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门关的戎狄人退兵了,幽州附近的戎狄人也紧跟着跑得不见踪影,安国公下令让儿子穆铁衣领兵去追,而他则迅速返回了燕门关。然而等他回去后,看到的是昏迷不醒的弟弟与忙碌焦急的大夫们。
    大夫们这一次直言,穆承芳眼下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在北境久居,他不能劳累、不能思虑过重,更加无法亲自上阵迎敌,他需要精心的治疗和调养,否则别说恢复健康,恐怕都很难保住命。
    然而对于昏迷不醒的穆承芳,大夫也是踌躇两难。他们希望穆承芳能够尽快回到气候宜人温暖的中原地带调养治疗,北境苦寒的气候会加重他的病情。然而穆承芳眼下的状况,又极其不适合舟车劳顿,旅途颠簸很可能让他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担忧的大夫们甚至毫不避讳地告诉安国公,就算他们尽力而为,就算穆承芳能够迁居到最理想的养病环境,不再承担北境经略使的重任,不再练武,不再思虑过重,也只能多延几年性命而已,他的身体衰败到这个地步,已经不可能痊愈。
    安国公听了大夫的话,脸色灰败地坐在弟弟的床前,整整一个时辰没有开口说话,就这样沉默又悲伤的望着昏迷的穆承芳。他了解穆承芳,知道穆承芳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也知道穆承芳若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之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因此一个时辰之后,疲惫又难过的安国公开口发出了第一条命令:传信去朔州,让征衣和青衣一齐过来。还有,承芳什么时候能醒。
    国公爷,给穆家看了许多年病,又为了穆承芳远赴北境的老大夫忍不住开口:您这是您
    什么时候能醒?安国公声音嘶哑,缓慢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若是国公爷希望经略使清醒,那下一次服药,我们可以调一下方子。御医叹着气答道:其实让经略使睡着,痛苦能少些。
    北境经略使的继任人选,我需要承芳的意见。安国公甚至都不敢回头看大夫们的眼神,就这样盯着穆承芳的脸,干巴巴地答道。17
    大夫们叹了一口气,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出去熬药了。两个时辰后,穆承芳醒了,他看了一眼直直坐在他床前的安国公,并没有等安国公说话,就先开了口:大哥,幽州那边怎样?
    很好。安国公朝弟弟咧嘴一笑,却差点冒出泪花来:孩子们都出息了,铁衣和驰衣很不错。戎狄人退兵了,损失不大,我让铁衣出城去追了五十里,都跑光了,没追到。
    嗯。穆承芳唇角沁出微笑:都长大了,也能独当一面了。不过,想当个好将军,只凭勇武可不够,要能上马打仗,也能坐镇指挥。大哥以后你还得多费心啊
    咱们兄弟四个,若论兵法指挥,最强的就是你。安国公强撑着脸皮笑道:有你在,孩子们哪里愿意跟我学。青衣这孩子就是随了你,年纪不大就这样有出息,老四府里的军师都夸他呢。
    呵穆承芳笑叹:他还小,要学的还多着呢。可惜了我怕是
    胡说什么!安国公打断了穆承芳的话:大夫说了,你的身体状况的确很糟,所以得好好调养。北境气候恶劣,可不适合养病,所以我都想好了,等你好一些了,让征衣护送你回京养病,在京里多呆些日子。你儿子娶媳妇都一年多了,你这个当公爹的,也该回去瞧瞧,好歹认个亲呀。
    大哥,穆承芳笑笑,面色平静地答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你又不懂,瞎想什么。安国公尽量让自己的脸色看起来轻松一些,但该说的话,他还是得说:承芳啊,我想让你回京养病,但你这病,没个一年两年恐怕很难痊愈,你身为经略使,长期离开北境不好,所以我打算替你上个折子请辞。你回去以后就好好养病,这边的事不用担心,有我和老三老四呢。但我得先跟你商量商量,你觉得承信和承德两人,谁适合继任北境经略使。
    其实穆承芳心理特别明白,他明白大哥已经在考虑经略使继任人选了,那他恐怕真的好不起来了。但为了不让安国公更加难过,他还是一脸平静地模样,望着床帐仔细想了一阵子才答道:承信和承德两人各有优势,其实谁都可以,但北境经略使事务繁杂,无论谁来,都会被耗去不少精力。
    那你是觉得老四更合适?他更年轻些,精力足。安国公问道:朔州那边军事压力最大,若是老四继任经略使,那不如我去朔州常驻。
    不。穆承芳摇摇头:还是承信继任经略使,承德最好不动。承信思虑周全,由他继任并无不妥。朔州防务压力大,还是得老四这员猛将亲自坐镇最好。至于大哥,像眼下这样三州巡防最是妥当,让孩子们渐渐担起幽州的担子,好将军还是得多历练,幽州地方事务,有些也可以渐渐让孩子们学着处理。只是这样一来,大哥和三弟的压力大些。唉!想起孩子们,也总有许多不放心
    第420章 赴任
    这一日,安国公和穆承芳就北境的未来安排商量了许久,直到穆承芳的精神耗尽,又陷入昏睡中。穆承芳没再问起自己的病,他仿佛对一切心里有数似的,不提,不问,只是向安国公提出,不回京中,就在经略使府养病。
    安国公并没有答应他,只说已经穿了信给朔州的征衣和青衣,孩子们过两日就会过来探望他。穆承芳笑笑没说话,似乎并不想继续谈及这个话题。
    穆承芳短暂的清醒之后,安国公动用了最快的传信渠道,往京中送了一封信和一封奏疏。奏疏是他连夜写好的,替穆承芳请辞北境经略使,同时建议皇上任命幽州将军穆承信为新一任北境经略使。
    短短几日,安国公的奏疏就达到了京城,皇上收到奏疏的第二日就有了批复,昭准穆承芳回京养病,并且认命了穆承信为新的北境经略使。
    事发突然,穆承信甚至来不及好好收拾行礼,就带着任命奏疏匆匆离京赴任,他甚至没能等到半个月后小侄女的及笄礼。
    穆承信走后,整个安国公府,就剩下了女人和三个孩子。每日一大早,十七岁的穆凌衣带着一对弟妹练功,一个武师父、一个老和尚,还有三个孩子,小校场上冷冷清清。
    这校场上最厉害的其实是女孩子穆红裳,有慧明的精心指导之后,这两年穆红裳进步飞速,现在连穆凌衣都打不过他了。不过凌衣和锦衣对于穆红裳倒没什么嫉妒之心,他们甚至觉得骄傲,觉得红裳作为女孩子,能有这个水平十分厉害。
    只是穆氏将军们都不在京中,就算是穆红裳日渐进步,能看到的人也只有穆凌衣和穆锦衣而已。其实说起来,红裳的亲哥穆铁衣和锦衣的亲哥穆驰衣,今年都满二十了,他们原本应该像两年前的穆征衣一样,回京订亲娶妻,但是他们该回来的日子早已过了,铁衣和驰衣却迟迟不归。
    大家都知道,和平条约签订之后,北境的防务压力并没有减轻,再加上穆承芳病重,更是为北境形势雪上加霜,铁衣和驰衣怕是一时半刻难以回来。再加上穆承芳的病,十分让人担忧,因此穆承信走后的这些日子,整个安国公府的气氛都闷闷的。
    这些日子,穆凌衣三人和顾仪兰一得了空就往穆老夫人屋里跑,每日绞尽脑汁的说些笑话,想要哄长辈们开心。
    铁衣和驰衣这些日子回不来也就罢了,穆老夫人叹着气:可征衣娶了妻,才一个月就去了北境,转眼已经一年多了,还没回来,只把孙媳妇孤零零的丢在家里,也实在是太过分了。
    大哥很快就会回来。穆红裳一把握住顾仪兰的手:爹爹在信里说了,要派大哥护送二叔回京养病,等三叔到任后,他们就会从北境出发,大嫂过些日子就能见到大哥了。
    你大哥不回来。顾仪兰笑着伸出手,轻轻摸了摸穆红裳的脸:我们已经写信商量过了,你大哥打算和伯父说,让二弟和三弟护送爹爹先回来。弟弟们应该回京选妻了,这是大事,耽误不得。
    征衣这孩子,怎地也不同我商量一下,穆老夫人立刻沉下脸:还有你,兰儿,和征衣两人就这样随随便便自己决定了,也不问问长辈的意见。61
    瞧见穆老夫人黑了脸,但顾仪兰一点没害怕,淡定地答道:祖母,您明明知道的,二弟和三弟选妻才是大事呢!他们原本三月就该回来的,这已经耽搁了许多日子了,再耽搁下去,弟妹们明年都没影子。
    一年多以来,顾仪兰早已经适应了穆家人的处事风格,她早已不像刚嫁进门时那样事事小心拘束,对待长辈们日渐熟稔亲密,甚至已经学会了向长辈们撒娇。
    只娶回来有什么用,穆老夫人不开心地答道:你进门都一年多了,征衣统共在家陪了你不到一个月,如花似玉的妻子就这样丢在家里,这媳妇到底是给谁娶的,难不成是接进门陪我这个老婆子的。
    祖母这样说可就太偏心了,顾仪兰抿嘴笑着:咱们穆家的媳妇,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当初四叔和四叔母成亲之后,四叔不也是很快就去了北境,好几年后才得空回来陪陪四叔母。
    你倒是想得开。穆老夫人一副小孩子赌气的模样:你以为我是心疼你没人陪,我是心疼我自己挺大年纪抱不上曾孙。
    穆老夫人一说这个,穆红裳立刻笑起来:祖母倒真是好委屈,大嫂的祖母与祖母同年,人家已经有两三个曾孙了。
    顾仪兰有些脸红,但也并不像刚嫁进门时那样羞涩了,她大大方方地笑答:我说祖母这笔账没算清楚,眼下孙媳只我一人,祖母盼着抱曾孙,那只能指望我。若是二弟和三弟都尽快娶了妻,那祖母可就有三个孙媳了,那可指望的人不是多了些?
    八字没一撇的事。穆老夫人答道:他俩回来选媳妇,怕不是会像征衣似的,一耽搁就是大半年,我还不如指望你呢。若是征衣能得空回来,兴许没几个月,你就有了呢!你以为这笔账我不会算?
    母亲自然是最会算账的。穆四夫人赶紧笑着接过话头:侄儿媳妇可算不过你。
    那是!穆老夫人佯装得意的点点头。
    娘,穆凌衣看了看天色,开口问道:今日怎地就您一人来祖母这里?大伯母、二伯母和三伯母呢?
    你妹妹马上要及笄了,总有些东西需要准备。穆四夫人答道:大伯母忙得紧。二伯母又去慧明师父那里为你二伯父祈福了,三伯母不放心,陪着去了。
    顾仪兰轻叹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也去瞧瞧,好歹陪陪母亲。
    你别去了。穆老夫人颓然摆摆手:你婆婆的性子我知道,让你三叔母陪着就好。你毕竟是儿媳妇,有些话,她对你三叔母能说,对着你反倒不好意思。
    第421章 及笄
    六月十三日,是穆红裳及笄的日子,然而直到这一日,原本应当早些回京养病的穆承芳,还没从北境出发。家里人少,穆红裳的及笄礼却一点都不冷清,反而热闹到夸张。
    嗯,没错,夸张,且十分不合规矩。
    安国公夫人为女儿准备及笄礼,原本宾客名单都已经拟好了,结果没想到,六月初一,魏皇后突然打发人来传旨,说是六月十三日,在宫中为穆红裳办及笄礼。
    接到皇后旨意,安国公府上上下下都有些懵,皇后在宫中为臣下之女办及笄礼,这不合规矩,别说大周朝开国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就连前朝也从未听过这样的先例。
    穆老夫人考虑了半日,最后还是决定带着安国公夫人一起请旨进宫一趟,一则谢恩,二则推辞皇后娘娘的好意。穆红裳也不是穆家唯一的嫡女,安国公府前几代的女孩子,不都是自己在家办的及笄礼吗?怎地到了穆红裳这里,魏皇后突然非要搞这样一出。
    然而这一次,魏皇后的态度十分坚持,她坚持要在玉央宫为穆红裳办及笄礼,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推辞不得,只得领了旨。六月十二日,魏皇后提前一日接了穆红裳进宫,将她安排在了玉央宫侧殿。
    进宫以后,穆红裳在玉央宫侧殿发现了皇后提前为她准备好的及笄礼所需的衣饰,华丽的四凤冠被半透明轻纱罩着,静静地摆放在香案上,旁边放着一件青色的礼服,样式极为复杂。
    穆红裳仔细看了看那件衣服,顿时皱了眉,她转过身,向陪伴她的玉央宫掌事宫女问道:姑姑,这礼服是不是拿错了?这可是褕翟?按照咱们大周礼制,公主才能着翟衣、加四凤冠行及笄礼。臣女按照礼制,及笄礼只应着普通深衣礼裙,加五宝钗冠而已。
    旁人家的姑娘是这样没错,掌事宫女笑着答道:但大小姐您怎能与京中寻常贵女相提并论,这可是皇后娘娘钦赐的恩典。
    穆红裳朝掌事宫女笑笑,顺便还谢了个恩。她很清楚,不管皇后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一身衣服和凤冠,她是没办法推辞的。作为大周开国以来,唯一一个穿着公主礼服及笄的臣女,她是不是还挺有面子?
    只可惜这面子,穆红裳一点都不想要,她只想要好好地在家,穿着娘亲给她准备的深衣礼服,用普通的凤冠行及笄礼。
    然而不行。她的及笄礼,注定是一场虚热闹,在玉央宫里,魏皇后代替她亲娘,站在主人位上,为她张罗一切;宁福公主亲自为她捧托盘,陌生的宗室女孩子代替了她的好朋友谢淑柔,站在了赞者的位置上。而她的祖母、母亲,还有真正的朋友,则像是客人一样,坐在一旁观礼。
    这是她的及笄礼,但她却要依照皇后的意思盛装打扮,之后就像个道具一样,被人引着行礼、加冠,祝酒。
    真的好没意思!
    穆红裳的及笄礼,绲戎王也带着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来观礼了。绲戎王似乎很好奇大周女孩子的及笄礼到底是什么样子,从头到尾看得十分认真,心情也很不错的样子。
    而斛律迎欢和斛律长荣姐弟两个显然并没有绲戎王这样开心。斛律迎欢很明显精心打扮过,她穿着花纹热闹的刺绣小坎肩和斜摆带金银穗的衣裙,裙子底下露出鲜艳的裤脚和马靴。
    这是草原上的贵族们最流行的打扮。自从斛律迎欢被赐婚给郑崇景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像之前一样,学着大周仕女的模样打扮自己。那些为了讨好郑瑛而买来的衣裙,都被她剪碎,丢出了窗外。
    她又梳起了粗粗的发辫,带起了缀着绒球的金银发饰,就像是很久以前,还在草原上一样。
    她打扮得很漂亮,表情一如既往的高傲,似乎与之前没什么变化,但其实还是不一样了。
    以前的斛律迎欢,像是草原上狼毒花一样,虽然美得不够精致,但浑身上下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然而现在的她,眼神中那种笃定与自信已经消失不见,她身上的那股近乎野蛮的活力似乎也一下子消失了,就像是一株被精心整理修饰过的狼毒花标本,好看了不少,但却没了魂儿。
    而这一日,斛律长荣似乎也不大对劲,他异常沉默,甚至与绲戎王和斛律迎欢都没什么交流,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望着大殿中一身盛装的穆红裳,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慕红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旺财是只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旺财是只喵并收藏慕红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