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季云台的话让季星燃心里也有点儿触动。
怎么说呢,她跟爹娘这一辈人还好,还有几个读书识字的,日常能够说得上话。
但是像炒米甘继舟这般年纪的孩子,真没几个跟他们一样能够读书识字的。
若是以后西宁城都没有读书人了……季星燃想想那满城文盲的感觉,顿时也觉得不是那么美妙了。
季云台说:“对于这种人,我们得鼓励为主……”
季星燃皱眉思索,要鼓励,但是又不能降低了报纸的格调,被招商信息吸引过来的……
“有了!”半晌,季星燃突然抬头,满眼放光:“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第三份《季氏商报》又有了新变化。
前面三部分依旧是维持原来的模式更新,但最后一部分,却刊登了两条新的信息。
【此处诚招各位才学横溢,博古通今之人,若有意向自荐作品,可附上审稿费,投稿至东城季三先生府上。】
【若有失物招领、寻人启事,或其他婚丧嫁娶通告之事,亦可附赠稿资,投稿至季三先生府上。】
在两则消息旁边,就是那份被季云台修改过的文章。
季云台将龚文山的文章缩短至百来字,幸好古人写作字数都不多,删繁就简之后,这百来字倒是也能看。
而同时,季星燃也提醒龚文山,交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毕竟季云台改这篇文章可真是花了不少力气。
龚文山欣然接受,给了润笔费,这又成了季云台的额外收益。
加上这个,季星燃也终于可以不因给季云台的稿费太少而觉得愧疚了。
对龚文山来说,文章能够刊登在报纸上,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至于润笔费什么的,这跟从前在家里请客招待那些人吹捧自己相比,已经少很多了。
龚文山感激涕零:“万万没想到我的文章也有被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天,呜呜呜,我太高兴了,我就是今天死了,把这报纸在我先祖坟头烧了,我也不算是辱没先祖了。”
……
龚文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顺便也让大家了解了这最后一个板块可以做的事。
第四份《季氏商报》上,终于有人刊登了一则喜讯——【吾不日将迎娶续弦姜氏,将于六月初八在西宁城阿旺食肆举办流水宴,过往亲朋好友都可来饮一杯水酒。】
水酒是不可能有的,但豆浆还是有的。
第四板块终于活跃起来了,并且迅速成为了最活跃的一个板块——季云台每天至少要收到五六份投稿。
若是文章诗词,便要给季云台一些审核润笔费用。
若是刊登讯息,也一样要一些广告——广而告之的费用的。
季星燃的报纸售价便宜,没有通过消瘦挣到钱,但是通过这广告,倒是挣了不少。
哪怕分了一大半给季云台,最后落入季星燃手里的数目也不小。
而此时,距离第一份报纸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多天,西宁城,终于迎来第一批外来商队。
……
听说西宁城来商队了,季星燃简直是一个骨碌翻起身,连忙去城门口迎接。
在季星燃眼里,这不是商队,这是金钱铺成的大道啊!
商队渐渐靠近,到城门口的时候,这边已经聚集了数百人,都满脸殷切地看着商队。
商队的人忍住心里发毛的感觉,小心翼翼地抖出一张纸,不知所措地冲着城门口的西宁城百姓问道:“求问……这季氏商行,所在何处啊?”
第283章 空荡荡的西宁城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季星燃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老天爷啊,她折腾了这么久,总算功夫没有白费。
不知道是之前在黄杨县采买的时候放出去的消息起了作用,还是数不清的被带出去的报纸吸引来了好奇的人。
总之!
现在西宁城终于来新人了!
这对季星燃来说,那简直是开创性的一大步!
之前来西宁城的人,大多都是官兵按照流放人员的表现安排进来的,或者是附近的流民,好处是落地之后就生根,从此成为西宁人。
但问题就是来一个收一个,西宁城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大环,来了就是西宁人固然好,但没跟外头互通消息,靠这么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加入,根本拉不动西宁城的经济。
但商队就不一样了。
虽然商队的人不多,这一批商队才二十多人。
而且商队的人来了也不会留下来,采买完就会走的。
但,商队的性质就是交换,途径的范围大,他们不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还要去别的地方。
他们会将西宁城的消息带到别的地方去,会像风滚草的种子一样,滚到哪儿就散到哪儿。
韩栋梁作为西宁城的父母官,那也是相当激动的,甚至亲自出城接待商队。
季昌明为了鼓励季星燃行商,如今已经不大管商业上的事儿,放手让季星燃去做了,所以倒是跟韩栋梁混得比较近,这会儿也跟韩栋梁的左右手一般,跟了上去。
季昌明在韩栋梁身后悄悄朝季星燃招手,季星燃顿时眼睛一亮,低声对旁边的沈慧心说:“娘,我过去了?”
沈慧心鼓励季星燃:“去吧。”
老爹娘亲都知道商队对季星燃的意义,当然是要用最大努力帮助季星燃实现心愿。
--
怎么说呢,她跟爹娘这一辈人还好,还有几个读书识字的,日常能够说得上话。
但是像炒米甘继舟这般年纪的孩子,真没几个跟他们一样能够读书识字的。
若是以后西宁城都没有读书人了……季星燃想想那满城文盲的感觉,顿时也觉得不是那么美妙了。
季云台说:“对于这种人,我们得鼓励为主……”
季星燃皱眉思索,要鼓励,但是又不能降低了报纸的格调,被招商信息吸引过来的……
“有了!”半晌,季星燃突然抬头,满眼放光:“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
第三份《季氏商报》又有了新变化。
前面三部分依旧是维持原来的模式更新,但最后一部分,却刊登了两条新的信息。
【此处诚招各位才学横溢,博古通今之人,若有意向自荐作品,可附上审稿费,投稿至东城季三先生府上。】
【若有失物招领、寻人启事,或其他婚丧嫁娶通告之事,亦可附赠稿资,投稿至季三先生府上。】
在两则消息旁边,就是那份被季云台修改过的文章。
季云台将龚文山的文章缩短至百来字,幸好古人写作字数都不多,删繁就简之后,这百来字倒是也能看。
而同时,季星燃也提醒龚文山,交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毕竟季云台改这篇文章可真是花了不少力气。
龚文山欣然接受,给了润笔费,这又成了季云台的额外收益。
加上这个,季星燃也终于可以不因给季云台的稿费太少而觉得愧疚了。
对龚文山来说,文章能够刊登在报纸上,那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至于润笔费什么的,这跟从前在家里请客招待那些人吹捧自己相比,已经少很多了。
龚文山感激涕零:“万万没想到我的文章也有被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天,呜呜呜,我太高兴了,我就是今天死了,把这报纸在我先祖坟头烧了,我也不算是辱没先祖了。”
……
龚文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顺便也让大家了解了这最后一个板块可以做的事。
第四份《季氏商报》上,终于有人刊登了一则喜讯——【吾不日将迎娶续弦姜氏,将于六月初八在西宁城阿旺食肆举办流水宴,过往亲朋好友都可来饮一杯水酒。】
水酒是不可能有的,但豆浆还是有的。
第四板块终于活跃起来了,并且迅速成为了最活跃的一个板块——季云台每天至少要收到五六份投稿。
若是文章诗词,便要给季云台一些审核润笔费用。
若是刊登讯息,也一样要一些广告——广而告之的费用的。
季星燃的报纸售价便宜,没有通过消瘦挣到钱,但是通过这广告,倒是挣了不少。
哪怕分了一大半给季云台,最后落入季星燃手里的数目也不小。
而此时,距离第一份报纸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多天,西宁城,终于迎来第一批外来商队。
……
听说西宁城来商队了,季星燃简直是一个骨碌翻起身,连忙去城门口迎接。
在季星燃眼里,这不是商队,这是金钱铺成的大道啊!
商队渐渐靠近,到城门口的时候,这边已经聚集了数百人,都满脸殷切地看着商队。
商队的人忍住心里发毛的感觉,小心翼翼地抖出一张纸,不知所措地冲着城门口的西宁城百姓问道:“求问……这季氏商行,所在何处啊?”
第283章 空荡荡的西宁城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季星燃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老天爷啊,她折腾了这么久,总算功夫没有白费。
不知道是之前在黄杨县采买的时候放出去的消息起了作用,还是数不清的被带出去的报纸吸引来了好奇的人。
总之!
现在西宁城终于来新人了!
这对季星燃来说,那简直是开创性的一大步!
之前来西宁城的人,大多都是官兵按照流放人员的表现安排进来的,或者是附近的流民,好处是落地之后就生根,从此成为西宁人。
但问题就是来一个收一个,西宁城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大环,来了就是西宁人固然好,但没跟外头互通消息,靠这么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加入,根本拉不动西宁城的经济。
但商队就不一样了。
虽然商队的人不多,这一批商队才二十多人。
而且商队的人来了也不会留下来,采买完就会走的。
但,商队的性质就是交换,途径的范围大,他们不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还要去别的地方。
他们会将西宁城的消息带到别的地方去,会像风滚草的种子一样,滚到哪儿就散到哪儿。
韩栋梁作为西宁城的父母官,那也是相当激动的,甚至亲自出城接待商队。
季昌明为了鼓励季星燃行商,如今已经不大管商业上的事儿,放手让季星燃去做了,所以倒是跟韩栋梁混得比较近,这会儿也跟韩栋梁的左右手一般,跟了上去。
季昌明在韩栋梁身后悄悄朝季星燃招手,季星燃顿时眼睛一亮,低声对旁边的沈慧心说:“娘,我过去了?”
沈慧心鼓励季星燃:“去吧。”
老爹娘亲都知道商队对季星燃的意义,当然是要用最大努力帮助季星燃实现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