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明的水泥路越来越多,官道的安全有了保障,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南来北往交易的人多了,这银子眼看着就不够用了,再加上带着大笔的银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用宝钞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以前最担心的是宝钞无法兑现,如今既然有官家担保兑现,商户们开始使用,宝钞的价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就连民间的商贩,攒的铜钱多了,以前会兑成银子存在家里,可现在也会换成宝钞,因为宝钞只要持有,每年还能获取七八厘(年息7-8%)的利息。
要知道,在大家还停留在存钱在钱庄得给钱庄手续费的年代,银行的宝钞可以兑出利息这种好事,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
于是当初八折抛售了宝钞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死扛着不肯交出田地的大地主们,第一年看着太子殿下没动静,有点安心。
第二年看着太子殿下依然没理他们,大家开始有点慌。
第三年大家开始哭着喊着求太子殿下收地了!
作者有话说:
距离完结还有一段时间,我会认真写完这个故事的。
推一下预收文《不肖帝》和《大宋第一酒楼》,点击作者专栏进入可选,都是轻松爽文,会吸取这本书的教训,给大家呈现更轻松的故事。
第五十六章
杨家虽然因为守孝回了老家,但杨廷和的至交好友甚多,对朝中的政事了解也很及时,更不用说每期的邸报小太子都会让人送给杨慎一份,他们人虽然不在京城,可该知道的事一点都没落下。
从得知朝廷要求重新丈量田亩,收回多占的田地后,杨廷和就果断让族人先行自查,查清楚没有侵占之事后,就开始考虑留多少农田合适。
这事儿,他还特地找来杨慎商量。
你与太子殿下相处的时间长,可有想过,他下一步会如何做?
杨慎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素来天马行空,我也想不出他要如何应对。只是以殿下的决断,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一定会达到目标。
想了想,他很含蓄地说道:比如早朝之事。
这个杨廷和最清楚不过,他还有几个同僚跑去午门跪阶,义愤填膺地抗议太子殿下妄改祖制,可一年半载以后,如今的早午朝都改了,大家可以多睡两个时辰,不用去早朝站着当背景板,慢慢的习惯下来,再没人提起祖制的事儿了。
他当然知道里面还有李东阳的手段,可太子能用李阁老之计,听得进谏言,而不是一意孤行,就已超出了他的年少心性,远胜常人。
既然连儿子都说了,太子想做的事,肯定会做到皇帝会帮他,内阁会帮他,那些反对的人呵呵,杨廷和对于那些勋贵世家的嘴脸再清楚不过,当机立断决定
跟太子殿下的政策走,绝不阳奉阴违,更不能搞对抗。
于是政令下来后,杨家的账簿干干净净,没有多占一亩地,还主动捐赠了一百亩良田给县学,用于资助贫困的学子读书科举。
再等到甘州的土豆番薯玉米大获丰收,产量一亩顶寻常麦粟两三倍之多,棉花从江南到江北,一直推广到了北疆一代,产量不断上涨
接着太子殿下又让人改良了江南黄道婆留下的纺织技术,新型织机的效率比原来高出一倍
更不用说一天天蔓延开来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听说连堪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都已经被打通,马上就要修通成都到汉中的官道了。
而云贵一代的土司,都开始派出自家子弟上京读书,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参加州县的免费社学,这些变化起初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点一滴的,很快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杨廷和便让那些原本已不种田,单靠收租的族人,开始经营店铺,正好跟着官道的铺设,走通了茶马之道,又跟云贵的山民搭上了线,从他们那收了高山茶,重新炒制后再卖往西域和北疆。
单这一项的收入,就比他们以往经营田庄的利润高出十倍以上。
第二年,不光是北疆的粮食丰收,就连云贵的梯田和三季稻也顺利丰收,更不用说湖广之地种上了占城稻的地区,一年两熟,真的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
粮仓爆满,天下无饥,结果是粮价下跌了足足三成。
这还是在朱厚照紧急安排户部依然照惯例征收粮税,不得按市价压低粮价的结果。
所谓谷贱伤农,若是粮价跌得狠了,原本的丰收最后依然无法帮助农民获得温饱,这时候就不能指望完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维持市场的价格。
尤其是这一次的丰收,真正大丰收的是普通的自耕农,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勋贵们,反而平均产量比往年没多出多少。
给自己干活的自耕农和给主家干活的佃户庄农,那积极性和效率是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
原本大多数粮商都是出自地主豪商门下,他们掌控着粮食的产出和销售,自然也掌握着粮价的涨跌。
大丰收的时候他们本想压价收粮,囤起来待日后再抬价出售。可没想到官方居然还平价收粮,就逼得他们没法靠低价收粮来赚取差价。
而原本他们收了粮大多也是卖给官方,甚至可以凭借运送军粮之功,换取盐引,这一招从北宋时就开始施行,到如今也是南方盐商进货的大头。
--
以前最担心的是宝钞无法兑现,如今既然有官家担保兑现,商户们开始使用,宝钞的价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就连民间的商贩,攒的铜钱多了,以前会兑成银子存在家里,可现在也会换成宝钞,因为宝钞只要持有,每年还能获取七八厘(年息7-8%)的利息。
要知道,在大家还停留在存钱在钱庄得给钱庄手续费的年代,银行的宝钞可以兑出利息这种好事,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
于是当初八折抛售了宝钞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死扛着不肯交出田地的大地主们,第一年看着太子殿下没动静,有点安心。
第二年看着太子殿下依然没理他们,大家开始有点慌。
第三年大家开始哭着喊着求太子殿下收地了!
作者有话说:
距离完结还有一段时间,我会认真写完这个故事的。
推一下预收文《不肖帝》和《大宋第一酒楼》,点击作者专栏进入可选,都是轻松爽文,会吸取这本书的教训,给大家呈现更轻松的故事。
第五十六章
杨家虽然因为守孝回了老家,但杨廷和的至交好友甚多,对朝中的政事了解也很及时,更不用说每期的邸报小太子都会让人送给杨慎一份,他们人虽然不在京城,可该知道的事一点都没落下。
从得知朝廷要求重新丈量田亩,收回多占的田地后,杨廷和就果断让族人先行自查,查清楚没有侵占之事后,就开始考虑留多少农田合适。
这事儿,他还特地找来杨慎商量。
你与太子殿下相处的时间长,可有想过,他下一步会如何做?
杨慎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素来天马行空,我也想不出他要如何应对。只是以殿下的决断,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一定会达到目标。
想了想,他很含蓄地说道:比如早朝之事。
这个杨廷和最清楚不过,他还有几个同僚跑去午门跪阶,义愤填膺地抗议太子殿下妄改祖制,可一年半载以后,如今的早午朝都改了,大家可以多睡两个时辰,不用去早朝站着当背景板,慢慢的习惯下来,再没人提起祖制的事儿了。
他当然知道里面还有李东阳的手段,可太子能用李阁老之计,听得进谏言,而不是一意孤行,就已超出了他的年少心性,远胜常人。
既然连儿子都说了,太子想做的事,肯定会做到皇帝会帮他,内阁会帮他,那些反对的人呵呵,杨廷和对于那些勋贵世家的嘴脸再清楚不过,当机立断决定
跟太子殿下的政策走,绝不阳奉阴违,更不能搞对抗。
于是政令下来后,杨家的账簿干干净净,没有多占一亩地,还主动捐赠了一百亩良田给县学,用于资助贫困的学子读书科举。
再等到甘州的土豆番薯玉米大获丰收,产量一亩顶寻常麦粟两三倍之多,棉花从江南到江北,一直推广到了北疆一代,产量不断上涨
接着太子殿下又让人改良了江南黄道婆留下的纺织技术,新型织机的效率比原来高出一倍
更不用说一天天蔓延开来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听说连堪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都已经被打通,马上就要修通成都到汉中的官道了。
而云贵一代的土司,都开始派出自家子弟上京读书,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参加州县的免费社学,这些变化起初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点一滴的,很快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杨廷和便让那些原本已不种田,单靠收租的族人,开始经营店铺,正好跟着官道的铺设,走通了茶马之道,又跟云贵的山民搭上了线,从他们那收了高山茶,重新炒制后再卖往西域和北疆。
单这一项的收入,就比他们以往经营田庄的利润高出十倍以上。
第二年,不光是北疆的粮食丰收,就连云贵的梯田和三季稻也顺利丰收,更不用说湖广之地种上了占城稻的地区,一年两熟,真的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
粮仓爆满,天下无饥,结果是粮价下跌了足足三成。
这还是在朱厚照紧急安排户部依然照惯例征收粮税,不得按市价压低粮价的结果。
所谓谷贱伤农,若是粮价跌得狠了,原本的丰收最后依然无法帮助农民获得温饱,这时候就不能指望完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维持市场的价格。
尤其是这一次的丰收,真正大丰收的是普通的自耕农,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勋贵们,反而平均产量比往年没多出多少。
给自己干活的自耕农和给主家干活的佃户庄农,那积极性和效率是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
原本大多数粮商都是出自地主豪商门下,他们掌控着粮食的产出和销售,自然也掌握着粮价的涨跌。
大丰收的时候他们本想压价收粮,囤起来待日后再抬价出售。可没想到官方居然还平价收粮,就逼得他们没法靠低价收粮来赚取差价。
而原本他们收了粮大多也是卖给官方,甚至可以凭借运送军粮之功,换取盐引,这一招从北宋时就开始施行,到如今也是南方盐商进货的大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