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春官尚书,这是个好的开局。婉儿如实答道,今次科举,有一人可收为己用。
    张说。太平知道她说的是谁,只是,本宫还想要几人。
    婉儿自然知道那几人是谁,她会心笑道:拉拢那几人之前,殿下不妨先亲迎狄公返回神都。
    狄公要回来了?!太平原想狄仁杰应该是明年才会回来,没想到武三思提前死亡,局势竟会变动如此。
    婉儿点头,陛下调任他来接殿下的冬官尚书。
    太平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本宫岂不是六部已得两部?
    婉儿连忙抵住太平的唇,狄公可是陛下的心腹,尚不是殿下的心腹。
    狄公心怀天下,我相信他愿意与我同道。太平年少时曾与狄仁杰下棋论政,狄公的心胸与见识,不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都让太平敬仰之极。
    不用酷吏,明典正法,那也是太平想要的光明之道。
    婉儿瞧见了太平眼底的光亮,不觉莞尔,殿下这条路若是走到底成功了,那该是怎样一个名臣满堂的盛世大唐。
    能与这些名臣共同辅佐太平,是婉儿的莫大幸事。
    一念及此,婉儿觉得血脉有些发烫,竟有了些许沸腾之意。她越是觉得滚烫,就越是能觉察太平身上透出的寒意。
    殿下一定要好好保重身子。婉儿肃声叮嘱太平,若非必须亲为之事,切勿再身入险地。
    只会说我,你不也一样。太平反击了一句。
    婉儿伴在阿娘身边,伴君如伴虎,当中凶险,不比太平这边安全多少。
    殿下依不依?婉儿可不与她斗嘴。
    太平苦笑,爱妃说什么,本宫都依!说着,她坐了起来,指了指自己的左颊,婉儿来都来了,是不是应该给本宫留点什么再回去复命?
    婉儿从床上站起,心中暗笑,面上却半点笑意都没有,确实,臣应当回去复命了。
    你!太平似是恼了,一把抓住婉儿的手,猛地将她拉入怀中坐着,这儿是本宫的镇国公主府,没有本宫的允准,哪儿也不准去!
    婉儿圈住了太平的颈子,明知故问,殿下要如何才放人呢?
    太平的声音哑下,就一口。
    好,就一口。婉儿是肯定不信殿下这种话的,只因是殿下想要的,所以她什么都愿意给。
    只因她是她放在心尖上的公主,太平。
    太平欣喜,将吻未吻,忽地捏住了她的下巴,玩味地唤了她的全名,上官婉儿。
    如何?婉儿的气息与她的气息交缠一起,不知怎的,她竟有些期待太平后面的那半句话。
    太平点吻一下,语气热烈,你才是我最想要的宰相。
    不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床笫深处,婉儿,永远是她渴求、期盼、宠爱的第一宰相。
    婉儿想回话,太平却没有给她出声的机会,猝不及防地将她压倒在了床上,狠狠地缠吻着她,从她的身上汲取最滚烫的暖意。
    第150章 昭昭
    此去数日, 一切如常。
    武皇渴求贤士,所以对这次科举极是看重。今届应试之人都想入万象神宫一睹明堂庄严,是以人数比往年多了三倍不止。太平权衡再三后,欲将殿试挪至天津桥外, 一来, 武皇可以亲临听各士子论策说道;二来,可以彰显科举公正, 来年可得更多寒门士子参试;三来, 羽林卫只用守护武皇一人即可,不必大费周章布防。
    武皇看见了太平这本奏疏时, 不禁笑了出来,赞许道:这丫头长进了不少。
    裴氏笑道:殿下早已不是丫头了。
    武皇心领神会地笑了,却道:在朕心里,她永远是丫头。说完, 她提起朱笔, 在太平的奏疏上写上了准奏二字, 递给了今日当值的婉儿,送去给太平,立即执行。
    婉儿领命, 接了奏疏便往公主府去了。
    等婉儿离开后, 武皇问向裴氏, 这几日魏王在做什么?
    裴氏一直帮武皇打理密奏, 如实答道:自梁王捱了打后,这几日魏王下了早朝,便在府中听禅。
    武皇眸光微沉,希望是懂事了。说着,她翻开了另外一本奏疏, 才看了第一句,神情一滞,似是想到了什么。
    太医那边怎么说?武皇又问。
    裴氏认真答道:伤口并不严重,太医说已经开始结痂,就是梁王迷迷糊糊的一直醒不过来。
    他若不起歹念,朕还想好好提拔他,可惜了啊。武皇只觉无奈,放眼整个武氏,武承嗣与武三思两人算是脑袋最灵光的了,她只恨武氏里面没几个可以扶植的良才,才会让她如此被动。
    武三思肯定是活不成了,以后朝堂之上便只剩下武承嗣这个侄儿镇场。
    传厍狄氏来,拟诏。武皇苦笑,打发裴氏传了厍狄氏来。
    这个时候,必须再提拔提拔武氏。武承嗣已封为魏王,再往上已提拔不了,于是武皇命厍狄氏拟诏,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进驻尚书省。
    武三思几个孩子尚小,还得好好历练,等有了功绩再提拔,如此才能服众。
    武皇看完厍狄氏拟好的诏书后,想好了该把武三思的世子武崇训放去何处历练,再拟诏,进梁王世子武崇训为高阳郡王,兼春官郎中,跟随太平在礼部任职。
    厍狄氏很快便拟好诏书,交给武皇御览。
    武皇看罢,点头应允,便命厍狄氏把诏令送往鸾台。
    厍狄氏领命退下,却为殿下悬起心来。前几日朝堂上那一闹,看似殿下大获全胜,可武皇要制衡朝堂,绝对不会让殿下的势力一家独大。武三思虽然倒了,武皇却开始扶植世子武崇训。虽说武氏大多是平庸之才,可比起人丁凋零的李氏,武氏子弟确实众多。杀得急了,会引来武皇的注意,杀得慢了,会影响殿下的大业。
    殿下只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少则十年,多则数十年。不单是武氏,还有庐陵王李显与皇嗣李旦膝下那些个李氏子孙,都是拦在殿下大业前的绊脚石。
    想到这里,厍狄氏不禁一声叹息。
    九月,下旬,大周第一年的大举取士如期举行。
    武皇卓然站在应天门的城阙之上,亲临现场。彼时,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不见一缕薄云。武皇只须往下俯瞰,天下士子尽收眼底。
    此情此景,已经久违了多时。
    当年见到这样的情景,还是在贞观年间,她伴君太宗,看着太宗俯瞰天下士子。那时的血脉激昂,至今想来犹有热意。
    当年的才人,如今的天子。
    武皇情不自禁地扶上城头,任凭血脉激荡奔涌,大周贤士,尽收囊中,她终是懂得太宗那时的心境。
    确实是高兴至极。
    婉儿,今年大比是何题啊?武皇颇有兴致,问向一旁的婉儿。
    婉儿含笑垂首,题目已交与殿下,等时辰到了,殿下自会当众宣布。
    武皇没想到婉儿还卖了个关子,她这下更有兴致了。她重新俯视城下士子,在人群之中找寻太平的身影
    今日的太平穿着一袭鹅黄色宫袍,粉蓝披帛缠在臂上,发髻高耸,正领着一队羽林将士开道穿过天津桥头,往应天门端然行来。
    常听人道镇国公主风姿绰约,众人今日得见真容,好些士子不禁看呆了眼。
    太平嘴角微扬,端着公主的威仪,走得不急不慢,她那样的风姿,不论站在哪里,都是最耀眼的那个。
    贴身侍婢春夏捧着今次明经科的题目卷轴,垂首跟在太平身后。算是万幸,这次春夏中的只是寻常麻药,昏睡了一日之后,安然醒了过来。
    待太平走至应天门下,她从春夏手中接过卷轴,缓缓打开。
    咣!
    礼官骤然击响大锣,以示众位士子仔细听题。
    士子们已经摩拳擦掌多时,几案沿着天津桥一路遍至天街。
    太平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今次明经取士,题目便是,如何昭昭?
    礼官们等太平念完题目后,便鸣锣沿着天津桥一路重复今次题目,直到所有士子都听见了这个题目,方才折返。
    城门之上的武皇听到这个题目,哑然失笑,这是个好问题。说着,她看向婉儿,确实应该让他们好好论一论,如何昭昭?
    太平示意礼官点燃清香,此香可燃一个时辰,清香烧尽之时,便是众士子交卷之时。
    裴氏命人抬来大座,让武皇小坐歇息。
    武皇心疼太平,便命婉儿下城,给太平搬个矮凳坐下休息。
    婉儿领命。
    太平余光瞥见婉儿走近,心中暗喜,阿娘把婉儿打发来,这不是趁了她的心意么?
    婉儿最知太平的心性,瞧见她那忍笑的模样,便知她想了些什么。她端着清冷模样,指使内侍们放下矮凳,认真道:陛下赐座,还请殿下稍事休息。
    太平转过身去,仰头望向城头,恭敬地对着武皇一拜,以示感激。
    臣告退。
    站住。
    太平就知道她会跑,当下拦住了她,看向一旁的内侍,你去禀告母皇,臣一会儿阅卷,需要上官大人相助。
    诺。内侍领令退下。
    以婉儿的才能,定能从文章中看出哪些人有实才,哪些人是锦绣文章内里草包,所以太平离不得婉儿。
    婉儿不敢应令,直到内侍得了武皇的诏令下来,知确定武皇允了此事后,她才对着太平一拜,臣,遵旨。
    春夏,这日头晒得本宫难受,拿把纸伞来。太平坐下之后,立即吩咐春夏办事。
    春夏听令退下,很快便拿了纸伞过来。
    上官大人,你来给本宫打伞。太平给春夏递了个眼色,春夏识趣地将纸伞递给了婉儿。
    婉儿接过纸伞,打开帮太平撑起。
    太平故作不悦,指了指伞下的遮阳影子,再近些,还晒得到本宫的鞋子呢。
    婉儿往前走了半步,自己也站入了伞下,这下太平终是舒心了。只见殿下回头对着她微微一笑,压低了声音道:可不能晒坏了爱妃。
    虽说秋日的日头并不毒,可若是晒久了,也会让人不舒服。
    胡闹。婉儿低嗔一声,心却暖得很,得殿下在众目睽睽下如此怜惜,只要想到这里,心间的暖意便炽热了起来,灼得她的心跳也快了几分。
    太平得意轻笑,转过脸来,故作严肃地吩咐道:一会儿婉儿可得看仔细些,可别留下什么滥竽充数的草包。
    婉儿忍笑,臣何时让殿下失望过?
    太平与她相视一笑,慨然望向天津桥头,她希望这里面除了张说之外,还能找出几个能用的臣子。
    有些人要暗中抢,有些人要亲手养,她若能像皇爷爷一样,府中有那么多名臣幕僚,何愁大业不成?
    今日的婉儿穿着月白色的圆襟官服,官服上绣着银纹团花芍药,束腰的皮带上缀了一串白玉饰品。她执伞卓立在公主身侧,幞头下是一张秀丽出众的脸庞,此时她唇角微扬,竟有几分淡淡傲气洋溢脸上。
    上官大人身姿挺拔,上官大人身边的公主娇媚,两人同在伞下,便是一幅绝美的双姝画卷。
    恰在此时,春夏瞧见公主脸颊微红,以为殿下还是觉得热,便拿了一把雀鸟团扇来,本想给殿下扇凉,哪知太平手快,竟一把接了过来。
    春夏愕在原处,只见公主侧身轻轻挥扇,一半儿凉风拂向自己,另一半儿凉风却是拂向了身侧的婉儿。
    婉儿得了凉风,嘴角笑意更浓了些。这个殿下,真是时时刻刻都在宠她。
    对太平而言,婉儿只须享着便是,只要婉儿欢喜,那她也欢喜。她重活一世,初心不就是这点小九九么?
    与此同时,有的士子在几案上奋笔直书,有的士子杵着脑袋想这题的对策,还有的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切题。
    当中有一青衫少年,呆呆地望着应天门下的太平与婉儿,喃喃念道:舞凤迎公主
    道济,发什么呆呢!快对策啊!身边的同窗拐了他一下,将他从失神中拉了回来,快写!
    少年沉下眸色,呢喃道:这就写,这就写。说完,提起笔来,在卷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洛阳,张说。
    第151章 称量
    清香燃尽, 礼官鸣锣,示意众考生停笔交卷。
    春官官员们一一将士子们的卷子收整一起,恭敬地呈向了应天门下的太平。太平命人搬来十张几案,将卷子搁置案上。
    士子们紧张地张望殿下, 都希望殿下能先看自己的答卷。
    往年明经考试, 这些士子们在答题之前,便给春官尚书或是春官侍郎行过卷, 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不行卷, 尚书与侍郎便没听过该士子的名字,阅卷之时, 给的评定便会低上一等。本来士子科考都在往年的二月或是三月,今年武皇初登大宝,求贤若渴,是以将春闱提成了秋闱。时间提前, 有许多士子还来不及行卷, 甚至向武三思行卷的士子们也等于是做了无用功。谁也没有想到, 武三思才当上春官尚书不久,便因管束下人不利,被武皇去了官衔, 成了个闲人梁王。
    公主才上任春官尚书几日, 士子们递去的行卷也不知殿下看了多少。所以, 今年这场秋闱比往年的春闱公平了许多。不少寒门士子都希望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 博一个好功名,他年青云直上,封王拜相。
    天津桥头,人头攒动,千名士子注视着殿下的一举一动。
    太平端然走至第一张几案边, 拿起了第一份考卷,却递给了一旁的婉儿,笑道:婉儿你来。
    称量天下文章之事,还是婉儿拿手。
    有些士子并不认识婉儿,瞧见公主竟把试卷递给了一个女官,不由得更紧张了。当中有人不悦嘟囔了起来,一个女官懂什么文章,殿下这是在侮辱斯文!
    可不是么?竟有人开始附和。
    士子之中的议论声渐大,偶有几句飘入了太平的耳中,她听的清楚。
    谁说女官就不懂文章?!
    太平冷嗤一声,负手望向士子们,你们可知她是谁?
    士子们的议论声一瞬静下,他们也想知道这女官到底是谁,竟有资格评阅他们的文章。
    内舍人上官婉儿。太平扬声说罢,一脸得意地望向婉儿,天下诏令,半数出自她的笔下,尔等以为,她有没有资格评阅诸位文章?
    婉儿听得耳烫,给太平递了一个眼色,示意她莫要张扬。
    太平视若无睹,命春夏接下她手中的纸伞,牵着婉儿往士子面前一站,她的祖父上官仪,想必诸位听过这个名字。说着,她的声音扬起,母皇求贤,不拘一格,不论你们出身如何,是大周人,还是他国人,只要能为朝廷效力,有真才实学,皆可入朝为官!
    太平知道,若是当着母皇的面大肆夸奖上官氏,一定会招来母皇的不悦。是以她换了法子,在夸婉儿,也是借婉儿的出身告诉天下士子,只要有才,朝廷必定重用。
    城头之上,武皇听到上官仪三个字时,眉心微微一蹙,可听到太平后来说的那些话,她终是舒展了眉心,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自语道:这丫头,是个机灵鬼。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禁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流鸢长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流鸢长凝并收藏禁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