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又是一年秋,叶敛扶着李玉裴下车。
缘净山层林尽染。
正是农忙的季节,山下的田地中,农户正热火朝天的干活。
两人站定看了一会儿,叶敛拥住李玉裴,轻声道,“走吧,好不容易逮到衍悟大师。”
“陛下,大成有您是天下的福气。”李玉裴认真地说道。
叶敛轻笑一声,“天下骂我的人也多着呢,不比你为大成女子所作出的努力。”
两人如同普通人一般,从山下爬到山顶。
秋收时节,前来万佛寺的人不多,天高云淡,正是爬山的好时节。
两人先去大殿取了一炷香。
叶敛和李玉裴都不是佛教的信徒,只是万佛寺不愧香火鼎盛,如此淡季依旧有信徒虔诚祈祷。
“信女愿这孩子是男孩,不要断了夫君的香火。”
这声音飘进二人耳朵中,只见一女子跪在送子观音前,念念有词,身后站着一位嬷嬷样子的老妇人抱着一个约莫有两三岁的小女孩,看这一行人的衣着,该是出身富贵人家。
“我们的日子还长,总能做的比现在好。”叶敛安慰道。
李玉裴轻笑,“放心,我没有这么脆弱。”
她管理抚幼院,接手过不知多少弃婴。
纵使陛下这些年将针对女婴的律法不断完善,各地的抚幼院的每年依旧会接收到不少女婴。
不过这也算好事,在溺婴从重处罚,按故意杀人罪同处后,溺婴和婴儿塔总算消失了。
无论是偷偷扔到抚幼院,抑或是送人,这些女孩总不至于一出生就面临死亡。
李玉裴已经很满足了。
两人到时,衍悟大师已经候在禅房。
“十年未见,大师安好。”李玉裴率先开口道。
衍悟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老衲见过陛下和皇后娘娘,劳娘娘挂念,老衲一切安好。”
十年转瞬即逝,衍悟大师身边的小沙弥也长成大人模样。
时间对这三人却格外优待,尤其衍悟大师,常年在外游历,风餐露宿,却看不出丝毫岁月蹉跎的痕迹,唯有胡子似乎更白了些。
此次一行,是衍悟大师主动找人递话,既是故人叙旧,也是有求于人。
“当年见到陛下时,老衲便知会有这一天。”衍悟大师思考良久说道,“陛下要如何对待浮图户?”
近些年随着朝廷农税的降低,各寺庙名下的浮图户也是人心浮躁。
当初拿着自家田地挂靠在寺庙不过是为了逃避赋税,现如今朝廷赋税低,就没有挂靠的必要。
尤其浮图户属于奴籍,子孙后代不可科举。
圣上在各郡县兴建学校,这十年间十里八乡有读过书的,不说飞黄腾达,在镇里县上找活都轻省些,若是孩子实在出息,拿个功名,家里就直接改换门庭,吃喝不愁了。
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肚子填饱后,便想追求精神,子孙成才,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浮图户不享受朝廷福利,寺庙又拿不出安抚的手段,这次不用朝廷催促,浮图户自己就闹着要脱离。
大成户籍管控宽松,随着科举制度日渐完善,各地都曾闹出过浮图户“起义”。
衍悟大师的神情无奈,这些年佛门弟子还俗的不少,虽有本人六根未净的缘故,这位陛下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朕以为大师该懂。”年景不好时,农户迫于生计出家或挂靠在寺庙名下来避税,现在形势逆转,觉得自己吃亏时就会离开。
天下寺庙道观过去不知侵吞朝廷多少农税和劳动力,叶敛没一刀切灭佛,勒令和尚还俗,重新整理户籍,如此顺其自然,已经是看在衍悟大师的面子上。
毕竟是靠这老和尚,自己才能真正和李玉裴产生缘分。
衍悟大师对叶敛的态度也未失望,只要圣上没有灭佛的心思,佛门弟子总能渡过去。
“听闻市舶司的船队已远渡西洋,我佛弟子可否乘陛下东风?”衍悟大师慈眉善目的说道。
无论是去传教,抑或是求取真经,坐市舶司的船队,无疑更加安全便利。
“大成子民皆可。”叶敛回答道。
市舶司的船队不断扩大,对没有门路的小商人来说,现在可能很难挤进去。
不过多加一两个人,以衍悟大师的能力还是容易做到的。
正常的宗教来往,叶敛不会干预。
在二人你来我往的时候,李玉裴将目光落在了桌上。
这是一盘残局。
“女施主可知这残局来自何处?”见李玉裴似有兴趣,衍悟大师笑眯眯地问道。
问完也不等李玉裴回答,看向叶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棋盘上,叶敛当时所设困境已解。
衍悟大师双手合十,“命中注定,顺理成章。”
对于后世而言,大成的圣祖叶敛与圣文皇后永远是国人的骄傲,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一对夫妻开创的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璀璨时代,科举取士,唯才是举,海外贸易,远洋扩张,兵锋所指皆是我大成国土,灭狄人,吞三藩,并六国,华国的辽阔版图就此达到顶峰。
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女子可科举为官,女军女学兴盛,手工工场兴起,出现早期产业工人,世界上最早的妇女儿童保护法和成文税法诞生,启蒙了依法治国理念。
--
缘净山层林尽染。
正是农忙的季节,山下的田地中,农户正热火朝天的干活。
两人站定看了一会儿,叶敛拥住李玉裴,轻声道,“走吧,好不容易逮到衍悟大师。”
“陛下,大成有您是天下的福气。”李玉裴认真地说道。
叶敛轻笑一声,“天下骂我的人也多着呢,不比你为大成女子所作出的努力。”
两人如同普通人一般,从山下爬到山顶。
秋收时节,前来万佛寺的人不多,天高云淡,正是爬山的好时节。
两人先去大殿取了一炷香。
叶敛和李玉裴都不是佛教的信徒,只是万佛寺不愧香火鼎盛,如此淡季依旧有信徒虔诚祈祷。
“信女愿这孩子是男孩,不要断了夫君的香火。”
这声音飘进二人耳朵中,只见一女子跪在送子观音前,念念有词,身后站着一位嬷嬷样子的老妇人抱着一个约莫有两三岁的小女孩,看这一行人的衣着,该是出身富贵人家。
“我们的日子还长,总能做的比现在好。”叶敛安慰道。
李玉裴轻笑,“放心,我没有这么脆弱。”
她管理抚幼院,接手过不知多少弃婴。
纵使陛下这些年将针对女婴的律法不断完善,各地的抚幼院的每年依旧会接收到不少女婴。
不过这也算好事,在溺婴从重处罚,按故意杀人罪同处后,溺婴和婴儿塔总算消失了。
无论是偷偷扔到抚幼院,抑或是送人,这些女孩总不至于一出生就面临死亡。
李玉裴已经很满足了。
两人到时,衍悟大师已经候在禅房。
“十年未见,大师安好。”李玉裴率先开口道。
衍悟大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老衲见过陛下和皇后娘娘,劳娘娘挂念,老衲一切安好。”
十年转瞬即逝,衍悟大师身边的小沙弥也长成大人模样。
时间对这三人却格外优待,尤其衍悟大师,常年在外游历,风餐露宿,却看不出丝毫岁月蹉跎的痕迹,唯有胡子似乎更白了些。
此次一行,是衍悟大师主动找人递话,既是故人叙旧,也是有求于人。
“当年见到陛下时,老衲便知会有这一天。”衍悟大师思考良久说道,“陛下要如何对待浮图户?”
近些年随着朝廷农税的降低,各寺庙名下的浮图户也是人心浮躁。
当初拿着自家田地挂靠在寺庙不过是为了逃避赋税,现如今朝廷赋税低,就没有挂靠的必要。
尤其浮图户属于奴籍,子孙后代不可科举。
圣上在各郡县兴建学校,这十年间十里八乡有读过书的,不说飞黄腾达,在镇里县上找活都轻省些,若是孩子实在出息,拿个功名,家里就直接改换门庭,吃喝不愁了。
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肚子填饱后,便想追求精神,子孙成才,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浮图户不享受朝廷福利,寺庙又拿不出安抚的手段,这次不用朝廷催促,浮图户自己就闹着要脱离。
大成户籍管控宽松,随着科举制度日渐完善,各地都曾闹出过浮图户“起义”。
衍悟大师的神情无奈,这些年佛门弟子还俗的不少,虽有本人六根未净的缘故,这位陛下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朕以为大师该懂。”年景不好时,农户迫于生计出家或挂靠在寺庙名下来避税,现在形势逆转,觉得自己吃亏时就会离开。
天下寺庙道观过去不知侵吞朝廷多少农税和劳动力,叶敛没一刀切灭佛,勒令和尚还俗,重新整理户籍,如此顺其自然,已经是看在衍悟大师的面子上。
毕竟是靠这老和尚,自己才能真正和李玉裴产生缘分。
衍悟大师对叶敛的态度也未失望,只要圣上没有灭佛的心思,佛门弟子总能渡过去。
“听闻市舶司的船队已远渡西洋,我佛弟子可否乘陛下东风?”衍悟大师慈眉善目的说道。
无论是去传教,抑或是求取真经,坐市舶司的船队,无疑更加安全便利。
“大成子民皆可。”叶敛回答道。
市舶司的船队不断扩大,对没有门路的小商人来说,现在可能很难挤进去。
不过多加一两个人,以衍悟大师的能力还是容易做到的。
正常的宗教来往,叶敛不会干预。
在二人你来我往的时候,李玉裴将目光落在了桌上。
这是一盘残局。
“女施主可知这残局来自何处?”见李玉裴似有兴趣,衍悟大师笑眯眯地问道。
问完也不等李玉裴回答,看向叶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棋盘上,叶敛当时所设困境已解。
衍悟大师双手合十,“命中注定,顺理成章。”
对于后世而言,大成的圣祖叶敛与圣文皇后永远是国人的骄傲,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一对夫妻开创的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璀璨时代,科举取士,唯才是举,海外贸易,远洋扩张,兵锋所指皆是我大成国土,灭狄人,吞三藩,并六国,华国的辽阔版图就此达到顶峰。
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女子可科举为官,女军女学兴盛,手工工场兴起,出现早期产业工人,世界上最早的妇女儿童保护法和成文税法诞生,启蒙了依法治国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