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百度云(227)
第三个该出场的演员是蒋文斌。别看蒋文斌平日里做事一板一眼,真演起来水平还挺不错,声情并茂十分恳切感人。
皇上!蒋文斌赶紧跪下:虽然穆氏将军在北境抗敌,我们实在不该收穆家的捐银。但军费已经撑不住几日了啊!
第591章 绥靖派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蒋文斌演技不俗,当场哭穷就差声泪俱下了,皇上满意的不得了。
蒋文斌顺杆爬的本事也不错,他一回身跑到穆老夫人的钱箱子旁边站定,一手抓着木箱的边缘,一副舍不得撒手的小气模样,接着才又开口:皇上。将士们在边关出生入死,缺了谁的也不能缺了他们的。俗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眼下户部捉襟见肘,臣两手空空,早就走投无路不知从何去筹更多粮款。
臣其实想过,要不要临时征军赋,然而夏粮入库不久,各地正在通核夏赋,今年年景一般,若是此时再加军赋,恐怕百姓负担太重。
是啊!皇上很配合地叹气,摆出一副发愁的模样:但北境战事吃紧,眼下朔州被围,丹州一役损失惨重,须得急调兵将入北境,也不能让将士们空着肚子上战场。
皇上,蒋文斌立刻拱了拱手:穆老夫人深明大义,愿意捐出安国公府一年应纳税银作为军赋,臣虽明白,向谁伸手都不敢让穆家捐银,却还是恳请皇上,让臣收下这些银两。
皇上,穆老夫人也又开口说道:临时加军赋对于百姓来说负担颇重,但对于老身家里,却并不困难,这些银子,是老身自愿拿出来的,您若是不愿意收老身的捐银,那不妨将这些银子视作军赋,安国公府不过是带头纳了军赋而已。
老夫人深明大义。不等皇上说话,蒋文斌就抢着开口:皇上!臣愿意跟随老夫人,也拿出家中一年应纳税款来作为军赋。臣名下财产不多,家中人口也少,但总比一般百姓强许多。臣愿意拿出一年应缴的田赋和丁赋,当做临时军赋,充入国库作为军费。
穆老夫人深明大义,户部尚书积极附和,这一唱一搭的,在场的朝臣各个都是人精,能不咂摸出点味来吗?谢相和李相看了看皇上的脸色,没第一时间吭声,但顾大学士可有些站不住了。
旁的不说,他孙女婿现在就在守燕门关,穆家老太太站出来捐款,八竿子打不着的户部尚书都响应了,他这个做姻亲的站着不动像话吗?
因此顾大学士跨前一步,开口说道:皇上,臣也愿意捐银充作军费。
顾大学士会主动站出来响应,这原本就在皇上的预料之中。就像顾大学士御前行走多年,十分了解皇上一样,皇上也十分了解顾大学士的个性,知道他不会站着不动。
而顾大学士都站出来了,谢相、王大人还有李相,好意思不表态吗?
哦?皇上立刻朝顾大学士点点头:朕先代北境将士谢过顾卿。不知顾卿愿捐多少。
捐多少,这是个问题。顾大学士回头看了看穆老夫人抬来的银子,有些为难。他不仅仅是穆家姻亲,也是当朝一品,顾大学士知道,他捐银子,数目须得十分讲究。
比穆家少自然不合适,但数目也不能太多。因为顾大学士其实心里明晰,知道皇上是想让朝臣们捐款凑军费的,他站出来之后,皇上必会鼓励朝臣跟随。因此若是他捐得太多,难免会让旁人为难。
若是能知道穆家捐了多少,他好歹可以来个比照办理,但眼下不知穆老夫人抬来多少银子,因此顾大学士还真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说个什么样的数目。
皇上瞧见顾大学士回头,就知道他正计较该捐多少才好呢。这个数目当然不能让顾大学士来说,他立刻抬眼看了蒋文斌一眼,蒋文斌马上跳出来提了建议。
皇上,蒋文斌就像是提前排练过似的,卡点迅速精准:臣有一个建议。顾大学士大公无私,愿意捐银为朝廷筹集军费,微臣感佩不已。有顾大学士作为表率,想来朝中群臣也有不少人愿意捐军费。只是这样一来,捐多捐少难免有压力以及攀比,朝臣们也并非全是世家大族出身,有些清寒之家的臣子,捐的少,难免被人轻视。
因此微臣以为,不如先定个捐银标准。之前穆老夫人说过,她拿出来的,是按照穆家家产计算的,一年应缴税银,捐出来充作临时军赋,那不如都以此为标准,这样大富之家按照税银核算,可以多捐些,清寒之家也不至于压力太大。
这个提议顾大学士当然没意见,他正犯愁提个什么数目好呢。因此蒋文斌一说,顾大学士也跟着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捐款方案。这多好,多了少了都不会得罪人。
蒋文斌的提议,也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赞成。有些有心捐款的朝臣,觉得捐一年税银压力不算大,也都愿意出来在皇上面前买个好。这主动站出来提出捐款的人多了,对于其他人就能行成压力,大家都捐,你不捐,像什么样子?万一被皇上瞧在眼里,留了坏印象怎么办?
因此不大功夫,大半个朝廷的朝臣都纷纷表示要捐银。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但唱反调的人永远都不缺。比如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不缺钱,但他一直站在人群中没发言,皱着眉不知思忖些什么,等到大半朝臣都表示要捐款以后,他却突然跨前一步开口上奏:皇上,靠捐银只能撑过一时,并非长久之计啊!戎狄此次大军压境,看来战事不是一日两日能结束,甚至也不是一月两月能够结束。若是拖上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载,靠朝臣们捐的这些银子,怎么能撑下来?
皇上看了礼部尚书一眼,开口问道:那爱卿以为,当如何解决眼下困境。
不如早些考虑议和。礼部尚书答道:这仗继续打下去,戎狄也是损失严重,不如我们先派个使团去与戎狄可汗接洽,谈一谈退兵议和的事,先听听他们的停战条件再说。哪怕年年纳贡,总好过巨额军费开支,朝廷的负担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重。
第592章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
纳贡?穆红裳猛地转过身,怒瞪着礼部尚书,怒火燃烧的眸子越发显得晶亮璀璨。她的父兄还在北境边关出生入死,朝廷居然有人想要向戎狄人折腰纳贡。
那么穆氏一族这么多年、这么多代的坚守和努力又算什么?
议和?皇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爱卿以为,我大周应向戎狄蛮夷求和?
陛下,礼部尚书当然听出了皇上语气不佳,他赶忙跪下了:议和也是无奈之举。眼下这仗可以继续打,但国库空虚,打不起啊!皇上,就算靠着朝臣们捐银,撑过一时,那以后呢?我们也不能将所有银子都填了北境啊!南方的河工水利还要不要修?西南山泽沟洫屯田工程还要不要继续?沿海官造船厂的那些海船是不是就此停工?通南北的运河工程是不是不再继续?那已经开好的河道沟渠就这样摆着不管了吗?这些都需要银子啊皇上!
这几年年景不错,除了今年北境大旱,咱们大周其他地方也算是风调雨顺,北境十州人口不多,只这一处遭灾,朝廷救灾还救得起。但身为朝廷官员,居安思危是为臣子的本分,我们不能看天吃饭,年年盼着老天爷给面子。今年年景不错,那明年呢?若是因为与戎狄的战争将国库的底子掏空,将来万一有水患、蝗灾之类,朝廷要拿什么救急?救灾如救火,老百姓断了粮,是要命的!陛下,臣不是怯战,而是权衡之后认为,眼下仗不能再继续打了,朝廷承担不起。因此臣请陛下考虑派使团和谈,戎狄人不过是想要金银布帛罢了,若是纳贡能够停战,何乐而不为?
礼部尚书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听起来也颇有道理,已经有许多大臣默默点头赞同了。皇上也坐在龙椅上默默听着,并没有开口打断礼部尚书的话。
穆家的三个女人脸上的表情都差不多。穆老夫人脸色僵硬地瞪着礼部尚书,看起来已经压不住火气了。
礼部尚书说完之后,穆老夫人本来想开口,但皇上四周环顾一圈,抢先开口问道:礼部尚书所奏,你们也都听到了,说说吧,都什么意见。孙尚书,你身为兵部尚书,对于礼部尚书所奏怎么看。
一派胡言!孙尚书倒是答得痛快:礼部尚书所言看似有理,但不过就是为怯战找些理由罢了。
你这是污蔑!礼部尚书挨了骂,当然不甘示弱地要骂回去:不顾社稷民生也要继续打仗,孙尚书,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是为了国家考虑吗?你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挣功劳挣名声!如此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你这是要拖着整个大周的百姓为你的失败决策付代价。
呵孙尚书气得都快头顶冒烟了:我决策失败?我问你,行兵打仗不听我们兵部的谏言,反倒要听你礼部指手画脚,这是什么道理!让你做决策,你懂吗?北境战局如何,你全盘了解吗?你能出什么明白主意?不过是急着投降纳贡而已!软骨头,还硬要给自己找些漂亮的理由。
现在不和谈,难不成你要等战争拖垮整个朝廷才肯谈判?礼部尚书也气的跳脚:到时候我们只会更被动!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你才是愚不可及。你以为谈判是靠你礼部尚书两片嘴?孙尚书吵架倒是气势很足:那都是看战场上的军事实力!若是你现在就低头主动要求和谈,戎狄人只会更加轻视我们,你以为他们会轻易放弃侵略?你以为你要求纳贡停战,他们就会轻易答应?若是戎狄人要求割地,你也肯答应?
北境十州原本就荒芜贫瘠,人口稀少,礼部尚书答道:即便割让,朝廷损失也并不严重。
礼部尚书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句话,简直像是点燃了炸药桶。穆家世世代代地镇守在北境,礼部尚书一句话,让他们的坚守全然没有了价值,这让穆老夫人怎么忍得下这口气?这让安国公夫人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最让穆老夫人不能容忍的是,礼部尚书的言论,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朝官。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吵得热闹,其他朝官迅速分成了两派,压低声音小声讨论着。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同礼部尚书的意见,打算等皇上发问的时候,就站出来,立场明确地支持议和。
穆老夫人火冒三丈,她迅速下了决定,打算抢在这些软骨头的朝臣前面发言。她向前跨了一步,提高嗓门,声音直接压过了争执中的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皇上!穆老夫人虽然上了年纪,声音沙哑,但她气势极足,语气中不带一丝暮气:老身今日上朝,除了捐银,还另有一事要上奏。
皇上微微一愣。穆老夫人抬银子来演戏,是他提前安排好的。但他可真不知道,这老太太还有其他事需要当朝上奏。瞧着穆老夫人郑重其事的模样,皇上心理微微有些打鼓,可千万别是什么特别麻烦难办的事吧
老夫人请说。皇上反应还是挺快的,他朝穆老夫人点了点头,示意让老太太有话直说,但他很聪明地并没有提前承诺什么。
皇上挺怕穆老夫人提出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后来皇上自己都觉得,他还是过于乐观了。原本他以为,穆老夫人要说的话,是和朔州有关系呢。毕竟朔北将军和安国公府小公爷还都被困在朔州,对于穆家的老夫人来说,有什么事能比这件事更重要呢?
然而皇上万万没想到,穆老夫人一张嘴,就震惊了整个朝堂。
皇上,穆老夫人郑重其事地向龙椅方向行了个礼:老身听说,镇国将军带援军往北境,这几日就要出发。老身想替我们安国公府最后一位穆氏将军请旨,随镇国将军一同前往北境。
第593章 争执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皇上有一瞬间发懵,有点反应不过来。安国公府现在已经空了啊!就剩下妇孺,哪里还有穆氏将军?
安国公和穆大公子在燕门关,前经略使穆承芳已经病亡,新任经略使穆承信正带着穆三公子守幽州,朔北将军、安国公府小公爷、穆四公子都被困在了朔州。
穆家老五断了腿,年纪最小的老六因为何文茂的算计被谋害在绝羽山,穆家哪里还有人可以上战场?
但皇上还没反应过来,郑瑛却已经猛然转过身,他直直盯着站在穆老夫人身后的穆红裳,眸中透着震惊和不可置信。但他没有开口,他甚至还报有一丝希望,希望自己理解错了穆老夫人的意思。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击碎了郑瑛最后一丝希望。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皇上微微蹙起眉。
是!穆老夫人往旁边让了让,站在她身后的穆红裳立刻向前跨了一步,朝皇上行了个礼。不是女孩子家常行的福礼,而是男女皆可用的揖礼。
老身今日上朝,是为孙女请旨出征。穆老夫人声如洪钟地继续说道:老身的儿子、孙子都在北境,为国戍边。戎狄人大举来犯,朔州被围,丹州一役我军损失惨重,北境局势岌岌可危。陛下,老身知道,战争对于大周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但,我们决不能向戎狄人折腰。卑微祈求是换不来和平的!只能换来戎狄人得寸进尺的侵略。
朝廷缺钱,老身愿意捐出全部家产,田产、铺子,老身的嫁妆,儿媳们的嫁妆,孙媳妇的嫁妆全都可以捐出去,充作军费。朝廷缺人,老身就派自己的孙女参军打仗,穆家可以倾其所有,支持朝廷继续将这场仗打下去,绝不能如礼部尚书所言,低头求和,纳贡割地!
尚书大人,穆老夫人猛地转身面对礼部尚书,眸光凶狠:对大人您而言,北境不过是大周舆图上一块可有可无的贫瘠土地,天气恶劣,人烟稀少,每年的岁贡甚至不及江南富庶州府的零头。但对于北境百姓来说,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凭什么尚书大人一句话,就要将他们的家割让给戎狄人?
但是现在礼部尚书被穆老夫人气势汹汹的一瞪,不知怎地,突然有些怂。但他还是张嘴试图解释,不过老太太很显然压根不想听他那些空泛的道理,他刚刚张开嘴,就被穆老夫人十分粗暴无礼的打断了。
尚书大人一句求和纳贡好容易。穆老夫人望着礼部尚书,唇角沁出冷笑,但这笑容看起来却有些凶戾吓人:不知尚书大人是否想过,先割让北境那几个州给戎狄?我儿子好不容易才夺回来的朔州?还是兵家必争的燕门关?亦或者是沧仞山南麓的幽州?连着咽喉要道沧仞关一起割让出去?
尚书大人可曾想过,北境十州,无论哪个州府被割让出去,整体防线就会被打破,我们这一步退了,下一步也不得不退,一直到整个北境都落入戎狄人手中,到那时,才是真的无力回天呢!尚书大人以为北境不重要,但若是北境十州尽数失陷,落入戎狄人手中,你可知,大周会面临怎样的窘境?
这问题不用礼部尚书回答,皇上替他答了:绝羽山以南,一马平川,再无任何关隘可以挡住戎狄铁骑。戎狄人甚至可以直接攻到京城城墙下。
真到了那一日,尚书大人您是否愿意亲自披甲上阵抗击戎狄侵略?穆老夫人问道,态度咄咄逼人。
这问题礼部尚书没法回答,当然了,他也不可能回答。
恋耽美
皇上!蒋文斌赶紧跪下:虽然穆氏将军在北境抗敌,我们实在不该收穆家的捐银。但军费已经撑不住几日了啊!
第591章 绥靖派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蒋文斌演技不俗,当场哭穷就差声泪俱下了,皇上满意的不得了。
蒋文斌顺杆爬的本事也不错,他一回身跑到穆老夫人的钱箱子旁边站定,一手抓着木箱的边缘,一副舍不得撒手的小气模样,接着才又开口:皇上。将士们在边关出生入死,缺了谁的也不能缺了他们的。俗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眼下户部捉襟见肘,臣两手空空,早就走投无路不知从何去筹更多粮款。
臣其实想过,要不要临时征军赋,然而夏粮入库不久,各地正在通核夏赋,今年年景一般,若是此时再加军赋,恐怕百姓负担太重。
是啊!皇上很配合地叹气,摆出一副发愁的模样:但北境战事吃紧,眼下朔州被围,丹州一役损失惨重,须得急调兵将入北境,也不能让将士们空着肚子上战场。
皇上,蒋文斌立刻拱了拱手:穆老夫人深明大义,愿意捐出安国公府一年应纳税银作为军赋,臣虽明白,向谁伸手都不敢让穆家捐银,却还是恳请皇上,让臣收下这些银两。
皇上,穆老夫人也又开口说道:临时加军赋对于百姓来说负担颇重,但对于老身家里,却并不困难,这些银子,是老身自愿拿出来的,您若是不愿意收老身的捐银,那不妨将这些银子视作军赋,安国公府不过是带头纳了军赋而已。
老夫人深明大义。不等皇上说话,蒋文斌就抢着开口:皇上!臣愿意跟随老夫人,也拿出家中一年应纳税款来作为军赋。臣名下财产不多,家中人口也少,但总比一般百姓强许多。臣愿意拿出一年应缴的田赋和丁赋,当做临时军赋,充入国库作为军费。
穆老夫人深明大义,户部尚书积极附和,这一唱一搭的,在场的朝臣各个都是人精,能不咂摸出点味来吗?谢相和李相看了看皇上的脸色,没第一时间吭声,但顾大学士可有些站不住了。
旁的不说,他孙女婿现在就在守燕门关,穆家老太太站出来捐款,八竿子打不着的户部尚书都响应了,他这个做姻亲的站着不动像话吗?
因此顾大学士跨前一步,开口说道:皇上,臣也愿意捐银充作军费。
顾大学士会主动站出来响应,这原本就在皇上的预料之中。就像顾大学士御前行走多年,十分了解皇上一样,皇上也十分了解顾大学士的个性,知道他不会站着不动。
而顾大学士都站出来了,谢相、王大人还有李相,好意思不表态吗?
哦?皇上立刻朝顾大学士点点头:朕先代北境将士谢过顾卿。不知顾卿愿捐多少。
捐多少,这是个问题。顾大学士回头看了看穆老夫人抬来的银子,有些为难。他不仅仅是穆家姻亲,也是当朝一品,顾大学士知道,他捐银子,数目须得十分讲究。
比穆家少自然不合适,但数目也不能太多。因为顾大学士其实心里明晰,知道皇上是想让朝臣们捐款凑军费的,他站出来之后,皇上必会鼓励朝臣跟随。因此若是他捐得太多,难免会让旁人为难。
若是能知道穆家捐了多少,他好歹可以来个比照办理,但眼下不知穆老夫人抬来多少银子,因此顾大学士还真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说个什么样的数目。
皇上瞧见顾大学士回头,就知道他正计较该捐多少才好呢。这个数目当然不能让顾大学士来说,他立刻抬眼看了蒋文斌一眼,蒋文斌马上跳出来提了建议。
皇上,蒋文斌就像是提前排练过似的,卡点迅速精准:臣有一个建议。顾大学士大公无私,愿意捐银为朝廷筹集军费,微臣感佩不已。有顾大学士作为表率,想来朝中群臣也有不少人愿意捐军费。只是这样一来,捐多捐少难免有压力以及攀比,朝臣们也并非全是世家大族出身,有些清寒之家的臣子,捐的少,难免被人轻视。
因此微臣以为,不如先定个捐银标准。之前穆老夫人说过,她拿出来的,是按照穆家家产计算的,一年应缴税银,捐出来充作临时军赋,那不如都以此为标准,这样大富之家按照税银核算,可以多捐些,清寒之家也不至于压力太大。
这个提议顾大学士当然没意见,他正犯愁提个什么数目好呢。因此蒋文斌一说,顾大学士也跟着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捐款方案。这多好,多了少了都不会得罪人。
蒋文斌的提议,也得到了许多朝臣的赞成。有些有心捐款的朝臣,觉得捐一年税银压力不算大,也都愿意出来在皇上面前买个好。这主动站出来提出捐款的人多了,对于其他人就能行成压力,大家都捐,你不捐,像什么样子?万一被皇上瞧在眼里,留了坏印象怎么办?
因此不大功夫,大半个朝廷的朝臣都纷纷表示要捐银。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但唱反调的人永远都不缺。比如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不缺钱,但他一直站在人群中没发言,皱着眉不知思忖些什么,等到大半朝臣都表示要捐款以后,他却突然跨前一步开口上奏:皇上,靠捐银只能撑过一时,并非长久之计啊!戎狄此次大军压境,看来战事不是一日两日能结束,甚至也不是一月两月能够结束。若是拖上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载,靠朝臣们捐的这些银子,怎么能撑下来?
皇上看了礼部尚书一眼,开口问道:那爱卿以为,当如何解决眼下困境。
不如早些考虑议和。礼部尚书答道:这仗继续打下去,戎狄也是损失严重,不如我们先派个使团去与戎狄可汗接洽,谈一谈退兵议和的事,先听听他们的停战条件再说。哪怕年年纳贡,总好过巨额军费开支,朝廷的负担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重。
第592章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
纳贡?穆红裳猛地转过身,怒瞪着礼部尚书,怒火燃烧的眸子越发显得晶亮璀璨。她的父兄还在北境边关出生入死,朝廷居然有人想要向戎狄人折腰纳贡。
那么穆氏一族这么多年、这么多代的坚守和努力又算什么?
议和?皇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爱卿以为,我大周应向戎狄蛮夷求和?
陛下,礼部尚书当然听出了皇上语气不佳,他赶忙跪下了:议和也是无奈之举。眼下这仗可以继续打,但国库空虚,打不起啊!皇上,就算靠着朝臣们捐银,撑过一时,那以后呢?我们也不能将所有银子都填了北境啊!南方的河工水利还要不要修?西南山泽沟洫屯田工程还要不要继续?沿海官造船厂的那些海船是不是就此停工?通南北的运河工程是不是不再继续?那已经开好的河道沟渠就这样摆着不管了吗?这些都需要银子啊皇上!
这几年年景不错,除了今年北境大旱,咱们大周其他地方也算是风调雨顺,北境十州人口不多,只这一处遭灾,朝廷救灾还救得起。但身为朝廷官员,居安思危是为臣子的本分,我们不能看天吃饭,年年盼着老天爷给面子。今年年景不错,那明年呢?若是因为与戎狄的战争将国库的底子掏空,将来万一有水患、蝗灾之类,朝廷要拿什么救急?救灾如救火,老百姓断了粮,是要命的!陛下,臣不是怯战,而是权衡之后认为,眼下仗不能再继续打了,朝廷承担不起。因此臣请陛下考虑派使团和谈,戎狄人不过是想要金银布帛罢了,若是纳贡能够停战,何乐而不为?
礼部尚书洋洋洒洒说了半天,听起来也颇有道理,已经有许多大臣默默点头赞同了。皇上也坐在龙椅上默默听着,并没有开口打断礼部尚书的话。
穆家的三个女人脸上的表情都差不多。穆老夫人脸色僵硬地瞪着礼部尚书,看起来已经压不住火气了。
礼部尚书说完之后,穆老夫人本来想开口,但皇上四周环顾一圈,抢先开口问道:礼部尚书所奏,你们也都听到了,说说吧,都什么意见。孙尚书,你身为兵部尚书,对于礼部尚书所奏怎么看。
一派胡言!孙尚书倒是答得痛快:礼部尚书所言看似有理,但不过就是为怯战找些理由罢了。
你这是污蔑!礼部尚书挨了骂,当然不甘示弱地要骂回去:不顾社稷民生也要继续打仗,孙尚书,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是为了国家考虑吗?你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挣功劳挣名声!如此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你这是要拖着整个大周的百姓为你的失败决策付代价。
呵孙尚书气得都快头顶冒烟了:我决策失败?我问你,行兵打仗不听我们兵部的谏言,反倒要听你礼部指手画脚,这是什么道理!让你做决策,你懂吗?北境战局如何,你全盘了解吗?你能出什么明白主意?不过是急着投降纳贡而已!软骨头,还硬要给自己找些漂亮的理由。
现在不和谈,难不成你要等战争拖垮整个朝廷才肯谈判?礼部尚书也气的跳脚:到时候我们只会更被动!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你才是愚不可及。你以为谈判是靠你礼部尚书两片嘴?孙尚书吵架倒是气势很足:那都是看战场上的军事实力!若是你现在就低头主动要求和谈,戎狄人只会更加轻视我们,你以为他们会轻易放弃侵略?你以为你要求纳贡停战,他们就会轻易答应?若是戎狄人要求割地,你也肯答应?
北境十州原本就荒芜贫瘠,人口稀少,礼部尚书答道:即便割让,朝廷损失也并不严重。
礼部尚书不说这句话还好,一说这句话,简直像是点燃了炸药桶。穆家世世代代地镇守在北境,礼部尚书一句话,让他们的坚守全然没有了价值,这让穆老夫人怎么忍得下这口气?这让安国公夫人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最让穆老夫人不能容忍的是,礼部尚书的言论,已经影响了一大批朝官。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吵得热闹,其他朝官迅速分成了两派,压低声音小声讨论着。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同礼部尚书的意见,打算等皇上发问的时候,就站出来,立场明确地支持议和。
穆老夫人火冒三丈,她迅速下了决定,打算抢在这些软骨头的朝臣前面发言。她向前跨了一步,提高嗓门,声音直接压过了争执中的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皇上!穆老夫人虽然上了年纪,声音沙哑,但她气势极足,语气中不带一丝暮气:老身今日上朝,除了捐银,还另有一事要上奏。
皇上微微一愣。穆老夫人抬银子来演戏,是他提前安排好的。但他可真不知道,这老太太还有其他事需要当朝上奏。瞧着穆老夫人郑重其事的模样,皇上心理微微有些打鼓,可千万别是什么特别麻烦难办的事吧
老夫人请说。皇上反应还是挺快的,他朝穆老夫人点了点头,示意让老太太有话直说,但他很聪明地并没有提前承诺什么。
皇上挺怕穆老夫人提出什么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后来皇上自己都觉得,他还是过于乐观了。原本他以为,穆老夫人要说的话,是和朔州有关系呢。毕竟朔北将军和安国公府小公爷还都被困在朔州,对于穆家的老夫人来说,有什么事能比这件事更重要呢?
然而皇上万万没想到,穆老夫人一张嘴,就震惊了整个朝堂。
皇上,穆老夫人郑重其事地向龙椅方向行了个礼:老身听说,镇国将军带援军往北境,这几日就要出发。老身想替我们安国公府最后一位穆氏将军请旨,随镇国将军一同前往北境。
第593章 争执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皇上有一瞬间发懵,有点反应不过来。安国公府现在已经空了啊!就剩下妇孺,哪里还有穆氏将军?
安国公和穆大公子在燕门关,前经略使穆承芳已经病亡,新任经略使穆承信正带着穆三公子守幽州,朔北将军、安国公府小公爷、穆四公子都被困在了朔州。
穆家老五断了腿,年纪最小的老六因为何文茂的算计被谋害在绝羽山,穆家哪里还有人可以上战场?
但皇上还没反应过来,郑瑛却已经猛然转过身,他直直盯着站在穆老夫人身后的穆红裳,眸中透着震惊和不可置信。但他没有开口,他甚至还报有一丝希望,希望自己理解错了穆老夫人的意思。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击碎了郑瑛最后一丝希望。
最后一位穆氏将军?皇上微微蹙起眉。
是!穆老夫人往旁边让了让,站在她身后的穆红裳立刻向前跨了一步,朝皇上行了个礼。不是女孩子家常行的福礼,而是男女皆可用的揖礼。
老身今日上朝,是为孙女请旨出征。穆老夫人声如洪钟地继续说道:老身的儿子、孙子都在北境,为国戍边。戎狄人大举来犯,朔州被围,丹州一役我军损失惨重,北境局势岌岌可危。陛下,老身知道,战争对于大周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但,我们决不能向戎狄人折腰。卑微祈求是换不来和平的!只能换来戎狄人得寸进尺的侵略。
朝廷缺钱,老身愿意捐出全部家产,田产、铺子,老身的嫁妆,儿媳们的嫁妆,孙媳妇的嫁妆全都可以捐出去,充作军费。朝廷缺人,老身就派自己的孙女参军打仗,穆家可以倾其所有,支持朝廷继续将这场仗打下去,绝不能如礼部尚书所言,低头求和,纳贡割地!
尚书大人,穆老夫人猛地转身面对礼部尚书,眸光凶狠:对大人您而言,北境不过是大周舆图上一块可有可无的贫瘠土地,天气恶劣,人烟稀少,每年的岁贡甚至不及江南富庶州府的零头。但对于北境百姓来说,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凭什么尚书大人一句话,就要将他们的家割让给戎狄人?
但是现在礼部尚书被穆老夫人气势汹汹的一瞪,不知怎地,突然有些怂。但他还是张嘴试图解释,不过老太太很显然压根不想听他那些空泛的道理,他刚刚张开嘴,就被穆老夫人十分粗暴无礼的打断了。
尚书大人一句求和纳贡好容易。穆老夫人望着礼部尚书,唇角沁出冷笑,但这笑容看起来却有些凶戾吓人:不知尚书大人是否想过,先割让北境那几个州给戎狄?我儿子好不容易才夺回来的朔州?还是兵家必争的燕门关?亦或者是沧仞山南麓的幽州?连着咽喉要道沧仞关一起割让出去?
尚书大人可曾想过,北境十州,无论哪个州府被割让出去,整体防线就会被打破,我们这一步退了,下一步也不得不退,一直到整个北境都落入戎狄人手中,到那时,才是真的无力回天呢!尚书大人以为北境不重要,但若是北境十州尽数失陷,落入戎狄人手中,你可知,大周会面临怎样的窘境?
这问题不用礼部尚书回答,皇上替他答了:绝羽山以南,一马平川,再无任何关隘可以挡住戎狄铁骑。戎狄人甚至可以直接攻到京城城墙下。
真到了那一日,尚书大人您是否愿意亲自披甲上阵抗击戎狄侵略?穆老夫人问道,态度咄咄逼人。
这问题礼部尚书没法回答,当然了,他也不可能回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