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真·“嘉谷”
“嘉籼1号的优势,大概也就是口感和产量了!”齐政在嘉谷位于琼省的“水稻育种基地”里,对陈建章说道。
琼省的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又因为坐拥得天独厚的“光、温、水”资源,农业品种在琼省南繁基地通过加代繁殖,选育周期能够缩短二分之一,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约有七成经由南繁基地培育,被科研人员誉为“育种天堂”。
从两年前开始,陈建章就建议嘉谷也到琼省开展育种工作,目前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嘉籼1号”——一种常规的优质籼米品种,也就是这次嘉谷主要推广的水稻品种。
不同于仙茗大米这种灵植,全程生长都需要灵阵的“呵护”,“嘉籼1号”是能在各地推广种植的。
齐政这次只是在育种基地布置了“青竹百灵阵”,优化育种的品质,但不妨碍育种基地里推出的良种的大规模推广。
说到底,“嘉籼1号”就是一种“凡种”而已,脱离灵阵对其影响不大。不过这也正是嘉谷需要的品种——不能大规模推广的品种,如仙茗大米,终究只能占据一隅之地,无法影响大局。
而对于齐政的评价,陈建章表示不服“不至于吧,‘嘉籼1号’在品质上虽然跟仙茗大米没法比,但跟常规品种比起来绝对算得上是优异了。再说了,其他性状表现也不算差吧?”
严格说起来,“嘉籼1号”不完全是嘉谷自己培育的品种,是嘉谷实验室与琼省其他实验基地合作,在其的优良水稻品种中,进一步改良所得。
不过正如陈建章所说,“嘉籼1号”表现还是不差的。
“嘉籼1号”全生育期130天,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叶片淡绿色,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好,成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0公斤;通过了琼省的品种审定。
“嘉籼1号”是早熟籼稻品种,适宜于国内南方稻瘟病轻发区作早、晚稻种植。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陈建章倒也坦诚。
“嘉籼1号”最大的不足就是,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只有5,也即病抗性相对不强,同时耐低温能力只是中等。
对此,陈建章表示不慌“嘉籼1号下一步的改良,就要靠野生稻了。”
水稻品种的培育,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驯化”过程。
水稻的基因组,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因此非常容易进行杂交和转化等遗传操作。
水稻的进化离不开基因驯化,正是由于基因驯化,才能将不符合我们“审美”的野生稻,驯化为“人见人爱”的优质栽培稻。
就拿水稻的“进化标志”来说,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水稻也是如此。
在大家眼里,水稻植株都是直立生长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就如琼省的普通野生稻,其实是匍匐生长的。这些野生稻非常矮小并且分蘖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分蘖的角度非常大,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光合利用效率低,从而降低产量。
除了产量低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以外,匍匐生长的水稻更难进行收获,所以人类才会慢慢将它们驯化为直立生长、株型挺拔的普通栽培稻,这也是水稻驯化最直接的标志。
一代代的水稻,通过人类的驯化,才能表现出一些我们需要的“美丽性状”,比如产量提高、容易收获、抗倒伏等等。
“嘉籼1号”的这些性状表现就相当的“美丽”。
但是像陈建章这样的科学家,还是要呕心沥血地去研究“矮穷矬”的野生稻。
这是因为,驯化其实是会导致大量优良基因丢失——不管是对于哪一种作物来说。
就拿水稻做例子,野生稻既然能在某种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稻坚强”,其中必定含有大量抗病抗逆的优良基因。
然而人类过分追求产量的驯化稻已缺失了抗病的优良基因。
现在陈建章想要既抗病又高产的水稻,也只能想方设法地从野生稻种质资源上寻找答案——这些野生稻含有非常多优良的基因,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从中可以找到人类需要的基因,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增强驯化稻的抗病抗逆能力。
灵阵能加速这一进程,但其实并不起决定作用。
因此齐政对陈建章他们的育种工作还是很认可的,他对自己的挑剔表示歉意“你们实验室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是我太挑剔了。”
陈建章摆手表示不在意“我们育种研究的意义不就在这体现吗?水稻的进化时刻不停。我们人类的驯化活动其实是一双有形的手,而大自然的驯化则是无形的手,水稻最终进化的趋势,也必将是既满足人类需求又适应环境的新平衡。”
齐政默默点头,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不能停止的征程。
因为水稻也爱“复古”——如果细心留意一下田里,就会发现,非常整齐一致的水稻里,会突然冒出那么几株长相迥异、“特立独行”的水稻。这些突然冒出的水稻叫“鬼稻”。
“鬼稻”像野草一样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更适合当地环境,也非常接近野生稻的性状,大有返祖趋势。这就是水稻的“去驯化”现象。
人类的驯化和大自然的驯化总是在来回拉锯!
而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育种科学家,在与大自然那双无形之手的拉锯中,铸就伟大!如袁老先生,即使八九十岁的高龄了,依然面朝土地,播种梦想。
……
“虽然,以袁老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很高,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杂交水稻由于经过多代选育,米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感,比不上其他一些纯种的水稻。”
齐政说道“过去的作物研究,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如何培育更为高产的品种,以产出更多的粮食,以让民众吃饱肚子。”
“但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消费升级是大趋势,这就对粮食的品种改良,以及附加值的增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嘉谷肯定是要跟着这个趋势走的。嘉籼1号虽然有缺点,但还是蛮符合这个趋势的。实验室的目标,就是继续选育口感更好,附加值更高的嘉籼2号、3号……我们的公司名叫嘉谷,如果有一天,你们培育出了既满足人类需求又适应环境的新平衡的水稻品种,我会建议以‘嘉谷1号’为名……”
第195章 多管齐下,技术攻势
对于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种植户们抱有疑虑是最正常不过的了,这种时候就要靠大力吆喝了。
所谓兵马未动“吹牛”先行……呃,应该是推介先行。
面对有意合作的农户,嘉谷农资强化了主推品种“嘉籼1号”的宣传推介,突出综合优良性状和高产高效主体稻作方式的应用,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的示范展示,以作优化当地品种与稻作方式布局。
江右省虽然是产粮大省,但在过去一直种植杂交水稻品种,品种多、乱、杂,农民种粮效益低。
嘉谷农资推介的“嘉籼1号”,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特点迅速被当地农民接受。
在鄱阳湖平原之后,“嘉籼1号”在江右省的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等水稻产区也迅速被广泛推广种植。
在嘉谷的推介中,“嘉籼1号”一时占有“超级稻的产量,优质稻的价格”、“遍地都是黄金甲”等美誉——好不好,全凭一张嘴,不过这也不能算骗人,“嘉籼1号”好歹还是值得一波自吹自擂的。
农民接受了“嘉籼1号”,接下来才真正进入重头戏。
为了加强合作,展示专业化服务水平,嘉谷农资专门挑选了一批种粮大户,组织他们进行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的现场观摩考察。
鄱阳湖平原的董启军就有幸作为其中一名代表参加观摩。
第一站是嘉谷农资的育秧基地。为了集中育秧地点和规模,嘉谷农资在江右省粮食产区建设了一批永久性、高标准的商品化集中育秧基地,切实解决家家户户分散育秧难、难以育壮秧等问题。
在育秧基地内,一条大型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制作秧盘,几名工人忙着向生产线添加基质土和稻种。从放盘、铺土播种、覆土到秧盘输出,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
“我们现在每天制作的秧盘总量在七千盘左右,按一千亩的耕地来算,以前起码要育十天秧,现在只要半个星期左右就能轻松完成这个工作了。”现场工人介绍道。
老农民董启军双眼放光地看着育秧流水线。
挽裤、撸袖、整地、挖畦一直是水稻传统种植的育秧模式。
以前,人工育的秧苗有稀有密,质量不合格,也不符合机械栽插。如今,嘉谷农资使用自动化机械育秧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秧盘,种子均匀,泥的厚度适中,出苗整齐。不仅提升了育秧的效率和秧苗的质量,还让自己这种农民“洗脚上岸”,更为后期的机插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站就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做先进生产力了。
“今年我们公司在江右省各水稻产区建立了机械化育秧基地主体19家,拥有机械化育秧流水线35套。”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说道,随着嘉谷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水稻生产切实跑出了“加速度”。
接下来是嘉谷农资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要知道,在农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的现象非常普遍。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按照土壤类型分布和作物布局,综合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及肥料效应状况,划分施肥分区,确定施肥数量、时间、方法,达到合理用肥的目的。
“我们公司今年投入六千万,用于江右省水稻产区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和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嘉谷农资的员工大声说道,引起了一阵惊呼。
嘉谷的主粮战略是一个长期化的发展战略。
从今年起,嘉谷就和产粮区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并完善“统一测配、定向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机制,希望能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五个一”模式,即县有一个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乡(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份施肥建议卡、供肥网点一次供齐肥料。
这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但是这个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机制建立起来后,好处也是惊人的——种植户与嘉谷的捆绑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嘉谷掌控一手粮源也将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各位农民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未对田块实施过测土配方施肥的,应抓住今年我们公司为合作农户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契机,积极进行尝试。你们没听错,就是免费!而如果已尝到测土配方施肥带来增收甜头的朋友们,也希望将自己的好经验与周围的农户分享……”技术人员积极推介道。
听到是免费服务,参观团的种植户们都毫不犹豫,纷纷向技术人员咨询细节。
董启军就在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分析下得知,他承包种植的六十多亩水稻,如果搞起了测土配方施肥,预计肥料钱至少能省下两千元,稻谷产量能增加了一千多公斤,两项加起来节本增收几千元以上。
董启军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状,他下定决心,回去第一时间就让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给自家的稻田搞测土配方施肥。
最后才是嘉谷农业公司建立的“现代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为了促进示范辐射功能发挥,嘉谷农业携手嘉谷农资在江右省广泛建立自有示范基地。今年自有的水稻综合示范基地达到二十万亩,真正做到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稻田综合种养就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家鸭、蟹、河虾、河鱼等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嘉谷农业的“现代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有多个。
稻鸭共生模式示范基地是以水田为基础,种“嘉籼1号”为中心,以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生态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实现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
稻鱼共生模式示范基地该模式是在不改变水田种稻的前提下,适当加高加固田埂,开挖少量沟坑,以实现稻鱼混养。
稻虾连作模式示范基地,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科学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实现水稻、小龙虾共生,达到生态环保、高产高效……
示范基地里的田间有标识、技术有说明、参观有讲解……农民是最实在的,什么都比不过眼见为实。
嘉谷建立的示范基地,既是为了摸索完善水稻生态种植模式,也是为了让农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进一步推广水稻生态种植。
……
嘉谷的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服务,仿佛给观摩的种粮大户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智能化育秧工厂每天“生产”上万盘秧苗;上千亩稻田,高速插秧机两三天便可完工;水稻使用养猪场的有机肥料;收获时节,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现代化机械齐上阵……这幅激动人心的现代农业生产图景,不是在欧美,而是切切实实出现在自己身边。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生产图景!
第196章 虫害来袭
在嘉谷的系列攻势下,江右省近半的水稻种植户都对嘉谷“投怀送抱”。
嘉谷的江右省水稻战略貌似开了个好头。
但老天总是不见得有人顺风顺水,一场考验悄然而至。
“今年早春温度回升特别快,现在有预兆显示,稻螟发生期提前,一场虫灾防治迫在眉睫了。”嘉谷农资的杜为民综合各方情报,得到了这个不妙的消息。
我国虫灾素有“北蝗南螟”之说,“蝗”自然是大家熟悉的蝗虫;螟害主要来自二化螟和三化螟。
自96年开始了一场大螟虫灾害,此后是连年爆发,近几年灾情进一步恶化。
“嘉籼1号的优势,大概也就是口感和产量了!”齐政在嘉谷位于琼省的“水稻育种基地”里,对陈建章说道。
琼省的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又因为坐拥得天独厚的“光、温、水”资源,农业品种在琼省南繁基地通过加代繁殖,选育周期能够缩短二分之一,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约有七成经由南繁基地培育,被科研人员誉为“育种天堂”。
从两年前开始,陈建章就建议嘉谷也到琼省开展育种工作,目前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嘉籼1号”——一种常规的优质籼米品种,也就是这次嘉谷主要推广的水稻品种。
不同于仙茗大米这种灵植,全程生长都需要灵阵的“呵护”,“嘉籼1号”是能在各地推广种植的。
齐政这次只是在育种基地布置了“青竹百灵阵”,优化育种的品质,但不妨碍育种基地里推出的良种的大规模推广。
说到底,“嘉籼1号”就是一种“凡种”而已,脱离灵阵对其影响不大。不过这也正是嘉谷需要的品种——不能大规模推广的品种,如仙茗大米,终究只能占据一隅之地,无法影响大局。
而对于齐政的评价,陈建章表示不服“不至于吧,‘嘉籼1号’在品质上虽然跟仙茗大米没法比,但跟常规品种比起来绝对算得上是优异了。再说了,其他性状表现也不算差吧?”
严格说起来,“嘉籼1号”不完全是嘉谷自己培育的品种,是嘉谷实验室与琼省其他实验基地合作,在其的优良水稻品种中,进一步改良所得。
不过正如陈建章所说,“嘉籼1号”表现还是不差的。
“嘉籼1号”全生育期130天,株型紧凑,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叶片淡绿色,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好,成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0公斤;通过了琼省的品种审定。
“嘉籼1号”是早熟籼稻品种,适宜于国内南方稻瘟病轻发区作早、晚稻种植。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陈建章倒也坦诚。
“嘉籼1号”最大的不足就是,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只有5,也即病抗性相对不强,同时耐低温能力只是中等。
对此,陈建章表示不慌“嘉籼1号下一步的改良,就要靠野生稻了。”
水稻品种的培育,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驯化”过程。
水稻的基因组,是禾谷类作物中最小的,因此非常容易进行杂交和转化等遗传操作。
水稻的进化离不开基因驯化,正是由于基因驯化,才能将不符合我们“审美”的野生稻,驯化为“人见人爱”的优质栽培稻。
就拿水稻的“进化标志”来说,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水稻也是如此。
在大家眼里,水稻植株都是直立生长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就如琼省的普通野生稻,其实是匍匐生长的。这些野生稻非常矮小并且分蘖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分蘖的角度非常大,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光合利用效率低,从而降低产量。
除了产量低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以外,匍匐生长的水稻更难进行收获,所以人类才会慢慢将它们驯化为直立生长、株型挺拔的普通栽培稻,这也是水稻驯化最直接的标志。
一代代的水稻,通过人类的驯化,才能表现出一些我们需要的“美丽性状”,比如产量提高、容易收获、抗倒伏等等。
“嘉籼1号”的这些性状表现就相当的“美丽”。
但是像陈建章这样的科学家,还是要呕心沥血地去研究“矮穷矬”的野生稻。
这是因为,驯化其实是会导致大量优良基因丢失——不管是对于哪一种作物来说。
就拿水稻做例子,野生稻既然能在某种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稻坚强”,其中必定含有大量抗病抗逆的优良基因。
然而人类过分追求产量的驯化稻已缺失了抗病的优良基因。
现在陈建章想要既抗病又高产的水稻,也只能想方设法地从野生稻种质资源上寻找答案——这些野生稻含有非常多优良的基因,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从中可以找到人类需要的基因,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增强驯化稻的抗病抗逆能力。
灵阵能加速这一进程,但其实并不起决定作用。
因此齐政对陈建章他们的育种工作还是很认可的,他对自己的挑剔表示歉意“你们实验室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是我太挑剔了。”
陈建章摆手表示不在意“我们育种研究的意义不就在这体现吗?水稻的进化时刻不停。我们人类的驯化活动其实是一双有形的手,而大自然的驯化则是无形的手,水稻最终进化的趋势,也必将是既满足人类需求又适应环境的新平衡。”
齐政默默点头,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不能停止的征程。
因为水稻也爱“复古”——如果细心留意一下田里,就会发现,非常整齐一致的水稻里,会突然冒出那么几株长相迥异、“特立独行”的水稻。这些突然冒出的水稻叫“鬼稻”。
“鬼稻”像野草一样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它们更适合当地环境,也非常接近野生稻的性状,大有返祖趋势。这就是水稻的“去驯化”现象。
人类的驯化和大自然的驯化总是在来回拉锯!
而正是这些默默耕耘的育种科学家,在与大自然那双无形之手的拉锯中,铸就伟大!如袁老先生,即使八九十岁的高龄了,依然面朝土地,播种梦想。
……
“虽然,以袁老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很高,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饱肚子的问题,但杂交水稻由于经过多代选育,米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感,比不上其他一些纯种的水稻。”
齐政说道“过去的作物研究,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如何培育更为高产的品种,以产出更多的粮食,以让民众吃饱肚子。”
“但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消费升级是大趋势,这就对粮食的品种改良,以及附加值的增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嘉谷肯定是要跟着这个趋势走的。嘉籼1号虽然有缺点,但还是蛮符合这个趋势的。实验室的目标,就是继续选育口感更好,附加值更高的嘉籼2号、3号……我们的公司名叫嘉谷,如果有一天,你们培育出了既满足人类需求又适应环境的新平衡的水稻品种,我会建议以‘嘉谷1号’为名……”
第195章 多管齐下,技术攻势
对于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种植户们抱有疑虑是最正常不过的了,这种时候就要靠大力吆喝了。
所谓兵马未动“吹牛”先行……呃,应该是推介先行。
面对有意合作的农户,嘉谷农资强化了主推品种“嘉籼1号”的宣传推介,突出综合优良性状和高产高效主体稻作方式的应用,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的示范展示,以作优化当地品种与稻作方式布局。
江右省虽然是产粮大省,但在过去一直种植杂交水稻品种,品种多、乱、杂,农民种粮效益低。
嘉谷农资推介的“嘉籼1号”,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特点迅速被当地农民接受。
在鄱阳湖平原之后,“嘉籼1号”在江右省的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等水稻产区也迅速被广泛推广种植。
在嘉谷的推介中,“嘉籼1号”一时占有“超级稻的产量,优质稻的价格”、“遍地都是黄金甲”等美誉——好不好,全凭一张嘴,不过这也不能算骗人,“嘉籼1号”好歹还是值得一波自吹自擂的。
农民接受了“嘉籼1号”,接下来才真正进入重头戏。
为了加强合作,展示专业化服务水平,嘉谷农资专门挑选了一批种粮大户,组织他们进行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的现场观摩考察。
鄱阳湖平原的董启军就有幸作为其中一名代表参加观摩。
第一站是嘉谷农资的育秧基地。为了集中育秧地点和规模,嘉谷农资在江右省粮食产区建设了一批永久性、高标准的商品化集中育秧基地,切实解决家家户户分散育秧难、难以育壮秧等问题。
在育秧基地内,一条大型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制作秧盘,几名工人忙着向生产线添加基质土和稻种。从放盘、铺土播种、覆土到秧盘输出,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
“我们现在每天制作的秧盘总量在七千盘左右,按一千亩的耕地来算,以前起码要育十天秧,现在只要半个星期左右就能轻松完成这个工作了。”现场工人介绍道。
老农民董启军双眼放光地看着育秧流水线。
挽裤、撸袖、整地、挖畦一直是水稻传统种植的育秧模式。
以前,人工育的秧苗有稀有密,质量不合格,也不符合机械栽插。如今,嘉谷农资使用自动化机械育秧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秧盘,种子均匀,泥的厚度适中,出苗整齐。不仅提升了育秧的效率和秧苗的质量,还让自己这种农民“洗脚上岸”,更为后期的机插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站就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做先进生产力了。
“今年我们公司在江右省各水稻产区建立了机械化育秧基地主体19家,拥有机械化育秧流水线35套。”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说道,随着嘉谷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水稻生产切实跑出了“加速度”。
接下来是嘉谷农资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要知道,在农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的现象非常普遍。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按照土壤类型分布和作物布局,综合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及肥料效应状况,划分施肥分区,确定施肥数量、时间、方法,达到合理用肥的目的。
“我们公司今年投入六千万,用于江右省水稻产区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和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嘉谷农资的员工大声说道,引起了一阵惊呼。
嘉谷的主粮战略是一个长期化的发展战略。
从今年起,嘉谷就和产粮区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并完善“统一测配、定向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机制,希望能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五个一”模式,即县有一个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乡(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份施肥建议卡、供肥网点一次供齐肥料。
这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但是这个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机制建立起来后,好处也是惊人的——种植户与嘉谷的捆绑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嘉谷掌控一手粮源也将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各位农民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未对田块实施过测土配方施肥的,应抓住今年我们公司为合作农户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契机,积极进行尝试。你们没听错,就是免费!而如果已尝到测土配方施肥带来增收甜头的朋友们,也希望将自己的好经验与周围的农户分享……”技术人员积极推介道。
听到是免费服务,参观团的种植户们都毫不犹豫,纷纷向技术人员咨询细节。
董启军就在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分析下得知,他承包种植的六十多亩水稻,如果搞起了测土配方施肥,预计肥料钱至少能省下两千元,稻谷产量能增加了一千多公斤,两项加起来节本增收几千元以上。
董启军一张老脸笑成了菊花状,他下定决心,回去第一时间就让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给自家的稻田搞测土配方施肥。
最后才是嘉谷农业公司建立的“现代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为了促进示范辐射功能发挥,嘉谷农业携手嘉谷农资在江右省广泛建立自有示范基地。今年自有的水稻综合示范基地达到二十万亩,真正做到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稻田综合种养就是指根据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家鸭、蟹、河虾、河鱼等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嘉谷农业的“现代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有多个。
稻鸭共生模式示范基地是以水田为基础,种“嘉籼1号”为中心,以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生态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实现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能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
稻鱼共生模式示范基地该模式是在不改变水田种稻的前提下,适当加高加固田埂,开挖少量沟坑,以实现稻鱼混养。
稻虾连作模式示范基地,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科学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实现水稻、小龙虾共生,达到生态环保、高产高效……
示范基地里的田间有标识、技术有说明、参观有讲解……农民是最实在的,什么都比不过眼见为实。
嘉谷建立的示范基地,既是为了摸索完善水稻生态种植模式,也是为了让农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进一步推广水稻生态种植。
……
嘉谷的现代化水稻种植技术服务,仿佛给观摩的种粮大户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智能化育秧工厂每天“生产”上万盘秧苗;上千亩稻田,高速插秧机两三天便可完工;水稻使用养猪场的有机肥料;收获时节,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现代化机械齐上阵……这幅激动人心的现代农业生产图景,不是在欧美,而是切切实实出现在自己身边。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生产图景!
第196章 虫害来袭
在嘉谷的系列攻势下,江右省近半的水稻种植户都对嘉谷“投怀送抱”。
嘉谷的江右省水稻战略貌似开了个好头。
但老天总是不见得有人顺风顺水,一场考验悄然而至。
“今年早春温度回升特别快,现在有预兆显示,稻螟发生期提前,一场虫灾防治迫在眉睫了。”嘉谷农资的杜为民综合各方情报,得到了这个不妙的消息。
我国虫灾素有“北蝗南螟”之说,“蝗”自然是大家熟悉的蝗虫;螟害主要来自二化螟和三化螟。
自96年开始了一场大螟虫灾害,此后是连年爆发,近几年灾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