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酒下了车,身后是月光洗练下清冷又盛烈的丁香。
她对他挥手告别,然后没再回头地一直往小区里走。
“再见,陈诗酒。”陆星寒降下车窗叫住她。
她回过头来的一瞬间,表情有些不明所以,眼睛对上他,倏而之间,很快冲他露出了一个清澈的笑容。
那笑容好像在说:陆星寒,我们下次见呀。
她应该不会明白,他此时说的再见,大概是再也见不到的意思了。今天过后,他就不会招惹她和她继续联系了。
月光和路灯交叠的光线下,看着她再一次头也不回的背影,陆星寒缓缓升上了车窗。
静坐了一会儿,鼻腔之间还是能嗅到一点残留在驾驶室内的丁香气味。
陆星寒突然想去百度一下:丁香花的香味形容起来,是不是有一种苦淡的哀伤和沮丧啊?
作者有话说:
写祝之繁想起了我的一个笔友。N年前高中那会儿,我的一篇文在杂志上被笔友碰上,上面居然神奇的有我学校的地址和班级,然后隔了N个省距离的他居然给我写了信。不过那封信比较坎坷,兜兜转转过了好久我才在学校传达室收到(大概有一个多月?)。
收到信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逼的,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陆陆续续一直在通信,又加了扣扣和微信。笔友是神人,特别有资本任性的那种,原本读理科就读的特别好,全省前几十,中途却任性高二下转去了文科,结果依旧一考封神。
第一次高考他差了几分上top2,经历了一年苦闷的复读第二年上了,不过当时又得到消息港中文在北京招生,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让人家鸽了top2投奔港中文,他去面了还拿到了奖学金,那天告诉我结果我真是高兴的蹦了起来。之后他就一直在香港生活到现在。上次见面也是他出差来我的城市,当时还带了另外一个酷盖朋友来玩。大千世界,缘分真的好奇妙!写这章有点找回当年那种古早交友的感觉了。
第25章
回到祝之繁家, 陈诗酒听曹阿姨说祝之繁又出去跑步了,于是径直转身上楼回了房间。
祝之繁家的这个房子,一年到头基本上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多塞进来几个人。她父母的律所开在浦东, 彼此是开放式的婚姻,各自另购的房子一个在浦东, 另一个像是避免讨嫌似的买在了浦西,平时很少回祝之繁这儿。
一家四口人,每人都住一套自己的房子。父母开诚布公向祝之繁和她哥说明他们婚姻状况的时候, 祝之繁因为年纪小没有过多选择权, 就继续生活在父母感情存续良好期间购下的这套洋房里。
对于这个分配结果,其实祝之繁是厌恶的。你们都有了新的生活, 全都搬去了新房子, 只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原地的老房子里,这一点儿都不公平。那种感觉就像……她被抛弃了, 还是同时被三个最亲的人抛弃。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最小,在这个家里最人微言轻,在敏感又脆弱的青春期只能默默接受大人们的安排。对家里发生的一切根本无力改变什么。
他们搬出这个房子的那天,祝之繁怔怔看着三家不同的搬家公司把小卡车开到自己家院子前, 搬运工将一个个打包好的纸箱搬运上车。原本空荡荡的卡车后槽像堆方块积木一样,没多半会车槽就被装满了,然后三辆小卡车发动起嗡嗡的沉闷引擎, 串珠似的开出了家门口的这条马路。
虽然它们离开时的方向一致, 但祝之繁知道一旦出了小区, 它们就要分别驶向不同的方向。
这个家在那一天分成了四个, 再也不是原来的一体了。
她呆呆杵在门口站了好久, 心里些许空荡与不知所措, 落寞的背影戳的保姆曹阿姨心都要碎了。
曹阿姨揽过她的肩安慰她说:“孩子,不要紧,以后咱们俩过日子照样红红火火,逢年过节,你爸妈他们说好的还回这儿一起过。再说你这么多年一直住校,在家的时间本来也不多,真把日子过起来,其实也不会跟之前差太多的。”
祝之繁在心里说:那怎么能一样呢?分居就是分居,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破裂,但这个家是彻头彻尾的完了。今天起,她就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陈诗酒认识祝之繁的时候,就是祝之繁从原生家庭被迫剥离出来没多久的那阵儿。
成人的世界真的挺怪的,时而晴朗,时而暴雨,但最后全都归寂于平静。
在祝之繁的童年印象里,父母曾经手拉着手在她爷爷崇明的乡下瓜田里散步,他们年轻的时候特别有话聊,甚至聊得入迷的时候,还会全然忘了祝之繁就跟在他们身后。
祝之繁被瓜田里跳蹿的小癞□□吸引了注意力,一头栽进了半湿半软的瓜地里,裙子糊了一身的湿泥,张嘴哇的一声哭了,才发现父母的背影已经从地垄的这头,漫步到了那头。
他们茫然的转过头来,看见拎着脏裙子从瓜地里挣扎着站起来的祝之繁,一边把原本牵着的手高高举起挥手安抚,一边取笑祝之繁:“囡囡侬做啥呀?小邋遢鬼,一到乡下就拿你没辙。”
祝之繁记得很清楚,他们感情好的时候,就连那一双向她高挥而起的手,都是紧紧缠握在一起,并不曾分离片刻。
生病之后的祝之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班上其他父母不在一起了的同学没得抑郁症,而她却得了呢?
--
她对他挥手告别,然后没再回头地一直往小区里走。
“再见,陈诗酒。”陆星寒降下车窗叫住她。
她回过头来的一瞬间,表情有些不明所以,眼睛对上他,倏而之间,很快冲他露出了一个清澈的笑容。
那笑容好像在说:陆星寒,我们下次见呀。
她应该不会明白,他此时说的再见,大概是再也见不到的意思了。今天过后,他就不会招惹她和她继续联系了。
月光和路灯交叠的光线下,看着她再一次头也不回的背影,陆星寒缓缓升上了车窗。
静坐了一会儿,鼻腔之间还是能嗅到一点残留在驾驶室内的丁香气味。
陆星寒突然想去百度一下:丁香花的香味形容起来,是不是有一种苦淡的哀伤和沮丧啊?
作者有话说:
写祝之繁想起了我的一个笔友。N年前高中那会儿,我的一篇文在杂志上被笔友碰上,上面居然神奇的有我学校的地址和班级,然后隔了N个省距离的他居然给我写了信。不过那封信比较坎坷,兜兜转转过了好久我才在学校传达室收到(大概有一个多月?)。
收到信的时候我整个人是懵逼的,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陆陆续续一直在通信,又加了扣扣和微信。笔友是神人,特别有资本任性的那种,原本读理科就读的特别好,全省前几十,中途却任性高二下转去了文科,结果依旧一考封神。
第一次高考他差了几分上top2,经历了一年苦闷的复读第二年上了,不过当时又得到消息港中文在北京招生,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让人家鸽了top2投奔港中文,他去面了还拿到了奖学金,那天告诉我结果我真是高兴的蹦了起来。之后他就一直在香港生活到现在。上次见面也是他出差来我的城市,当时还带了另外一个酷盖朋友来玩。大千世界,缘分真的好奇妙!写这章有点找回当年那种古早交友的感觉了。
第25章
回到祝之繁家, 陈诗酒听曹阿姨说祝之繁又出去跑步了,于是径直转身上楼回了房间。
祝之繁家的这个房子,一年到头基本上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多塞进来几个人。她父母的律所开在浦东, 彼此是开放式的婚姻,各自另购的房子一个在浦东, 另一个像是避免讨嫌似的买在了浦西,平时很少回祝之繁这儿。
一家四口人,每人都住一套自己的房子。父母开诚布公向祝之繁和她哥说明他们婚姻状况的时候, 祝之繁因为年纪小没有过多选择权, 就继续生活在父母感情存续良好期间购下的这套洋房里。
对于这个分配结果,其实祝之繁是厌恶的。你们都有了新的生活, 全都搬去了新房子, 只把我一个人留在了原地的老房子里,这一点儿都不公平。那种感觉就像……她被抛弃了, 还是同时被三个最亲的人抛弃。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最小,在这个家里最人微言轻,在敏感又脆弱的青春期只能默默接受大人们的安排。对家里发生的一切根本无力改变什么。
他们搬出这个房子的那天,祝之繁怔怔看着三家不同的搬家公司把小卡车开到自己家院子前, 搬运工将一个个打包好的纸箱搬运上车。原本空荡荡的卡车后槽像堆方块积木一样,没多半会车槽就被装满了,然后三辆小卡车发动起嗡嗡的沉闷引擎, 串珠似的开出了家门口的这条马路。
虽然它们离开时的方向一致, 但祝之繁知道一旦出了小区, 它们就要分别驶向不同的方向。
这个家在那一天分成了四个, 再也不是原来的一体了。
她呆呆杵在门口站了好久, 心里些许空荡与不知所措, 落寞的背影戳的保姆曹阿姨心都要碎了。
曹阿姨揽过她的肩安慰她说:“孩子,不要紧,以后咱们俩过日子照样红红火火,逢年过节,你爸妈他们说好的还回这儿一起过。再说你这么多年一直住校,在家的时间本来也不多,真把日子过起来,其实也不会跟之前差太多的。”
祝之繁在心里说:那怎么能一样呢?分居就是分居,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关系破裂,但这个家是彻头彻尾的完了。今天起,她就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陈诗酒认识祝之繁的时候,就是祝之繁从原生家庭被迫剥离出来没多久的那阵儿。
成人的世界真的挺怪的,时而晴朗,时而暴雨,但最后全都归寂于平静。
在祝之繁的童年印象里,父母曾经手拉着手在她爷爷崇明的乡下瓜田里散步,他们年轻的时候特别有话聊,甚至聊得入迷的时候,还会全然忘了祝之繁就跟在他们身后。
祝之繁被瓜田里跳蹿的小癞□□吸引了注意力,一头栽进了半湿半软的瓜地里,裙子糊了一身的湿泥,张嘴哇的一声哭了,才发现父母的背影已经从地垄的这头,漫步到了那头。
他们茫然的转过头来,看见拎着脏裙子从瓜地里挣扎着站起来的祝之繁,一边把原本牵着的手高高举起挥手安抚,一边取笑祝之繁:“囡囡侬做啥呀?小邋遢鬼,一到乡下就拿你没辙。”
祝之繁记得很清楚,他们感情好的时候,就连那一双向她高挥而起的手,都是紧紧缠握在一起,并不曾分离片刻。
生病之后的祝之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班上其他父母不在一起了的同学没得抑郁症,而她却得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