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百度云(13)
礼亲王妃心里清楚,这个亲王的王爵,不是冲着他们宗室的身份,也不是冲着她家王爷的辈分,而是因为他们的女儿嫁给了安国公。因此这一句王叔,皇后娘娘敢叫,礼亲王妃是断断不敢应的。
第34章 恩赏
礼亲王妃额头上有些冒汗,赶紧一个头磕到地上:怎敢劳烦皇上和娘娘如此惦记。王爷为皇上修书原本
礼亲王妃的话还没说完,魏皇后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似的,笑眯眯的开口打断了王妃的话:王妃不必客气,礼亲王是长辈,修书多年辛苦,皇上加什么恩赏都是应当的。下月王叔生日,虽不是整生日,但也不可简慢,含碧庄园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给王叔添寿。
话说到这份儿上,礼亲王妃只好叩头谢恩,一旁的宫娥笑眯眯地将礼亲王妃扶起来,将她扶到圆凳上重新坐下。
一旁的安国公家女眷笑眯眯瞧着,从穆老夫人到穆家四个儿媳,人人都很淡定地坐着,连礼亲王妃的亲生女都没啥大反应的模样。
嫁人的几位公主都回宫了,皇后娘娘看起来挺开心,絮絮叨叨地与赐茶的命妇说些养儿养女的话题,也再没提过礼亲王生辰的事。
但是礼亲王妃清楚,这一年礼亲王生辰不大办是不可能了,她偷偷瞟了女儿和亲家母两眼,又看了看正和三公主说话的皇后娘娘,整了整面容,朝皇后娘娘露出恭敬地微笑。
和几位一品诰命坐在一起的顾夫人眼皮略微抬了抬,像是无意似的扫了一眼礼亲王妃,接着也面带微笑地端起了皇后娘娘的赐茶。
而坐在顾夫人身旁的谢夫人则像是什么都没听见似的,依旧端正地坐着,直到皇后娘娘笑着问起她刚刚成亲的大孙子,她才微笑着开口答了几句。
谢相长孙刚刚成亲,皇后娘娘由此扯出了儿女婚嫁的话题,说起了五皇子和六皇子也已经十七,还没订亲,又仔仔细细询问了在座的夫人们家中适龄的公子小姐。
儿女婚嫁的话题自然都是各位夫人们关心的,一时间玉央宫中笑语不断,只有安国公府穆家的夫人们不言不语,微笑着喝茶,似乎这些话题与她们无关似的。
穆家大少爷穆征衣转过年就要十九了,最多再一年就要回京订亲成亲,但皇后娘娘就像是不知道这件事似的,愣是没问一句,在座的诸位夫人也像是有默契似的,这样热闹的嫁娶话题,独独绕过穆家去。
宫中领宴其实很辛苦,一大早出门,顶着沉重的诰命行头等好几个小时,接着按照规矩跪拜领宴谢恩,别说顾夫人、谢夫人这样上了年纪的夫人了,就算是年轻体健的夫人们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一次次跪拜起身之后,头晕眼花的。
就算皇后娘娘体恤,免了穆老夫人、顾夫人等等五十岁以上一品诰命的跪拜,但挺直腰板坐着陪宴也还是很累的,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
未时初刻谢恩出宫时,无论是领宴官员还是诰命夫人,纷纷露出疲态,恨不得立刻到家躺下。
只是男人们回家了可以歇着,女人们却不行。中秋家宴也得张罗,家中事情一大堆呢,安国公夫人回府之后,脱下礼服礼冠,甚至都来不及歇歇,就已经有一大堆的管事婆子找过来了。
穆红裳站在门口,正往母亲屋里探头探脑。她手里捧着个小小食盒,食盒里装着的,就是谢淑柔研究了好几天才试做出来的盗版奶黄冰皮月饼。
安国公夫人一脸疲惫,但还是打着精神听管事们回事儿,她一抬头,刚好看见女儿正在门口探头探脑。
红裳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安国公夫人笑着朝穆红裳招招手:没去抄书?
早就抄好了,穆红裳眉开眼笑地捧着食盒跑进屋子:今日过节,上午先生给放假了,二哥和三哥就让我先抄书,是二哥亲自盯着抄的。
你今日倒是乖,安国公夫人笑眯眯地点了点女儿的鼻尖:怎地,你二哥三哥一说你就肯抄?
娘亲和祖母一大早就进宫了,穆红裳小脸上的表情无比认真:哥哥说祖母回来一定累得很,就不要让她费精神再盯着我抄书了,我觉得有道理,就提前抄好了。
你祖母的确累坏了,安国公夫人点点头:既然书已经抄好了,就不要去打扰祖母,娘亲这里忙,你去跟哥哥弟弟们玩吧。
娘亲,穆红裳献宝一样将手里的小食盒举的高高的:吃月饼。是谢家那个姐姐昨日打发人送来的,我觉得好吃,娘亲你也尝尝。
安国公夫人笑着摇摇头,正想开口,穆红裳的贴身丫鬟菱角笑着补了一句:夫人就尝尝吧。谢四小姐的月饼新奇又好看,咱们大小姐昨晚尝了之后特别喜欢,但只吃了一块就不肯吃了,说要留着给夫人和老夫人。听说夫人回来了,小姐赶忙自己捧了食盒送过来,都不许奴婢们动呢。
红裳这样乖,那母亲就尝尝。安国公夫人亲手接过穆红裳手里的食盒,当着女儿的面打开来看。
食盒里是个小碟子,里面放着四块小巧的月饼,半透明的皮看起来晶莹剔透,透出里面黄澄澄的馅芯。
安国公夫人当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月饼,头一日谢淑柔打发人来送月饼,就是送到了安国公夫人的手中,因此她当然知道,谢淑柔送来的月饼大约十来块,因为月饼做的小巧,其实也只是小小一匣,没多少。
临近中秋,家中事忙,这月饼虽然新奇好看,但安国公夫人也只是匆匆看过一眼,感叹一句谢四小姐果然灵慧妙心,就打发人给女儿送去了。却没想到红裳尝过月饼之后,倒是知道惦记娘亲,还特意又捧了月饼送了过来。
安国公夫人心情很好地模样,她捡起一块小小的月饼朝穆红裳比了比:娘亲就尝一块,这月饼你喜欢,就给你留着。
这些都是娘亲的,娘亲尝尝,真的好吃,您一定会喜欢。穆红裳摇摇头,一脸认真地数着:谢姐姐送来的月饼是十六块,我吃掉一块,还有十五块啊,娘亲四块,祖母四块,叔母们和爹爹一人一块,剩下的让哥哥弟弟们分了。
照你这样分,你哥哥弟弟们就剩下三块月饼,安国公夫人被穆红裳逗得笑起来:难不成要切开分?这月饼这样小巧,怕不是一人一口都不够。
本来就是让他们尝个新鲜嘛!穆红裳眼睛睁的大大的,理直气壮地答道:谢姐姐的月饼这样新奇好吃,一人半块就很难得了!大不了我不吃了,让他们每人多分点。
第35章 回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谢淑柔的盗版冰皮奶黄月饼其实很成功,至少给穆家上上下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辈们当然很开心,他们家红裳真是乖巧又孝顺,这小小一匣月饼,自己吃都不够,还真的拿出大半来孝敬长辈。
而穆家的兄弟们,对这一匣月饼也是印象深刻,因为这些锦衣玉食的国公府少爷们,还是头一次被分到半块月饼呢!
这个谢家小姐还真是小气!穆家少爷们纷纷这样想,这样小的月饼用来送礼,也不知道多装些,让他们一人才能分到半块算怎么回事啊?半块小月饼,塞到嘴里直接就没了,味道都尝不出来
谢家姐姐可真聪明。穆红裳倒是对这位以前根本没怎么说过话的谢家小姐很有好感,毕竟谢淑柔送礼出手不凡,绒毛熊和奶黄月饼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出来的。
红裳喜欢这位谢家姐姐?穆老夫人瞧着穆红裳一天到晚抱着绒毛熊不撒手,倒觉得有趣。
其实不大熟悉,穆红裳仔细想了想之后答道:见得少,几次见面也都没怎么说过话。
你哪里是喜欢谢家姐姐,穆老夫人忍不住取笑孙女:你这分明是喜欢人家送来的月饼和毛毛狗。前些日子顾家小姐送来的金虫,你日日抱着不撒手,你哥哥想看都不给,这几日你那虫子也不玩了,就抱着谢小姐送来的毛狗不撒手。我记得过中秋,顾家九小姐好像还送来了什么八成是不如这毛狗合你心意,也没见听见你提。
顾家姐姐做了个兔子灯,特别漂亮,我也是喜欢的。穆红裳圆圆的大眼睛微微眯起,笑得很开心:我没舍得点,让菱角给我挂在床前了。也幸好没点,中秋那日五哥把娘亲给我买的月儿灯给烧坏了。
这下糟了,穆红裳话音刚落,听到门外传来笑语声,穆家几个兄弟,由穆铁衣带头一起走了进来:老五,你把小妹的月儿灯烧了,怎么不赔?小妹记仇了。
你们怎么这会儿过来了?穆红裳一脸纳闷地问道:现在不是应该在外书房读兵书吗?
去北境边关的钦差回来了,穆铁衣笑着答道:爹有事跟先生们商量,孙先生就让我们先回来了。叔父们有信捎回来,我想着小妹今日的书也抄的差不多了,就先带着弟弟们到祖母这里等着。
真的?穆老夫人惊喜不已,赶忙招手叫丫鬟:翠云,赶紧去请夫人们,就说边关有信回来了,让她们都到我这里来。再打发人赶紧去外院瞧瞧,催一催大老爷。
祖母,穆驰衣也笑起来:您踏踏实实在这里等着,边关的信差是跟咱们家的马队一齐回来的,大伯母已经得了信,正打发人在前院盯着卸车,我娘她们应当已经知道消息。
咱家的马队回来了?穆红裳眼睛一亮,转身就想往外跑:我去看看。
你急什么,外院卸货乱糟糟的,你去做什么?老老实实在祖母这里等着,别给大伯母添乱。穆青衣连忙张开手臂拦住穆红裳:放心吧!大哥肯定忘不了给你的翠羽翎和狼毫笔。
穆青衣话一出口,穆老夫人连着穆家兄弟们全笑了,穆红裳气得鼓起嘴巴,十分不服气的瞪着穆青衣:四哥胡说些什么?祖母惦记着叔父们和大哥的书信,我早些去拿回来不好吗?也省了祖母和叔母们等。
是!是!穆青衣扯着穆红裳的袖子往回走,十分不走心地敷衍道:你乖,一点都不惦记翠羽翎和狼毫笔,也不惦记戎狄泥偶和银马镫。
穆青衣这几句话让周围人笑得更厉害,偏偏穆锦衣还笑嘻嘻地落井下石:四哥说错了,姐姐真不惦记那些,她惦记戎狄的雕皮马鞍子,大哥上次捎信来说找了工匠为她做了一个,她都念叨几个月了。
锦衣!穆红裳直接转身朝穆锦衣方向伸出手,像是要揍他,穆锦衣当然不会乖乖地在原地挨打,一扭身直接跑到院子里去了。
穆锦衣在前面跑,穆红裳在后头追,红裳身后还追着个试图拉架的穆青衣,六个孩子转眼跑出去一半,穆凌衣眼珠转了转,借口说要帮四哥拉架,紧接着也凑热闹一样追了出去,穆铁衣和穆驰衣自然也站起来跟出去看。
一群公子小姐如此没规矩地在老夫人的前院追着跑,满京里也就是穆家能有此等奇景。坐在屋中的穆老夫人倒是心情不错,隔着细竹帘子看着院中绕着圈跑的孙子孙女,笑得前仰后合。
安国公府的四位夫人到穆老夫人的院子时,孩子们正在院里跑得热闹滚滚,夫人们倒像是看惯了似的,没人出言管教孩子们没规矩。不仅如此,三夫人反倒伸出手来指了指跑在最前面的儿子:锦衣,定是你又惹事。
娘亲,穆红裳一见到母亲进来了,立刻丢下穆锦衣朝安国公夫人扑去,扬着一张笑脸卖乖:祖母等着叔父们和大哥的书信呢!
穆家兄弟们也纷纷停下脚步,各个举止优雅合仪,装得一脸乖巧的模样,向几位夫人打招呼,就好像刚刚满园乱窜的不是他们似的。
孩子们那点欲盖弥彰的小心思,倒让穆家夫人们忍不住都笑了,安国公夫人伸出手,轻轻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接着迈步向穆老夫人屋中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跑的一头是汗,也不怕着了风,都是铁衣不好,征衣在边关,家里就你最大,让你带着弟弟妹妹们,你可倒好,成日带头惹事。
娘亲可是冤枉我了,穆铁衣脸皮厚厚地答道:是红裳和锦衣打起来了,四弟五弟忙着拉架呢。我和驰衣可没跟着闹腾,站得远远的瞧着呢。
我瞧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安国公夫人压根懒得搭理自家儿子。
第36章 边关来信
在边关的穆家二爷、三爷和四爷,还有大少爷穆征衣都写了信回来,十来封信,厚厚的一叠,有写给母亲的,有写给妻子的,还有写给孩子们的。
捎给后宅的信自然没写什么要紧事,穆家在边关的爷们也只是絮絮说了些边关的生活和风物人情,为了让家里的母亲妻子放心,信中自然一切都好。
穆征衣的信格外啰嗦些,他去年跟着父亲上边关,一年过去,已经是个合格的安抚使司佥事。穆征衣离京去燕州这一年,风调雨顺,戎狄那边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十九个部族都算是安分,北境边关相对平静,大规模的战事没有,最多也就是小规模边境冲突。
但穆征衣可不是那种奔着挣前程履历去边关混资历的少爷兵,他是穆家人,世代为大周戍守北境的穆家将。
作为未来能够独当一面的北境将军,穆征衣的边关生活比旁人可辛苦多了,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由穆家二老爷穆承芳亲自带着学习军务,巡边巡防。
一整年,燕州附近发生过六次小规模军事冲突,穆承芳为了磨炼儿子,哪次点兵也没落下穆征衣。
穆征衣是真正的穆家人,这一年中,他成长极快,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边关战士。边境虽苦,其他人也许熬不住,但穆家人不会熬不住,也不能熬不住,穆征衣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能适应的,只是十分想念家中的祖母、母亲和弟妹。
因为想念家人,穆征衣捎来的书信显得格外絮叨,每一封都是厚厚一大叠,被巨大的信封封好,上面仔细写着收信人的名姓。
安国公一封,穆老夫人一封,穆征衣的娘亲穆二夫人一封,铁衣和驰衣兄弟俩一封,其余的兄弟一封,还有穆红裳一封。
穆征衣那厚厚一叠的信被拿出来时,穆二夫人先笑了,笑着笑着眼里却又泛起泪花。穆二夫人像是掩饰似的,低下头,匆匆按照信封上的姓名将书信分一分,笑着说道:征衣这孩子,到了边关还是这样多话,写个信都比旁人写得多。
穆家四位夫人和孩子们将穆老夫人的正堂挤得满满的,大家都忙着拆信,穆老夫人的小几上放着几个儿子的书信,手中拿着孙子的信正在读,几位夫人也都在忙着拆信读信。
穆家兄弟们分成两堆,穆铁衣和穆驰衣头对头,合着读一封信,剩下的男孩子都围在穆青衣身旁,听他读信,而穆红裳则自己拿着自己那封厚厚的书信,一边读一边笑。
穆征衣写给年纪小的兄弟们还有穆红裳的信都没什么特别,主要是说些边关风物之类,但他写给穆铁衣和穆驰衣的信,却是认认真真地描述了他的边关经历,还有这一年中在军中积攒的经验。
穆征衣惦记着铁衣和驰衣已超过十七岁,再过不久,弟弟们也要像他一样,到北境边关接受磨炼。虽然穆征衣才到边关一年,还是个新兵,但他也对自己的弟弟们有诸多不放心,恨不得将自己这一年中的所有经验一股脑地灌給穆铁衣和穆驰衣,让他们以后在北境的日子更顺利些。
恋耽美
第34章 恩赏
礼亲王妃额头上有些冒汗,赶紧一个头磕到地上:怎敢劳烦皇上和娘娘如此惦记。王爷为皇上修书原本
礼亲王妃的话还没说完,魏皇后像是知道她要说什么似的,笑眯眯的开口打断了王妃的话:王妃不必客气,礼亲王是长辈,修书多年辛苦,皇上加什么恩赏都是应当的。下月王叔生日,虽不是整生日,但也不可简慢,含碧庄园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给王叔添寿。
话说到这份儿上,礼亲王妃只好叩头谢恩,一旁的宫娥笑眯眯地将礼亲王妃扶起来,将她扶到圆凳上重新坐下。
一旁的安国公家女眷笑眯眯瞧着,从穆老夫人到穆家四个儿媳,人人都很淡定地坐着,连礼亲王妃的亲生女都没啥大反应的模样。
嫁人的几位公主都回宫了,皇后娘娘看起来挺开心,絮絮叨叨地与赐茶的命妇说些养儿养女的话题,也再没提过礼亲王生辰的事。
但是礼亲王妃清楚,这一年礼亲王生辰不大办是不可能了,她偷偷瞟了女儿和亲家母两眼,又看了看正和三公主说话的皇后娘娘,整了整面容,朝皇后娘娘露出恭敬地微笑。
和几位一品诰命坐在一起的顾夫人眼皮略微抬了抬,像是无意似的扫了一眼礼亲王妃,接着也面带微笑地端起了皇后娘娘的赐茶。
而坐在顾夫人身旁的谢夫人则像是什么都没听见似的,依旧端正地坐着,直到皇后娘娘笑着问起她刚刚成亲的大孙子,她才微笑着开口答了几句。
谢相长孙刚刚成亲,皇后娘娘由此扯出了儿女婚嫁的话题,说起了五皇子和六皇子也已经十七,还没订亲,又仔仔细细询问了在座的夫人们家中适龄的公子小姐。
儿女婚嫁的话题自然都是各位夫人们关心的,一时间玉央宫中笑语不断,只有安国公府穆家的夫人们不言不语,微笑着喝茶,似乎这些话题与她们无关似的。
穆家大少爷穆征衣转过年就要十九了,最多再一年就要回京订亲成亲,但皇后娘娘就像是不知道这件事似的,愣是没问一句,在座的诸位夫人也像是有默契似的,这样热闹的嫁娶话题,独独绕过穆家去。
宫中领宴其实很辛苦,一大早出门,顶着沉重的诰命行头等好几个小时,接着按照规矩跪拜领宴谢恩,别说顾夫人、谢夫人这样上了年纪的夫人了,就算是年轻体健的夫人们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一次次跪拜起身之后,头晕眼花的。
就算皇后娘娘体恤,免了穆老夫人、顾夫人等等五十岁以上一品诰命的跪拜,但挺直腰板坐着陪宴也还是很累的,时间一长难免腰酸背痛。
未时初刻谢恩出宫时,无论是领宴官员还是诰命夫人,纷纷露出疲态,恨不得立刻到家躺下。
只是男人们回家了可以歇着,女人们却不行。中秋家宴也得张罗,家中事情一大堆呢,安国公夫人回府之后,脱下礼服礼冠,甚至都来不及歇歇,就已经有一大堆的管事婆子找过来了。
穆红裳站在门口,正往母亲屋里探头探脑。她手里捧着个小小食盒,食盒里装着的,就是谢淑柔研究了好几天才试做出来的盗版奶黄冰皮月饼。
安国公夫人一脸疲惫,但还是打着精神听管事们回事儿,她一抬头,刚好看见女儿正在门口探头探脑。
红裳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安国公夫人笑着朝穆红裳招招手:没去抄书?
早就抄好了,穆红裳眉开眼笑地捧着食盒跑进屋子:今日过节,上午先生给放假了,二哥和三哥就让我先抄书,是二哥亲自盯着抄的。
你今日倒是乖,安国公夫人笑眯眯地点了点女儿的鼻尖:怎地,你二哥三哥一说你就肯抄?
娘亲和祖母一大早就进宫了,穆红裳小脸上的表情无比认真:哥哥说祖母回来一定累得很,就不要让她费精神再盯着我抄书了,我觉得有道理,就提前抄好了。
你祖母的确累坏了,安国公夫人点点头:既然书已经抄好了,就不要去打扰祖母,娘亲这里忙,你去跟哥哥弟弟们玩吧。
娘亲,穆红裳献宝一样将手里的小食盒举的高高的:吃月饼。是谢家那个姐姐昨日打发人送来的,我觉得好吃,娘亲你也尝尝。
安国公夫人笑着摇摇头,正想开口,穆红裳的贴身丫鬟菱角笑着补了一句:夫人就尝尝吧。谢四小姐的月饼新奇又好看,咱们大小姐昨晚尝了之后特别喜欢,但只吃了一块就不肯吃了,说要留着给夫人和老夫人。听说夫人回来了,小姐赶忙自己捧了食盒送过来,都不许奴婢们动呢。
红裳这样乖,那母亲就尝尝。安国公夫人亲手接过穆红裳手里的食盒,当着女儿的面打开来看。
食盒里是个小碟子,里面放着四块小巧的月饼,半透明的皮看起来晶莹剔透,透出里面黄澄澄的馅芯。
安国公夫人当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月饼,头一日谢淑柔打发人来送月饼,就是送到了安国公夫人的手中,因此她当然知道,谢淑柔送来的月饼大约十来块,因为月饼做的小巧,其实也只是小小一匣,没多少。
临近中秋,家中事忙,这月饼虽然新奇好看,但安国公夫人也只是匆匆看过一眼,感叹一句谢四小姐果然灵慧妙心,就打发人给女儿送去了。却没想到红裳尝过月饼之后,倒是知道惦记娘亲,还特意又捧了月饼送了过来。
安国公夫人心情很好地模样,她捡起一块小小的月饼朝穆红裳比了比:娘亲就尝一块,这月饼你喜欢,就给你留着。
这些都是娘亲的,娘亲尝尝,真的好吃,您一定会喜欢。穆红裳摇摇头,一脸认真地数着:谢姐姐送来的月饼是十六块,我吃掉一块,还有十五块啊,娘亲四块,祖母四块,叔母们和爹爹一人一块,剩下的让哥哥弟弟们分了。
照你这样分,你哥哥弟弟们就剩下三块月饼,安国公夫人被穆红裳逗得笑起来:难不成要切开分?这月饼这样小巧,怕不是一人一口都不够。
本来就是让他们尝个新鲜嘛!穆红裳眼睛睁的大大的,理直气壮地答道:谢姐姐的月饼这样新奇好吃,一人半块就很难得了!大不了我不吃了,让他们每人多分点。
第35章 回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谢淑柔的盗版冰皮奶黄月饼其实很成功,至少给穆家上上下下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辈们当然很开心,他们家红裳真是乖巧又孝顺,这小小一匣月饼,自己吃都不够,还真的拿出大半来孝敬长辈。
而穆家的兄弟们,对这一匣月饼也是印象深刻,因为这些锦衣玉食的国公府少爷们,还是头一次被分到半块月饼呢!
这个谢家小姐还真是小气!穆家少爷们纷纷这样想,这样小的月饼用来送礼,也不知道多装些,让他们一人才能分到半块算怎么回事啊?半块小月饼,塞到嘴里直接就没了,味道都尝不出来
谢家姐姐可真聪明。穆红裳倒是对这位以前根本没怎么说过话的谢家小姐很有好感,毕竟谢淑柔送礼出手不凡,绒毛熊和奶黄月饼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出来的。
红裳喜欢这位谢家姐姐?穆老夫人瞧着穆红裳一天到晚抱着绒毛熊不撒手,倒觉得有趣。
其实不大熟悉,穆红裳仔细想了想之后答道:见得少,几次见面也都没怎么说过话。
你哪里是喜欢谢家姐姐,穆老夫人忍不住取笑孙女:你这分明是喜欢人家送来的月饼和毛毛狗。前些日子顾家小姐送来的金虫,你日日抱着不撒手,你哥哥想看都不给,这几日你那虫子也不玩了,就抱着谢小姐送来的毛狗不撒手。我记得过中秋,顾家九小姐好像还送来了什么八成是不如这毛狗合你心意,也没见听见你提。
顾家姐姐做了个兔子灯,特别漂亮,我也是喜欢的。穆红裳圆圆的大眼睛微微眯起,笑得很开心:我没舍得点,让菱角给我挂在床前了。也幸好没点,中秋那日五哥把娘亲给我买的月儿灯给烧坏了。
这下糟了,穆红裳话音刚落,听到门外传来笑语声,穆家几个兄弟,由穆铁衣带头一起走了进来:老五,你把小妹的月儿灯烧了,怎么不赔?小妹记仇了。
你们怎么这会儿过来了?穆红裳一脸纳闷地问道:现在不是应该在外书房读兵书吗?
去北境边关的钦差回来了,穆铁衣笑着答道:爹有事跟先生们商量,孙先生就让我们先回来了。叔父们有信捎回来,我想着小妹今日的书也抄的差不多了,就先带着弟弟们到祖母这里等着。
真的?穆老夫人惊喜不已,赶忙招手叫丫鬟:翠云,赶紧去请夫人们,就说边关有信回来了,让她们都到我这里来。再打发人赶紧去外院瞧瞧,催一催大老爷。
祖母,穆驰衣也笑起来:您踏踏实实在这里等着,边关的信差是跟咱们家的马队一齐回来的,大伯母已经得了信,正打发人在前院盯着卸车,我娘她们应当已经知道消息。
咱家的马队回来了?穆红裳眼睛一亮,转身就想往外跑:我去看看。
你急什么,外院卸货乱糟糟的,你去做什么?老老实实在祖母这里等着,别给大伯母添乱。穆青衣连忙张开手臂拦住穆红裳:放心吧!大哥肯定忘不了给你的翠羽翎和狼毫笔。
穆青衣话一出口,穆老夫人连着穆家兄弟们全笑了,穆红裳气得鼓起嘴巴,十分不服气的瞪着穆青衣:四哥胡说些什么?祖母惦记着叔父们和大哥的书信,我早些去拿回来不好吗?也省了祖母和叔母们等。
是!是!穆青衣扯着穆红裳的袖子往回走,十分不走心地敷衍道:你乖,一点都不惦记翠羽翎和狼毫笔,也不惦记戎狄泥偶和银马镫。
穆青衣这几句话让周围人笑得更厉害,偏偏穆锦衣还笑嘻嘻地落井下石:四哥说错了,姐姐真不惦记那些,她惦记戎狄的雕皮马鞍子,大哥上次捎信来说找了工匠为她做了一个,她都念叨几个月了。
锦衣!穆红裳直接转身朝穆锦衣方向伸出手,像是要揍他,穆锦衣当然不会乖乖地在原地挨打,一扭身直接跑到院子里去了。
穆锦衣在前面跑,穆红裳在后头追,红裳身后还追着个试图拉架的穆青衣,六个孩子转眼跑出去一半,穆凌衣眼珠转了转,借口说要帮四哥拉架,紧接着也凑热闹一样追了出去,穆铁衣和穆驰衣自然也站起来跟出去看。
一群公子小姐如此没规矩地在老夫人的前院追着跑,满京里也就是穆家能有此等奇景。坐在屋中的穆老夫人倒是心情不错,隔着细竹帘子看着院中绕着圈跑的孙子孙女,笑得前仰后合。
安国公府的四位夫人到穆老夫人的院子时,孩子们正在院里跑得热闹滚滚,夫人们倒像是看惯了似的,没人出言管教孩子们没规矩。不仅如此,三夫人反倒伸出手来指了指跑在最前面的儿子:锦衣,定是你又惹事。
娘亲,穆红裳一见到母亲进来了,立刻丢下穆锦衣朝安国公夫人扑去,扬着一张笑脸卖乖:祖母等着叔父们和大哥的书信呢!
穆家兄弟们也纷纷停下脚步,各个举止优雅合仪,装得一脸乖巧的模样,向几位夫人打招呼,就好像刚刚满园乱窜的不是他们似的。
孩子们那点欲盖弥彰的小心思,倒让穆家夫人们忍不住都笑了,安国公夫人伸出手,轻轻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接着迈步向穆老夫人屋中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跑的一头是汗,也不怕着了风,都是铁衣不好,征衣在边关,家里就你最大,让你带着弟弟妹妹们,你可倒好,成日带头惹事。
娘亲可是冤枉我了,穆铁衣脸皮厚厚地答道:是红裳和锦衣打起来了,四弟五弟忙着拉架呢。我和驰衣可没跟着闹腾,站得远远的瞧着呢。
我瞧你是唯恐天下不乱。安国公夫人压根懒得搭理自家儿子。
第36章 边关来信
在边关的穆家二爷、三爷和四爷,还有大少爷穆征衣都写了信回来,十来封信,厚厚的一叠,有写给母亲的,有写给妻子的,还有写给孩子们的。
捎给后宅的信自然没写什么要紧事,穆家在边关的爷们也只是絮絮说了些边关的生活和风物人情,为了让家里的母亲妻子放心,信中自然一切都好。
穆征衣的信格外啰嗦些,他去年跟着父亲上边关,一年过去,已经是个合格的安抚使司佥事。穆征衣离京去燕州这一年,风调雨顺,戎狄那边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十九个部族都算是安分,北境边关相对平静,大规模的战事没有,最多也就是小规模边境冲突。
但穆征衣可不是那种奔着挣前程履历去边关混资历的少爷兵,他是穆家人,世代为大周戍守北境的穆家将。
作为未来能够独当一面的北境将军,穆征衣的边关生活比旁人可辛苦多了,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由穆家二老爷穆承芳亲自带着学习军务,巡边巡防。
一整年,燕州附近发生过六次小规模军事冲突,穆承芳为了磨炼儿子,哪次点兵也没落下穆征衣。
穆征衣是真正的穆家人,这一年中,他成长极快,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边关战士。边境虽苦,其他人也许熬不住,但穆家人不会熬不住,也不能熬不住,穆征衣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能适应的,只是十分想念家中的祖母、母亲和弟妹。
因为想念家人,穆征衣捎来的书信显得格外絮叨,每一封都是厚厚一大叠,被巨大的信封封好,上面仔细写着收信人的名姓。
安国公一封,穆老夫人一封,穆征衣的娘亲穆二夫人一封,铁衣和驰衣兄弟俩一封,其余的兄弟一封,还有穆红裳一封。
穆征衣那厚厚一叠的信被拿出来时,穆二夫人先笑了,笑着笑着眼里却又泛起泪花。穆二夫人像是掩饰似的,低下头,匆匆按照信封上的姓名将书信分一分,笑着说道:征衣这孩子,到了边关还是这样多话,写个信都比旁人写得多。
穆家四位夫人和孩子们将穆老夫人的正堂挤得满满的,大家都忙着拆信,穆老夫人的小几上放着几个儿子的书信,手中拿着孙子的信正在读,几位夫人也都在忙着拆信读信。
穆家兄弟们分成两堆,穆铁衣和穆驰衣头对头,合着读一封信,剩下的男孩子都围在穆青衣身旁,听他读信,而穆红裳则自己拿着自己那封厚厚的书信,一边读一边笑。
穆征衣写给年纪小的兄弟们还有穆红裳的信都没什么特别,主要是说些边关风物之类,但他写给穆铁衣和穆驰衣的信,却是认认真真地描述了他的边关经历,还有这一年中在军中积攒的经验。
穆征衣惦记着铁衣和驰衣已超过十七岁,再过不久,弟弟们也要像他一样,到北境边关接受磨炼。虽然穆征衣才到边关一年,还是个新兵,但他也对自己的弟弟们有诸多不放心,恨不得将自己这一年中的所有经验一股脑地灌給穆铁衣和穆驰衣,让他们以后在北境的日子更顺利些。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