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与礼部相争,胤祉便顺势将承办公办小学的差事交由礼部,由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全权负责。
希望在张廷玉的‘提点’下,这位大学士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人一激动,张英差点习惯性的跪拜谢恩,好在膝盖弯到一半,便已经反应过来了,立马把腿伸直,向前拱了拱手。
“臣谨遵王爷谕旨,定不负王爷所托。”
他从儿子那里得知,诚亲王有宏愿,要让天下黔首皆能读书认字。
这样大的宏愿,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可又让人心驰神往。
诚亲王要将京城作为试点大办蒙学,他张英侥幸做了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经年来碌碌无为,如今若是能在黔首之子入学上做出些许成绩,也不枉他来这世上走一遭。
第134章 二更
京城的学习氛围变得空前浓厚起来,尤其是礼部上交了公办小学的具体章程后。
不收学费,不分出身,入学年龄限制在六岁到十五岁,头一批启动的公办小学是两所,分别建在南城和北城,而这两所学校目前拟定的招生人数都是两千。
名额有限,考试录取。
此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京城传开,有幼儿园的先例在,百姓自然相信公办学校的可靠性。
幼儿园头一年的招生名额是九百人,按照年龄分为三个年级,此后每一年的招生名额都限定在四百,区区四百个名额,报名的人却有好几万,因为不限制籍贯,报名的不只是京城人,还有不少直隶人。
无论是什么年代,‘免费’总是颇具吸引力,免费入学在如今就更有吸引力了,要知道对寻常百姓之家来说,读书是极其奢侈的一件事情,单是束脩就能拦住很多人家。
胤祉所建的幼儿园,之所以一开始便有那么多百姓为自家孩子报名,还要得益于女子医馆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不然一般人也不会放心自己的孩子和皇室子弟在一起念书,谁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欺凌呢。
女子医馆的名声为幼儿园开了路,而幼儿园的名声也为公办小学开了路。
住在南城平安胡同九岁的沈兴,已经从幼儿园结业两年了,入学那一年他六岁,因此被分到了大班,只一年便结业了。
沈家不能算是平安胡同里的穷人家,只能算是中等,不过平安胡同位于南城最偏僻的角落,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是穷苦人家,沈家也不例外。
念书这种事儿,可以说跟住在平安胡同里的人没什么关系,沈家也不例外。
只是沈兴有一个在客栈跑堂的叔叔,当初报名幼儿园,便是沈兴的叔叔主张报的,全家人拿出小半的积蓄把沈兴送到学堂念了两个月的书,这才让沈兴通过了入读幼儿园的考试。
读书的那一年,沈兴便将在学堂那两个月的束脩全都挣了回来,幼儿园不收束脩,早晚两顿饭都是在家里吃,也就笔墨纸砚需要花银两,但他都是买最便宜的那一种,花销不大,却还能往回挣,每个月每个班都会有一次总评比,排在前三名的奖励文具。
他每个月都排在头名,奖励的文具只给自己留下了一支笔,剩下的全都让叔叔卖了补贴家用。
结业两年,幼儿园学过的东西他从没有忘记,每天他都会用毛笔蘸了清水在青石板上练字,也会给自己出算术题做。
叔叔说,会认字算数的人,更容易被客栈雇佣做跑堂。
幼儿园里的先生说,字写得好,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将来是有可能通过衙门的考试做小吏的。
今年大街上那么多招收小吏的布告,且不限制出身,只看考试成绩,更是让沈兴充满了希望,他甚至都已经在攒钱准备买一本《大清基础律令》了。
再有四年,他便能去参加小吏考试了。
可当他听到‘公办小学免费’的消息后,还是诚亲王让朝廷办的,心里边又升起了更大的希望。
太和殿之变的两个月后,康熙已经有精神批折子了,密折也好,经内阁转过来的明折也罢,一本不少的被送到乾清宫。
地方上送过来的奏折还和往年差不多,多数是请安的折子,剩下的那些也是老生常谈,要么是当地出现了大案,要么是天公不作美,又出现了旱情或是水灾,诸如此类,和往年区别不大。
可京官们的折子就和往年大不同了,吏部送上来的折子是有关小吏的,各个衙门公开招收小吏,而且是只看成绩,不论出身,光是这个改动就已经够大的了,吏部还打算为这些小吏组织统一的‘培训’,吏部尚书马武草拟了一份小吏考核标准递上来,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户部烧钱烧得厉害,可国库不减反增,因为这两个月老三已经抄了四家了。
兵部的折子最多,有资格上折子的几乎都上了,老三在朝会上提议全军大比武,这些折子全是围绕大比武所提的章程和意见。
刑部近来办了好几件案子,都是和贪污有关的,呈上来的折子也是贪污案的后期处理,按照律令,这几个贪污犯都该斩的,但刑部提出了新的处理意见,想让几个贪污犯劳动赎罪,如今工部那边正缺人手,雇佣百姓还需花银两,贪污犯劳动那不是应该的吗,一文钱的工钱都不用给。
康熙不知,什么时候朝廷大员也需要吝惜几个人的工钱了。
工部的折子全是汇报进程的,水利工程的进度,两处公办小学的进度,几处路段修理的进度,还有关于新材料的实验进度……总之是烧钱烧的厉害。
--
希望在张廷玉的‘提点’下,这位大学士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人一激动,张英差点习惯性的跪拜谢恩,好在膝盖弯到一半,便已经反应过来了,立马把腿伸直,向前拱了拱手。
“臣谨遵王爷谕旨,定不负王爷所托。”
他从儿子那里得知,诚亲王有宏愿,要让天下黔首皆能读书认字。
这样大的宏愿,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可又让人心驰神往。
诚亲王要将京城作为试点大办蒙学,他张英侥幸做了大学士和礼部尚书,经年来碌碌无为,如今若是能在黔首之子入学上做出些许成绩,也不枉他来这世上走一遭。
第134章 二更
京城的学习氛围变得空前浓厚起来,尤其是礼部上交了公办小学的具体章程后。
不收学费,不分出身,入学年龄限制在六岁到十五岁,头一批启动的公办小学是两所,分别建在南城和北城,而这两所学校目前拟定的招生人数都是两千。
名额有限,考试录取。
此番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京城传开,有幼儿园的先例在,百姓自然相信公办学校的可靠性。
幼儿园头一年的招生名额是九百人,按照年龄分为三个年级,此后每一年的招生名额都限定在四百,区区四百个名额,报名的人却有好几万,因为不限制籍贯,报名的不只是京城人,还有不少直隶人。
无论是什么年代,‘免费’总是颇具吸引力,免费入学在如今就更有吸引力了,要知道对寻常百姓之家来说,读书是极其奢侈的一件事情,单是束脩就能拦住很多人家。
胤祉所建的幼儿园,之所以一开始便有那么多百姓为自家孩子报名,还要得益于女子医馆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不然一般人也不会放心自己的孩子和皇室子弟在一起念书,谁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欺凌呢。
女子医馆的名声为幼儿园开了路,而幼儿园的名声也为公办小学开了路。
住在南城平安胡同九岁的沈兴,已经从幼儿园结业两年了,入学那一年他六岁,因此被分到了大班,只一年便结业了。
沈家不能算是平安胡同里的穷人家,只能算是中等,不过平安胡同位于南城最偏僻的角落,住在这里的人家都是穷苦人家,沈家也不例外。
念书这种事儿,可以说跟住在平安胡同里的人没什么关系,沈家也不例外。
只是沈兴有一个在客栈跑堂的叔叔,当初报名幼儿园,便是沈兴的叔叔主张报的,全家人拿出小半的积蓄把沈兴送到学堂念了两个月的书,这才让沈兴通过了入读幼儿园的考试。
读书的那一年,沈兴便将在学堂那两个月的束脩全都挣了回来,幼儿园不收束脩,早晚两顿饭都是在家里吃,也就笔墨纸砚需要花银两,但他都是买最便宜的那一种,花销不大,却还能往回挣,每个月每个班都会有一次总评比,排在前三名的奖励文具。
他每个月都排在头名,奖励的文具只给自己留下了一支笔,剩下的全都让叔叔卖了补贴家用。
结业两年,幼儿园学过的东西他从没有忘记,每天他都会用毛笔蘸了清水在青石板上练字,也会给自己出算术题做。
叔叔说,会认字算数的人,更容易被客栈雇佣做跑堂。
幼儿园里的先生说,字写得好,算术题做得又快又准,将来是有可能通过衙门的考试做小吏的。
今年大街上那么多招收小吏的布告,且不限制出身,只看考试成绩,更是让沈兴充满了希望,他甚至都已经在攒钱准备买一本《大清基础律令》了。
再有四年,他便能去参加小吏考试了。
可当他听到‘公办小学免费’的消息后,还是诚亲王让朝廷办的,心里边又升起了更大的希望。
太和殿之变的两个月后,康熙已经有精神批折子了,密折也好,经内阁转过来的明折也罢,一本不少的被送到乾清宫。
地方上送过来的奏折还和往年差不多,多数是请安的折子,剩下的那些也是老生常谈,要么是当地出现了大案,要么是天公不作美,又出现了旱情或是水灾,诸如此类,和往年区别不大。
可京官们的折子就和往年大不同了,吏部送上来的折子是有关小吏的,各个衙门公开招收小吏,而且是只看成绩,不论出身,光是这个改动就已经够大的了,吏部还打算为这些小吏组织统一的‘培训’,吏部尚书马武草拟了一份小吏考核标准递上来,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户部烧钱烧得厉害,可国库不减反增,因为这两个月老三已经抄了四家了。
兵部的折子最多,有资格上折子的几乎都上了,老三在朝会上提议全军大比武,这些折子全是围绕大比武所提的章程和意见。
刑部近来办了好几件案子,都是和贪污有关的,呈上来的折子也是贪污案的后期处理,按照律令,这几个贪污犯都该斩的,但刑部提出了新的处理意见,想让几个贪污犯劳动赎罪,如今工部那边正缺人手,雇佣百姓还需花银两,贪污犯劳动那不是应该的吗,一文钱的工钱都不用给。
康熙不知,什么时候朝廷大员也需要吝惜几个人的工钱了。
工部的折子全是汇报进程的,水利工程的进度,两处公办小学的进度,几处路段修理的进度,还有关于新材料的实验进度……总之是烧钱烧的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