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别让顾銛知道。安韶华看了顾銛一眼,他发现顾銛虽然是战场上下来的,对于这人性之恶人心之险却从来没有准备。他是不会相信生母会为了家财去杀掉一个养在太太身边的孩子的。安韶华笑了笑,上辈子发生了那么多事情,顾銛不也照样给安家留了一个血脉么?他太善良了。
过了一会儿安韶华问:这跟初十有什么关系?
哦,对。高信立一拍脑门,初十啊,就是伺候死者的一个小丫鬟。死者死的时候,正是她值夜。几次上堂过审,去了半条命。又正是年少慕艾的时候,被少年探花郎的英姿折服。
你也不怕下雨打雷劈了你那舌头!安韶华点着高信立笑骂。
高信立却凑到顾銛身边,附身说,我可未必是瞎说。顾将军,你可否还记得齐燃是怎么死的?
顾銛本来正笑着,闻言想了一下忽然微微变了脸色。安韶华一下子就急了,我
没你事儿!顾銛扔了一句话给安韶华,转过去问高信立。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齐燃死的挺是吧,曲里拐弯的。
哈哈,咳咳咳安韶华笑着笑着咳了起来。流光啊。
是啊,照理说初十一个没念过书、没见过世面的小丫鬟,怎么会做这么一个复杂的自杀的局呢?高信立缓缓地说,安大人,这个初十的确对你十分上心。你这些年办过的案子,她都想方设法地打听过。尤其那些奇案,还有说书的说的那些六扇门的曲里拐弯的故事,她都能倒背如流。春意楼里的人说到她,都称她为小案痴,顾将军,你可知这大案痴是谁啊?
安韶华在官场被人称为案痴,这不是什么秘密。顾銛看了安韶华一眼,眼神里没有笑意,这一眼吓得安韶华心肝乱颤,不知顾銛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顾銛没有误会什么,他知道高信立只是在开玩笑,也知道安韶华跟初十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是吃醋。上辈子从小就立志做警察、法医、律师、法官的人不少,他们只要努力都是有机会的。而像初十这样的孩子,从来都没有机会。所谓绝望,不过如此,
高信立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总之啊,赵春吉的儿子死了,自然也用不着丫鬟伺候。初十就被放了回去。可是她嫂子觉得她是个灾星,不肯让她进门。她在他哥家门口挨了两晚,连口水都没喝上,她的哥哥在家里闭门不出,嫂子隔着门骂了两天两夜。第三天一早她便自卖自身去了春意楼。
初九多大了?
今年十七。
顾銛忍不住去想十四五的初十,瑟缩在哥哥家门口,听着里面的谩骂,看着这座买了自己才买的房子,心理是什么滋味。
高信立办的案子多,哪家都惨,各有各的惨,时间久了没有顾銛这许多感情。在春意楼,初十自然是一心一意伺候初九,主仆情深。后来初十哥哥中暑耽误了麦收,还是初九给借钱治病,又出钱请乡亲帮忙秋收的。
初九当真顾銛感觉词穷,既觉得她十恶不赦,又觉得她可怜可敬。
她心疼初十,对初十好,不过是物伤其类。初十让她想到自己。自己的命,总握不到自己手里。安韶华说,她杀全娘的时候,也许是一时激愤,但杀人之后焚尸、放火,便可看出此女心思狠辣手段冷血。见顾銛似乎不明白,安韶华继续说杀人放火十恶不赦,因为纵火之后不可预测,水火无情,万一火势蔓延
安韶华这么一说,顾銛倒是明白了。人性本就复杂,哪里就能这么简单的非黑即白地一概而论?
高信立办案多年,人间惨剧看的太多,各有各的惨法,看多了也就麻木了。自然不会有顾銛这么多的感触。初九是好人、坏人,他不关心。他只要知道她是不是真凶,适用那条律法,案宗该不该呈到内阁。至于其中的善恶曲直,只怕身在其中的人都说不清。初九在本月十一那天,一早去了临川寺。拜了好多佛,捐了一百两的功德给陆涣,为陆涣点了五十两的五福长明灯。给陆氏全娘、陆南、陆北点了孽尽福全往生灯,给陆中满、陆春苗、陆夏苗点了十全长寿灯。还有给陆明夷点了往生灯。
什么?什么灯?安韶华头晕脑胀,没听清。
高信立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打开翻了翻,指着一行说:陆明夷,往生灯。
看清上面的这行字,三人面面相觑。
活着的人给自己点了往生灯。
看来初九是真的存了死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月澜 的地雷
周一可能更不了。周二见。
第140章 前尘
怎会如此?顾銛微皱着眉。这个初九, 难道真的因为自己杀人而想要以死谢罪了吗?如果真是这样,初九倒也算不得是个坏人了。
流光。安韶华看向顾銛,人心人性本就复杂多变。就拿你来说, 你杀了胡日图,提前结束了大祐跟北蛮的战争,让吹城获得了十几年的安宁,让老百姓不用提心吊胆,你是大英雄。可是胡日图呢?他本是北蛮将领,北蛮本就荒寂苦寒,北蛮人缺衣少穿,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写皮料。可是大祐的商人去北蛮,十七八张上好的羊皮才能换一升米,一家五口省着吃也只能吃十天。但来了大祐,一张羊皮
你想说什么?顾銛一听他要长篇大论就觉得烦。
安韶华微微叹气。顾銛这个急性子, 说话不许人铺垫。我是说,好人、坏人只要看立场。在初十眼里, 人世间没有比她家姑娘更好的人,这一辈子初十为她杀人, 为她顶罪,为她死,死而无憾,只怕死时心里还想着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要当牛做马结草衔环。可是在别人眼里呢?全娘何辜?小南、小北何辜?陆泉更是
我知道了,你容我缓缓。
安韶华看了看顾銛,抿了抿嘴。又看向高信立:你说吧。
那初九从临川寺出来,又去了临江书院。临江书院是沧州当地最大的书院, 山长是已经致仕的孙远江,曾经官拜礼部尚书, 如今已经九十有三,是在皇上心里排的上的长寿老人,年年都要提一提。不在京城的官员里算得上一等一的荣宠了。
陆中元就是这个书院的学子吧!顾銛说。
是,而且初九还给陆公子的恩师挨个送了谢师礼。高信立说着拿出了个单子。三人展开来一看,顾銛虽然不懂这些,但是但看名字就知道是好东西。名字都很长。
什么金座红珊瑚金刚石花蕊羊脂玉梨花黄水晶梨盆景,亦或是九朵金莲银鎏金无量寿佛,还有某朝某代某大师画的什么画。写的详细,跟刑部抄家的册子简直不能比。
当真大手笔。安韶华指着其中一个说,去年顾锋做寿,二殿下看中了这幅画,最后还得省吃俭用,又问林志远拿了五百两这才凑够。可惜去买的时候人家已经卖了。
顾銛眼睛瞪得溜圆。这怎么可能?普天之下还有皇子买不起的东西?这开什么玩笑!
高信立却没有一点惊讶,继续说:东西都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可惜没送到心坎上。说着他指着一个人名字说:这是陆中元的座师,生平唯爱二物,酒、棋。可是你看初九给人送了个佛像,嗜饮之人最是疏狂不羁,怎会爱那些佛法道理,再贵的佛像他也不稀罕啊!这位座师不光是个潇洒的还是个心大的,这千金难买的东西转手就送了人。还有这位,最是个画痴,收到的竟然是个盆景,好在这位倒没有不稀罕。
总之是一片心意。
这倒是,她还给人孙远江送了个无量寿佛,孙远江门都没让她进。门房就给她婉拒了。她呢?在门口就来了个三拜九叩,说什么孙先生教书育人,功在千秋。
安韶华噗地笑出声来。功在千秋,她也真敢说。
中午她去了临江仙。临江仙是建在安水河边的一个酒楼,沧州最贵的地方就是那里。文人墨客在那里登楼望景,饮酒作乐,吟诗作画。
临江仙?
陆中元去永安京之前,曾在那里提诗一首。前日里从永安京回来,此地学子为其接风洗尘,在临江仙又留下了好多佳句。
安韶华跟顾銛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高信立便继续说了下去,午后,她又在沧州城里逛了一下午,晚上还去了鬼市。
沧州的鬼市与永安京不同,永安京的鬼市繁华热闹,卖什么的都有。沧州的鬼市却多是打把势卖艺的,还有吹糖人做糖画,带着孩子去的人多。
对于初九这一天的行踪,顾銛听了只觉得悲凉。她大概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试着接近陆中元。用最不会连累到弟弟的方式,走他走过的路,去他去过的地方,登上他登过的楼,看他写下的诗,想象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吃他吃过的小吃,逛他逛过的集市。
绝望又卑微。
说到这里,倒还有一桩杂事。高信立放下茶杯,笑了笑说:日前毛大人说,这鬼市的说法,本为民间诨叫的。都说什么早晚不见太阳,日落而显,天亮则散,如同鬼市。可是这沧州的鬼市啊,如今已经是沧州一景,应该叫个好名字。还请探花郎赐个字。高信立说着拱了拱手。
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安韶华似笑非笑。
我哪还有什么事啊。高信立看了看顾銛的表情,咬死不承认。
安韶华清了清嗓子,你就是为了帮沧州的鬼市取个新名字,一大早来我这儿,咳咳咳咳安韶华说这儿的时候一下子劈了嗓子,连着咳嗽,眼见着咳得眼珠子通红,顾銛扶着他的胸口,一边帮他顺气一边给他捶背,不大会儿功夫也是一脑门汗。
安大人,你可睡下发发汗吧。高信立起身。
别。安韶华伸出手作势要拦他,咳嗽的间歇紧着说:你不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坐这儿叨叨这些,肯定是有后话的。
高信立讪笑着:能有什么后话,不就是收了毛大人一幅好画,想着从你这儿讨一幅字去还礼么。
你可歇了吧,就这样说!安韶华看着高信立,又看了看顾銛。想起高信立方才几次三番看向顾銛的表情,心里猜了个大概,我与流光之间并无私隐,无论是何事,我都不会瞒他。
高信立看了看顾銛的脸色,终是狠下心:当年陆家的案子,跟安国公府有关。
什么?顾銛只是愣了一下,安韶华倒是惊呼出声。
这事儿其实不算什么,真要细细算起来,跟顾老公爷、顾銛兄弟俩倒是没关系。但话说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安国公府又至今没有分家,倒也掰扯不开。万事开头难,当着顾銛的面说安国公府,这也是起头最难。既然起了头,高信立倒是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说了。
顾銛的四伯娘,顾老公爷的四嫂,当年顾四爷的嫡妻林氏,本是北疆一富户,成亲之后两人的宅子也置在了平城,平城顾家便是了。顾四爷战死之后,顾老公爷一人挑起安国公府,奉养几位寡嫂,便把嫂嫂们都送到了永安京。说是为了让嫂嫂享受福贵安逸,也方便皇上赏赐。
这顾四奶奶林氏到了永安京,林家就有意把生意做到永安京。但安国公虽说是一等公的爵位,却久不在永安京钻营,已经融不进这永安京铜墙铁壁般的世家圈子。顾四奶奶也是个女丈夫,竟然走通了太后娘娘的路子。有李家引荐,林家的生意在永安京就做了起来。
林家是做皮货生意的,陆家不是做绣庄的么?顾銛小声说。这生意都不一样,有什么好竞争呢?何至于
军需。安韶华咬牙切齿地说。
上辈子顾家就是栽在这上面了。先是二皇子跟顾锋在北蛮失踪,皇上气急攻心,没多久就驾崩了。七皇子作为嫡子,由皇后跟一众大人推上皇位。七皇子登基之后,意外得知镇北军的军备跟京中驻军的并不一样。这不是小事,兵部采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即便镇北军驻守苦寒之地,也只是多几套棉服,不会跟京中驻军不同。七皇子是个傻的,竟让三皇子骗得亲自去了北疆,这一去就没回来。
三皇子当时一方面不敢直接登基,怕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自封为摄政王,在新皇不在时统领朝政。另一方面他装也要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痛心疾首的样子,所以摄政第一件事便是彻查此事,查出顾家供给京中驻军的军需是货真价实,供给其他地方的军需中掺假过半。不止如此,顾家当初为了得到兵部的生意,竟然曾经设计陷害、雇凶杀人、防火烧仓,简直是财迷心窍,手段恶毒,草菅人命,无视律法。
当时的摄政王震怒,当朝把顾家骂了个够,又暗示安韶华休妻,安韶华只装作没听懂。最后三皇子让安韶华总揽顾家的案子,为了不让人说自己徇私枉法,安韶华谨小慎微一步都不敢行差踏错,谁知竟让人明目张胆地制造了假文书,这才有了顾家一家的惨案。
安韶华一生为官清正,到死都不能放下的就是这个案子。
所以等他重生过后,已经让人细细查访过此事,如今的林家虽然揽下了一部分军需,却还没有做到独揽,交上去的东西也没有问题。至于当年,因为不敢大张旗鼓地查,反而束手束脚查不透彻。
难道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两章完这个案子
第141章 回京
小丫鬟拿来了一盆热水, 浸热了巾子给安韶华敷额头。安韶华接过巾子,摆手让她下去了。丫鬟看着自己烫得通红的手,红了眼眶。高信立冷冷地看了她一眼, 又转回视线。
当年顾四奶奶搭上兵部的线,是挤掉了陆家?安韶华说的时候,心里也觉得不可思议。
是,也不是。高信立皱着眉头咬文嚼字。
听到他说是,安韶华跟顾銛都提了一口气。等到他说不是的时候,两人又齐齐舒了一口气。
原来陆家在永安京的靠山,是当年辅佐当今圣上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而那位大人在皇上亲政之后已经被林相料理了。陆家既然跟那位大人过从甚密, 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是恰好顾四奶奶的娘家接手了陆家手里的军需生意,这
流光,这跟你无关。
我知道。
陆家
四伯娘究竟
陆家的案子, 如今已经不可考证。只是当时顾四奶奶初到永安京,想必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在京畿卫跟京兆府的眼皮子底下做手脚。再者说来, 陆家的罪名是僭越,这个案子铁证如山, 没得翻案。
顾銛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他虽然对刑狱之事不熟悉,也不大读律法,可他也知道这僭越一罪在朝官员有御史学究盯着,自然是一步不敢行差踏差。可是到了民间,就算是商贾巨富,终究是个民不举官不究。
恋耽美
过了一会儿安韶华问:这跟初十有什么关系?
哦,对。高信立一拍脑门,初十啊,就是伺候死者的一个小丫鬟。死者死的时候,正是她值夜。几次上堂过审,去了半条命。又正是年少慕艾的时候,被少年探花郎的英姿折服。
你也不怕下雨打雷劈了你那舌头!安韶华点着高信立笑骂。
高信立却凑到顾銛身边,附身说,我可未必是瞎说。顾将军,你可否还记得齐燃是怎么死的?
顾銛本来正笑着,闻言想了一下忽然微微变了脸色。安韶华一下子就急了,我
没你事儿!顾銛扔了一句话给安韶华,转过去问高信立。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奇怪。齐燃死的挺是吧,曲里拐弯的。
哈哈,咳咳咳安韶华笑着笑着咳了起来。流光啊。
是啊,照理说初十一个没念过书、没见过世面的小丫鬟,怎么会做这么一个复杂的自杀的局呢?高信立缓缓地说,安大人,这个初十的确对你十分上心。你这些年办过的案子,她都想方设法地打听过。尤其那些奇案,还有说书的说的那些六扇门的曲里拐弯的故事,她都能倒背如流。春意楼里的人说到她,都称她为小案痴,顾将军,你可知这大案痴是谁啊?
安韶华在官场被人称为案痴,这不是什么秘密。顾銛看了安韶华一眼,眼神里没有笑意,这一眼吓得安韶华心肝乱颤,不知顾銛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顾銛没有误会什么,他知道高信立只是在开玩笑,也知道安韶华跟初十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是吃醋。上辈子从小就立志做警察、法医、律师、法官的人不少,他们只要努力都是有机会的。而像初十这样的孩子,从来都没有机会。所谓绝望,不过如此,
高信立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总之啊,赵春吉的儿子死了,自然也用不着丫鬟伺候。初十就被放了回去。可是她嫂子觉得她是个灾星,不肯让她进门。她在他哥家门口挨了两晚,连口水都没喝上,她的哥哥在家里闭门不出,嫂子隔着门骂了两天两夜。第三天一早她便自卖自身去了春意楼。
初九多大了?
今年十七。
顾銛忍不住去想十四五的初十,瑟缩在哥哥家门口,听着里面的谩骂,看着这座买了自己才买的房子,心理是什么滋味。
高信立办的案子多,哪家都惨,各有各的惨,时间久了没有顾銛这许多感情。在春意楼,初十自然是一心一意伺候初九,主仆情深。后来初十哥哥中暑耽误了麦收,还是初九给借钱治病,又出钱请乡亲帮忙秋收的。
初九当真顾銛感觉词穷,既觉得她十恶不赦,又觉得她可怜可敬。
她心疼初十,对初十好,不过是物伤其类。初十让她想到自己。自己的命,总握不到自己手里。安韶华说,她杀全娘的时候,也许是一时激愤,但杀人之后焚尸、放火,便可看出此女心思狠辣手段冷血。见顾銛似乎不明白,安韶华继续说杀人放火十恶不赦,因为纵火之后不可预测,水火无情,万一火势蔓延
安韶华这么一说,顾銛倒是明白了。人性本就复杂,哪里就能这么简单的非黑即白地一概而论?
高信立办案多年,人间惨剧看的太多,各有各的惨法,看多了也就麻木了。自然不会有顾銛这么多的感触。初九是好人、坏人,他不关心。他只要知道她是不是真凶,适用那条律法,案宗该不该呈到内阁。至于其中的善恶曲直,只怕身在其中的人都说不清。初九在本月十一那天,一早去了临川寺。拜了好多佛,捐了一百两的功德给陆涣,为陆涣点了五十两的五福长明灯。给陆氏全娘、陆南、陆北点了孽尽福全往生灯,给陆中满、陆春苗、陆夏苗点了十全长寿灯。还有给陆明夷点了往生灯。
什么?什么灯?安韶华头晕脑胀,没听清。
高信立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打开翻了翻,指着一行说:陆明夷,往生灯。
看清上面的这行字,三人面面相觑。
活着的人给自己点了往生灯。
看来初九是真的存了死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月澜 的地雷
周一可能更不了。周二见。
第140章 前尘
怎会如此?顾銛微皱着眉。这个初九, 难道真的因为自己杀人而想要以死谢罪了吗?如果真是这样,初九倒也算不得是个坏人了。
流光。安韶华看向顾銛,人心人性本就复杂多变。就拿你来说, 你杀了胡日图,提前结束了大祐跟北蛮的战争,让吹城获得了十几年的安宁,让老百姓不用提心吊胆,你是大英雄。可是胡日图呢?他本是北蛮将领,北蛮本就荒寂苦寒,北蛮人缺衣少穿,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写皮料。可是大祐的商人去北蛮,十七八张上好的羊皮才能换一升米,一家五口省着吃也只能吃十天。但来了大祐,一张羊皮
你想说什么?顾銛一听他要长篇大论就觉得烦。
安韶华微微叹气。顾銛这个急性子, 说话不许人铺垫。我是说,好人、坏人只要看立场。在初十眼里, 人世间没有比她家姑娘更好的人,这一辈子初十为她杀人, 为她顶罪,为她死,死而无憾,只怕死时心里还想着下辈子下下辈子都要当牛做马结草衔环。可是在别人眼里呢?全娘何辜?小南、小北何辜?陆泉更是
我知道了,你容我缓缓。
安韶华看了看顾銛,抿了抿嘴。又看向高信立:你说吧。
那初九从临川寺出来,又去了临江书院。临江书院是沧州当地最大的书院, 山长是已经致仕的孙远江,曾经官拜礼部尚书, 如今已经九十有三,是在皇上心里排的上的长寿老人,年年都要提一提。不在京城的官员里算得上一等一的荣宠了。
陆中元就是这个书院的学子吧!顾銛说。
是,而且初九还给陆公子的恩师挨个送了谢师礼。高信立说着拿出了个单子。三人展开来一看,顾銛虽然不懂这些,但是但看名字就知道是好东西。名字都很长。
什么金座红珊瑚金刚石花蕊羊脂玉梨花黄水晶梨盆景,亦或是九朵金莲银鎏金无量寿佛,还有某朝某代某大师画的什么画。写的详细,跟刑部抄家的册子简直不能比。
当真大手笔。安韶华指着其中一个说,去年顾锋做寿,二殿下看中了这幅画,最后还得省吃俭用,又问林志远拿了五百两这才凑够。可惜去买的时候人家已经卖了。
顾銛眼睛瞪得溜圆。这怎么可能?普天之下还有皇子买不起的东西?这开什么玩笑!
高信立却没有一点惊讶,继续说:东西都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可惜没送到心坎上。说着他指着一个人名字说:这是陆中元的座师,生平唯爱二物,酒、棋。可是你看初九给人送了个佛像,嗜饮之人最是疏狂不羁,怎会爱那些佛法道理,再贵的佛像他也不稀罕啊!这位座师不光是个潇洒的还是个心大的,这千金难买的东西转手就送了人。还有这位,最是个画痴,收到的竟然是个盆景,好在这位倒没有不稀罕。
总之是一片心意。
这倒是,她还给人孙远江送了个无量寿佛,孙远江门都没让她进。门房就给她婉拒了。她呢?在门口就来了个三拜九叩,说什么孙先生教书育人,功在千秋。
安韶华噗地笑出声来。功在千秋,她也真敢说。
中午她去了临江仙。临江仙是建在安水河边的一个酒楼,沧州最贵的地方就是那里。文人墨客在那里登楼望景,饮酒作乐,吟诗作画。
临江仙?
陆中元去永安京之前,曾在那里提诗一首。前日里从永安京回来,此地学子为其接风洗尘,在临江仙又留下了好多佳句。
安韶华跟顾銛对视一眼,没有说话。
高信立便继续说了下去,午后,她又在沧州城里逛了一下午,晚上还去了鬼市。
沧州的鬼市与永安京不同,永安京的鬼市繁华热闹,卖什么的都有。沧州的鬼市却多是打把势卖艺的,还有吹糖人做糖画,带着孩子去的人多。
对于初九这一天的行踪,顾銛听了只觉得悲凉。她大概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试着接近陆中元。用最不会连累到弟弟的方式,走他走过的路,去他去过的地方,登上他登过的楼,看他写下的诗,想象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吃他吃过的小吃,逛他逛过的集市。
绝望又卑微。
说到这里,倒还有一桩杂事。高信立放下茶杯,笑了笑说:日前毛大人说,这鬼市的说法,本为民间诨叫的。都说什么早晚不见太阳,日落而显,天亮则散,如同鬼市。可是这沧州的鬼市啊,如今已经是沧州一景,应该叫个好名字。还请探花郎赐个字。高信立说着拱了拱手。
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安韶华似笑非笑。
我哪还有什么事啊。高信立看了看顾銛的表情,咬死不承认。
安韶华清了清嗓子,你就是为了帮沧州的鬼市取个新名字,一大早来我这儿,咳咳咳咳安韶华说这儿的时候一下子劈了嗓子,连着咳嗽,眼见着咳得眼珠子通红,顾銛扶着他的胸口,一边帮他顺气一边给他捶背,不大会儿功夫也是一脑门汗。
安大人,你可睡下发发汗吧。高信立起身。
别。安韶华伸出手作势要拦他,咳嗽的间歇紧着说:你不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坐这儿叨叨这些,肯定是有后话的。
高信立讪笑着:能有什么后话,不就是收了毛大人一幅好画,想着从你这儿讨一幅字去还礼么。
你可歇了吧,就这样说!安韶华看着高信立,又看了看顾銛。想起高信立方才几次三番看向顾銛的表情,心里猜了个大概,我与流光之间并无私隐,无论是何事,我都不会瞒他。
高信立看了看顾銛的脸色,终是狠下心:当年陆家的案子,跟安国公府有关。
什么?顾銛只是愣了一下,安韶华倒是惊呼出声。
这事儿其实不算什么,真要细细算起来,跟顾老公爷、顾銛兄弟俩倒是没关系。但话说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安国公府又至今没有分家,倒也掰扯不开。万事开头难,当着顾銛的面说安国公府,这也是起头最难。既然起了头,高信立倒是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全说了。
顾銛的四伯娘,顾老公爷的四嫂,当年顾四爷的嫡妻林氏,本是北疆一富户,成亲之后两人的宅子也置在了平城,平城顾家便是了。顾四爷战死之后,顾老公爷一人挑起安国公府,奉养几位寡嫂,便把嫂嫂们都送到了永安京。说是为了让嫂嫂享受福贵安逸,也方便皇上赏赐。
这顾四奶奶林氏到了永安京,林家就有意把生意做到永安京。但安国公虽说是一等公的爵位,却久不在永安京钻营,已经融不进这永安京铜墙铁壁般的世家圈子。顾四奶奶也是个女丈夫,竟然走通了太后娘娘的路子。有李家引荐,林家的生意在永安京就做了起来。
林家是做皮货生意的,陆家不是做绣庄的么?顾銛小声说。这生意都不一样,有什么好竞争呢?何至于
军需。安韶华咬牙切齿地说。
上辈子顾家就是栽在这上面了。先是二皇子跟顾锋在北蛮失踪,皇上气急攻心,没多久就驾崩了。七皇子作为嫡子,由皇后跟一众大人推上皇位。七皇子登基之后,意外得知镇北军的军备跟京中驻军的并不一样。这不是小事,兵部采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即便镇北军驻守苦寒之地,也只是多几套棉服,不会跟京中驻军不同。七皇子是个傻的,竟让三皇子骗得亲自去了北疆,这一去就没回来。
三皇子当时一方面不敢直接登基,怕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自封为摄政王,在新皇不在时统领朝政。另一方面他装也要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痛心疾首的样子,所以摄政第一件事便是彻查此事,查出顾家供给京中驻军的军需是货真价实,供给其他地方的军需中掺假过半。不止如此,顾家当初为了得到兵部的生意,竟然曾经设计陷害、雇凶杀人、防火烧仓,简直是财迷心窍,手段恶毒,草菅人命,无视律法。
当时的摄政王震怒,当朝把顾家骂了个够,又暗示安韶华休妻,安韶华只装作没听懂。最后三皇子让安韶华总揽顾家的案子,为了不让人说自己徇私枉法,安韶华谨小慎微一步都不敢行差踏错,谁知竟让人明目张胆地制造了假文书,这才有了顾家一家的惨案。
安韶华一生为官清正,到死都不能放下的就是这个案子。
所以等他重生过后,已经让人细细查访过此事,如今的林家虽然揽下了一部分军需,却还没有做到独揽,交上去的东西也没有问题。至于当年,因为不敢大张旗鼓地查,反而束手束脚查不透彻。
难道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两章完这个案子
第141章 回京
小丫鬟拿来了一盆热水, 浸热了巾子给安韶华敷额头。安韶华接过巾子,摆手让她下去了。丫鬟看着自己烫得通红的手,红了眼眶。高信立冷冷地看了她一眼, 又转回视线。
当年顾四奶奶搭上兵部的线,是挤掉了陆家?安韶华说的时候,心里也觉得不可思议。
是,也不是。高信立皱着眉头咬文嚼字。
听到他说是,安韶华跟顾銛都提了一口气。等到他说不是的时候,两人又齐齐舒了一口气。
原来陆家在永安京的靠山,是当年辅佐当今圣上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而那位大人在皇上亲政之后已经被林相料理了。陆家既然跟那位大人过从甚密, 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是恰好顾四奶奶的娘家接手了陆家手里的军需生意,这
流光,这跟你无关。
我知道。
陆家
四伯娘究竟
陆家的案子, 如今已经不可考证。只是当时顾四奶奶初到永安京,想必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在京畿卫跟京兆府的眼皮子底下做手脚。再者说来, 陆家的罪名是僭越,这个案子铁证如山, 没得翻案。
顾銛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他虽然对刑狱之事不熟悉,也不大读律法,可他也知道这僭越一罪在朝官员有御史学究盯着,自然是一步不敢行差踏差。可是到了民间,就算是商贾巨富,终究是个民不举官不究。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