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长公主就不同了,她现在是太后了,背后又有太皇太后撑腰,管理太上皇的这些女人们还是非常容易的。
俞珏把后宫的事情交给长公主和徐别枝她们管理就没多理会了,反正他也没有选秀充实后宫的想法,太上皇的那些女人们都不需要怎么迁宫,因为太上皇的皇后早在几年前就病逝了,把皇后的宫殿早早空了出来,徐别枝住进皇后宫殿,再把其他太上皇的女人居住的宫殿给隔开,也就算完事儿了。
俞珏是这么想的,但长公主却觉得不合适,哪有皇帝这么委屈自个儿的,她毫不犹豫的就出面把自己皇兄的那些女人都赶到太上皇居住的宫殿附近挤在一起住,既能照顾残废的太上皇,又能给新帝腾位置。
俞珏把庄王囚禁在庄王府上,他之所以没杀庄王,当然是因为庄王活着比死了对他更有利,而且庄王也不能由他来杀,子杀父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庄王还活着,俞珏表现出顶着太上皇和满朝文武的压力也要保住庄王的孝顺态度,顿时庄王的那些心腹下属都对俞珏的好感噌噌往上窜。
哪怕他们明知道是俞珏派人把他们擒下的,他们也还是被俞珏做的这表面孝顺态度给迷惑了。
譬如秦仲,在被自己亲儿子给绑了之后,非常愤怒生气,但得知庄王被擒,大公子登基为帝,秦仲就冷静了下来,事情已成定局,那么秦家跟着秦易一起效忠大公子才是应该的,可庄王也是他的主公,他的忠心让他想保住庄王性命。
于是秦仲就在儿子秦易又一次劝说他投效俞珏时,一口答应了下来。
秦仲得到了俞珏的接见,俞珏没有拿捏皇帝的架子,反而十分礼贤下士的礼待秦仲,这让秦仲心里舒坦很多。
秦仲对俞珏表示效忠之后,忽然跪下恳求道:“陛下,庄王毕竟是微臣曾经的主公,所以还请陛下饶庄王一命。”
俞珏并不生气秦仲为庄王求情,因为这只能说明秦仲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若是收服了他,那就是真正的让他心服口服,忠心不二了。
他叹着气说道:“庄王乃是朕生父,对朕也多有器重,朕岂能真的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去死?秦将军还请放心,只是现在局势紧张,太上皇在给朕施压,又有靖王和吴王在一旁虎视眈眈,朕才暂时不能徇私的将父王给放了。”
秦仲立刻请命道:“微臣愿为陛下征战靖王和吴王!”
俞珏满意的扶起秦仲,笑道:“将军有心了,只是如今还不是大动兵戈的时候。待朕决定用兵之际,绝不会忘了将军的。”
秦仲心中就很满意了,虽然自己效忠了新帝,可新帝也是以前主公的儿子啊,不算改投他人,而且还保住了以前主公的性命,仁至义尽,又获得了新帝口头许诺日后命他为将征战靖王吴王,前程可期。
大家都非常满意。
俞珏通过自己收服的秦易等二代劝服了庄王麾下的那些大将,这些人投靠他之后,庄王的势力也差不多分崩离析了。
而对付靖王和吴王,俞珏早有打算,其他世界对付这种藩王的办法早有先例,直接根据情况适用就好。
俞珏派人前去靖王封地和吴王封地宣旨封赏以示安抚,还十分大放的将之前太上皇留在京城为质子的靖王和吴王的儿子都放了回去。
同时跟着质子一起回去的,还有俞珏的推恩令。
能被靖王和吴王送到京城来当质子的儿子当然不是什么受重视的儿子,要么是不受宠的嫡次子,要么是庶子,反正就没有一个是嫡长子继承人。
俞珏的推恩令是推恩异姓王的所有儿子,让世子继承王爵和最大的一块封地,其他嫡子和庶子也能根据身份瓜分一部分封地,得封国公或者侯伯。
一代代这么分封下去,令朝廷忌惮的靖王和吴王封地就会化作零零碎碎的诸多小势力,只要没有了占据庞大封地的异姓王,有再多的国公侯伯对朝廷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其实聪明人都看得出来。
但问题是看得出来也得往下跳,因为靖王吴王和他们的嫡长子继承人想反对推恩令,他们的妻妾和其他儿子们却非常支持,有这些人支持推恩令,不停的给靖王吴王拖后腿,他们想不接受推恩令都不行。
更何况据俞珏所知,靖王妃生有两个儿子,嫡长子为老靖王妃抚养长大,对她这个母亲素来不亲近,嫡次子为靖王妃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所以哪怕两个嫡子都是靖王妃亲生的,靖王妃也是更加偏心幼子的。
靖王妃的偏心程度已经到了一心想劝靖王废长立幼的地步,只是靖王世子并无大错,靖王还算理智,才没有做出这种事情。
现在有了推恩令,为无法继承爵位的幼子日后前程发愁的靖王妃立马就双手双脚的支持,才不管自己幼子得到的封地是不是从长子要继承的封地里瓜分的,她只想尽力为心爱的幼子谋取利益。
靖王的其他侧妃夫人小妾,只要是有儿子的,也跟靖王妃一样,一起给靖王吹枕边风。
这枕边风就是世界上最强的风,靖王根本抗不住,没多久就妥协了。
靖王世子再如何不甘,在面对已经妥协的靖王,也无可奈何。
靖王看着欢欣鼓舞的妻妾和其他儿子们,心中叹了口气,算了算了,反正他也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想自保不被朝廷灭掉而已,现在新帝推行的什么推恩令是怀柔手段削弱异姓王势力,几代之后靖王府也对朝廷没有威胁了。虽然不会再有如今的强盛,好歹也是和平解决了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不用担心哪天朝廷大军就打了过来。
--
俞珏把后宫的事情交给长公主和徐别枝她们管理就没多理会了,反正他也没有选秀充实后宫的想法,太上皇的那些女人们都不需要怎么迁宫,因为太上皇的皇后早在几年前就病逝了,把皇后的宫殿早早空了出来,徐别枝住进皇后宫殿,再把其他太上皇的女人居住的宫殿给隔开,也就算完事儿了。
俞珏是这么想的,但长公主却觉得不合适,哪有皇帝这么委屈自个儿的,她毫不犹豫的就出面把自己皇兄的那些女人都赶到太上皇居住的宫殿附近挤在一起住,既能照顾残废的太上皇,又能给新帝腾位置。
俞珏把庄王囚禁在庄王府上,他之所以没杀庄王,当然是因为庄王活着比死了对他更有利,而且庄王也不能由他来杀,子杀父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庄王还活着,俞珏表现出顶着太上皇和满朝文武的压力也要保住庄王的孝顺态度,顿时庄王的那些心腹下属都对俞珏的好感噌噌往上窜。
哪怕他们明知道是俞珏派人把他们擒下的,他们也还是被俞珏做的这表面孝顺态度给迷惑了。
譬如秦仲,在被自己亲儿子给绑了之后,非常愤怒生气,但得知庄王被擒,大公子登基为帝,秦仲就冷静了下来,事情已成定局,那么秦家跟着秦易一起效忠大公子才是应该的,可庄王也是他的主公,他的忠心让他想保住庄王性命。
于是秦仲就在儿子秦易又一次劝说他投效俞珏时,一口答应了下来。
秦仲得到了俞珏的接见,俞珏没有拿捏皇帝的架子,反而十分礼贤下士的礼待秦仲,这让秦仲心里舒坦很多。
秦仲对俞珏表示效忠之后,忽然跪下恳求道:“陛下,庄王毕竟是微臣曾经的主公,所以还请陛下饶庄王一命。”
俞珏并不生气秦仲为庄王求情,因为这只能说明秦仲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若是收服了他,那就是真正的让他心服口服,忠心不二了。
他叹着气说道:“庄王乃是朕生父,对朕也多有器重,朕岂能真的眼睁睁看着自己父亲去死?秦将军还请放心,只是现在局势紧张,太上皇在给朕施压,又有靖王和吴王在一旁虎视眈眈,朕才暂时不能徇私的将父王给放了。”
秦仲立刻请命道:“微臣愿为陛下征战靖王和吴王!”
俞珏满意的扶起秦仲,笑道:“将军有心了,只是如今还不是大动兵戈的时候。待朕决定用兵之际,绝不会忘了将军的。”
秦仲心中就很满意了,虽然自己效忠了新帝,可新帝也是以前主公的儿子啊,不算改投他人,而且还保住了以前主公的性命,仁至义尽,又获得了新帝口头许诺日后命他为将征战靖王吴王,前程可期。
大家都非常满意。
俞珏通过自己收服的秦易等二代劝服了庄王麾下的那些大将,这些人投靠他之后,庄王的势力也差不多分崩离析了。
而对付靖王和吴王,俞珏早有打算,其他世界对付这种藩王的办法早有先例,直接根据情况适用就好。
俞珏派人前去靖王封地和吴王封地宣旨封赏以示安抚,还十分大放的将之前太上皇留在京城为质子的靖王和吴王的儿子都放了回去。
同时跟着质子一起回去的,还有俞珏的推恩令。
能被靖王和吴王送到京城来当质子的儿子当然不是什么受重视的儿子,要么是不受宠的嫡次子,要么是庶子,反正就没有一个是嫡长子继承人。
俞珏的推恩令是推恩异姓王的所有儿子,让世子继承王爵和最大的一块封地,其他嫡子和庶子也能根据身份瓜分一部分封地,得封国公或者侯伯。
一代代这么分封下去,令朝廷忌惮的靖王和吴王封地就会化作零零碎碎的诸多小势力,只要没有了占据庞大封地的异姓王,有再多的国公侯伯对朝廷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其实聪明人都看得出来。
但问题是看得出来也得往下跳,因为靖王吴王和他们的嫡长子继承人想反对推恩令,他们的妻妾和其他儿子们却非常支持,有这些人支持推恩令,不停的给靖王吴王拖后腿,他们想不接受推恩令都不行。
更何况据俞珏所知,靖王妃生有两个儿子,嫡长子为老靖王妃抚养长大,对她这个母亲素来不亲近,嫡次子为靖王妃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所以哪怕两个嫡子都是靖王妃亲生的,靖王妃也是更加偏心幼子的。
靖王妃的偏心程度已经到了一心想劝靖王废长立幼的地步,只是靖王世子并无大错,靖王还算理智,才没有做出这种事情。
现在有了推恩令,为无法继承爵位的幼子日后前程发愁的靖王妃立马就双手双脚的支持,才不管自己幼子得到的封地是不是从长子要继承的封地里瓜分的,她只想尽力为心爱的幼子谋取利益。
靖王的其他侧妃夫人小妾,只要是有儿子的,也跟靖王妃一样,一起给靖王吹枕边风。
这枕边风就是世界上最强的风,靖王根本抗不住,没多久就妥协了。
靖王世子再如何不甘,在面对已经妥协的靖王,也无可奈何。
靖王看着欢欣鼓舞的妻妾和其他儿子们,心中叹了口气,算了算了,反正他也没有造反的想法,只是想自保不被朝廷灭掉而已,现在新帝推行的什么推恩令是怀柔手段削弱异姓王势力,几代之后靖王府也对朝廷没有威胁了。虽然不会再有如今的强盛,好歹也是和平解决了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不用担心哪天朝廷大军就打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