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兵部这么多年,蒋文斌真是很了解周尚书了。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不愿意派蒋文斌去北境。
    周尚书早就想好了,就算安国公这次又生出其他要求来,也是直接上疏给皇上,没有不听话的钦差给他挖墙脚,他轻易担不了责任。
    到时候奏疏放在皇上的御案上,皇上怎么批他就怎么办。皇上若是肯同意往北境花钱,要钱要物,自有皇上压着林相,也不用他一个兵部尚书出面得罪人。
    皇上压着不办那自然就更没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事喽
    第144章 担忧
    我之前说什么来着?中秋节当天,谢常静林拎着月饼,上门去拜访蒋文斌。
    看见愁容满面的好友之后,谢常静这样说道:你一个小小主事,就算有心为北境筹谋,能做到的也有限。兵部水深,周尚书又十分世故,你就算十分努力为北境事务奔走呼号,又有多少人认真听在耳朵里。
    那么常静,蒋文斌抬起头,一脸认真地望着谢常静:你将我的话,听在耳朵里了吗?
    你是我的朋友,你的话,我自然都认真听了,谢常静点点头:但是文斌,我是个言官,我听到了又有什么用。
    有用的。蒋文斌望着谢常静,一脸热切的样子:你听到了就是谢相听到了。有一句话我想问你,你给我交个实底。
    你说。谢常静点点头:能答的,我知无不言。若是不能答,我最多不说,却也不会骗你。
    谢相你父亲,蒋文斌犹豫了一下才开口:我虽与你交好,然而你清楚十几年了,整个谢府,我也只与你一人交往。常静,不瞒你,我这人其实很有些沽名钓誉的想法,以前总觉得自己才高,比你们这些依仗家中势力的世家子强些。
    这话却也没错。谢常静微笑点头:你蒋文斌才华横溢,的确强过我许多,在这点上,我是服气的。只是人各有所长,你这人,才高八斗没错,却也很有些恃才傲物的毛病,为人也有些左犟,处事不够圆滑,朋友这么多年,我还能不了解你吗?早说了你这样迟早要吃亏,你偏不信我。
    你说的都没错。听了谢常静的话,蒋文斌不仅没生气,反而点头微笑起来:你是为我好,我知道,眼下我也长了记性。与你交往多年,为了我这点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我一向避免与你家其他人打交道,尤其是你父亲。之前我还颇为得意,觉得自己很有些绝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眼下看来,确实是我愚蠢左犟。
    蒋文斌啊蒋文斌,谢常静笑着摇头:你骂起自己来,比骂我还狠。
    之前是我愚钝短视,蒋文斌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容,语气慎重地问道:然而眼下我却想问问,谢相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你蒋氏也是江南大族,谢常静似笑非笑地看着蒋文斌:虽然这几代无人在朝为官,但有些话不用明说,你也能懂。
    自然。蒋文斌沉默了一瞬才轻声说道:但我虽只是个区区六品官,许多事看的不算透彻,可我却不大喜欢林相这样的首辅宰相。窃权罔利、刚愎自用,将权柄看得极重。
    旁的我也不说,谢常静淡淡地答道:我父亲这个人,将名声看得极重,林相能做出来的事,有些他还真的不会干。因为他拉不下来那个脸。
    常静,蒋文斌盯着谢常静的眼睛,许久之后才问道:我能信你对吧?
    这我却不好拍胸脯保证。谢常静也是一脸慎重的摇头:朝堂波云诡谲,一时事,一时论。我父亲是怎样的人我虽然清楚,但身为局中人,形势所迫,顺势而为,谁知事到临头他会怎样抉择。
    听了谢常静这话,蒋文斌反倒不再追问什么,他低着头,手指轻扣,似在细细思索。谢常静其实微微有些疑惑。
    按道理来说,上次两人在南市见面就已经互有承诺,蒋文斌已经答应依附谢家,而谢常静已经承诺帮他在户部或者兵部谋个五品以上的缺,这次蒋文斌又在想什么,谢常静其实有些拿不准。
    但蒋文斌低着头不说话,谢常静问了两遍他不吭声,也只好作罢,只能坐在一旁喝着茶等。结果谢常静足足两壶茶喝下去了,蒋文斌还是没动静。
    文斌谢常静终于憋不住又开了口:你有话直说,也不
    谢常静一句话没说出来,却被蒋文斌下一个动作截住了话头。他看见坐在茶桌对面的蒋文斌依旧一语不发,低着头从怀中抽出两个厚厚的信封,直接递给了他。
    谢常静一头雾水地拆开信封,拆出来两叠厚厚的、写满密密麻麻蝇头小楷的字纸,长长的,折的整整齐齐,倒像是两封奏疏的规制。
    谢常静一目十行地看完了第一封奏疏,神色震惊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的蒋文斌。
    他丢开第一封奏疏,又急忙去抓桌上的第二封奏疏,只看了开头几个字,就震惊地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文斌,你这这这
    嗯!蒋文斌抬起头,神色十分平静地望了谢常静一眼:都交给你了。你回去跟谢相商量一下,给我个回话。我对你有过承诺,也得先考虑你们谢家的立场。这两份奏疏,是交出去一份,还是都交出去,谢相决定。
    你不要命了!谢常静啪一声将两封奏疏都甩在蒋文斌面前,似乎气得话都说不清了:我说你这人固执左犟,你为什么就不能改改?你这是想拿命去给自己博一个直臣之名?别糊涂了!李相和周尚书,是你小小一个六品兵部主事能扳动的吗?你就算自己不要命,也想想嫂子和家里的孩子们!
    你先别操心这个,蒋文斌倒是还平静的模样:皇上不是昏君,只要我这两份奏疏能呈上去,我就轻易死不了。你还是先回去跟谢相商量一下,若是周尚书倒了,谁顶这个缺合适。别落到旁人手里了。
    糊涂啊!谢常静满屋转圈,看样子十分想砸了茶碗发个脾气:皇上看见了你的奏疏又怎样?就算皇上立刻将周尚书羁押,御史台要审清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这期间,李相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将你也送进去。想给你个区区六品主事按个罪名还不容易吗?你进去了,周尚书再诉你诬告,他有没有事不好说,你肯定是脱不了身了。
    第145章 变数
    所以我才先拿给你看。蒋文斌似乎早就考虑好了后果,淡淡地说道:御史台这边,还要靠你周旋。你提前有所准备,我想案子应当不会拖耗太久。
    不成。谢常静想了想之后,一把抄起了桌上的两封奏疏,随便拿起个信封,两封奏疏塞在一起揣进了怀里。
    我想来想去都觉得,此事绝对不能由你出面,谢常静转身就想往外走:我回去先跟父亲商量一下,回头给你回复。你也别急,此时需得慢慢筹谋。
    怎么不急,蒋文斌一把扯住了谢常静:中秋劳军,都有固定的流程,秦主事甚至比我去年出发还早,七月初就离京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不仅如此,到现在也没个消息捎回,我能不担忧吗?眼下安国公府在京中无人,连安国公都去了北境,只有个没资格上朝的小穆将军留在京里,真若有事,没谁会为北境说话的。
    那你也不能急!谢常静使劲挣开了蒋文斌的手,皱着眉答道:你急有什么用?皇子们入朝,最是敏感的时期,李相背后站着谁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你这个节骨眼上弹劾周尚书和李相,仪王爷能饶了你?
    但是蒋文斌还想说什么,被谢常静粗暴地打断了。
    你别但是了,谢常静转过身,指着蒋文斌的鼻子说道:你若不是想舍命为自己博个直臣的好名声,就给我消停些。你自己也说,安国公府目下在京中无人,若是你为了弹劾周尚书把自己套了进去,那朝中唯一肯为北境奔走的人也没有了啊!此时北境若无事还好,若真有事该怎么办?难不成你想让小穆将军闯朝堂?
    好吧!蒋文斌松了手:就交给你了。常静,别让我失望。
    你不用这样嘱咐我。谢常静将怀里的信封又拿出来扬了扬:这是砸到我谢家手中的现成馅饼,我们能不善加利用?李相和周尚书既然被我们抓住了小辫子,断然没有平白放过的道理。只是这两份奏疏何时用,要怎样用,你得听我的。
    好!蒋文斌点点头:还有,谢相那边希望你帮帮我,若是秦主事这次劳军回来带了穆氏将军的奏疏,还希望谢相能在皇上面前帮忙说几句话。
    你放心,这个我知道。谢常静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朋友家,直接回府,不敢有一刻耽搁。
    谢常静是一大早拎着月饼去访友的。中秋正日子,谢夫人和谢相按照规矩进宫领宴了,家中的中秋宴要晚上才开席。
    因此谢常静也早早出了门,他原本计划趁着中秋节不用上衙门,来和蒋文斌一起喝茶谈诗,接着留在蒋家吃午饭,和朋友一起喝两杯小酒,等下午再回家去呢。
    计划的好好的,蒋夫人听说谢常静到访,也开始杀鸡宰鹅的准备待客,谁想到才不过一个时辰,谢常静就匆匆跑回家了。
    蒋家的蒋夫人懵,而谢家,听说丈夫回家的谢大奶奶也有些懵。
    谢常静回家后就一头钻进了书房,关着门好久都没动静,也没说要茶要水。谢大奶奶有些担心,终于还是忍不住端了刚炖好的燕窝,去了前院书房。
    谢常静看到妻子跑到外院来了,倒也没说什么,只是一脸奇怪地看着摆在面前的燕窝:怎地突然送了燕窝过来。
    原本是为母亲备下的,谢大奶奶温温柔柔地答道:父亲和母亲一大早入宫了,宫中领宴不轻松,回来后应该又累又渴,就提前备了这个。大爷放心,父亲母亲要用的,妾身已经提前留好了。
    嗯!谢常静点点头,端起燕窝来吃了一口才说道:我原本以为,今年皇后娘娘会有懿旨下来,让你和柔儿也一同进宫领宴呢。幸好还是如往年一般,倒让我放心了不少。
    听了谢常静的话,谢大奶奶柔柔地笑起来:父亲还没担忧,大爷先操心起来。
    谢常静想说什么,刚张嘴,却摇头笑道:一时半刻也说不清许多。我自然是要先担忧你和柔儿的。
    这话哄得谢大奶奶开心,抿着嘴笑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干嘛的。
    大爷怎地这样早就回来了?谢大奶奶问道:不是去了蒋大人府上?早上走时不是说了,中午不回来用膳吗?怎地居然这样早就回来了?
    蒋兄家里有些事,我也不好多留。谢常静也不欲多解释,只是简单敷衍几句:午饭我就在书房用了,你不用操心太多,晚上家宴,你还有的忙,先去歇会儿吧。
    打发走了谢大奶奶,谢常静才又从一叠书下面翻出了蒋文斌的两份奏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谢相和夫人一大早入宫领宴,回府时已经是未正了。按照往年的规矩,老两口回府后,稍微洗漱松泛一下,略微用些点心,接着就要小睡一下。
    谢相回家后也没去后宅,直接去了外书房。他六十多了,领宴回来腰酸背痛,刚刚换了衣裳洗漱干净,歪在塌上。
    仆人们端上来了易消化的清粥和点心,他刚坐起来想吃口东西呢,就见谢常静毫不客气地推开了他外书房的大门,直接将一个厚信封举到了谢相鼻子底下。
    什么事这样急,谢相略微吃惊地放下了碗筷,接过了信封。
    父亲您开始看看再说吧。谢常静叹了口气坐在了一旁的圆凳上:文斌给我的。这个家伙头可真铁,幸好他还知道先找我商量,否则这不是自己找死。
    谢相打开信封,只看了一眼,接着饭也不吃了,直接叫仆人进来撤了桌子,又吩咐了人不许打扰。
    父子两个关在书房里,仔仔细细地将那两封弹劾奏疏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以上所列可皆有实证?很久以后,谢相才一脸严肃地问道。
    秦凤路军饷亏空的仅有陈情书一份,谢常静答道:这件事主责在安抚使崔文举身上,文斌参周尚书知情不报,宽纵遮掩。三年前北境调军需的事,文斌已经拿到实证。
    第146章 弹劾
    蒋文斌的这两份奏疏,一份弹劾兵部周尚书,一份弹劾李相,内容极其详实。不过周尚书其实算不上是个贪官,而李相世家出身,家中自有子弟经验庶务,也是不缺钱的,因此这两封奏疏,弹劾的都不是贪腐。
    第一封,弹劾周尚书渎职、懒政。
    第二封,弹劾李相结党、弄权。
    弹劾之事只有两件,但都不小。
    第一件事就是秦凤路军饷亏空。
    蒋文斌辗转得到了一份陈情书,是秦凤路绝云关一名小小的忠武校尉写的。陈情书中写明,前年年末,绝云关厢军已经一连欠俸五个月,发到手的米粮也都掺了砂石。
    绝云关的守军的日子过得艰难,眼看过不了年关,驻守绝云关的中郎将因此赴凤州府求见秦凤路安抚使崔文举,请他尽快补发军饷。
    谁知军饷没等来,中郎将却被羁押,罪名正是贪污和亏空。
    那位中郎将的家人不服,辗转上京想要讨个公道。然而他们到了京城却不知往哪里鸣冤,于是打听了兵部尚书府,在尚书府门口拦了周尚书的轿子。
    秦凤路安抚使崔文举是中奉大夫温承平的妻舅,为人世故的周尚书为了不得罪李相,表面上答应一定要彻查军饷亏空案,私下里却给温承平透了消息。
    中郎将的家人还在京里,崔文举已经得了消息,他立刻连夜将军饷亏空案审结,所有罪名都安给了狱中的中郎将,急急将人问了斩。
    更奇怪的是,中郎将的家人在不久之后,也消失了,不知所踪,再也无人为已经死去的年轻将领喊冤。
    兴许是苍天有眼,蒋文斌拿到这份陈情书的时候,这名忠武校尉也已经被灭了口,但这份陈情书却几经辗转到了蒋文斌手中,成为蒋文斌弹劾周尚书的重要证据之一。
    蒋文斌所参第二件事就更大了。
    三年前,兵部的库部主事叫赵知良,是李相的学生。
    赵知良并非大族出身,中了进士之后费了不少力气托人走通了李相的路子,拜在李相门下。他为人能力一般,但十分善于逢迎,唯李相马首是瞻。作为一颗心甘情愿的棋子,他在李相的学生中算是很受重用的。
    当年李相将他放在兵部主事位置上,其实也是盯住了六部侍郎的缺,只是想让赵主事在主事位置上短短过渡,找个理由推上去而已。
    赵知良自知自己在库部主事的位置上只是过渡。办事漫不经心,纸面上的政绩却做得漂亮。他在任几年,年年库部耗损报得极低,账面漂亮极了,兵部甚至还因此得了圣上褒奖。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慕红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旺财是只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旺财是只喵并收藏慕红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