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田园 作者:寂寞佛跳墙
第九十六章 时机成熟
本来每日里琢磨怎么把藤蔓斩草除根的陈家庄村民,终于停止了徒劳无功的砍伐活动,开始换了一种全新的眼光,冷静的看待眼前的祸害。
而刚刚被委以重任的四位“大师”,签订完契约,正紧锣密鼓的开始尝试藤蔓茶几与沙发的编制活动。
两个妇人分别叫做栓子媳妇和棒槌娘,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只不过,棒槌娘更苦命些,早早的死了丈夫,自己带着一个儿子过日子。
三癞子就是比赛时现学手艺的小瘦个儿,全身没长半两肥肉,在家排行第三,也是陈氏子弟,在村子里属于干啥农活都不算得意的人物。
最完美无异议的,当属一个叫陈大庆的汉子,跟陈大川在一个辈分儿,双臂粗壮,手指头却灵巧,不但田地里的活计是一把好手儿,木作活儿、垒墙泥瓦、编织日常的筐子篮子,那也全都是一等一的手艺。
编织这活儿不算太重,女人也完全可以胜任,顶多是制作茶几和沙发的支撑架子时,互相搭把手儿。
有两个王家老爷子老太太掺乎着,也不需要担心什么孤男寡女在一起,又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妖蛾子绯闻出现,小东家可是说清楚了,谁先制作出来一套完整可用的家具,谁的工钱就翻一倍。
做工地点也不限制,只要不把图纸拿走,随便你在自家里怎么熬夜练习……
阿珠设计的这一款家具,就是一套沙发椅与一只茶几,沙发椅分成三个,两个单人座儿。一个三人座儿的,茶几的长度跟三人座的沙发相等。
不介意你往里面加木料作支撑,只要漂亮又实用,就算成功。
白日里,四个人集中到东家那院子里做加工。可以彼此交流沟通一,或者互相参照着做一改进。
阿珠放开手,专心去琢磨那些藤蔓的枝枝叶叶,她发现,这些变异了的祸害,其实全身都是宝。从藤蔓上剥来的藤皮,柔韧度也很可观,晾晒之后白白亮亮,完全可以劈成细细的线条,做出新的装饰品。
没几天。陈大庆显示出了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无形中已经成为这四个人的主心骨,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也都由他侃侃而谈……
剥皮后的藤蔓,再用一种叫做“硫磺”的东西熏一,颜色更漂亮,质地更结实。
村民们经常涂刷门窗的一种最原始的油漆料,刷在藤蔓的外部。也能很自然的融合,表面亮晶晶的……
阿珠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二大娘。明儿送菜也带着我,回镇子上看看我娘。”
王家姥娘自然也很想跟着去瞧瞧大肚婆闺女,于是把家里都交给王老爷子,小黄也被嘱咐好,就守在院门口,祖孙二人才放心大胆的离开了陈家庄。
其实也没啥可防备的。陈家老宅儿的人在远处偷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王家老两口习惯了。老太太甚至攒着劲儿,想要跟陈老太太大战一场呢!
可是咱哪有那个功夫?二大爷家的小麦丰收了。村子里的打麦场就他一家,山子奎子撒着欢儿的晾晒麦粒儿,得羡煞多少村民,急红多少双眼睛?
如果,自己的计划实施开来,那么,陈家庄急红了眼睛的村民,将很快进入狂喜的状态……
可怜的王老太太,竟然还是头一次来镇子上,庄户人家,妇人老老实实一辈子在家围着锅台家禽家畜转悠的大有人在,甚至于女人出嫁也在本村,于是一辈子没迈出过村子的也不是没有。
“阿珠,姥这身衣裳——能应时吧?这还是你娘孝顺给我的新棉布做的哩,可不能到了镇子上,给你娘丢人,惹人笑话。”
王老太太心理还挺脆弱的,想的又多。
阿珠乐的不行,心说别说您的衣裳应不应时,咱这一家子都是刚从村里搬到镇子上的“土豹子”,从头到脚都带着泥土味儿呢,短时间内改不了!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如果自己都觉得矮人一头,那根本没办法往混不是?只要不欠别人钱,谁管谁穿的啥衣裳,美不美土不土呢?
“姥娘你这么穿就最好看了,回头再给您买一根银簪子,耳朵上再挂两个银耳环,手脖子上套一对儿银手镯,嗬,别人还当是从县城里来的老夫人呢!”
这话可把王老太太给逗乐了,紧绷的身子一子松散开,拍着阿珠的后背喷笑:“这丫头!净哄姥娘开心,我要真是那么一穿戴,回头你姥爷非拿烟袋锅子揍我不可!还得撅着胡子骂‘你个败家老娘儿们’!”
“哈哈哈——”,就连赶车的二大娘,都笑弯了腰。
其实,王老太太目前掌管着后院的上百只母鸡,二大娘平日里没少往镇子上运送鸡蛋,花点钱购置上一套银首饰,还是当闺女或者当孙女的应该孝敬的。
庄户人啊想不到有钱了还可以买点奢侈品,顶多扯件子新衣裳就算享大福了。
阿珠开始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多,除了解决藤蔓的问题,挣几个银子花花,还得记住多孝顺一父母亲人,最起码,抽个空也给几个女性长辈添件首饰长长脸……
六间铺面,现在已经摆满了四大间,一部分是自产自销的货物,蔬菜、鸡蛋、大米、糯米、小麦面粉,还有一部分从别人家进的货,以弥补自家货源的不足之时。
不过,亲爹也忒实心眼了,你把两家的货物都标的同一种价格,这算不算脑残啊?怪不得别人家进来的货总是卖不出去呢!
“爹,最起码,你得把咱家的米面鸡蛋提上一半儿的价格,注明这些是咱家独有的,别人家出不来这个味道。”
小阿珠进了铺面就开始叨叨,这里那里的不合适说了一通,竟然忘记了刚刚还想做一个孝顺闺女呢,怎么不记得要先去看看“大肚婆”娘亲?
看看人家王老太太,不就是进了门就找自家闺女?
可是这会儿阿草小掌柜又端着两盘菜出来了,到饭时了呢!
小管家婆立刻再次把娘亲抛在了脑后,一溜烟儿钻进灶房找阿兰说教去了。
“大姐你不用每份菜都摆那么一大盘,有很多是只想尝尝滋味的客人,或者图便宜,会希望买份少量的回家,你只需要分别调整价格就行了。还有,两样菜也可以给客人拼成一盘,这样花了同样的钱,却品尝的多了一份美味儿,谁不乐意?”
不过,这姊妹三个合作的两份主打菜的模样,倒是漂亮了许多,闻起来,那味道也很正宗。
正的卧室里,已经传来王老太太又哭又笑的动静。
“偏咱家阿珠是个嘴巴严实的,这么长时间,愣是没跟我说过你怀的是双胎,要不然,娘早就来守着你了,秀娥啊,双胎不好生啊!”
“娘,不怕哩,大川请好了蒋婆婆,三不五时的就来看看,还有一个吴老郎中,是附近出了名的老神医呢,经常溜达到咱家里来吃顿肉,再给我把把脉,昨儿不好意思了,又非得留给我一截子人参须,上次那块百年老山参还没用呢!”
王氏见了亲娘,自然万分欢喜,只可惜肚子忒大,不能马上利利索索走几圈儿好让娘放心。
“嘻嘻,娘,吴爷爷又给了一截人参须?在哪儿?你用不着,给我!”阿珠一脚迈进来,就听到了这个喜讯。
上次临走时怕王氏早产,阿珠特意把在小世界里面保存的人参交给了王氏,很遗憾不能种植到黄土地中试试效果,这次听说又有了富余的人参须,自然来了精神。
这小闺女,好些天没见亲娘,咋的也不显得亲?孕妇有些不乐意了……
“喏,给你,跟这人参须子亲热去吧!”
这话说得酸溜溜儿的,阿珠笑得不行,挤到床上去搂王氏的脖子:“娘,我是想试试种种人参呢,要是能活,以后,把人参给您当饭吃!”
王氏“噗——”一声也乐了,指着闺女的脑门儿教训:“鬼灵精!你想把娘吃出火来啊?”
人参须递到阿珠手里,跟花草的老根儿似的,很小的块茎儿,须子倒有五六根,最粗的,快要及得上阿珠的小手指了。
那个爱吃猪肉的吴老爷子,还是很靠谱儿的。
“吴老神医惦记着你呢,老是问‘毛丫头还不回家啊?叫她再做个新菜式——’,还说你肯定喜欢这人参须子,上次毛丫头的眼珠子都舍不得在人参上挪开呢!”。
王氏边说边笑,把吴老爷子说话的神态表演的还挺活灵活现。
自家娘亲,从分家另过之后,性格是一天比一天开朗了,再不是动不动就变身“泪三娘”的形象。
连带的,三个小姐姐也不再畏手畏脚,最随了母亲的阿兰大姐,都敢在人前寒暄叫卖,收钱找零毫不含糊。
就是——自从阿珠进家,就没得到三姐姐阿穗的热烈欢迎,刚刚貌似在灶烧火,怎么也没跟自己打个招呼呢?(未完待续)
ps:没事儿——求个订阅求个收藏求个粉票票儿——
第九十六章 时机成熟
言情海
第九十六章 时机成熟
本来每日里琢磨怎么把藤蔓斩草除根的陈家庄村民,终于停止了徒劳无功的砍伐活动,开始换了一种全新的眼光,冷静的看待眼前的祸害。
而刚刚被委以重任的四位“大师”,签订完契约,正紧锣密鼓的开始尝试藤蔓茶几与沙发的编制活动。
两个妇人分别叫做栓子媳妇和棒槌娘,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只不过,棒槌娘更苦命些,早早的死了丈夫,自己带着一个儿子过日子。
三癞子就是比赛时现学手艺的小瘦个儿,全身没长半两肥肉,在家排行第三,也是陈氏子弟,在村子里属于干啥农活都不算得意的人物。
最完美无异议的,当属一个叫陈大庆的汉子,跟陈大川在一个辈分儿,双臂粗壮,手指头却灵巧,不但田地里的活计是一把好手儿,木作活儿、垒墙泥瓦、编织日常的筐子篮子,那也全都是一等一的手艺。
编织这活儿不算太重,女人也完全可以胜任,顶多是制作茶几和沙发的支撑架子时,互相搭把手儿。
有两个王家老爷子老太太掺乎着,也不需要担心什么孤男寡女在一起,又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的妖蛾子绯闻出现,小东家可是说清楚了,谁先制作出来一套完整可用的家具,谁的工钱就翻一倍。
做工地点也不限制,只要不把图纸拿走,随便你在自家里怎么熬夜练习……
阿珠设计的这一款家具,就是一套沙发椅与一只茶几,沙发椅分成三个,两个单人座儿。一个三人座儿的,茶几的长度跟三人座的沙发相等。
不介意你往里面加木料作支撑,只要漂亮又实用,就算成功。
白日里,四个人集中到东家那院子里做加工。可以彼此交流沟通一,或者互相参照着做一改进。
阿珠放开手,专心去琢磨那些藤蔓的枝枝叶叶,她发现,这些变异了的祸害,其实全身都是宝。从藤蔓上剥来的藤皮,柔韧度也很可观,晾晒之后白白亮亮,完全可以劈成细细的线条,做出新的装饰品。
没几天。陈大庆显示出了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无形中已经成为这四个人的主心骨,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也都由他侃侃而谈……
剥皮后的藤蔓,再用一种叫做“硫磺”的东西熏一,颜色更漂亮,质地更结实。
村民们经常涂刷门窗的一种最原始的油漆料,刷在藤蔓的外部。也能很自然的融合,表面亮晶晶的……
阿珠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二大娘。明儿送菜也带着我,回镇子上看看我娘。”
王家姥娘自然也很想跟着去瞧瞧大肚婆闺女,于是把家里都交给王老爷子,小黄也被嘱咐好,就守在院门口,祖孙二人才放心大胆的离开了陈家庄。
其实也没啥可防备的。陈家老宅儿的人在远处偷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王家老两口习惯了。老太太甚至攒着劲儿,想要跟陈老太太大战一场呢!
可是咱哪有那个功夫?二大爷家的小麦丰收了。村子里的打麦场就他一家,山子奎子撒着欢儿的晾晒麦粒儿,得羡煞多少村民,急红多少双眼睛?
如果,自己的计划实施开来,那么,陈家庄急红了眼睛的村民,将很快进入狂喜的状态……
可怜的王老太太,竟然还是头一次来镇子上,庄户人家,妇人老老实实一辈子在家围着锅台家禽家畜转悠的大有人在,甚至于女人出嫁也在本村,于是一辈子没迈出过村子的也不是没有。
“阿珠,姥这身衣裳——能应时吧?这还是你娘孝顺给我的新棉布做的哩,可不能到了镇子上,给你娘丢人,惹人笑话。”
王老太太心理还挺脆弱的,想的又多。
阿珠乐的不行,心说别说您的衣裳应不应时,咱这一家子都是刚从村里搬到镇子上的“土豹子”,从头到脚都带着泥土味儿呢,短时间内改不了!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如果自己都觉得矮人一头,那根本没办法往混不是?只要不欠别人钱,谁管谁穿的啥衣裳,美不美土不土呢?
“姥娘你这么穿就最好看了,回头再给您买一根银簪子,耳朵上再挂两个银耳环,手脖子上套一对儿银手镯,嗬,别人还当是从县城里来的老夫人呢!”
这话可把王老太太给逗乐了,紧绷的身子一子松散开,拍着阿珠的后背喷笑:“这丫头!净哄姥娘开心,我要真是那么一穿戴,回头你姥爷非拿烟袋锅子揍我不可!还得撅着胡子骂‘你个败家老娘儿们’!”
“哈哈哈——”,就连赶车的二大娘,都笑弯了腰。
其实,王老太太目前掌管着后院的上百只母鸡,二大娘平日里没少往镇子上运送鸡蛋,花点钱购置上一套银首饰,还是当闺女或者当孙女的应该孝敬的。
庄户人啊想不到有钱了还可以买点奢侈品,顶多扯件子新衣裳就算享大福了。
阿珠开始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多,除了解决藤蔓的问题,挣几个银子花花,还得记住多孝顺一父母亲人,最起码,抽个空也给几个女性长辈添件首饰长长脸……
六间铺面,现在已经摆满了四大间,一部分是自产自销的货物,蔬菜、鸡蛋、大米、糯米、小麦面粉,还有一部分从别人家进的货,以弥补自家货源的不足之时。
不过,亲爹也忒实心眼了,你把两家的货物都标的同一种价格,这算不算脑残啊?怪不得别人家进来的货总是卖不出去呢!
“爹,最起码,你得把咱家的米面鸡蛋提上一半儿的价格,注明这些是咱家独有的,别人家出不来这个味道。”
小阿珠进了铺面就开始叨叨,这里那里的不合适说了一通,竟然忘记了刚刚还想做一个孝顺闺女呢,怎么不记得要先去看看“大肚婆”娘亲?
看看人家王老太太,不就是进了门就找自家闺女?
可是这会儿阿草小掌柜又端着两盘菜出来了,到饭时了呢!
小管家婆立刻再次把娘亲抛在了脑后,一溜烟儿钻进灶房找阿兰说教去了。
“大姐你不用每份菜都摆那么一大盘,有很多是只想尝尝滋味的客人,或者图便宜,会希望买份少量的回家,你只需要分别调整价格就行了。还有,两样菜也可以给客人拼成一盘,这样花了同样的钱,却品尝的多了一份美味儿,谁不乐意?”
不过,这姊妹三个合作的两份主打菜的模样,倒是漂亮了许多,闻起来,那味道也很正宗。
正的卧室里,已经传来王老太太又哭又笑的动静。
“偏咱家阿珠是个嘴巴严实的,这么长时间,愣是没跟我说过你怀的是双胎,要不然,娘早就来守着你了,秀娥啊,双胎不好生啊!”
“娘,不怕哩,大川请好了蒋婆婆,三不五时的就来看看,还有一个吴老郎中,是附近出了名的老神医呢,经常溜达到咱家里来吃顿肉,再给我把把脉,昨儿不好意思了,又非得留给我一截子人参须,上次那块百年老山参还没用呢!”
王氏见了亲娘,自然万分欢喜,只可惜肚子忒大,不能马上利利索索走几圈儿好让娘放心。
“嘻嘻,娘,吴爷爷又给了一截人参须?在哪儿?你用不着,给我!”阿珠一脚迈进来,就听到了这个喜讯。
上次临走时怕王氏早产,阿珠特意把在小世界里面保存的人参交给了王氏,很遗憾不能种植到黄土地中试试效果,这次听说又有了富余的人参须,自然来了精神。
这小闺女,好些天没见亲娘,咋的也不显得亲?孕妇有些不乐意了……
“喏,给你,跟这人参须子亲热去吧!”
这话说得酸溜溜儿的,阿珠笑得不行,挤到床上去搂王氏的脖子:“娘,我是想试试种种人参呢,要是能活,以后,把人参给您当饭吃!”
王氏“噗——”一声也乐了,指着闺女的脑门儿教训:“鬼灵精!你想把娘吃出火来啊?”
人参须递到阿珠手里,跟花草的老根儿似的,很小的块茎儿,须子倒有五六根,最粗的,快要及得上阿珠的小手指了。
那个爱吃猪肉的吴老爷子,还是很靠谱儿的。
“吴老神医惦记着你呢,老是问‘毛丫头还不回家啊?叫她再做个新菜式——’,还说你肯定喜欢这人参须子,上次毛丫头的眼珠子都舍不得在人参上挪开呢!”。
王氏边说边笑,把吴老爷子说话的神态表演的还挺活灵活现。
自家娘亲,从分家另过之后,性格是一天比一天开朗了,再不是动不动就变身“泪三娘”的形象。
连带的,三个小姐姐也不再畏手畏脚,最随了母亲的阿兰大姐,都敢在人前寒暄叫卖,收钱找零毫不含糊。
就是——自从阿珠进家,就没得到三姐姐阿穗的热烈欢迎,刚刚貌似在灶烧火,怎么也没跟自己打个招呼呢?(未完待续)
ps:没事儿——求个订阅求个收藏求个粉票票儿——
第九十六章 时机成熟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