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韩栋梁低声对季昌明和魏三郎说:“支度使大人承受了不少压力,虽然知道西宁城面临打仗,但是奈何这军需到他手上的时候就已经十不存三了,他要管的地方多,所以很难再单独给西宁城划拨军需了。”
季昌明跟魏三郎表示理解:“我们懂的,大人确实为难,况且这些年大人未曾克扣过西宁城的军需,去年冬天还单独拨了一批铠甲给我们,我们心里都明白。”
张大旗听后也只是摇头:“我找你们来,也不是为了跟你们说我的为难之处的,我再为难,能有你们为难?”
张大旗是个粗人,但是往往粗人才更加直接:“说白了,仗打输了,我大不了就是丢官儿的事,横竖上面还有节度使,还有将军大帅,轮不到我。”
“但是对你们而言,别说是打输了,就是打赢了,那也是要用无数白骨换回来的。”
一具白骨就是一条人命,背后就是一户人家。
张大旗说了很多,是把韩栋梁他们当自己人了,季昌明听过之后也算是松了口气。
人心易变,他跟张大旗算是交易关系,当初他以滚木投石车的图纸作为筹码,跟张大旗交换了进入西宁城的名额。
说实话,在西宁城过得比在葫芦山谷好多了,所以,哪怕最终滚木投石车没有任何消息到他手里,他也不觉得这门生意亏。
做生意看的是供需,进入西宁城是当时他们一家的首要目的,而滚木投石车对他们来说,用处着实不大。
当然了,滚木投石车图纸递上去之后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就说明张大旗也不是那种直肠子直心肝的人,他有他的考量。
季昌明这回还真担心张大旗直接就把西宁城的人当成筹码献祭给辽人了。
毕竟这也是朝廷的老套路了,牺牲一批人,换来一两年两三年的安宁。
西宁城如今有六万多人口,积累的粮食布匹牲畜财富,确实够草原人大吃一顿的了。
这样的做法,对大虞朝来说,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但是,对于西宁城的六万多人来说,那就是活生生的六万条命啊!
季昌明仍在沉思中,张大旗已经开口了:“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今天找你们过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够调动更多的人马军需,度过这一场难关。”
张大旗笑笑道:“我张大旗虽然不是什么铁骨铮铮大清官,但是也不能看着几万人的性命坐视不理,只不过边境太长,我要面对的不止你们这一处,你们也要体谅我的难处。”
季昌明沉吟片刻,决定大胆试探一下。
第402章 民兵军需过了明路
“我们知道支度使大人的为难,不想给大人添麻烦,但西宁城如今人口已经六万多,军户加起来不过千余人,真要是打起仗来,只怕是不堪一击。”
季昌明沉重说道:“我们这六万多人,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所以想请支度使大人通融通融……”
“通融什么?”张大旗问道。
季昌明苦笑一声,说:“西宁城像我这样的人不少,我们虽不是什么勇猛将士,但也是有妻有子,有家人,若真是打仗了,我们总是要挡在家人前面的。”
“所以,不知道支度使大人能不能开恩,让我们训练民兵?”
“民兵?”张大旗对这个词儿感到非常陌生,但念出来,便隐隐知道了这民兵的意思。
季昌明点头道:“是,就是民兵,其实就跟军户一样,平日里各自劳作,日常加紧训练,要打仗的时候,就上阵打仗。”
“不过民兵跟军户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占用军队的编制,不使用军需,由百姓自发组成,不知道支度使大人意下如何?”
张大旗摸着下巴沉思良久,才开口:“昌明,你是知道的,豢养私兵是杀头的重罪。”
季昌明心里当然明白,所以他跟魏三郎韩栋梁才一直瞒得死死的。
但是如果不趁现在张大旗对西宁城还有一丝愧疚,讨下这个恩典来,回头被张大旗跟上头的人发现了,那就更麻烦了。
因而哪怕季昌明一贯会做人,不愿与人为难,但此时说破嘴皮也要张大旗答应。
虽然即便张大旗答应了,也不代表就能万无一失,但多少将来还是会有些用处的。
真要是死在战场上了,那就不说什么了。
最怕的就是好不容易仗打赢了,人活下来了,结果因为各种秋后算账的事儿蒙冤入狱,那才惨呢。
所以,面对张大旗的迟疑,季昌明还是寸步不让。
张大旗被逼到如此境地,脸色有些难看,但是季昌明声泪俱下,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张大旗无奈:“罢了,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对外不要说兵,只说是家养的守卫、护卫便行了。”
有了张大旗这句话,季昌明他们总算是能够安心了。
这一行也不算是白来了。
军饷军需没弄到,但是弄到了一个许可还是挺好的。
季昌明为人谨慎,趁着酒过三巡,想办法让张大旗写了个手书,好歹手里有个凭证。
要说空间融合之后就是好,季昌明在这边把手书拿到之后,往空间里一塞,那边沈慧心和季星燃就都看到了。
沈慧心见到张大旗的手书之后,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这古代活着可真不容易,百姓家里不能藏兵器,连铁器、盐都是受限制的,这想组织个民兵自卫队,还得小心翼翼,生怕授人以柄。”
--
季昌明跟魏三郎表示理解:“我们懂的,大人确实为难,况且这些年大人未曾克扣过西宁城的军需,去年冬天还单独拨了一批铠甲给我们,我们心里都明白。”
张大旗听后也只是摇头:“我找你们来,也不是为了跟你们说我的为难之处的,我再为难,能有你们为难?”
张大旗是个粗人,但是往往粗人才更加直接:“说白了,仗打输了,我大不了就是丢官儿的事,横竖上面还有节度使,还有将军大帅,轮不到我。”
“但是对你们而言,别说是打输了,就是打赢了,那也是要用无数白骨换回来的。”
一具白骨就是一条人命,背后就是一户人家。
张大旗说了很多,是把韩栋梁他们当自己人了,季昌明听过之后也算是松了口气。
人心易变,他跟张大旗算是交易关系,当初他以滚木投石车的图纸作为筹码,跟张大旗交换了进入西宁城的名额。
说实话,在西宁城过得比在葫芦山谷好多了,所以,哪怕最终滚木投石车没有任何消息到他手里,他也不觉得这门生意亏。
做生意看的是供需,进入西宁城是当时他们一家的首要目的,而滚木投石车对他们来说,用处着实不大。
当然了,滚木投石车图纸递上去之后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就说明张大旗也不是那种直肠子直心肝的人,他有他的考量。
季昌明这回还真担心张大旗直接就把西宁城的人当成筹码献祭给辽人了。
毕竟这也是朝廷的老套路了,牺牲一批人,换来一两年两三年的安宁。
西宁城如今有六万多人口,积累的粮食布匹牲畜财富,确实够草原人大吃一顿的了。
这样的做法,对大虞朝来说,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但是,对于西宁城的六万多人来说,那就是活生生的六万条命啊!
季昌明仍在沉思中,张大旗已经开口了:“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今天找你们过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够调动更多的人马军需,度过这一场难关。”
张大旗笑笑道:“我张大旗虽然不是什么铁骨铮铮大清官,但是也不能看着几万人的性命坐视不理,只不过边境太长,我要面对的不止你们这一处,你们也要体谅我的难处。”
季昌明沉吟片刻,决定大胆试探一下。
第402章 民兵军需过了明路
“我们知道支度使大人的为难,不想给大人添麻烦,但西宁城如今人口已经六万多,军户加起来不过千余人,真要是打起仗来,只怕是不堪一击。”
季昌明沉重说道:“我们这六万多人,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所以想请支度使大人通融通融……”
“通融什么?”张大旗问道。
季昌明苦笑一声,说:“西宁城像我这样的人不少,我们虽不是什么勇猛将士,但也是有妻有子,有家人,若真是打仗了,我们总是要挡在家人前面的。”
“所以,不知道支度使大人能不能开恩,让我们训练民兵?”
“民兵?”张大旗对这个词儿感到非常陌生,但念出来,便隐隐知道了这民兵的意思。
季昌明点头道:“是,就是民兵,其实就跟军户一样,平日里各自劳作,日常加紧训练,要打仗的时候,就上阵打仗。”
“不过民兵跟军户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占用军队的编制,不使用军需,由百姓自发组成,不知道支度使大人意下如何?”
张大旗摸着下巴沉思良久,才开口:“昌明,你是知道的,豢养私兵是杀头的重罪。”
季昌明心里当然明白,所以他跟魏三郎韩栋梁才一直瞒得死死的。
但是如果不趁现在张大旗对西宁城还有一丝愧疚,讨下这个恩典来,回头被张大旗跟上头的人发现了,那就更麻烦了。
因而哪怕季昌明一贯会做人,不愿与人为难,但此时说破嘴皮也要张大旗答应。
虽然即便张大旗答应了,也不代表就能万无一失,但多少将来还是会有些用处的。
真要是死在战场上了,那就不说什么了。
最怕的就是好不容易仗打赢了,人活下来了,结果因为各种秋后算账的事儿蒙冤入狱,那才惨呢。
所以,面对张大旗的迟疑,季昌明还是寸步不让。
张大旗被逼到如此境地,脸色有些难看,但是季昌明声泪俱下,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张大旗无奈:“罢了,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对外不要说兵,只说是家养的守卫、护卫便行了。”
有了张大旗这句话,季昌明他们总算是能够安心了。
这一行也不算是白来了。
军饷军需没弄到,但是弄到了一个许可还是挺好的。
季昌明为人谨慎,趁着酒过三巡,想办法让张大旗写了个手书,好歹手里有个凭证。
要说空间融合之后就是好,季昌明在这边把手书拿到之后,往空间里一塞,那边沈慧心和季星燃就都看到了。
沈慧心见到张大旗的手书之后,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这古代活着可真不容易,百姓家里不能藏兵器,连铁器、盐都是受限制的,这想组织个民兵自卫队,还得小心翼翼,生怕授人以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