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舒欣:这怎么刚开始,你就笑起来了。
    邵凌:笑点低啊。
    他低头啄了媳妇儿一下,又看起了小品。
    每年的小品都能诞生几句金句儿,今年也不例外,看完了赵大叔的小品,窗外又陆陆续续响起鞭炮声,邵凌给儿子抱回了房间,这小孩儿睡眠质量倒是很好,外面声音这么大,真是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睡得香喷喷。
    邵凌看向了黎舒欣
    男人啊,就是得证明自己。
    清晨的阳光格外的明媚,大年初一是个好天气,邵凌夫妻一大早开车回林城,虽说他们已经搬到鹏城,但是毕竟不少亲戚都在那头儿,他们不回去,说不过去。
    其实仔细说起来。黎舒欣知道,上辈子他们都是不怎么回去的,回去了过年也不怎么串门子。
    倒不是说村里人落井下石,那倒是也没有,但是看到村里人,少不得要提起动迁的那件事,这算是夫妻两个巨大的伤心事了。黎舒欣知道自己是很逃避的。
    她知道做人逃避没有用,郁结在心更是不好,可是,哪里控制的住呢。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如果不是郁结在心太久,她也不能生病挂了。
    但是这辈子,倒是没有这个事儿了,既然没有,自然是要回去好好的拜年。
    邵凌的几个姑姑都在村里呢。
    大年初一一大早,夫妻两个就开车出发,邵凌开车,黎舒欣则是跟小胖崽儿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小胖崽儿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虎头虎脑的。
    黎舒欣:村里不少人都搬出去了吧?我们怎么拜年呀?
    邵凌:他们基本都住在上云村,也有零星几个住在汤口村。不过我们倒是不用东奔西走。老书记已经安排人在村里煮了团圆粥,大家都会回村里的。
    这是每年都有的活动,各家各户都会往村里交点钱,然后大年初一当天,村里买一挂鞭炮好好的放一放,再煮上一大锅的团圆粥,大家一人一碗的,热闹热闹。
    他们村子算是比较简单了,有的村子还会搞流水席和舞龙队。
    这是早些年下来的习惯,大有大的搞法儿;小有小的搞法儿。但是一定要热热闹闹的,往年他们村子还没拆迁的时候都搞得起来,现在拆迁了大家有钱了,自然就更搞得起来了。
    黎舒欣:哪里交了多少钱啊?
    邵凌:二百。
    黎舒欣点头,二百也不少了,现在毕竟还是九十年代。虽说是九十年代末了。但是二百也真是不少了,赶人情都算是多了,更不要说新年的团拜了。
    你说,这个团圆饭有不交钱的吗?
    邵凌:有的吧?
    他冷笑一声,说:胡大娘肯定不交。人家不交钱都不好意思过来吃喝,她不交钱也脸皮厚的能过来的。
    说起胡大娘,自然就让人想到了昨天出现在鹏城的苏雪娇。
    黎舒欣八卦的很,说:你说苏雪娇昨天以什么理由出来的?
    邵凌摇头:这我还真是想不到。
    虽然胡大娘的儿子已经不在了,但是她是坚决不允许苏雪娇改嫁的。因为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所以看苏雪娇看的特别的紧。苏雪娇能出来,还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出来真是让人完全想不到原因。
    夫妻两个都有点儿纳闷,邵凌兴致勃勃:等回事儿,我打听一下,到时候告诉你。
    黎舒欣:好的呀。
    这八卦的两公婆哦。
    两个人说着话,车子也开进了村,黎舒欣这才想到一件事,她问:你爸妈会回来吗?
    邵凌:我估计,十有八九是不会的。
    他们以前都不回来,更不要说现在了。
    黎舒欣:那我们还得再跑一趟市内。
    邵凌:不去也行,到时候再看吧。
    说话间,车子就开到了村委会的大院儿。别看他们一大早就出门了,但是他们来的还真是不算早,村里好些个人都在,场面热闹的很。
    几个人一下车,就有小辈儿跑过来拜年,黎舒欣派起了利是封。
    他们这边利是封一般都包的很小,黎舒欣也没因为动迁而改变,毕竟二十年后他们这边还有包十块,就是图个吉利。所以现在他们也不充大头,就是该多少是多少。
    小孩子们领了一圈红包,如同退潮一样,哗啦一下又散了。
    海兰就冲着黎舒欣挥手:阿欣,阿欣你来。
    小胖崽儿赶紧抱住妈妈的腿。
    黎舒欣看向了邵凌,说:我领儿子过去啦。
    邵凌也奔着男同志那边儿过去了,男男女女的,一通大拜年。
    新年就是这样热闹,几个村里的妇女正在熬团圆粥,所谓的团圆粥跟腊八粥差不多,都是那些红豆绿豆花生桂圆之类的这负责熬粥的人也有讲究,得是四角俱全。
    而且地位得高一点,这样的人才能做,当然也不白做。村里会包一个红包的。
    所以每一年争抢做这份工的都不少。
    黎舒欣他们这样的小媳妇儿是完全轮不上的,当然黎舒欣也委实不想轮上,她不在意,但是在意的人不少,熬粥的几位都洋洋得意,下巴扬的高高的。
    黎舒欣也晓得,也就是这两年了,再过几年,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人和人反而是越来越淡。这种活动,也就慢慢的没有了,好像也不用特意取消,就是默默的就消失了。
    不过现在倒是热闹的紧呢。
    黎舒欣凑过去,笑着说:你们来的倒是早。
    海兰:那是我们住的近啊,我一早就过来了。
    黎舒欣他们一路进村,看到又拆了不少房子,海兰家也在其中,她好奇的问:你家拆迁完了?我记得你说加盖的房子还没处理啊。
    海兰:你看你这消息不灵通了吧?又有新消息了。
    黎舒欣挑眉:嗯?
    腊月二十九出的新政策,后期加盖的房屋,按照成本价给。虽说白费了力不赚钱,但是我家还是签字了。海兰喜气洋洋的,这是自然啊,那么多人家都拆迁了,他家还没,她能不着急吗?
    真真儿是急坏了。
    这不,腊月二十九政策一出来,他们一家子合计了一下,就同意签字了。想靠加盖的房子多得到点什么,她觉得是够呛了。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就同意了,也不至于磨了大半年。
    现在这个政策,海兰已经认了的。
    腊月二十九?那你家没搬家吧?我看到你家院墙都推了啊。
    海兰:对,现在是签了字就推了外墙,一个月的搬家期限,我们这不是赶上过年了?可以多得一个月。我连搬家费都拿到了。她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这事儿做精明。
    她当天就签字,就可以拿到搬家费和租房费了。而因为过年,他们反倒是多了一个月的缓冲,两个月呢,比别人多一个月啊。她高兴:当天政策一下来,就有十来户签字了,大家其实都急了。我现在还住在原来的房子,虽然没有院子,但是我打算住满两个月才走呢。
    黎舒欣恍然大悟,邵凌送猪那一天,还不到腊月二十九,所以不知道这个新的消息呢。
    她看向了远处的邵凌,这人正在远处吞云吐雾的,眉眼都是笑,一看就晓得,八成也在听八卦。黎舒欣想,晚上他们回去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八卦的信息了。
    对了,你晓的吧,老海叔现在还没搬家。
    黎舒欣:啥?
    她记得,老海叔三四个月前,那个时候天还没冷,他们老两口就签字了啊。
    动迁办由着他们不走?
    海兰:当然没,动迁办肯定不让他们住的啊,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我跟你讲啊,在节省这件事儿上,老海叔要是敢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这真是宇宙最强人。
    你瞅瞅,就连海兰一个农村妇女都能说出这个了,可见多么的震惊。
    黎舒欣立刻欢快:怎么怎么。
    海兰:
    黎舒欣察觉自己语气里的看热闹,调整了一下语气,说:老海叔也是邵凌的老姑夫,我们还是关心他的。
    海兰给她一个我懂的眼神儿,讲真,她每次回娘家,说起老海叔都是话题主角儿呢。
    他是每天一个省钱新技巧。
    让人叹为观止。
    海兰:老海叔他们家动迁,一个月搬家,他是最后一天才走的。但是,他可没租房。他搬到了邻居老黄家。
    黎舒欣:哎?
    海兰:老黄家比他晚了半个月签字,但是老黄家比老海叔早一天搬走的。其实村里大多数都跟你家一样,基本上不会住满一个月,签字之后差不多再住一段时间,找到地方就会搬家了,这不是中间就有个空隙了?老海叔就是抓住了这个空隙,老黄家搬走了,他跟人一商量,就住进去了。老黄家没到日子,里面又有人住,拆迁单位自然不会拆。然后差不多日子到了,老海叔再找下一家
    黎舒欣震惊的睁大了眼,嘴巴都长成了O型。
    那,大家也不可能一个轮着一个搬走啊?总有断档的时候吧?
    海兰点头:有啊。去亲戚家借住啊。你家几个亲戚都轮遍了。不过老海叔也不白住,说是给打扫屋子抵房租。吃饭的话海兰停顿了一下,说:他都是在院子里自己做一点简单的。
    黎舒欣:
    好悬他们搬家了,不然也是其中之一?
    海兰也是一脸的你可庆幸自己搬走了吧。
    黎舒欣:老海叔真是神人也。
    不过在一想,也不奇怪啊。
    当年她跟邵凌要结婚,翻修房子,邵凌的爷奶要暂时出去住,住在邵凌的几个姑姑家里,轮到小女儿的时候,买一根葱老海叔都记账。
    那可是他老丈人和丈母娘啊,每天记账,每天晚上还要复盘,气的两位老人不要不要的。
    虽说,没有跟老两口要钱。
    但那邵凌也没白让爷奶在几个姑姑家里住着,他隔三差五的去网鱼,倒是给几个姑姑都送了不少。要说起来,那个时候邵凌跟几个姑姑的关系都比跟自己父母更好。
    不过黎舒欣觉得跟他们也就是面上感情就行了,更深真的不必。
    她有上辈子的记忆,上辈子他们家出事儿,一听说需要那么多钱,这些人都不敢冒头儿,还是老书记领着苏雪莲邵杰几个村里人一直帮着周旋。
    老书记年纪大了,主要还是苏雪莲负责交涉。
    所以就算是重生了没有来往,黎舒欣看到苏雪莲也亲厚。
    人吧,不能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当时他们夫妻都没指望别人能办的上忙,但是吓的不敢露面儿生怕被沾上,见面躲着走,也是让人心寒了。她理智上能理解,感情上不能。
    所以重生回来,黎舒欣对这些人都是隔着一层。客气是有的,但是交往倒是没有。不过好在,她跟这些人本来也不算是很熟悉,来往不多。
    别看她嫁过来好几年,但是刚结婚她要上班,后来怀孕出门也少了。
    村里真是热闹啊。黎舒欣真心感慨。
    那是当然的,哦对了,还有一件好事儿。
    说起这个,海兰眉眼都是笑意,告诉黎舒欣:有个大好事儿。
    黎舒欣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大好事儿?
    是安利?
    还是壮阳补肾美容养颜药?
    虽然这段时间不在村里,但是黎舒欣也是感受过真挚的推销的。
    卖什么?
    海兰:哪里是卖东西哦,不是的啊。
    两人正说着,二舅妈也凑了过来,说:阿欣,卖东西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大家可不买了。
    黎舒欣:嗯?
    她挑挑眉。
    海兰压低声音,笑着说:大伙儿现在可没什么好买得了,我们觉得,卖这个卖那个的,也很坑了。就像是我们买的随身听,质量可差了,没几天就坏了。还有买的保健品,吃完了睡不着觉。反正就是很不好。现在我们可不买这些东西了。听他们胡咧咧,休想坑走我一分钱。我们现在看中的可不是这个,我说的这个好事儿,是免费旅游。
    黎舒欣:免费旅游?
    还有好事儿吗?
    海兰:就是有这种好事儿,这个可不常有,如果不是熟人,人家还不带我们去呢。
    黎舒欣看向了二舅妈,资深上当受骗患者立刻忙不迭的点头,说:你别以为我们胡说,真的有。你知道胡大娘吧?
    黎舒欣嘴角抽搐一下,说:我不知道谁,也不能不知道她。
    天下第一胡搅蛮缠老太太,说的就是她了。
    黎舒欣:哦对了,他家签字了么?
    没有,他家哪儿能随便签字啊,这老太太狮子大开口的,说他家老的老小的小,他男人走得早,儿子走得早,必须照顾他们家,不给三倍不肯走。
    黎舒欣:
    行吧,她高兴就好。
    现在人家拆迁办都绕着他们家走。
    海兰补充:她见天儿堵着人家拆迁办的人,遇到人就第一趟就打滚儿哭,叫男人叫儿子的,说是人家欺负她。人家说正常的政策,她还不同意,非要三倍。真是天字第一号搅屎棍了。不过你别看这是个搅屎棍,他家倒是有不错的人,她儿媳妇儿,倒是一个好人。
    黎舒欣:
    苏雪娇是好人?
    她不信。
    苏雪娇白莲花的段位可不低,黎舒欣问:你们说的好事儿,跟她有关吗?
    海兰点头:对。
    她还没说完,话头儿就被二舅妈抢了过去,说:这阿娇真是个好人,别看我当着你们的面儿,但是我也得这么说,咱们村这些小媳妇儿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如她。你看看她,面对胡大娘这样的恶婆婆,她说一句不好的了么?没有!实打实的照顾婆婆,即便是男人都去了,她还为人守着,坚决不改嫁。而现在,她找到了工作,也都第一时间为我们村里谋福利,真是一般人做不到啊
    黎舒欣:她帮着牵线搭桥的?
    可不是么。
    这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叫来了来了,黎舒欣看过去就见两辆面包车开进了村委会,车子上率先下来的就是苏雪娇。
    二舅妈:咦?怎么是阿娇啊。
    旁边另一个小媳妇儿住在胡大娘苏雪娇家隔壁,帮着解释说:阿娇真是为咱们村操碎了心,她昨晚十一点才回来,今早四点就又出去了。忙的个不行。
    她是不容易的。
    黎舒欣心道:原来苏雪娇是以这个理由出去的。
    这时村长已经举起了喇叭,说:大家各家派一个代表,各家派一个代表上前,其他人尽量往后退。
    黎舒欣抱着儿子,小胖崽儿伸着小手,呜呜渣渣的要往前走,黎舒欣的看着邵凌站在一侧,她比了一个手势,抱着儿子往前走了几步。这个时候跟在苏雪娇身后的人也都依次下车了,十来个人,男男女女的,全都穿着西装白衬衫,一个个看起来就跟保险推销员似的。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重回九零拆迁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香酥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香酥栗并收藏重回九零拆迁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