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把她两只脚踝都圈住,然后把人面对面的搂在怀里,说:当年为了擒住鳌拜,又为了让鳌拜放松警惕,朕选了十几个少年,陪着朕练习布库。
    这布库,便有一招是专门用来练腿的。便是一人俯身撑住身体,另一人手攀住脖子,腿攀住腰,挂在他身上,时间越久,效果越好。天长日久,这腿劲就练出来了。
    姜鄢脑补了一下,总觉得这个姿势,怎么就那么的一言难尽呢?
    她忍不住好奇,问康熙:皇上在谁身上挂过?
    康熙挑了挑眉,谁敢让他挂呢?
    他说:朕都是在木桩上练的。况这是少年时的把戏,现在不必这样练了。
    他又去捏了捏姜鄢脚踝上的脚骨,笑道:你是初学,朕可以陪着你练。
    康熙就是忍不住想象了一下,她那样挂在自己身上,搂着他的脖子,攀着他的腰,他就觉得,这个好像比晃躺椅更吸引人,更快乐。
    姜鄢严重怀疑康熙动机不纯。见他的目光只在自己腰腹间流连,姜鄢确定了,康熙他,就是动机不纯。
    姜鄢拿着小团扇摇了两下,脸有点热,身上也出了点汗,可这点风好像没什么作用,姜鄢脸红红的,小声说:现在不练,天气太热了。冬天再练。
    康熙盯着她,放开了她的脚踝,直接去箍她的腰,恨不得毫无缝隙的贴在一起,他的唇也凑过来,贴着她的耳朵说:太皇太后在宫中久了,想出去走走。京郊没有什么可逛的。
    朕听太皇太后的意思,是想出去礼佛,为大清祈福。三藩平定,如今台湾事将定,沙俄也总归是要平定的。太皇太后想去求一个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朕想带太皇太后去五台山。
    康熙小声说:太皇太后已同意了。说出行的日子由朕来定。朕琢磨,不是年底就是明年节后。那会儿天气正好,出门没有那么热,太皇太后会舒服许多。
    既要去五台山礼佛,朕和太皇太后都去了,太子也不必留在宫中,跟着朕出去历练历练自然是好的。这次朕不带旁人,只带你一个出去。
    既然要去五台山礼佛,重要的便是诚心。哪怕是从半山腰开始,也总要有一部分是一步一步爬上去,那样才显得真心诚意。
    既要爬山,那肯定是要练练腿的。
    姜鄢想,康熙教她那样练,就是假公济私。
    姜鄢觉得自己还不至于比不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纪大些,爬山约莫吃力些,姜鄢甚至还想着自己练好了,到时候还能搀扶一下太皇太后,给太皇太后搭把手。
    事实证明,姜鄢还真的是想多了。
    本来她确实是有可能实现她的想法的,在爬山的时候给太皇太后搭把手什么的。
    但是非常不凑巧的是,选定的爬山日子的那天,正好是她癸水的第二日。
    康熙到了秋天回宫后,就将去五台山礼佛的日子给定了。就定在过了年后的二月里。
    这次出去,跟着的人也很多。就像之前康熙承诺的,后妃里头,他就只带了姜鄢一人。
    临行前,胤礽跟康熙提了一句,说在外头的时候,还想要姜鄢小厨房的人供应他们的膳食。康熙同姜鄢说了,姜鄢就预备了起来。
    这次出去,小厨房里伺候的人全带上了,再加上御膳房的人,供应太皇太后、康熙、胤礽和她的膳食,应是绰绰有余了。
    到五台山的时候天气还是有点冷的,姜鄢大约是一路上奔波,比不上在宫里是安逸舒适,因此癸水就晚了几日,便正好赶上了上山的时候。
    为体诚心,太皇太后、康熙、胤礽及文武大臣们,最后上山的路都是要走上去的。
    康熙不想叫人多扰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想清清静静的走到山上去,因此叫文武大臣们比他们上山的时辰晚一些,等他们出发了,大臣们随后再跟上。
    跟着他们的侍从也是远远的跟着,但凡有需要,再上前来伺候。
    太皇太后虽然年纪大些,可早年里那也是个风云人物,跟着太宗皇帝从关外到关内,并不是真正寻常家的老太太。
    太皇太后的身子骨也硬朗,也不需要人搀扶,自己就能稳稳的上山。
    这一路出来,在宫里原本还时不时闹个头疼脑热的老人家,出了门反而一切都好了,每天吃得好睡得好,身体和精神都肉眼可见的在变好。
    康熙自然不必说,胤礽更是兴致勃勃的要往上冲,唯有姜鄢一个,没能帮上谁,反而因为迟来的癸水肚子疼而冲不动。
    只走了一点,就肚子疼到迈不开腿。
    抱着肚子坐在山道石凳上,红着眼睛恨自己不争气,拖累了康熙他们。
    姜鄢怕太皇太后对此有什么忌讳,怕自己这样子上去会冲撞了神佛,就想着是不是她干脆不要上去了,就自己下山去等着,总不能让大家都在原地等她一个的。
    太皇太后那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压根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忌讳的,只是着实怜她疼痛,想着要不然使人抬轿子,把姜鄢抬上去,也不必叫她走了。
    康熙走到姜鄢跟前:既来了,便是要一起上去的。独个将你留下,像什么话?
    我们还要在山上住上几日,难道你便一直在山下么?这也不像个样子。
    康熙背对着姜鄢半蹲下来,说:既是发愿诚心走上去,使人抬轿子也是不妥。这也不远,朕背你上去。你上来。
    姜鄢哪敢上啊。
    她不动,太皇太后那里倒笑起来:皇帝有心了。鄢妃上去吧。皇帝既说了,必是有把握的。
    也不能总让康熙这样蹲着,姜鄢就站起来了,轻轻往上一跃,康熙轻轻松松托住她,将她的腿放在腰前固定好,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就意有所指的望着姜鄢笑。
    姜鄢本来是疼,见他这样笑,突然就懂了,跟着就脸红,趴在康熙结实的背上也不说话。
    她还怕被太皇太后看见,结果太皇太后早带着胤礽去研究山道旁的崖刻去了。
    康熙先走一步,稳稳的背着姜鄢往上走。
    一开始姜鄢还有点放不开,僵硬着身体,可慢慢发现康熙真的很稳,且她也知道,康熙是真的很有劲,现下背着她还气不喘脸不红,就跟如履平地似的,姜鄢也怕自己不放松会给康熙增添负担,就慢慢软下来,乖乖的趴在康熙的背上。
    太皇太后自个儿带着胤礽一道走,就跟在康熙他们后头。
    她早先就跟康熙说好了的,不必时刻都顾着她,上山的时候她想要自在些,都随意些才好。
    像现在这样,她牵着曾孙,跟在孙子后头慢慢的上山,便是最舒服的。
    胤礽被一路山上风光吸引,并不怎么说话,只顾得上拿眼睛看。
    太皇太后悠悠然的目光就落在前头两个人身上。
    赫舍里氏是康熙十九年入宫的,现如今也三年多了,今年便是十四了。
    平日里瞧着行事也稳重大气,便是爱吃犯懒,有时候憨憨的,也是年纪小的缘故。
    当初皇帝要赫舍里氏进宫的时候,太皇太后并没有说些什么。她同意了,她唯一的原因,就是希望她的孙儿能高兴些。
    可她心里也并不是一点担心都没有的。
    赫舍里氏同仁孝长得太过相像。皇帝对仁孝的感情,太皇太后都是看在眼里的,太皇太后相信她的孙儿不是感情用事的君主,可若是赫舍里氏有些别的什么私心,这可就难说了。
    她就怕赫舍里氏是个作妖的不安分的。虽说宫里不可能处置不了这样的后妃,但若赫舍里氏真是这样的,太皇太后就怕皇帝伤心。
    结果人一进来,太皇太后观察了一段时日,发现不是个不安分的,相反,还是个特别安分特别乖的。又甜又乖年纪又小,太皇太后都很喜欢她。
    既然喜欢她又怜爱她年纪小,又确实因着当初她偏爱仁孝,如今对赫舍里氏也多了几分偏爱,所以很多事情上,太皇太后都很随意,这又不是在宫里,只要不是大事,皇帝要怎么护着都行。
    说起来,满人成婚都早,说是女孩儿十四便可成婚,但早年间,在关外,十一二三成婚的大有人在。过不了一二年就生子,这都是常事。
    皇室早年也是这样的。莫说大清,便是前朝,十三十四成婚的,也多得是。
    皇帝十二岁大婚,十四便亲政了。有头一个阿哥的时候也才十四。
    只可惜那个阿哥没能留住。
    入关后,许多习俗都改了,陋俗不除,自然不能与天下同。
    就说这宫里,从皇帝开始,慢慢的也不在以年幼秀女充盈后宫了。早年在宫中待养的后妃们,那是早些年没办法,近些年已不这样了。
    赫舍里氏是个例外,毕竟她太像仁孝了,皇帝怕是等不住的。
    可既然改了,就得好好待人家。把人带进宫里来,这样护着,太皇太后知道皇帝的心思,只要人在身边,是能等下去的。
    要真不能,太皇太后自然会站出来说句话的。
    太皇太后想,皇帝身边的人不少,可贴心的怕就是这一个了。而这一个,皇帝喜欢,太子喜欢,她也挺喜欢的,这样就很好了。
    他们走走停停,晨起上山,晌午的时候就到了。
    太皇太后便在菩萨顶礼佛。到了跟前,康熙就将姜鄢放下了。
    这一路她都没有怎么走动,可肚子疼的迹象也未曾减轻。但他们都到了地方,若是过门不入,自是不妥的。
    就算康熙曾同她说,太皇太后礼佛也是为了出来散散心,但这也是件正经事,该认真对待。
    姜鄢便随着太皇太后进殿,跟着天底下最尊贵的三个人诚心叩拜。
    等到将一切流程都走完,大冬天的,姜鄢都疼出了一身的汗。
    太皇太后要去听主持讲经,太皇太后本来不要人陪着,可这一路上来,胤礽跟着他的老祖宗长了不少的见识,因此一定要陪着她,要同主持一道用些斋饭,然后也要一起听讲经。
    康熙则将姜鄢抱去了寺中为他们预备的禅房。
    李嬷嬷他们已经赶上来了。康熙要热水,众人就都开始忙活。
    康熙怕姜鄢用不惯寺中斋饭,吩咐小厨房做些姜鄢爱吃的来。
    姜鄢没什么胃口,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想吃新鲜鱼饼,还要吃蒸的软软的什么都不给的甜水红萝卜。
    这个简单。
    寺外山野就有溪水,里头有新鲜的鱼,小厨房和御膳房的人早就练出了十八般武艺,抓鱼是不在话下的。
    甜水红萝卜也简单,寺里就有。
    康熙自己就是让小厨房的人随意做些他爱吃的膳食来便行了。
    姜鄢怕耽误康熙的事,就说用了膳让康熙去忙,不必管她了。
    康熙没同意:大臣们上来后便是礼佛,自有人带着他们,过后也是自便。朕明日才开始议事。奏折今晨就看完了,朕没什么事了,朕就在这儿陪着你。
    瞧出她还有些自责,康熙心疼她,就宽慰道:太皇太后此次出来,原本是为散心,你不必将此事挂怀。你也瞧见了,朕好得很,背你一路上来什么事都没有。再这样心事重重的,一会儿肚子就更痛了。
    热水来了,李嬷嬷将预备好的汤婆子拿出来,外头用柔软绸布套上,灌了热水便要放到姜鄢的肚子上。
    康熙却接过去,用汤婆子捂着自己的手,捂热后就上了榻,小心将人拢到怀里,然后把手送进去,触到姜鄢软乎乎的肚子,然后轻轻的揉起来。
    姜鄢吓了一跳,康熙的掌心又热又烫,总有奇怪的热力顺着皮肤传来,跟捂着汤婆子的感觉大不一样。
    可要论舒服,还是人的手掌舒服些。
    姜鄢一面情不自禁的躺平享受,一面又觉得不能这样劳动康熙。
    她动了两下,康熙就摁住她,浅浅对她笑:你别动了。朕就乐意给你揉肚子。
    要是有可能,康熙巴不得随便找个什么人来,替她承受肚子的痛。
    瞧她可怜兮兮的,往日的灵动可爱都蔫了。
    康熙的手掌特别大,将她的小肚子全都照顾到了。
    喝了热水红糖,小肚子又热乎乎的,姜鄢慢慢的就不痛了。
    她转头看康熙,小声说:现在其实比以前痛的好多了。这次是推迟了几天才会疼,以前按时按点来,是不会疼的。
    她大约是太放松,下意识的抱住康熙的胳膊,两个人鼻息相闻松松搂在一起,肌肤相亲令她最大程度的放松下来,说话声音软软的,不叫皇上,也不自称臣妾了。
    嗯?康熙挑了挑眉,听见她过分绵软的声音,心里就跟被羽毛挠了一下似的。
    姜鄢小声说:臣妾的意思是说,练腿,很好。
    她以前,就是她还没有成为德鄢的时候。每天工作加班,运动时间不固定,作息吃饭都没有那么的规律,这个大姨妈就真的不太准时,而且会很疼。
    当天甚至不能工作,只能痛苦的躺平。太疼的时候,就只能吃药了。
    德鄢的年纪比较小,加上入宫后调养的好,每次就没有那么疼。
    之后又是骑马,锻炼的就更好了。
    这个冬天,康熙老是叫她睡前练腿,这腿练着练着,好处当然是看得见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天不用痛苦的躺平了。当然了,这一次,真的是个意外。
    康熙听了就忍不住笑,眼里星星点点聚起些深意来,看的姜鄢脸热,脸又红。
    康熙跟姜鄢咬耳朵:那以后多练练。
    姜鄢耳朵热,往被褥里缩了缩,却乖乖红着脸点头:嗯。
    跟着又有点害羞的补了一句:夏天不练。
    康熙就笑:都依你。
    接着,康熙又凑得更近了些:现在还是冬天,还未开春。过几天等你好了,就要勤加练习了。
    这种事,康熙巴不得多多益善。
    本来临行前在宫里,他们就很勤奋的,现在在外头,鄢妃既然说好,那当然应该多练练了。
    姜鄢脸都红透了:皇上,这里是佛寺。
    佛门净地,这样不太好吧。
    康熙深深一笑:这是喇/嘛庙。没有那么多规矩。跟汉/人的庙是不一样的。
    总之就是,这里哪怕来真的,都是可以的。
    第32章 032
    康熙先前定下的,便是要陪着太皇太后在菩萨顶住几日,然后再陪着太皇太后去旁的景观转一转看一看。但山中的喇嘛庙,便只去这一个。
    他们到菩萨顶的第二日,山上就下雪了。
    一连大雪几日未曾停歇,山中一片银装素裹,景色绝美,人世罕见。
    胤礽瞧见雪就兴奋,本来跟着太皇太后听那庙中住持讲经的,结果人也坐不住了,总是不住往外头张望,太皇太后见他心全不在这里,想着太子年纪小,也不将人拘在身边了,就让胤礽出去玩,她这里也不用人陪着。
    胤礽听了,同太皇太后行了礼告退,迫不及待就跑去玩雪去了。
    山中大雪自然比宫中大雪更畅快些,胤礽想怎样玩就怎样玩,拘了一年的规矩全丢了,敛了一年的活泼片刻就回来了。
    太皇太后没了胤礽在旁边,也觉得无甚影响,听了两日经,只觉涤荡心中污浊杂质,心情更加怡然自得。
    姜鄢就当天肚子疼,养了一日就好了,但之后两日因为癸水,人还是想要待在暖和的地方,身上懒懒的没什么力气,只想躺平。
    康熙除了与大臣们议事,其余时间都同姜鄢待在一处。
    他们住在一起。这边的禅房都是特意为康熙留的。这片禅房安静舒适,房子也很大,隔间也多。
    康熙同姜鄢住在一起,太皇太后住在正院,胤礽则住在隔间。
    侍从们就住在周边厢房,大臣们则是散落别居。
    姜鄢不能出门,外头下雪太冷,偏偏她又想看山景,有癸水的时候,康熙不许她出门吹风,她就裹着被褥坐在榻上,眼巴巴的看着窗外的大雪。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沉琴绝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沉琴绝酒并收藏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