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还没告诉你,粮铺的东家想要我继续当账房,所以我们父子以后就住在粮铺了。这次回去,也是跟姑姑和姑父说一声,免得他们挂念。”张建军跟赵林的关系不错,所以他继续留在城里的事情,也是先跟赵林透了个信儿。
“这是好事啊!再城里打工总好过在村里下苦力,种庄稼还得靠天吃饭,这要是哪天来场洪灾涝灾的,大半年的辛苦六白费了。你这工作起码旱涝保收,能养的起小军,真是不错!”听到张建军能继续当账房的消息,赵林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是真诚的为他高兴。
“还行,起码能有口吃的。虽然以后不在青山村住了,但咱们还是要常来常往,千万不能生分了!”要是失去了姑姑一家人,那可是张建军最不愿意看到的。
“那必须的,以后进了城,肯定要找你说说话的。”赵林也是笑着回道。东海离青山村也不是特别远,自己也经常进城,要说见不到人,那肯定还没到这份儿上,只看自己想不想了!
?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十七章
“这事儿靠谱,有钱拿,有粮食吃,有地方住,那就是顶好的活计了,就是咱们以后的走动难免会少些。”张春兰对于张建军能在城里顺利找到工作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的,只是有些舍不得父子两人,尤其是乖巧懂事的张小军。也许是家里还没有孩子的缘故,赵家的每个人都对张小军喜欢的不得了。现在不能每天见到,心里也是非常遗憾。
“这是难免的,建军要上工,要挣钱,可不是说回来就回能来的。但是东海城离咱们这儿也算不上远,建军有空也能回来,就是咱们自己,有了空闲也能去城里看看建军和小军,又不是见不到人了,你说说抹啥眼泪儿?”赵大山眼见自家婆娘一脸难过,还掉了眼泪,便一边解释,一边“安慰”道。
“你这死老头子,不会说话就少说点。我当然知道建军父子离咱们算不上远,我这不是舍不得嘛!”被赵大山说了一通,张春兰抹了抹眼泪,回头怼道。
见到这种场面,张建军也是赶紧居中调和,再三保证,自己经常会回来看看。只要家里人有空,也可以去东海找他。虽然气氛有些伤感,但大家都知道张建军留在东海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所以也不会说出让他留下的话,反而在话中都充满了祝福。
“我看小军也没啥衣服,就给他做了一套,是用赵林穿不上的衣服改的,别嫌弃。”父子两个刚来,张春兰就看见两人的衣服有些破烂,而且有的地方都该裂开了。她在给父子两人补完衣服后,又给张小军单独做了一套,总比他身上的强。
“这些姑,能有套新衣服穿就好,哪能挑拣其它?而且,这要不是自家人,哪会记得给孩子做衣服啊?”张建军郑重的接过衣服,赶忙道谢。他大部分的工钱都用来买粮食了,还没来得及看衣服呢!这新做的衣服,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
“谢谢姑奶奶,我很喜欢。”毕竟也是有一套新衣服的人了,张小军奉上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变好。
“小军喜欢就好!”张春兰摸摸他的小脑袋,满脸欣慰。
“哎,这都到饭点了,光顾着说话,都忘记做饭了。你们俩等着,我去给你们做饭吃。”几人在堂屋里聊的兴起,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听到不知道谁的肚子叫了一声后,张春兰才突然想起今天的晚饭还没做,然后着急忙慌的向厨房走去。
“妈,我也去。”婆婆既然要去做饭了,那儿媳妇桂兰也得立马跟上,也不好让长辈做饭,自己却在这儿聊天。做一大家子的饭菜还是很累的。
“姑,您先别忙,我带了点东西回来,说不定有用的上的。”见张春兰和桂兰急匆匆的出去,张建军也是赶忙把两人叫住,然后把自己买的东西从门背后提溜出来。张建军父子刚回来,就被赵家人一阵嘘寒问暖,连买的东西都还没机会往外拿。
“建军啊,你说你买这些东西干啥?家里又没断顿,净花冤枉钱。再说了,你和小军以后在城里生活,处处都要花钱,身上的担子不轻。你要是赚了钱,就好好留着,以后可千万不要乱花钱了。”没有被眼前的东西迷了眼,没有被贪婪蒙了心,反而在一字一句里,都处处为张建军父子俩考虑,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暖心,就是送礼都是送的心甘情愿。
“你姑说的是,以后手里可不能这么散漫,容易被人给骗了去。”在张春兰后面,赵大山也是立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过日子还是得精打细算,年轻人不懂事,他们做长辈的难免要提醒两句。
“姑,姑父,给家里买东西可不算乱花钱。自从我和小军逃难过来,家里人都没拿我们当外人,不仅收留我们,还给我们一张床睡,一碗饭吃,就这恩情,可不是一点东西就能回报的。不过,咱们常来常往,以后肯定还有机会。您们放心,我以后发了工钱,肯定会存起来,不会让家里人外替我操心。
这是买的一斤猪肉,两斤豆腐,两斤馓子,一斤五仁点心,还有二十斤粗粮。这粗粮是我拜托张掌柜,特意让他给弄来的陈粮。虽然陈粮,但是也能吃,没有发霉。我留下了一半,给家里提了一半。”虽然张建军也想把收获的粮食提过来,但奈何情况不允许啊,只能这样迂回了。
--
“这是好事啊!再城里打工总好过在村里下苦力,种庄稼还得靠天吃饭,这要是哪天来场洪灾涝灾的,大半年的辛苦六白费了。你这工作起码旱涝保收,能养的起小军,真是不错!”听到张建军能继续当账房的消息,赵林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是真诚的为他高兴。
“还行,起码能有口吃的。虽然以后不在青山村住了,但咱们还是要常来常往,千万不能生分了!”要是失去了姑姑一家人,那可是张建军最不愿意看到的。
“那必须的,以后进了城,肯定要找你说说话的。”赵林也是笑着回道。东海离青山村也不是特别远,自己也经常进城,要说见不到人,那肯定还没到这份儿上,只看自己想不想了!
?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十七章
“这事儿靠谱,有钱拿,有粮食吃,有地方住,那就是顶好的活计了,就是咱们以后的走动难免会少些。”张春兰对于张建军能在城里顺利找到工作还是发自内心的高兴的,只是有些舍不得父子两人,尤其是乖巧懂事的张小军。也许是家里还没有孩子的缘故,赵家的每个人都对张小军喜欢的不得了。现在不能每天见到,心里也是非常遗憾。
“这是难免的,建军要上工,要挣钱,可不是说回来就回能来的。但是东海城离咱们这儿也算不上远,建军有空也能回来,就是咱们自己,有了空闲也能去城里看看建军和小军,又不是见不到人了,你说说抹啥眼泪儿?”赵大山眼见自家婆娘一脸难过,还掉了眼泪,便一边解释,一边“安慰”道。
“你这死老头子,不会说话就少说点。我当然知道建军父子离咱们算不上远,我这不是舍不得嘛!”被赵大山说了一通,张春兰抹了抹眼泪,回头怼道。
见到这种场面,张建军也是赶紧居中调和,再三保证,自己经常会回来看看。只要家里人有空,也可以去东海找他。虽然气氛有些伤感,但大家都知道张建军留在东海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所以也不会说出让他留下的话,反而在话中都充满了祝福。
“我看小军也没啥衣服,就给他做了一套,是用赵林穿不上的衣服改的,别嫌弃。”父子两个刚来,张春兰就看见两人的衣服有些破烂,而且有的地方都该裂开了。她在给父子两人补完衣服后,又给张小军单独做了一套,总比他身上的强。
“这些姑,能有套新衣服穿就好,哪能挑拣其它?而且,这要不是自家人,哪会记得给孩子做衣服啊?”张建军郑重的接过衣服,赶忙道谢。他大部分的工钱都用来买粮食了,还没来得及看衣服呢!这新做的衣服,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
“谢谢姑奶奶,我很喜欢。”毕竟也是有一套新衣服的人了,张小军奉上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变好。
“小军喜欢就好!”张春兰摸摸他的小脑袋,满脸欣慰。
“哎,这都到饭点了,光顾着说话,都忘记做饭了。你们俩等着,我去给你们做饭吃。”几人在堂屋里聊的兴起,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在听到不知道谁的肚子叫了一声后,张春兰才突然想起今天的晚饭还没做,然后着急忙慌的向厨房走去。
“妈,我也去。”婆婆既然要去做饭了,那儿媳妇桂兰也得立马跟上,也不好让长辈做饭,自己却在这儿聊天。做一大家子的饭菜还是很累的。
“姑,您先别忙,我带了点东西回来,说不定有用的上的。”见张春兰和桂兰急匆匆的出去,张建军也是赶忙把两人叫住,然后把自己买的东西从门背后提溜出来。张建军父子刚回来,就被赵家人一阵嘘寒问暖,连买的东西都还没机会往外拿。
“建军啊,你说你买这些东西干啥?家里又没断顿,净花冤枉钱。再说了,你和小军以后在城里生活,处处都要花钱,身上的担子不轻。你要是赚了钱,就好好留着,以后可千万不要乱花钱了。”没有被眼前的东西迷了眼,没有被贪婪蒙了心,反而在一字一句里,都处处为张建军父子俩考虑,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暖心,就是送礼都是送的心甘情愿。
“你姑说的是,以后手里可不能这么散漫,容易被人给骗了去。”在张春兰后面,赵大山也是立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过日子还是得精打细算,年轻人不懂事,他们做长辈的难免要提醒两句。
“姑,姑父,给家里买东西可不算乱花钱。自从我和小军逃难过来,家里人都没拿我们当外人,不仅收留我们,还给我们一张床睡,一碗饭吃,就这恩情,可不是一点东西就能回报的。不过,咱们常来常往,以后肯定还有机会。您们放心,我以后发了工钱,肯定会存起来,不会让家里人外替我操心。
这是买的一斤猪肉,两斤豆腐,两斤馓子,一斤五仁点心,还有二十斤粗粮。这粗粮是我拜托张掌柜,特意让他给弄来的陈粮。虽然陈粮,但是也能吃,没有发霉。我留下了一半,给家里提了一半。”虽然张建军也想把收获的粮食提过来,但奈何情况不允许啊,只能这样迂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