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布,给她们两个做可惜了的。”孙桂英见识惯了邓琳琅的“不会过日子”,仍忍不住要唠叨了她一句。
邓琳琅骇笑:“女孩子不打扮的漂亮点,还叫女孩子吗?”
孙桂英虽然疼两个孩子,思想里多少受点重男轻女的影响:“女孩子养来养去都得嫁人,在娘家吃的好穿的好,等去了别人家不会过日子咋办。”
“那我现在不也过的好好的。”邓琳琅一句话,成功的让孙桂英停止唠叨,低头研究邓琳琅给她画的衣裳样子:“这样式我可做不来。”
其实邓琳琅画的样子十分普通,不过是娃娃领缀个荷叶边,两兜由常见的方方正正改为斜插,袖口能穿进松紧带收口,再就是下围不是常见的直上直下,而是微微宽松的小小小斗篷式。
不是邓琳琅突然结巴,而是她不敢太标新立异,真的只是宽松了一点点。就这,已经把针线活很好的孙桂英吓的不敢动剪子了。
还是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找个裁缝做吧。邓琳琅不再难为孙桂英,拿出从商城里给她和许大富兑换的保暖内衣:“孙婶子,这是给你和我大富叔买的,脱了棉衣正好穿。”
“你又瞎花钱。”孙桂英连连把东西往邓琳琅怀里推:“过年就给我们两个做新衣裳,现在又买这个干啥,我们有夹袄,不用穿这金贵东西。”
邓琳琅十分坚持:“都是按你们的号买的,你不要人家也不给退。”
孙桂英听了只得接过,却问:“给你爹娘买了没有?”上回小邓哥哥还特意拿东西给他们两口子拜年,一家子都是实诚人。
邓琳琅就知道有这一出:“买了,跟你们的一起买的。就是不知道这颜色他们喜不喜欢。”
正说着,院外传来李雪梅叫门的声音,孙桂英噌一下进了西屋,邓琳琅只能自己好笑的给李雪梅开门。
李雪梅笑呵呵的说:“知道你是大忙人,现在都给公社做工作了,我只能自己来找你了。”说着,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邓琳琅:“你家里来的信,我给你捎来了。”
信上的字迹是邓林胜的,邓琳琅虽然有些奇怪他刚给自己来信没几天,应该还没收到自己的回信,这封信里不知有啥急事儿,却也不能先看信,而是问起李雪梅的来意。
李雪梅睨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光忙着农具的事儿,把咱们做鞋垫、织手套的活给忘了?”
邓琳琅连忙否认:“离交货的时间还远着呢,有你这个大主任坐镇,还用得着我操心?”
李雪梅虚点了她一下:“说的好听。哎,我问你,要是各生产队的定量已经完成了,能早交货不能?”
这下邓琳琅真的吃惊了:“都做完了?”
李雪梅得意的抬了抬下巴:“可不都做完了。你没发现吗,这个年大街上串门的人都少,扯老婆舌头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大家伙都卯着劲缝鞋垫、织手套呢。前天郑秀玉就找我说她们生产队的定量完成了,昨天李小花也找来了。我琢磨着,除了你们生产队手套的定量多点可能没完成,各生产队都差不多了。”
看来她低估了大家挣钱的热情呀。邓琳琅想想对李雪梅说:“这样的话,不如让各生产队把完成的定量交上来,再领些碎布和绵线回去,趁着春耕前多做出些来。这样就算春耕的时候没时间做,日杂店想要的时候也能交得上,免的让人把活抢去。”
李雪梅听了一拍巴掌:“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转的就是快。行,回去我就通知她们交过来,还是咱们两个验货呀?”
检查是必须的环节,哪怕刚经过陈春晓的事儿,暂时没人敢再弄虚作假,也得检查——震慑只能保证一时,制度才能长久保证质量。
送走李雪梅,邓琳琅拆开邓林胜的信,看着看着嘴角挂上了笑:邓林胜之所以这么快又给她来信,是因为他不仅找到了兽研所,还跟里面的一位曾姓研究员拉上了点关系。曾研究员家里老人身体不好,长期需要补充营养,邓林胜便把邓琳琅邮回去的大米送了些给曾研究员,倒让老人家开了胃口。
一向心眼实的邓林胜,为跟曾研究员拉近关系,曾向人家拍胸脯保证,只要老人有需要,他想啥办法也会保证老人的大米不断顿。曾研究员看着老人能吃下饭,身体有了起色,在朋友打听的时候一时得意说了原因。
这下邓林胜能搞到口感超好大米的消息,竟在兽研所内部小范围内散播开来。借曾研究员之口向邓林胜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
邓林胜当初想的简单,那就是交好曾研究员,是为了给邓琳琅增加一点保障,他相信邓琳琅不会怪他自作主张,更会替他提供大米。可现在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吓麻爪了。
马上写信向邓琳琅说明情况兼道歉,承认自己太过相当然,好心办了坏事。
难为邓林胜了解了自己的憨憨本质,邓琳琅可不得好好笑上一笑?她并不觉得邓林胜说的全是坏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曾研究员拉上关系,还知道投其所好,邓林胜肯定下了大工夫。
他只是社会经验太少,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该知道话不能说得太满。
邓琳琅觉得,曾研究员是个有分寸的人,否则那些人早自己找上邓林胜,而不是通过曾研究员向他表达买米意向了。
所以邓琳琅跟最开始向石爱党提供大米一样,决定赌一把,即帮了邓林胜,也让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系统任务在积分突破三万大关之后,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进度,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
邓琳琅骇笑:“女孩子不打扮的漂亮点,还叫女孩子吗?”
孙桂英虽然疼两个孩子,思想里多少受点重男轻女的影响:“女孩子养来养去都得嫁人,在娘家吃的好穿的好,等去了别人家不会过日子咋办。”
“那我现在不也过的好好的。”邓琳琅一句话,成功的让孙桂英停止唠叨,低头研究邓琳琅给她画的衣裳样子:“这样式我可做不来。”
其实邓琳琅画的样子十分普通,不过是娃娃领缀个荷叶边,两兜由常见的方方正正改为斜插,袖口能穿进松紧带收口,再就是下围不是常见的直上直下,而是微微宽松的小小小斗篷式。
不是邓琳琅突然结巴,而是她不敢太标新立异,真的只是宽松了一点点。就这,已经把针线活很好的孙桂英吓的不敢动剪子了。
还是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找个裁缝做吧。邓琳琅不再难为孙桂英,拿出从商城里给她和许大富兑换的保暖内衣:“孙婶子,这是给你和我大富叔买的,脱了棉衣正好穿。”
“你又瞎花钱。”孙桂英连连把东西往邓琳琅怀里推:“过年就给我们两个做新衣裳,现在又买这个干啥,我们有夹袄,不用穿这金贵东西。”
邓琳琅十分坚持:“都是按你们的号买的,你不要人家也不给退。”
孙桂英听了只得接过,却问:“给你爹娘买了没有?”上回小邓哥哥还特意拿东西给他们两口子拜年,一家子都是实诚人。
邓琳琅就知道有这一出:“买了,跟你们的一起买的。就是不知道这颜色他们喜不喜欢。”
正说着,院外传来李雪梅叫门的声音,孙桂英噌一下进了西屋,邓琳琅只能自己好笑的给李雪梅开门。
李雪梅笑呵呵的说:“知道你是大忙人,现在都给公社做工作了,我只能自己来找你了。”说着,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邓琳琅:“你家里来的信,我给你捎来了。”
信上的字迹是邓林胜的,邓琳琅虽然有些奇怪他刚给自己来信没几天,应该还没收到自己的回信,这封信里不知有啥急事儿,却也不能先看信,而是问起李雪梅的来意。
李雪梅睨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光忙着农具的事儿,把咱们做鞋垫、织手套的活给忘了?”
邓琳琅连忙否认:“离交货的时间还远着呢,有你这个大主任坐镇,还用得着我操心?”
李雪梅虚点了她一下:“说的好听。哎,我问你,要是各生产队的定量已经完成了,能早交货不能?”
这下邓琳琅真的吃惊了:“都做完了?”
李雪梅得意的抬了抬下巴:“可不都做完了。你没发现吗,这个年大街上串门的人都少,扯老婆舌头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大家伙都卯着劲缝鞋垫、织手套呢。前天郑秀玉就找我说她们生产队的定量完成了,昨天李小花也找来了。我琢磨着,除了你们生产队手套的定量多点可能没完成,各生产队都差不多了。”
看来她低估了大家挣钱的热情呀。邓琳琅想想对李雪梅说:“这样的话,不如让各生产队把完成的定量交上来,再领些碎布和绵线回去,趁着春耕前多做出些来。这样就算春耕的时候没时间做,日杂店想要的时候也能交得上,免的让人把活抢去。”
李雪梅听了一拍巴掌:“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转的就是快。行,回去我就通知她们交过来,还是咱们两个验货呀?”
检查是必须的环节,哪怕刚经过陈春晓的事儿,暂时没人敢再弄虚作假,也得检查——震慑只能保证一时,制度才能长久保证质量。
送走李雪梅,邓琳琅拆开邓林胜的信,看着看着嘴角挂上了笑:邓林胜之所以这么快又给她来信,是因为他不仅找到了兽研所,还跟里面的一位曾姓研究员拉上了点关系。曾研究员家里老人身体不好,长期需要补充营养,邓林胜便把邓琳琅邮回去的大米送了些给曾研究员,倒让老人家开了胃口。
一向心眼实的邓林胜,为跟曾研究员拉近关系,曾向人家拍胸脯保证,只要老人有需要,他想啥办法也会保证老人的大米不断顿。曾研究员看着老人能吃下饭,身体有了起色,在朋友打听的时候一时得意说了原因。
这下邓林胜能搞到口感超好大米的消息,竟在兽研所内部小范围内散播开来。借曾研究员之口向邓林胜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
邓林胜当初想的简单,那就是交好曾研究员,是为了给邓琳琅增加一点保障,他相信邓琳琅不会怪他自作主张,更会替他提供大米。可现在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吓麻爪了。
马上写信向邓琳琅说明情况兼道歉,承认自己太过相当然,好心办了坏事。
难为邓林胜了解了自己的憨憨本质,邓琳琅可不得好好笑上一笑?她并不觉得邓林胜说的全是坏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曾研究员拉上关系,还知道投其所好,邓林胜肯定下了大工夫。
他只是社会经验太少,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该知道话不能说得太满。
邓琳琅觉得,曾研究员是个有分寸的人,否则那些人早自己找上邓林胜,而不是通过曾研究员向他表达买米意向了。
所以邓琳琅跟最开始向石爱党提供大米一样,决定赌一把,即帮了邓林胜,也让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系统任务在积分突破三万大关之后,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进度,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