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她和许支书去镇上喝喜酒,是本家的一个侄子结婚,也是巧了,新娘子的妈就是她娘家村的小姐妹,人家不但穿了一身好料子的衣服,还穿了一双带跟的皮棉鞋。
    她也去镇上看了,嫌弃镇上买的皮鞋不好看。
    拎着这么多鞋回到家,还不到中午,许沁心里记挂着裁缝店的事儿,没歇一会儿骑上车子就往城东去了。
    她不在,吴婶子和赵大姐也没偷懒,把许敏带来的衣料子都给做了,正在认真的熨烫呢。
    许沁二话不说就开始裁衣片子了,尺寸都是烂熟于心的,故而速度特别快。
    吴婶子和赵大姐的速度也不慢,但下午五点的时候,还是有几件没有缝完。
    赵大姐掐着点走了,吴婶子选择自动加班,许沁觉得今天耽误了一上午,进度明显比她计划的慢了,也选择了加班。
    七点多的时候,许沁说道,吴婶子,咱吃了饭再干吧,我去做饭啊!
    这么晚了,肯定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许沁用葱花炝锅,下了半锅挂面,挂面里还荷包了两个鸡蛋。
    她刚把面盛到碗里,听到了大门声响,然后听到了许敏的声音。
    伟强,你快走吧,今天冷死了!
    小伙子的声音听起来倒憨厚,没事儿,你快进去,明儿早上想吃啥?
    吃烧饼加油条吧。
    许敏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今天上午她和张伟强去看电影了,下午一个活儿也没揽着,这几天她揽到的活儿都不多。
    按说起来年底了,做衣服的人多了,应该比平时多才对,但很多人不放心不来店里,直接按照许敏量的尺寸做衣服,许敏让这些人来城东,好些人又嫌弃太远,再加上最近裁缝店明显多了,去街上揽活儿的裁缝越来越多了。
    虽然许敏穿的洋气,手里拿的宣传图也好看,但她不会做衣服,了解的裁缝知识不多,有些人问得细致,她答不上来。
    但别的揽活的裁缝能答上来。
    许敏停好自行车,看到厨房的灯亮着,还以为是吴婶子在做饭,吴奶奶,做的什么呀好香啊!
    她进屋一看是许沁,愣了一下,姑,你咋还没走啊?
    许沁没回答,反问,送你来的是谁?
    许敏有些心虚的回答,就是一个朋友,在罐头厂上班。
    许沁毕竟是她的长辈,不得不多问两句,他叫什么名字?
    许敏到底是小姑娘,见她姑没说她,就开始显摆开了, 他叫张伟强,他叔就是罐头厂的副厂长呢!
    许沁颔首,你吃饭了没有?
    许敏高兴的回答,吃了,伟强给我买的肉包子!
    许沁和吴婶子吃完简单的晚饭,又做了两件呢子外套,许敏帮不上忙,只能站在旁边看。
    她觉得,姑姑的手简直像会魔术,没一会儿一块衣料子就被裁成了形状各异的衣片子,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惊叹。
    当然了,吴婶子的手艺也越来越好了,她拎起做好的衣服仔细看了,针脚无一处不均匀,几乎没有线头,直线和曲线走得都堪称完美。
    许敏第一次从内心里渴望,要是她也会做衣服就好了。
    *************************************************************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在这个年代略有不同,虽然上面的政策松动了,街上的小商小贩也越来越多,但相对而言,好东西还是不多的。
    比起紧俏的家电,一件漂亮的呢子外套不算什么,但对于爱美的姑娘来说,就是一件大事儿了。
    许沁长得漂亮,为人又礼貌客气,在公安局家属院有一定的人气,人缘挺好,院里不少大姑娘小媳妇都来了,买走了七八件衣服,小朱还带着朋友来了,李喜翠也带着同事来了,附近的邻居见她家热闹,也好奇的过来看一看。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微风裁缝店有现成的呢子外套卖,款式不但洋气,而且还比商场里便宜。
    很快现货就供应不上了。
    这天傍晚,赵大姐提前跟孩子说好了,也留下来加班,她熨好一件衣服,将熨斗关掉,忧心忡忡的说道,小许,咱们布料做了一半多了吧,用完了咋办?
    许沁一开始觉得三百米布料足够了,现在也觉得少了,不过人心不能太贪,她笑道,能买到这些布是我运气好,赶上了,呢子布料现在是紧俏商品。
    赵大姐点头,可不是吗,我表妹上个月托人从商场买了两米呢子料,质量还不如咱这些呢。
    腊月二十一,所有的布料都变成了漂亮的呢子大衣,最后两天不少顾客怕买不到,都是提前交钱。
    往往是一件衣服刚做好,就立即被买走了。
    许沁算了一笔账,这一批布料,扣除所有的成本,也赚了足有四千块了。
    第56章 、赚钱养娃
    腊月二十三, 这天是小年,许沁给手下的三个员工放了假。
    实际上就是赵大姐不来上班了,许敏和吴婶子吃住都在城东宅子, 即便放了假也走不了。
    但两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许敏一大早就出去了,不到天擦黑不进门,以前是为了揽活儿, 现在是和张伟强一起闲逛看电影吃饭,甚至大冷的天一起压马路, 就是不肯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吴婶子倒不是不愿意出去, 她年轻的时候在村里,有不少投缘的姐妹, 也经常串门, 但来到城里认识的人不多,没处去。
    她倒是想去儿子家,儿子不让。
    前些日子她儿子来看她了,蔫头耷脑的, 一问是不小心弄丢了三十块钱, 她那儿媳妇是个厉害的,还不定怎么骂呢, 为了不让儿子挨骂,吴婶子给了儿子三十块钱, 提了提过年的事儿,他儿子话里话外的意思,不想让她回去。
    于是, 她就没回去。
    吴婶子一开始也出去闲逛了, 出去看看街上的新鲜事儿是不错, 但出门就要花钱,她半辈子攒的钱都给了儿子了,手里也就几十块钱,不省着点花是不行的,上街买了几棵大白菜,还买了半袋子玉米面,是农民进城卖的,一斤才五分钱,大过年的总要吃点好的,又狠狠心买了十个鸡蛋。
    这些足够她吃的了,她也就不出去了。
    许沁手里有了钱,当然要过一个肥年了,过节的本质其实就是吃喝玩乐,中国人穷怕了,最重视的还是吃。
    她和邻居刘大嫂一起去郊区农村买了两只肥鸡,两只肥鸭子,王美兰带来的猪肉剩下的不多了,去黑市买了肉票,又去肉店买了几斤,还买了半挂不要票的排骨。
    海鲜大餐不太可能,但市场上已经有卖鱼虾的了,估计是从临县运过来的,都是大路货而且个头也不大,胜在还算新鲜。
    许沁买了不少鱼虾,现在屋外就是天然的冰箱,白天的温度也在零下之外,为了防止野猫偷吃,她特意找了个木箱子,把放进去,然后再密封上。
    孩子们从小吃得鱼虾少,她在锅底下铺了花椒,姜片和洋葱,煮出来的虾肉质弹滑,有一股子清甜味儿,孩子们都特别爱吃。
    一大盆虾红彤彤的,看着就挺诱人的,许沁示范了一下,先掐头去尾,然后再剥皮!
    四丽一听,觉得和剥鸡蛋也差不多,立马第一个伸出小手拿了一只,三刚也不甘示弱,赶紧也抓了一个虾。
    许沁剥虾特别快,她都吃了三个了,孩子们才剥好了一个,三刚填到嘴巴里嚼了嚼,开心的说道,妈妈,这虾肉太好吃了,比猪肉还好吃呢!
    四丽也说,妈妈,以后多买虾,太好吃啦! 一边说,一边拿起第二个虾。
    大国和二强没说话,但手上剥虾的速度越来越快。
    许沁点头,以后只要有卖的,我就多买点!
    孩子们第一次吃虾,难免贪嘴,一盆子虾很快就见底儿了,她让孩子们洗了手,没每人给盛了一碗鸡蛋汤,就着热汤一人吃了半个白面馒头。
    她自己也不例外。
    中午吃了虾,晚上她又给孩子们做鱼吃,许沁最爱吃的是清蒸鱼,但冻鱼清蒸不太合适,她把刀鱼收拾干净切成两寸长的段,加上葱姜花椒料酒腌制入味,然后炒糖色做了红烧鱼。
    刀鱼本身肉质细腻,腌制之后去掉了鱼腥味儿,经过红烧之后添了些许甜味,更带出了它本身的鲜味,口感也更加顺滑了。
    孩子们之前也吃过咸鱼干,但鲜鱼和鱼干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刚和四丽都怕鱼刺,二强率先用筷子挑了一块,尝了尝说道,好吃!三刚,比鱼干好吃多了!
    小心刺啊,如果感觉有刺立即吐出来!
    许沁嘱咐了一句,又指着鱼肉的中间部分说道,尽量吃这里的肉,边上的都有刺!
    四个孩子小心翼翼的吃着鱼肉,许沁也慢悠悠的吃着,一边吃鱼肉,一边喝白粥,时不时还吃上一口蒜炒油麦菜。
    冬天没有鲜菜,市场上菜店里卖的不是萝卜就是白菜,最多能有点绿豆芽,这菜是林勇前两天专门送来的,除了油麦菜,还有黄瓜,还有西红柿。
    秋天那回许沁提到温室种菜,林勇就听到耳朵里了,又专门去了一趟种子站,还去了人家的蔬菜基地去参观,其实上回他就看到了,基地里有很多泥坯房,挑开厚重的棉帘子就会发现,里面种的全是各种各样的蔬菜。
    有水灵灵的小青菜,有爬满架的黄瓜,还有长势正旺,结满了果子的西红柿。
    林勇大开眼界,又去收购站问了,问人家要是冬天交鲜菜是什么价,收购站的人挺激动,说有多少要多少,而且肯定给高价。
    收购站的人没说出来具体数目,林勇就明白了,他要种出来,那就是镇上第一份儿。
    秋收后地里的活计少了,他就组织社员打泥坯,在地里盖了好些泥坯房子,种菜对地的要求挺高,要想种好必须用肥田种,因为占用了一片好地,村里还有人有意见呢。
    他是村支书,他拍板的事情最终还是办成了,泥坯屋建成后,他就去买了一批蔬菜种子,简直是母鸡孵小鸡的心态,眼看着种子发芽了,芽苗长大了,第一茬青菜长出来,这一米八的汉子眼眶都湿了。
    不过这次林勇多了个心眼,没把第一批菜直接上交,而是领着几个社员挑着担子坐着车来到了县上。
    春天第一茬的韭菜上交是三分钱一斤,零卖是五分钱一斤,他们大着胆子卖一毛钱一斤,油麦菜黄瓜和西红柿,都是卖一毛钱,本来以为会有人嫌贵,结果一到市场就被人疯抢了。
    要不是提前给弟弟家留了一点,林勇都要空着手上门了。
    许沁给他出主意,下来的菜干脆都拉到县上卖,运输不方便,可以找个货车一次性拉过来,而且价格也要翻番。
    林东帮忙联系了他开货车的战友,西山村已经来卖了三回菜了,每回都是很快就卖掉了。
    许沁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每次来,林勇都捎一大包青菜给她。
    眼看着鱼吃得差不多了,她从旁边的炉子上端下来一个砂锅,里面是焖好的白米饭,给孩子们一人盛了大半碗,浇上一点鱼汤,都吃得挺香。
    林东下班回到家,走到院子里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饭香,他今天和小冯去火车站了,吹了半下午的冷风,没抓到一个小偷,就早早撤了。
    好香啊,做什么好吃的了?
    三刚赶紧咽下一口米饭,抢着说道,爸爸,妈妈做红烧鱼了,可好吃了!
    二强补充道,红烧鱼比红烧肉还好吃呢!
    四丽有不同意见,红烧鱼好吃,但煮大虾更好吃!
    林东脱掉大衣,冲媳妇笑了笑,说道,这生活可真好,又是鱼又是虾的!
    许沁也笑了笑,对啊,可惜你来晚了,鱼虾都没有了,家里也没有挂面了,倒是还有几个窝窝头,你吃不吃?
    林东洗完脸用毛巾擦了两把,吃,饿死了,多热几个窝窝头,不但不够吃。
    大国和二强到底大两岁,能听出来这是在开玩笑,三刚和四丽却听不出来,三刚赶紧说道,爸爸,我看到厨房柜子里还有鱼虾,妈妈给你留了!
    四丽则是疑惑的问道,妈妈,咱家里有窝窝头吗,我怎么没看到?
    许沁逗她道,有啊,咱们今天中午不还是吃了?
    四丽皱着小眉头,有点生气的说道,妈妈撒谎,中午的菜是大虾和拌黄瓜,喝的是鸡蛋汤,吃得是白面馒头!
    马上要过三岁生日的娃,记性还真不错。
    许沁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立即跟她解释了,四丽,我和你爸爸是在开玩笑,同时也是想考考你,看你还记不记得中午吃的饭。
    四丽撅着小嘴巴哼了一声,但高冷的小表情没维持几秒,立马就甜甜的笑了,得意的说道,妈妈,昨天孙老师还夸我了!
    许沁问她,老师为什么夸你啊?
    四丽用更得意地语气说道,孙老师昨天教了一首诗,我是第一个背下来的!
    许沁眼睛一亮,是吗,四丽这么棒啊,能背给我听听吗?
    林四丽摇头晃脑的背完了《悯农》,脸上一副求表扬的表情,爸爸妈妈,我背的好不好?
    林东和许沁自然都说好,林东夸女儿,顺便也把自己夸了,四丽,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一般的古诗或者课文,看几遍就能背下来了!
    然后又充满希望的看向三刚,来,你也背一遍!
    这首唐诗郎朗上口 ,而且很简单,林三刚也背下来了,但远不如四丽背的流利。
    许沁夸道,三刚也很棒啊,妈妈在你这个年龄,还不会背唐诗呢!
    林东却是有些失望,他很认真的瞅了妻子一眼,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许沁是个聪明人,毕竟不聪明不可能考上高中,但现在来看,小时候四五岁了还不会背唐诗,估计能上高中是许支书托了关系。
    这么说,大国和二强有点笨,是随了许沁。
    不对,大国不是他们的孩子,但原来的周队长是特别精明的一个人,难道大国也是随了她的亲妈?
    林东敢这么想,但不敢这么说,不但不敢这么说,还要违心的跟着夸,三刚背的也很好!
    许沁早看出来他口是心非了,不过也不说破,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米饭,放下筷子说道,我去给你热饭啊!
    她买了那么多鱼虾,中午晚上都做了不少,当然给林东各留了一盘子。
    林东跟着她一起来到厨房,不管不顾的搂住她,使劲儿亲了亲她的额头和脸蛋,说道,家里辛苦你了,咱妈上午几点回去的?
    许沁把一个蒸锅塞给他,自己端着一盘虾,又要端起一盘鱼,林东单手拎着锅,把鱼给抢过去了,你拉门帘子!
    夫妻俩回到堂屋,许沁把鱼虾和馒头都放到蒸锅里,蒸锅里添了水,放到烧得很旺的炉子上熥好,才回答道,对,今天上午走的,我爸来接她了。
    林东点头,这段时间真是辛苦妈和你了,我今年不值班,除夕就能休息了。
    这年月一年到头也不放假,也就国庆节和劳动节放两天假,有的单位劳动节也不放假的,或者组织职工义务劳动,春节一般单位不放假,以前的口号就是三十不停干,初一接着干。
    所以除夕能在家过年,都算是特别好的了。
    三刚四丽还有点小,还不太记事儿,但大国和二强都有记忆了,以往过年,爸爸基本都不在家。
    二强立刻高兴的说道,爸爸,咱们过年回村子吗?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雪上一枝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雪上一枝刀并收藏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