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家里大人拦着,黑娃儿几个崽子怕是会把锅里的那点儿汁汁也给舔光了。
“这几个小家伙咋跟猫馋鱼一样围着就不动了。”
“嗨,还不是几个孩子没吃喝过这么好喝的酸梅汁啊,稀罕呗。”
“也是,咱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日子更不好过,过年那会儿我舅舅上家里来,我娘啊就给下了一小缕细面条,那个时候馋得啊,我和弟弟都走不动道儿了,巴巴瞅着舅舅吃面条,俺舅吃不下去啊,到最后那一碗面条全都进了我跟弟弟的肚子了。”
两个嫂子就惊了,“三弟妹你还有这么猛的一面儿呢?”
真是没看出来,要知道她们小时候可不敢这样,那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就只能在边上看着,谁要是敢馋,那就是没家教,是要挨爹娘一顿胖揍的。
“我也是听我娘说的才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吴凤笑着擦擦眼上的泪花。
妯娌仨又是一阵感慨。
过了麦收,交了公粮,大溪村不管大人小娃儿,都黑瘦了一圈儿。
四五在乡下有个集,现在上头管的没有那么严了,带着红袖章的稽查队也很少来乡下转悠,一个个都盯着县城呢。
这天早上,老太太早早起来吃了早饭,三个儿媳妇忙着从鸡窝鸭窝里捡蛋,老太太要拿到集上去卖,崽子们知道奶奶要和四叔一起去赶集,也要跟着去。
这不,一大早起来,一个个困的小脑袋一点点的,吃饭都没吃好。
四五集在山里边,骑自行车是骑不动的,赶车路太陡,只能走着去。
第70章
跟县城的黑市比起来,乡下的四五集算是热闹的了。
正所谓集,也就是在一条宽阔的土道上,四周有些小商小贩的占了两边儿的空,拿着家里的土特产啊,像是自家磨出来的棒子面啊,地瓜啊,土豆啊这些东西来卖,还有老农民也会背着自家的山货、瓦楞盆、竹筐扁担之类的,反正大都是庄户人家实用的东西。
今个儿沈荷遇上了个稀罕事儿,乡下的土集上还有卖花头绳和小炒货的,这要是以前啊,集上是别想看到这些。
这不是稽查队都好几个月不下乡了,大家伙儿赚钱的小心思就蠢蠢欲动了。
尤其是家里有大小伙子跟待嫁闺女的,当爹妈的都想赶紧赚点儿钱儿,攒些布票工业票啊给孩子们结婚的时候,多添点儿硬货撑场面。
老太太在集市上溜达了一圈儿,姜四背着大背篓,里头放着家里的鸡蛋和鸭蛋,屁股后头跟着黑娃儿和蛋娃儿,叔侄仨寻了个好地方,跟老母鸡下蛋一样,蛋娃儿嗖一下就蹲在那空地上,大喊道,“这个地方有人啦。”
后面也在寻找地方卖东西的几个庄户人:”.........”
“这孩子还挺伶俐。”
其中一个拎着一蛇皮袋黄豆的中年人还想欺小,把蛋娃儿撵跑呢,看到高大挺拔的姜四,还有后头跟着的一帮小萝卜头,丢下句话就跑了。
姜四鼻子里发出一声哼儿,颠颠儿把老母亲搀过来。
“娘山道石头多,小心点儿。”
老太太摆摆手,叔侄仨手脚轻快,把背上的篮子卸下来,在占好的地方把鸡蛋啊,鸭蛋啊,挑出品相好的摆在最前头。
这会儿集上人多了起来,叔侄仨常来赶集,叫卖东西已经很熟练了,鸡蛋刚摆好,已经有客人上门了。
叫卖家里的东西,好大儿和两个小孙孙就够了,这仨叫卖声儿一个比一个响亮。
“新鲜的鸭蛋啊,便宜又新鲜喽。”
“农家的土鸡蛋,坐月子的好东西哩。”
“走过路过别错过哈。”
这么嘹亮的叫卖声,加上老姜家的鸡蛋鸭蛋个头又好,上来买的乡人不老少,沈荷跟大丫和双胞胎就在边上打打杂,不多时,背来的六十个鸡蛋和二十个鸭蛋都卖光了。
有那没抢到的老乡还挺失望。
“哎呀,俺就来晚了一会儿,咋就卖没了呢?”
“就是啊,好货留不住。”
也有跟沈荷打探,“老姐姐,你家还有鸭蛋不?俺闺女肚子里有啦,别的东西都不爱吃,就想吃一口咸鸭蛋,咱这乡下养鸭的真不多,下次还来不?”
沈荷就笑,”来啊,下个四五集还来,到时候你早些来。”
那大妈连连点头,“要得,俺记得了。”
两个老太太相约,下个四五集,再做买卖。
家里的东西卖完了,老姜家一行人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的事情啥最重要啊,当然是吃吃吃和买买买了。
买买买那是大人的事儿,崽子们只负责张开小嘴儿吃就好了。
四五集上卖小炒货的不少,有老农民卖自家炒的芋头片儿,也有卖炒瓜子和冰糖葫芦的。
乡下的土集,跟城里的供销社不一样,供销社要钱也要票,有些东西不给票还买不到。
四五集给钱给票都行,当然了乡下人手里哪有票啊,就给钱啊。
对于崽子们来说,只要兜兜里有三五分钱,就能吃到一串冰糖葫芦、一小包炒瓜子、五六颗小糖球......
不管咋说,崽子们都蹲在各自心仪的小摊跟前走不动道啦。
姜四过来催,崽子们就道,“四叔,我们再看一眼,一眼就好了。”
崽子们一个个可可爱爱,关键是看着姜四的时候,那大眼睛啊一眨一眨,还布灵布灵发着光,姜四这个当叔叔的没守住,掏钱儿给崽子们一顿买买买。
--
“这几个小家伙咋跟猫馋鱼一样围着就不动了。”
“嗨,还不是几个孩子没吃喝过这么好喝的酸梅汁啊,稀罕呗。”
“也是,咱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日子更不好过,过年那会儿我舅舅上家里来,我娘啊就给下了一小缕细面条,那个时候馋得啊,我和弟弟都走不动道儿了,巴巴瞅着舅舅吃面条,俺舅吃不下去啊,到最后那一碗面条全都进了我跟弟弟的肚子了。”
两个嫂子就惊了,“三弟妹你还有这么猛的一面儿呢?”
真是没看出来,要知道她们小时候可不敢这样,那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就只能在边上看着,谁要是敢馋,那就是没家教,是要挨爹娘一顿胖揍的。
“我也是听我娘说的才知道有这么个事儿。”
吴凤笑着擦擦眼上的泪花。
妯娌仨又是一阵感慨。
过了麦收,交了公粮,大溪村不管大人小娃儿,都黑瘦了一圈儿。
四五在乡下有个集,现在上头管的没有那么严了,带着红袖章的稽查队也很少来乡下转悠,一个个都盯着县城呢。
这天早上,老太太早早起来吃了早饭,三个儿媳妇忙着从鸡窝鸭窝里捡蛋,老太太要拿到集上去卖,崽子们知道奶奶要和四叔一起去赶集,也要跟着去。
这不,一大早起来,一个个困的小脑袋一点点的,吃饭都没吃好。
四五集在山里边,骑自行车是骑不动的,赶车路太陡,只能走着去。
第70章
跟县城的黑市比起来,乡下的四五集算是热闹的了。
正所谓集,也就是在一条宽阔的土道上,四周有些小商小贩的占了两边儿的空,拿着家里的土特产啊,像是自家磨出来的棒子面啊,地瓜啊,土豆啊这些东西来卖,还有老农民也会背着自家的山货、瓦楞盆、竹筐扁担之类的,反正大都是庄户人家实用的东西。
今个儿沈荷遇上了个稀罕事儿,乡下的土集上还有卖花头绳和小炒货的,这要是以前啊,集上是别想看到这些。
这不是稽查队都好几个月不下乡了,大家伙儿赚钱的小心思就蠢蠢欲动了。
尤其是家里有大小伙子跟待嫁闺女的,当爹妈的都想赶紧赚点儿钱儿,攒些布票工业票啊给孩子们结婚的时候,多添点儿硬货撑场面。
老太太在集市上溜达了一圈儿,姜四背着大背篓,里头放着家里的鸡蛋和鸭蛋,屁股后头跟着黑娃儿和蛋娃儿,叔侄仨寻了个好地方,跟老母鸡下蛋一样,蛋娃儿嗖一下就蹲在那空地上,大喊道,“这个地方有人啦。”
后面也在寻找地方卖东西的几个庄户人:”.........”
“这孩子还挺伶俐。”
其中一个拎着一蛇皮袋黄豆的中年人还想欺小,把蛋娃儿撵跑呢,看到高大挺拔的姜四,还有后头跟着的一帮小萝卜头,丢下句话就跑了。
姜四鼻子里发出一声哼儿,颠颠儿把老母亲搀过来。
“娘山道石头多,小心点儿。”
老太太摆摆手,叔侄仨手脚轻快,把背上的篮子卸下来,在占好的地方把鸡蛋啊,鸭蛋啊,挑出品相好的摆在最前头。
这会儿集上人多了起来,叔侄仨常来赶集,叫卖东西已经很熟练了,鸡蛋刚摆好,已经有客人上门了。
叫卖家里的东西,好大儿和两个小孙孙就够了,这仨叫卖声儿一个比一个响亮。
“新鲜的鸭蛋啊,便宜又新鲜喽。”
“农家的土鸡蛋,坐月子的好东西哩。”
“走过路过别错过哈。”
这么嘹亮的叫卖声,加上老姜家的鸡蛋鸭蛋个头又好,上来买的乡人不老少,沈荷跟大丫和双胞胎就在边上打打杂,不多时,背来的六十个鸡蛋和二十个鸭蛋都卖光了。
有那没抢到的老乡还挺失望。
“哎呀,俺就来晚了一会儿,咋就卖没了呢?”
“就是啊,好货留不住。”
也有跟沈荷打探,“老姐姐,你家还有鸭蛋不?俺闺女肚子里有啦,别的东西都不爱吃,就想吃一口咸鸭蛋,咱这乡下养鸭的真不多,下次还来不?”
沈荷就笑,”来啊,下个四五集还来,到时候你早些来。”
那大妈连连点头,“要得,俺记得了。”
两个老太太相约,下个四五集,再做买卖。
家里的东西卖完了,老姜家一行人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的事情啥最重要啊,当然是吃吃吃和买买买了。
买买买那是大人的事儿,崽子们只负责张开小嘴儿吃就好了。
四五集上卖小炒货的不少,有老农民卖自家炒的芋头片儿,也有卖炒瓜子和冰糖葫芦的。
乡下的土集,跟城里的供销社不一样,供销社要钱也要票,有些东西不给票还买不到。
四五集给钱给票都行,当然了乡下人手里哪有票啊,就给钱啊。
对于崽子们来说,只要兜兜里有三五分钱,就能吃到一串冰糖葫芦、一小包炒瓜子、五六颗小糖球......
不管咋说,崽子们都蹲在各自心仪的小摊跟前走不动道啦。
姜四过来催,崽子们就道,“四叔,我们再看一眼,一眼就好了。”
崽子们一个个可可爱爱,关键是看着姜四的时候,那大眼睛啊一眨一眨,还布灵布灵发着光,姜四这个当叔叔的没守住,掏钱儿给崽子们一顿买买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