的, 上面雕着飞鹰图案, 顿时一愣。
    这样的剑,赖瑗和赖琬各有一把,剑格一面雕的飞鹰, 另一面雕的是她们的名字。
    玉嬷嬷没敢去翻剑看剑格的另一面刻的是不是瑾字。这剑, 成国公府的七位公子公女每人一把,见到这剑就等于是见到他们本人。瑗公女和琬公女的剑不可能给公主,且公主是从将军的帐篷里出来。她唤道:殿下,这剑是将军的?
    萧灼华轻叹口气,说:怕我受欺负,把他的剑拿给我斩人的。
    玉嬷嬷愕然地微微张了张嘴:怕公主受欺负?在将军的地盘?谁敢啊。
    她随即一想, 正是将军这么护着, 才没有人敢。她感慨道:将军待公主真好。
    萧灼华瞧赖瑾把所有琐碎杂事都扔给她的样子,不知道赖瑾是不是真的待她好, 但得说, 是挺信任她的。她拔剑出鞘,看向上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形成的钢纹, 手指轻轻抚过剑身,道:倒也值得。潇洒利落地还剑归鞘,坐着马车回大营。
    赖瑾扔给她的事情太多, 她如果亲力亲为,累死都干不过来, 只能是按照赖瑾教的, 通过考试和考评制度选拔人才, 把活都安排下去。各项事情安排完,她帐下的管事的人,比赖瑾帐篷里的千总还多,挺有发号施令的快乐。
    萧灼华回去之后,便按照赖瑾说的,扩招女兵,选拔县令、县尉、县监。
    考试选才、考评选拔都已经用得很顺手了,选县官也是参照这标准来。
    萧灼华将招考告示贴出去,同时注明县令、县尉、县监的权责,以及,只要是边郡户籍者皆可报考,且不限男女。
    她按照赖瑾之前教她的,增设了吏部、兵部、刑部。
    县令属官,归属吏部管。县尉属兵,主缉盗查案维护地方治安之事,归兵部管。县监,掌刑法,主监察、断案、审案,没有缉拿、管钱的权利,属刑部管。
    这三部还没有设,但赖瑾提过六部制度,还说要把农和商单独列成两个部,增加成八个。他既然有这构想,又特意跟她提过,如今就正好安排上。她也觉得挺好,以免县令压得县尉、县监形同虚设,连朝廷的都不听。
    她估计,赖瑾划了野沟子县,迟迟未设县衙,估计是考虑到吏部、刑部、兵部跟朝廷的九卿衙门的权职有些像,暂时不好安排。
    如今战事即起,便没那些顾虑了,反正一切都靠刀兵说话。
    县令、县尉、县监,事关重大,萧灼华根据赖瑾制定的重重策略、军规制度,又参考了些朝廷、律法制度,亲自出考题。她出完考题后,拿去给赖瑾看。
    赖瑾看完,加加减减了些条目,便将考试项目定下来,让萧灼华在军中也贴一份。他加了条,同等成绩下,有军籍者优先。
    赖瑾忙着招新兵、把新兵编入各营、训练、发兵械等,为大军出征做准备,忙得根本顾不上县令、县尉、县监选拔的事,全部交给萧灼华去办。反正挑上来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再换就是了。他手握大军,还怕一个县里的官翻浪不成?况且,大概率的是出自军中。
    孙潜押回来,赖瑾百忙之中挤时间,特意安排人给他搭了个台子,当着全军的面,借他的人头正了一波军威,挂到辕门上。因为他配合追缴钱财态度好,没悬尸,只挂了脑袋。
    铁匠作坊的炉子日夜不歇,还从军中调派了人去帮忙,打铁的活全停了,全部用来铸铜矛。他几万大军,每人带来好几十斤铜钱,铸铜矛,管够!矛杆、矛尖一体铸成。铜的融点比铁低,炼起来比铁方便多了。
    赖瑾刚把召来的九万新兵安排入营、发上铜矛,老贾带着人回来了。
    老贾告诉赖瑾:中郎将跟博英郡侯一起出的兵。中郎将在青山郡歇了一夜就走了,博英郡侯紧跟着就开始调人召集兵马,约见了隔壁的青阳郡守,又派出幕僚去往平川、广庭等几个郡当说客。博英郡侯开出的条件是,打下镇边大军,他只取三成,其余七层,由各郡分。
    赖瑾问:出兵理由是什么?
    老贾说:最开始是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后来又传出斩杀传诏的中郎将之事,意图造反,打出平叛的名头。我回来的时候,沿途各郡都在动兵了。
    赖瑾说:造反的名头,我才不背。
    他立即写了篇讨伐檄文:中郎将和以博英郡侯为首的七郡之地,为了贪图先太子的遗产,欺负我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合谋构陷我。你们这些人,欺负一个被发配到边郡的未及束发之年的少年郎,不要脸。我家为大盛朝廷抛头颅洒热血,以两郡之地去抵抗东陵十国倾尽举国之力的进攻,你们为了抢我的钱,竟然污蔑我造反,无耻,不要脸!我就算是死,也不让你们得逞。成国公府出来的孩子,哪怕只有十三岁,那也是有血性的汉子。我宁肯战死,也不叫你们如此欺辱我,我已经将所有金子都发出去了,所有铜钱都融了,我就算是死,也不叫你们吞掉我先太子姐夫和表姐留给我的遗产,绝不叫你们得逞。你们这帮趁着我家为大盛朝拼命,在背后捅刀子的奸贼,你们是东陵国的奸细,反贼!
    大白话,念出来,文盲都能听懂。他写完,就叫宣传兵背下来,传出去。
    他现在要打仗了,库里堆了大量布帛绢布,找会写字的人来,抄!
    布帛多贵啊,可以当钱用的,哪怕写了字,那也不能扔啊,只要拿来用,就能看到字。总是有认字的,一念,传得沸沸扬扬。
    赖瑾要在陈郡招兵,让宣传兵发的是打仗招兵的。讨伐檄文,先派人发到淮郡去,再从淮郡一路发出去。
    兵贵神速,事不宜迟。
    趁着博英郡侯还在路上,赖瑾带着刚收编好拿上铜矛的大军,只带了赶路的粮,直奔淮郡。
    他要打的就是博英郡侯过六郡之地的时间差。秋收时节到了,野沟子县的地里一粒粮都没有,但是出了野沟子县,沿途遍地的粮,全在地里。
    实在不行,一边派人攻着城,一边派兵去地里现割都成,况且,十三万大军,打几个豪族坞堡抢粮,跟玩似的,用人堆,都能把坞堡给埋了。
    赖瑾手里有十四万兵马,留了一万在野沟子县,交给老贾,又把老贾派给了萧灼华。
    萧灼华娇滴滴的,她手底下都是女郎,旁边的野沟子山上有二万多人,其中有不少山匪出身的,难免会有些恶习难改的,要是瞅着空子,很可能会趁机闹事。老贾手里五千北卫营出来的精锐,加上五千新兵,再有萧灼华手底下的一万女兵,足够形成震慑。
    赖瑾可不想,自己在前面打仗,后院叫底下的人造反给掀了。
    他的金子是都发下去了,库里的布帛也用了很多,但宫里那些不好拿出去花的,还有兵卒子不喜欢的宝石、玉料什么的还是有不少的。他娶萧灼华时下的聘礼、自己的小金库可都在萧灼华那里。如果抠出来全部折现,都够大军发俸钱了。夫人和最后的家底都在那,不留老贾,他连睡觉都睡不着。
    陈郡郡守谢有文送走沐耀后,立即派出眼线去盯野沟子县的动静。
    野沟子县的县口有驻兵防守,有可能摸进去的山林草丛中还经常蹲有探哨,村里全是民兵,出现一张生面孔,立即就给逮了。探哨进去,有去无回。
    他们从陈郡郡城出发,路上走了几天,到野沟子县外面又蹲了不到十天,便见到浩浩荡荡的大军,连粮食辎重都没带,只每个人背着一个大包袱装路上吃的粮食,一路急行军,朝着陈郡方向去。
    探哨立即回去报信,便没出多远,叫镇边大军的斥侯逮住,送到了赖瑾那里。
    赖瑾问清楚他们的来路,把人给放了。
    探哨一路马不停蹄地回去报信。
    十几万大军出去,不带辎重粮食,这是干什么去?山匪下山!
    谢有文吓出一身冷汗,心道:幸好答应借路了。他借了路,赖瑾去抢淮郡了。他要是不借路,这会儿十几万大军就得冲他来了。
    可还没等他那口气喘均匀,周温来了。要在陈郡招兵,六万人!
    周温把军功晋升制度、军纪制度拿给谢有文看,问他可否有兴趣让府中的公子投军。他的两位公子,文才武艺想必都是不差的,去到军中,只要稍微立点功就能升得飞快。
    谢有文想说,你们好大的脸,叫我儿子去给你们打仗。可他想到淮郡,以一郡之力挡不住十三万大军,不等博英郡侯到,它就得没了。
    赖瑾的十几万大军全是他一个人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博英郡侯底下的人马可是凑起来的,一旦淮郡没了,其他的郡,特别是紧邻淮郡的郡,可有得受了,闹不好内部会先闹起来。
    富贵险中求嘛。陈郡迟早也是保不住的,如果叫儿子去军中混个前程,也是不错的。
    这形势变化快到让谢有文都有点回不过神来,告诉周温:容我想想。
    周温说:那我先在陈郡郡城和各县招兵了。
    谢有文的额头突突直跳,真想骂娘。可他要是不同意,赖瑾能打得他同意。他只得点点头,然后叫管家送走了周温,又去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来,问他们愿不愿去镇边大军。
    谢驯和谢驷都很乐意。
    大盛朝的东边和西边都开打了,正是出豪杰建功立业之时,他俩才不想窝在家。谢驯想到在青山郡受的折辱就很气,誓要做出一番功绩,再不叫人小瞧。谢驷作为次子,在继承家业上要矮哥哥一截,就更想自己挣个前程出来。
    在他俩看来,赖瑾现在就有十几万大军,这可是国公府级别的兵力,甩出郡侯一大截。他才十三岁就有如此作为,只要这仗打赢,将来保底是个国公。他俩趁着现在刚起事就投过去,将来混成个郡守、将军,不难吧,可比待在这儿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受气强。
    谢有文把镇边大军的军纪和晋升制度给了他俩。
    他二人拿回去看完后,第二天就去找周温投军。
    第74章
    大家都懂兵贵神速的道理。
    赖瑾在抢时间, 博英郡侯也在抢。
    博英郡侯说服沿途郡县,整合兵力、调度粮食都需要时间。
    刚入秋的时节,粮食还在地里, 经过一年的消耗, 加上赖瑾一路走一路买,大豪商手里的存粮都没有了,只能抠大豪族的战备囤粮和小豪族手里的粮。前者, 那是战备储粮, 眼看要乱起来,手里没粮会心慌,说动他们在秋粮入库前给粮,跟要杀他们似的难。后者,小豪族倒是愿意卖,但量小又分散, 找他们买粮, 腿都跑断了。
    博英郡侯想到秋收在即,自己又留有两万大军防备隔壁梧桐郡的方稷, 不怕他来打, 能够保障秋收不会出事,粮食供得上, 于是动用自己的战备储粮,如此才把调粮的时间节省下来。
    他的大军还没动,便把次子、三子都派了出去, 幕僚也派出去,快马加鞭, 赶到各郡去当说客, 如此不用等到前面有了回应才动后兵。
    他的大军压境, 又有皇帝诏书在手占着名头上的便宜,还有打下赖瑾分得好处的诱惑。且不论赖瑾拉了多少珍宝去边郡,仅他的粮食就多到可供二十万人吃到明年,他的兵、女工全都肥到要买小推车来运铜钱,可谓是富甲天下,不打对不起自己。
    以赖瑾的性子,那么一封诏书过去,非得当场撂翻中郎将不可,只要没有消息出来,立即就能打他。即便赖瑾忍了,中郎将入野沟子县后,去数一数帐篷数量,只要确定镇边大军超过两万人,便能以赖瑾私自扩兵意在造反为由打他。
    钱帛动人心,赖瑾实在太肥了,且瞧他那势头,确实是个威胁,青阳郡应承得很快,平川郡也没有什么犹豫就同意了。
    博英郡侯兵出青山郡,先跟隔壁的青阳郡会合,花两天时间整合大军后,便直奔旁边的平川郡。
    青阳郡的兵刚走到平川郡,就开始闹起来了:镇边大军赶路,每天吃三顿饭,中午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我们一天只有两顿饭,中午顶着烈日,连歇口气都不让。同样是卖命,镇边大军的俸钱是两千,我们才五百,待遇还不如宝月公主作坊里的女工。
    这要是他自己的兵,博英郡侯能立即把人拉出去斩了。可这些不是他的兵,且根本不是可战之兵,闹起来纯属预料之中。
    各郡的精锐都留着看家没动,派出来的要么是平时就散闲没战斗力的,要么就是新招的,打着让博英郡侯带着操练操练,再拉到战场上练一练的心思。他们想的是,博英郡侯要打赖瑾,就得把这些人练起来,等他们打完赖瑾回去,哪怕十个只剩下一个,那剩下来的这个,一个人就能顶好几个。
    博英郡守的目的是趁着赖瑾没站稳根脚,将其尽快拿下。各郡合兵一处,不拦他,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过去。
    这么多兵,眼下还是乌合之众,打赖瑾够呛,需要先在淮郡重新整编,将整支军队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之后才能派去打赖瑾。
    赖瑾绝不会坐以待毙,必定是先取陈郡,再攻淮郡。
    博英郡侯离得远,再加上招来的都是歪瓜裂枣,速度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等赶到淮郡的时候,陈郡必然已经丢了,甚至连淮郡都丢了部分。
    如果赖瑾占下陈郡和淮郡,就有了立足之地,再加上手里打底的几万大军和扩招的,能拉出十几二十万人马,那么这场仗就会成为胜负难料的硬仗。
    陈郡弱得不堪一击,一郡之地的实力,还没青山郡里两个富足的大县强,丢了无所谓,关键是淮郡不能丢。
    淮郡是大郡,又有铁矿。哪怕是座小矿,只够一郡之地用,赖瑾吃下它,也足够了。
    博英郡守派次子乔庄,快马加鞭,赶往淮郡,叫淮郡赶紧加强防卫。
    淮郡为了自保,也得拼命挡住赖瑾。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绝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绝歌并收藏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