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没装,你少诬陷哎呀你再挠我生气了!
两人你来我往的扭打,闹得嘻嘻哈哈,床榻摇摇摆摆。
萧珩低声警告:快睡觉,再乱动,床要塌了。
一听床会塌,长宁果然安静下来她可不想被传出洞房塌床事件。
这一安静,便给了萧珩可趁之机,借着盖被子的时机,将长宁双手禁锢。
眼看那册子就要落入他手里,长宁蠕动着身躯,连带着将萧珩的手和册子一并压在身下。
两人安静对视一息,萧珩弯起唇角。
下一刻,长宁尖叫起来,你你你住手!
萧珩从背后将人赤条条地剥离出来,一手揽着佳人入怀,一手翻开画册。
这一看顿觉全身火热,黑曜石般的眸子亮得吓人,语气却颇为正经,原来你无聊时看的话本居然是这个不过这有什么好躲躲藏藏的,我又不会笑话你。
我是怕你笑话吗?
长宁心如死灰地阖眼,正想挽回一点颜面,就听萧珩咦了一声,居然还能这样?
他又认真地翻了几页,眼中异彩连连。
长宁还被人揽在怀中,明显感觉对方抬起了头
*
翌日,天蒙蒙亮。
按礼数,他们该起身给家中长辈请安,但萧珩双亲已逝,这个环节便省去,改为进宫谢恩。
不到辰时,灵霜就捧着新制的王妃命服进来,随后低头静静退出去。
长宁眼睫颤了颤,浑身提不起半点力气,任由萧珩帮她洗漱穿衣。
直到上了马车,她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看着身旁一脸容光焕发的萧珩,目光逐渐幽怨。
到了宫门,瞧见裴玖舞时,那幽怨又重了三分。
裴玖舞在军中有职务在身,今日是代父进宫述职的,一早便料到他们夫妻二人会进宫,面过圣后,便在宫门处等着。
长宁妹妹!
裴玖舞招呼了一声,瞧见他身旁的萧珩时,揶揄道:哎呀,以后该改口叫王妃呢,还是叫嫂子?
她朝萧珩挑了下眉,或者叫你妹夫?
萧珩难得对这样的玩笑不排斥,说笑间,大皇子拓跋昭的车驾经过,车上还有晋王从前的八皇子拓跋沣。
自建昭帝驾崩,新帝即位,萧珩得遗诏分封西蜀,当年同在太学的八皇子拓跋沣也得了个闲散王爵,除了多年未曾入京,倒也过得逍遥如意。
九弟
虽多年未见,拓跋沣还是一眼认出了容颜冷冽的萧珩。
已经是成过家的人了,仍没个正形,跳下马车后便兴冲冲地跑过去,拉着萧珩左瞅瞅,右看看,成个亲,都变样了,差点认不出来。
然后看向长宁,这就是你的新娘子吧哎,怎么好生眼熟?
他远在封地,若非拓跋昭相邀,他不会回京,对上京的风风雨雨也不关注,还不知道她的事情。
长宁略一屈膝,八皇兄。
如今她是萧珩的妻,自然与拓跋沣同辈。
拓跋沣有一瞬愣神,还是后头跟来的拓跋昭提醒了他,八皇叔,她是当初的小长宁啊。
他这才恍然,惊讶张大嘴,小、小长宁?你你们
拓跋沣指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差点没叫出声,一番挣扎后才捂住嘴,压低声音道:怎么回事?小长宁是我的宝贝侄女,怎么就成弟妹了?
此事说来话长拓跋昭觉得丢人,把他拖走了。
待他们走远后,长宁才道:他怎么突然进京了?
萧珩沉吟半晌,晋王妃是王皇后的娘家人,如此看来,晋王算是拓跋昭的盟友。
皇帝身子骨每况愈下,恐怕撑不了几年,然储位悬空至今,秦王又惨遭打压,眼下正是立拓跋昭为太子的大好时机。
萧珩自不会参与储位之争,辈分稳重的,也就只有晋王拓跋沣了,就算他再如何懒散不涉朝政,好歹也是当今皇帝的亲手足,说的话总归能有些分量。
不过这和我们也没关系了。萧珩牵过她的手,三日后,我们回西蜀。
两人都打定主意不管此事,同裴玖舞告别后就去了太极殿。
拓跋昭等人先一步到,各自入席,只等萧珩这对新婚夫妇。
李太后借口身子不适推了宴席,高座之上,只有帝后二人,旁边还有一个脸色苍白的李德妃,正暗自垂泪。
二人踏入殿中,施礼后两人落座,席位对面正好就是大皇子拓跋昭,他身侧坐着大皇子妃杨玉瑶。
落座的刹那,长宁与她对视。
王皇后笑吟吟地打破沉默,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九弟成婚了,八弟也回京了,你们兄弟这么多年,难得团圆了一次。
殿内几人笑着附和,长宁与萧珩二人却跟局外人似的,只低头吃菜,时不时交颈耳语。
王皇后几番向萧珩示好,赏赐金银,皆遭婉拒,一时气氛尴尬。
拓跋昭这人虽庸碌,但胜在心思细腻,很快端起酒盏走至萧珩长宁面前,皇叔,皇婶,侄儿在此以酒祝贺您二人新婚大喜。
长宁寻思着,她和拓跋昭交情还行,这酒得接。
正欲回礼,萧珩忽然出声:本王听说,我不在时,大皇子妃对阿宁不甚尊重,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拓跋昭笑意僵在嘴边。
王皇后干笑一声,都是误会一场,九弟先别生气玉瑶,还不快给你皇婶敬酒赔罪。
杨玉瑶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先前是玉瑶的不对,给皇婶赔罪,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最后半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蹦出来的。
长宁分得很开,拓跋昭是拓跋昭,杨玉瑶是杨玉瑶,她向来恩怨分明,虽不能支持拓跋昭夺储,却也不想为难,便受了这一礼,事情算是翻了篇,往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见长宁不计较,王皇后松了口气,都快别拘束了,用膳吧。
一顿饭用得尴尬至极,也就晋王那个没心没肺的,权当一家人团聚,挽着拓跋昭乐颠颠地谈天说地,偶尔也会向皇帝提一嘴立储之事。
只是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旁边默默无闻的德妃就要小声啜泣。
她与王皇后分坐于皇帝左右两侧,她一哭,皇帝就是想当看不见也难。
第102章 抄家
皇上,临儿之事定然是有奸人在背后推动,否则他一个禁足之人,怎么可能会昏迷在西蜀王府呢?
她不提拓跋临潜入王府欲行不轨,反强调拓跋临是被人陷害,毕竟大家见到拓跋临时,他是昏迷的状态,罪名又全是王皇后一人所定,完全没经过调查。
王皇后冷笑,妹妹此话何意?难不成,是本宫冤枉了他?
德妃又掩面啼哭,妾不敢。
王皇后最见不得她这幅嘴脸,别过脸阴阳怪气道:不敢就少在这儿大庭广众之下装可怜,也不嫌丢人。
皇帝静静听着二人拌嘴,咳嗽两声:秦王违抗皇命,私自出府,本就罪加一等,但德妃之言,也不无道理,就着令廷尉府
此等小事就不劳廷尉大人出面了。
萧珩出言打断,臣已派人调查,是否诬陷,大家也心中有数
说至此处,他刻意斜了德妃一眼,只要拓跋临日后敬重他的皇婶,臣想此事便可作罢,但既然德妃娘娘想要一个真相,臣这里,倒是还有些东西需要廷尉大人好好查查,可别又诬陷了秦王。
萧珩一击掌,便有一个侍卫上前,手中还有一沓信封。
德妃瞬即脸色惨白,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心头。
皇帝让廷尉彻查,就是想偏袒秦王的意思了,最终结果无非是抓个人当替死鬼,再说是误会一场,然后息事宁人。
可萧珩偏不给她们这个机会。
既然是德妃率先提起,他索性今日顺水推舟。
皇帝也被这一下打得措手不及,犹豫着拆开信封。
这一看,脸色越来越沉,气息越来越重,最后竟一挥手将桌案上的菜肴通通扫落。
逆子!逆子!咳咳
皇帝勃然大怒,吓得在场众人纷纷下跪,个个噤若寒蝉。
长宁好奇看向萧珩,似是询问,对方只是握住她的手,无声给予力量。
德妃吓得忘了哭,哆嗦着上前去扶,皇、皇上息怒您要保重身子
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皇帝用力一甩,挥开的德妃的手,将信笺扔到她脸上,声音颤抖,朕这些年究竟哪里亏待了他?看看,你看下他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德妃忙不迭去捡,打开一看,脸色乍青乍白,不不可能!临儿一向性子温和,老实本分,怎敢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诬陷?
皇帝怒极反笑,俯身一把揪起德妃的衣襟,那这些书信是什么?老实本分?难道和四方驻军私下联络,也是他本分吗?他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天子吗!
皇帝咆哮着,大手一扬,漫天信纸飞舞。
一听居然是和驻军来往,皇后立马坐不住了,冒着承受天子怒火的风险去捡那些书信,看后也是脸色苍白,这是和齐王旧部联络的书信?还有李、李大人?
捻着信纸的手有些颤抖,王皇后又捡了几张,其中甚至有互通荣国公府的书信。
荣国公手里握着兵马司,是上京除皇帝禁军之外,最重要的一支军队。
几封书信一结合,秦王的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王皇后惊呼出声,秦王这是要做什么?想逼宫吗?
她这一煽风点火,皇帝怒意更盛,当即下令让禁军统领前去捉人,然而口谕下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自裴琅被贬至边关后,禁军统领一职一直都握在李家人手中。
李家李家又是李家!
不知不觉间,外戚当权的局面已然形成。
皇帝暴躁地在台阶上来回走动,脑海中闪过宁国侯说的第三个人,视线便落在了萧珩身上。
九弟,此事既然是你发现的,便交由你来彻查。
臣,遵旨。
*
萧珩入京,除了一百亲兵随行,其余威远军皆驻扎城外,皇帝下令时,直接拨了自己身边的五百禁军给他。
随萧珩出宫前往秦王府的路上,长宁心底五味杂陈。
按照前世记忆,齐王府和荣国公府早在建昭帝时期就沆瀣一气,逼宫造反一事却发生在拓跋临登基时,前后足足酝酿了将近七八年。
前世,这场宫变是她带着威远军冲在前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叛乱平定,最后也是她亲自抄没两府。
而现在,拓跋临还是秦王,连太子都没当上,距离前世登基称帝的时间,也还有两三年之久,齐王等人甚至都还没谋划好,就因与秦王暗通书信,阖家迎来灭顶之灾。
前世对手,这一世变成盟友,不曾想,死得更快了。
马车里,萧珩见她脸色变幻,以为她在忧虑,便靠上前拥着她,别担心,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
我知道。长宁侧过脸去看他,昨夜突然出去,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吗?
萧珩在她额上落下一吻,是,但不全是。
长宁眉梢微挑,那你一件件说于我听。
昨夜季风回禀了好些事,你想从哪里听起?前往秦王府需要些时间,萧珩便开始故弄玄虚起来。
唔长宁想了想,就先说眼前的事情吧,你是怎么拿到那些书信的?
她记得,拓跋临一向是个谨慎之人。
萧珩稍作思索,告诉你了,我有什么好处吗?
长宁简直服了,这种时候也能讨价还价?
你去茶楼听说书都还要打赏呢。萧珩压根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可耻之处。
长宁脸颊微烫,撑着他的胸腔借力起身,在他唇上一点,打赏了,快说吧。
萧珩心满意足,咧着嘴道:记得太常卿府上的大姑娘秦初云吗?
长宁点点头,有些吃味道:记得,秦家有两个姑娘,都差点嫁给你。
她当初和二姑娘秦初月在王府后院吵过架,所以印象深刻,至于大姑娘秦初云,还是在萧珩去往西蜀就藩后,两人在茶楼里见到的。
当时的秦初云就表现得和她妹妹截然相反,不仅不怕,还对萧珩很是倾慕,甚至想只身一人追随到西蜀去,前来向她打听萧珩行踪,被她拒绝了。
果不其然,萧珩下一句便道:秦家的这位大姑娘探查到我的行军路线,竟一路追至雍州,后来更是随着大军一道去了西蜀。
长宁眼皮倏地抬起,瞪着他。
她一向不喜抓着人事事追问,所以关于萧珩在西蜀的事情,除非他主动提起,长宁都不会过多询问,她原以为上次在茶楼拒绝秦初云之后,便结束了,没想到这秦初云这般有恒心,居然追到西蜀去了。
可是
长宁皱眉,她一个闺阁女子,如何得知你的行军路线?
萧珩暧昧一笑,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长宁:
她报复性地咬了一下他的嘴唇。
她咬得有些用力,萧珩轻嘶了一声,还好咬的是嘴唇,不是其他地方
长宁脑子一嗡,脸颊爆红,能不能好好说话!
咳,问题就出在这里。萧珩端坐好,正色道:所以她提出要追随我时,我便将她留在军中,后来,果然发现她与秦王府的人飞鸽传书
秦初云在家中不受宠,此番出来只是想寻个依靠,这才做了拓跋临手中一颗棋子,不过前阵子秦王和程家闹翻,又连累李家出事,秦王自此声名狼藉,恐怕无缘储君之位,恰巧西蜀守将吴之祁的嫡子看上了她,有意求娶。
长宁有些感慨,她也是个可怜人,虽是嫡出,却因生母去得早,过得还不如府中庶女,如今能得吴将军庇护,也算后半生有了依靠。
尽管大魏民风开放,可闺阁女子大都没有差别,出嫁前的依靠是父亲,出嫁后,依靠便是夫君,秦初云前半生过得苦,挣扎过后,为自己搏了一个不算坏的归宿,比起逆来顺受,这份勇气值得尊重。
萧珩笑了笑,吴公子的母亲与王皇后同宗,加上拓跋临所行之事大逆不道,她便选择做内应
拓跋临估计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因为女人,接二连三在阴沟里翻船。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马车渐渐行至秦王府门前。
秦王府与齐王府只隔了两条街,与荣国公府更是相距不过几里。
萧珩一声令下,禁军四散,步伐整齐划一,声势浩大,数百床□□架起,顷刻间将三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附近几条街道的百姓见状,意识到要变天了,纷纷搂着自家婆娘孩子回家关门。
恋耽美
两人你来我往的扭打,闹得嘻嘻哈哈,床榻摇摇摆摆。
萧珩低声警告:快睡觉,再乱动,床要塌了。
一听床会塌,长宁果然安静下来她可不想被传出洞房塌床事件。
这一安静,便给了萧珩可趁之机,借着盖被子的时机,将长宁双手禁锢。
眼看那册子就要落入他手里,长宁蠕动着身躯,连带着将萧珩的手和册子一并压在身下。
两人安静对视一息,萧珩弯起唇角。
下一刻,长宁尖叫起来,你你你住手!
萧珩从背后将人赤条条地剥离出来,一手揽着佳人入怀,一手翻开画册。
这一看顿觉全身火热,黑曜石般的眸子亮得吓人,语气却颇为正经,原来你无聊时看的话本居然是这个不过这有什么好躲躲藏藏的,我又不会笑话你。
我是怕你笑话吗?
长宁心如死灰地阖眼,正想挽回一点颜面,就听萧珩咦了一声,居然还能这样?
他又认真地翻了几页,眼中异彩连连。
长宁还被人揽在怀中,明显感觉对方抬起了头
*
翌日,天蒙蒙亮。
按礼数,他们该起身给家中长辈请安,但萧珩双亲已逝,这个环节便省去,改为进宫谢恩。
不到辰时,灵霜就捧着新制的王妃命服进来,随后低头静静退出去。
长宁眼睫颤了颤,浑身提不起半点力气,任由萧珩帮她洗漱穿衣。
直到上了马车,她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看着身旁一脸容光焕发的萧珩,目光逐渐幽怨。
到了宫门,瞧见裴玖舞时,那幽怨又重了三分。
裴玖舞在军中有职务在身,今日是代父进宫述职的,一早便料到他们夫妻二人会进宫,面过圣后,便在宫门处等着。
长宁妹妹!
裴玖舞招呼了一声,瞧见他身旁的萧珩时,揶揄道:哎呀,以后该改口叫王妃呢,还是叫嫂子?
她朝萧珩挑了下眉,或者叫你妹夫?
萧珩难得对这样的玩笑不排斥,说笑间,大皇子拓跋昭的车驾经过,车上还有晋王从前的八皇子拓跋沣。
自建昭帝驾崩,新帝即位,萧珩得遗诏分封西蜀,当年同在太学的八皇子拓跋沣也得了个闲散王爵,除了多年未曾入京,倒也过得逍遥如意。
九弟
虽多年未见,拓跋沣还是一眼认出了容颜冷冽的萧珩。
已经是成过家的人了,仍没个正形,跳下马车后便兴冲冲地跑过去,拉着萧珩左瞅瞅,右看看,成个亲,都变样了,差点认不出来。
然后看向长宁,这就是你的新娘子吧哎,怎么好生眼熟?
他远在封地,若非拓跋昭相邀,他不会回京,对上京的风风雨雨也不关注,还不知道她的事情。
长宁略一屈膝,八皇兄。
如今她是萧珩的妻,自然与拓跋沣同辈。
拓跋沣有一瞬愣神,还是后头跟来的拓跋昭提醒了他,八皇叔,她是当初的小长宁啊。
他这才恍然,惊讶张大嘴,小、小长宁?你你们
拓跋沣指着面前的一对璧人,差点没叫出声,一番挣扎后才捂住嘴,压低声音道:怎么回事?小长宁是我的宝贝侄女,怎么就成弟妹了?
此事说来话长拓跋昭觉得丢人,把他拖走了。
待他们走远后,长宁才道:他怎么突然进京了?
萧珩沉吟半晌,晋王妃是王皇后的娘家人,如此看来,晋王算是拓跋昭的盟友。
皇帝身子骨每况愈下,恐怕撑不了几年,然储位悬空至今,秦王又惨遭打压,眼下正是立拓跋昭为太子的大好时机。
萧珩自不会参与储位之争,辈分稳重的,也就只有晋王拓跋沣了,就算他再如何懒散不涉朝政,好歹也是当今皇帝的亲手足,说的话总归能有些分量。
不过这和我们也没关系了。萧珩牵过她的手,三日后,我们回西蜀。
两人都打定主意不管此事,同裴玖舞告别后就去了太极殿。
拓跋昭等人先一步到,各自入席,只等萧珩这对新婚夫妇。
李太后借口身子不适推了宴席,高座之上,只有帝后二人,旁边还有一个脸色苍白的李德妃,正暗自垂泪。
二人踏入殿中,施礼后两人落座,席位对面正好就是大皇子拓跋昭,他身侧坐着大皇子妃杨玉瑶。
落座的刹那,长宁与她对视。
王皇后笑吟吟地打破沉默,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九弟成婚了,八弟也回京了,你们兄弟这么多年,难得团圆了一次。
殿内几人笑着附和,长宁与萧珩二人却跟局外人似的,只低头吃菜,时不时交颈耳语。
王皇后几番向萧珩示好,赏赐金银,皆遭婉拒,一时气氛尴尬。
拓跋昭这人虽庸碌,但胜在心思细腻,很快端起酒盏走至萧珩长宁面前,皇叔,皇婶,侄儿在此以酒祝贺您二人新婚大喜。
长宁寻思着,她和拓跋昭交情还行,这酒得接。
正欲回礼,萧珩忽然出声:本王听说,我不在时,大皇子妃对阿宁不甚尊重,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拓跋昭笑意僵在嘴边。
王皇后干笑一声,都是误会一场,九弟先别生气玉瑶,还不快给你皇婶敬酒赔罪。
杨玉瑶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先前是玉瑶的不对,给皇婶赔罪,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最后半句话,几乎是从牙缝里蹦出来的。
长宁分得很开,拓跋昭是拓跋昭,杨玉瑶是杨玉瑶,她向来恩怨分明,虽不能支持拓跋昭夺储,却也不想为难,便受了这一礼,事情算是翻了篇,往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见长宁不计较,王皇后松了口气,都快别拘束了,用膳吧。
一顿饭用得尴尬至极,也就晋王那个没心没肺的,权当一家人团聚,挽着拓跋昭乐颠颠地谈天说地,偶尔也会向皇帝提一嘴立储之事。
只是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旁边默默无闻的德妃就要小声啜泣。
她与王皇后分坐于皇帝左右两侧,她一哭,皇帝就是想当看不见也难。
第102章 抄家
皇上,临儿之事定然是有奸人在背后推动,否则他一个禁足之人,怎么可能会昏迷在西蜀王府呢?
她不提拓跋临潜入王府欲行不轨,反强调拓跋临是被人陷害,毕竟大家见到拓跋临时,他是昏迷的状态,罪名又全是王皇后一人所定,完全没经过调查。
王皇后冷笑,妹妹此话何意?难不成,是本宫冤枉了他?
德妃又掩面啼哭,妾不敢。
王皇后最见不得她这幅嘴脸,别过脸阴阳怪气道:不敢就少在这儿大庭广众之下装可怜,也不嫌丢人。
皇帝静静听着二人拌嘴,咳嗽两声:秦王违抗皇命,私自出府,本就罪加一等,但德妃之言,也不无道理,就着令廷尉府
此等小事就不劳廷尉大人出面了。
萧珩出言打断,臣已派人调查,是否诬陷,大家也心中有数
说至此处,他刻意斜了德妃一眼,只要拓跋临日后敬重他的皇婶,臣想此事便可作罢,但既然德妃娘娘想要一个真相,臣这里,倒是还有些东西需要廷尉大人好好查查,可别又诬陷了秦王。
萧珩一击掌,便有一个侍卫上前,手中还有一沓信封。
德妃瞬即脸色惨白,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心头。
皇帝让廷尉彻查,就是想偏袒秦王的意思了,最终结果无非是抓个人当替死鬼,再说是误会一场,然后息事宁人。
可萧珩偏不给她们这个机会。
既然是德妃率先提起,他索性今日顺水推舟。
皇帝也被这一下打得措手不及,犹豫着拆开信封。
这一看,脸色越来越沉,气息越来越重,最后竟一挥手将桌案上的菜肴通通扫落。
逆子!逆子!咳咳
皇帝勃然大怒,吓得在场众人纷纷下跪,个个噤若寒蝉。
长宁好奇看向萧珩,似是询问,对方只是握住她的手,无声给予力量。
德妃吓得忘了哭,哆嗦着上前去扶,皇、皇上息怒您要保重身子
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皇帝用力一甩,挥开的德妃的手,将信笺扔到她脸上,声音颤抖,朕这些年究竟哪里亏待了他?看看,你看下他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德妃忙不迭去捡,打开一看,脸色乍青乍白,不不可能!临儿一向性子温和,老实本分,怎敢做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一定是有人陷害他!
诬陷?
皇帝怒极反笑,俯身一把揪起德妃的衣襟,那这些书信是什么?老实本分?难道和四方驻军私下联络,也是他本分吗?他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天子吗!
皇帝咆哮着,大手一扬,漫天信纸飞舞。
一听居然是和驻军来往,皇后立马坐不住了,冒着承受天子怒火的风险去捡那些书信,看后也是脸色苍白,这是和齐王旧部联络的书信?还有李、李大人?
捻着信纸的手有些颤抖,王皇后又捡了几张,其中甚至有互通荣国公府的书信。
荣国公手里握着兵马司,是上京除皇帝禁军之外,最重要的一支军队。
几封书信一结合,秦王的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王皇后惊呼出声,秦王这是要做什么?想逼宫吗?
她这一煽风点火,皇帝怒意更盛,当即下令让禁军统领前去捉人,然而口谕下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自裴琅被贬至边关后,禁军统领一职一直都握在李家人手中。
李家李家又是李家!
不知不觉间,外戚当权的局面已然形成。
皇帝暴躁地在台阶上来回走动,脑海中闪过宁国侯说的第三个人,视线便落在了萧珩身上。
九弟,此事既然是你发现的,便交由你来彻查。
臣,遵旨。
*
萧珩入京,除了一百亲兵随行,其余威远军皆驻扎城外,皇帝下令时,直接拨了自己身边的五百禁军给他。
随萧珩出宫前往秦王府的路上,长宁心底五味杂陈。
按照前世记忆,齐王府和荣国公府早在建昭帝时期就沆瀣一气,逼宫造反一事却发生在拓跋临登基时,前后足足酝酿了将近七八年。
前世,这场宫变是她带着威远军冲在前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叛乱平定,最后也是她亲自抄没两府。
而现在,拓跋临还是秦王,连太子都没当上,距离前世登基称帝的时间,也还有两三年之久,齐王等人甚至都还没谋划好,就因与秦王暗通书信,阖家迎来灭顶之灾。
前世对手,这一世变成盟友,不曾想,死得更快了。
马车里,萧珩见她脸色变幻,以为她在忧虑,便靠上前拥着她,别担心,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
我知道。长宁侧过脸去看他,昨夜突然出去,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吗?
萧珩在她额上落下一吻,是,但不全是。
长宁眉梢微挑,那你一件件说于我听。
昨夜季风回禀了好些事,你想从哪里听起?前往秦王府需要些时间,萧珩便开始故弄玄虚起来。
唔长宁想了想,就先说眼前的事情吧,你是怎么拿到那些书信的?
她记得,拓跋临一向是个谨慎之人。
萧珩稍作思索,告诉你了,我有什么好处吗?
长宁简直服了,这种时候也能讨价还价?
你去茶楼听说书都还要打赏呢。萧珩压根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可耻之处。
长宁脸颊微烫,撑着他的胸腔借力起身,在他唇上一点,打赏了,快说吧。
萧珩心满意足,咧着嘴道:记得太常卿府上的大姑娘秦初云吗?
长宁点点头,有些吃味道:记得,秦家有两个姑娘,都差点嫁给你。
她当初和二姑娘秦初月在王府后院吵过架,所以印象深刻,至于大姑娘秦初云,还是在萧珩去往西蜀就藩后,两人在茶楼里见到的。
当时的秦初云就表现得和她妹妹截然相反,不仅不怕,还对萧珩很是倾慕,甚至想只身一人追随到西蜀去,前来向她打听萧珩行踪,被她拒绝了。
果不其然,萧珩下一句便道:秦家的这位大姑娘探查到我的行军路线,竟一路追至雍州,后来更是随着大军一道去了西蜀。
长宁眼皮倏地抬起,瞪着他。
她一向不喜抓着人事事追问,所以关于萧珩在西蜀的事情,除非他主动提起,长宁都不会过多询问,她原以为上次在茶楼拒绝秦初云之后,便结束了,没想到这秦初云这般有恒心,居然追到西蜀去了。
可是
长宁皱眉,她一个闺阁女子,如何得知你的行军路线?
萧珩暧昧一笑,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长宁:
她报复性地咬了一下他的嘴唇。
她咬得有些用力,萧珩轻嘶了一声,还好咬的是嘴唇,不是其他地方
长宁脑子一嗡,脸颊爆红,能不能好好说话!
咳,问题就出在这里。萧珩端坐好,正色道:所以她提出要追随我时,我便将她留在军中,后来,果然发现她与秦王府的人飞鸽传书
秦初云在家中不受宠,此番出来只是想寻个依靠,这才做了拓跋临手中一颗棋子,不过前阵子秦王和程家闹翻,又连累李家出事,秦王自此声名狼藉,恐怕无缘储君之位,恰巧西蜀守将吴之祁的嫡子看上了她,有意求娶。
长宁有些感慨,她也是个可怜人,虽是嫡出,却因生母去得早,过得还不如府中庶女,如今能得吴将军庇护,也算后半生有了依靠。
尽管大魏民风开放,可闺阁女子大都没有差别,出嫁前的依靠是父亲,出嫁后,依靠便是夫君,秦初云前半生过得苦,挣扎过后,为自己搏了一个不算坏的归宿,比起逆来顺受,这份勇气值得尊重。
萧珩笑了笑,吴公子的母亲与王皇后同宗,加上拓跋临所行之事大逆不道,她便选择做内应
拓跋临估计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居然会因为女人,接二连三在阴沟里翻船。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马车渐渐行至秦王府门前。
秦王府与齐王府只隔了两条街,与荣国公府更是相距不过几里。
萧珩一声令下,禁军四散,步伐整齐划一,声势浩大,数百床□□架起,顷刻间将三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附近几条街道的百姓见状,意识到要变天了,纷纷搂着自家婆娘孩子回家关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