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直到皇上回京,诸位后妃在木兰围场的事情传出来后,那失落就变成了丝丝的酸涩跟不甘。
皇上……
召见了后妃,还,还……每个后妃都有机会陪同,这个消息传出来,第一大反应的便是慈宁宫的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立即让人召皇上前往慈宁宫,看到皇上的身影,都忍不住开声,“玄烨,你身子……是不是好些了?”
问这话的时候,十分隐秘。
容珊听着太皇太后这话时,下意识的想要说她身子还好,但是就在话语要脱口而出时,又忽然想到了什么。
“皇玛嬷是听到了那些话吗?身子还未完全好,不过最近有所好转。”容珊也回答得十分的隐秘。
只是,在回答这话的时候脸色不太好看,很明显的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不满。
别问!
问就是男人的憋屈与屈辱。
太皇太后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够常提在嘴边,不然玄烨的自尊心受不了。
只在听到玄烨说‘开始好转’时,脸上都忍不住的绽放出笑容来了。
“好,好,那就好……”太皇太后现在最为担心的还是玄烨的身子,若是玄烨一直不能好起来,她真的无颜再见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了。
*
这一年的冬天。
百姓们过得比往年都要好。
当然,指的不是舒怡方面,而是有了进项,有了活干,就不愁今年的冬天会饿死、冻死了。
皇上下令,全国各州城、县城都建一座文学图书馆,里面放着的是各类的书籍,重要的是,将来会免费给他们查看、抄阅。
经过一两个月的斟酌,方案也出来了。
更主要的是,之前从海寇那儿得来的战利品,从国库换成了银两,分发到各地。
为了避免会有官员贪污了这银两,容珊与其他宗亲大臣们商议了许久,才敲定承包给商人,让官府监督。
还派了好几支特使去全国各地巡查,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可不能够成全某些人的口袋银两。
书籍不够多,一边用活字印刷术去刻印,另一方面,则是请了书院、私塾等学子描画书籍里字画,有些关于工匠资料什么的,不适用于活字印刷术去刻画。
本来,资料里的字画若是不复杂也能够印刷出来。
只是,容珊考虑到了全国学子的束脩费、笔墨纸张费,都说最无一用是书生,也给与人家补贴家用的机会。
同时,建造文学图书馆,还需要民工、工匠等,农民们一开始以为是要拉他们去徭役,谁知道,是有薪资的,而且,还是日结的那种。
赶紧的,一窝蜂就去了!
工匠的吃香,令不少工匠都收多了一两个学徒。
毕竟学徒不用给多少钱,相反,到时候还在自己手下,能干活了,赚的钱大部分都落自己口袋。
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百姓对于工匠能收自己为徒,可不知道有多高兴。
“真好啊,又有十个铜板到手了,这样下来,一个月都能有三百铜板,这富老爷给的真多。”
干完活回去的男人拿着自己的十个铜板,笑得美滋滋。
一两银子就能够养活一家三四口人(平民老百姓)一年的生活需要,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铜板。
要不是他老父亲实在是干不动了,都想带着一起来了。
“可惜,这文学图书馆快建成了,要是能多做两个月,我家一年的口粮都够了。”另一个男人捎带可惜的语气。
说道这里,旁边一同回家的男人也微微皱了眉,“也不错了,出了年就开春耕种了,你还妄想什么?”
到时候也忙,不如趁这个冬天多挣些钱。
“听说朝廷还有别的大动作,最好啊,能够让我们一直干活……”
“大动作?什么大动作?你怎么知道的?”一听到那句话的其他男人纷纷好奇,还带着好奇跟怀疑。
“当然是听我那衙役表兄了,他也是听官老爷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都是官老爷才知道的消息,自己也是道听途说。
“朝廷是越来越关心我们老百姓了。”一老汉说起这个,都扬起了笑脸。
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可管不着谁当皇帝,只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那就是青天大老爷、盛世明君。
*
今年颁金节宫宴与除夕宫宴,都是由三妃一同主持,皇后越来越病重。
康熙对皇后没有多少关怀,只关心纳喇氏对自己的态度,略带轻慢。
“你总是去后妃那里做什么?你又不能够干什么!”康熙对纳喇氏不满的询问,有这么多时间,还不如跟他说说朝政上的国家大事。
“玄烨,你不能善妒,她们都是你的嫔妃,深宫里没有个知心人,我能不去看看吗?”容珊语重心长的安抚着康熙。
被叫‘玄烨’的康熙,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满是恼火的训斥。
可……骂声落下,康熙就被禁足了一个月,还要罚抄佛经。
康熙当场就怒了,可这会儿容珊叫来了婢女与嬷嬷,康熙还能怎么样?爆发不许她这么喊?
然后暴露自己的身份?
心里又酸又涩,觉得纳喇氏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不再对自己言听计从了……
第二次,仍然不满,容珊才安抚几声,说这是表达他们的亲近。
--
皇上……
召见了后妃,还,还……每个后妃都有机会陪同,这个消息传出来,第一大反应的便是慈宁宫的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立即让人召皇上前往慈宁宫,看到皇上的身影,都忍不住开声,“玄烨,你身子……是不是好些了?”
问这话的时候,十分隐秘。
容珊听着太皇太后这话时,下意识的想要说她身子还好,但是就在话语要脱口而出时,又忽然想到了什么。
“皇玛嬷是听到了那些话吗?身子还未完全好,不过最近有所好转。”容珊也回答得十分的隐秘。
只是,在回答这话的时候脸色不太好看,很明显的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不满。
别问!
问就是男人的憋屈与屈辱。
太皇太后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够常提在嘴边,不然玄烨的自尊心受不了。
只在听到玄烨说‘开始好转’时,脸上都忍不住的绽放出笑容来了。
“好,好,那就好……”太皇太后现在最为担心的还是玄烨的身子,若是玄烨一直不能好起来,她真的无颜再见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了。
*
这一年的冬天。
百姓们过得比往年都要好。
当然,指的不是舒怡方面,而是有了进项,有了活干,就不愁今年的冬天会饿死、冻死了。
皇上下令,全国各州城、县城都建一座文学图书馆,里面放着的是各类的书籍,重要的是,将来会免费给他们查看、抄阅。
经过一两个月的斟酌,方案也出来了。
更主要的是,之前从海寇那儿得来的战利品,从国库换成了银两,分发到各地。
为了避免会有官员贪污了这银两,容珊与其他宗亲大臣们商议了许久,才敲定承包给商人,让官府监督。
还派了好几支特使去全国各地巡查,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可不能够成全某些人的口袋银两。
书籍不够多,一边用活字印刷术去刻印,另一方面,则是请了书院、私塾等学子描画书籍里字画,有些关于工匠资料什么的,不适用于活字印刷术去刻画。
本来,资料里的字画若是不复杂也能够印刷出来。
只是,容珊考虑到了全国学子的束脩费、笔墨纸张费,都说最无一用是书生,也给与人家补贴家用的机会。
同时,建造文学图书馆,还需要民工、工匠等,农民们一开始以为是要拉他们去徭役,谁知道,是有薪资的,而且,还是日结的那种。
赶紧的,一窝蜂就去了!
工匠的吃香,令不少工匠都收多了一两个学徒。
毕竟学徒不用给多少钱,相反,到时候还在自己手下,能干活了,赚的钱大部分都落自己口袋。
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百姓对于工匠能收自己为徒,可不知道有多高兴。
“真好啊,又有十个铜板到手了,这样下来,一个月都能有三百铜板,这富老爷给的真多。”
干完活回去的男人拿着自己的十个铜板,笑得美滋滋。
一两银子就能够养活一家三四口人(平民老百姓)一年的生活需要,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铜板。
要不是他老父亲实在是干不动了,都想带着一起来了。
“可惜,这文学图书馆快建成了,要是能多做两个月,我家一年的口粮都够了。”另一个男人捎带可惜的语气。
说道这里,旁边一同回家的男人也微微皱了眉,“也不错了,出了年就开春耕种了,你还妄想什么?”
到时候也忙,不如趁这个冬天多挣些钱。
“听说朝廷还有别的大动作,最好啊,能够让我们一直干活……”
“大动作?什么大动作?你怎么知道的?”一听到那句话的其他男人纷纷好奇,还带着好奇跟怀疑。
“当然是听我那衙役表兄了,他也是听官老爷说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都是官老爷才知道的消息,自己也是道听途说。
“朝廷是越来越关心我们老百姓了。”一老汉说起这个,都扬起了笑脸。
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可管不着谁当皇帝,只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那就是青天大老爷、盛世明君。
*
今年颁金节宫宴与除夕宫宴,都是由三妃一同主持,皇后越来越病重。
康熙对皇后没有多少关怀,只关心纳喇氏对自己的态度,略带轻慢。
“你总是去后妃那里做什么?你又不能够干什么!”康熙对纳喇氏不满的询问,有这么多时间,还不如跟他说说朝政上的国家大事。
“玄烨,你不能善妒,她们都是你的嫔妃,深宫里没有个知心人,我能不去看看吗?”容珊语重心长的安抚着康熙。
被叫‘玄烨’的康熙,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满是恼火的训斥。
可……骂声落下,康熙就被禁足了一个月,还要罚抄佛经。
康熙当场就怒了,可这会儿容珊叫来了婢女与嬷嬷,康熙还能怎么样?爆发不许她这么喊?
然后暴露自己的身份?
心里又酸又涩,觉得纳喇氏变了,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不再对自己言听计从了……
第二次,仍然不满,容珊才安抚几声,说这是表达他们的亲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