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对于葛小若来说,常晴这个对手和以往的所有对手都不同。
何虹是削球手,即便是偶尔会进行削球反攻,变化也不会太多,她的防守就是削球,进攻就是直接发力反攻,最需要小心的就是何虹的旋转,只需要自己在节奏和速度上掌握好,击败何虹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她的对手,就算是换做宋芳瑜或者秋晓楠都是一样,秋晓楠是快攻手,快攻这项技术,如果打的不够强,正手质量不够高,就压不住后来崛起的弧圈球之流,所以,如果单拼快攻,葛小若的实力绝对是在秋晓楠之上。
秋晓楠和宋芳瑜相差不过一岁,属于同辈,但无论是当年在亚锦赛上,秋晓楠单打输给宋芳瑜获得亚军,还是两人相差两位的世界排行,都说明了宋芳瑜在单打上总是比秋晓楠略胜一筹。
固然有两人的水平的影响,但是更大的原因,还是在打法上。
宋芳瑜是弧圈球。
比起传统的左推右攻来说,弧圈球的加转在爆冲当中,会给对手带来除了力量和速度以外的更难应对的另一个特点——旋转。
在女子乒乓球当中,旋转的威胁远远大于力量和速度,因为女子乒乓球的力量原本就普遍比男子乒乓更弱。
当然,部分暴力流选手除外。
常晴:应该不是说我,嗯。
但即便是面对宋芳瑜的弧圈球,葛小若也没有感觉到如此大的压力——
常晴不是单纯的弧圈球,她简直就是行走的战术变化大师,打法变化大师。
她将直板的活打到了现在她能打出的水平的极致!
攻击手段多样,连环招层出不穷,一个不小心就要吃亏。
当两人的实力差距缩小之后,技术手段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在比分差距越来越大的第三局,葛小若忽然察觉到一个令她心惊的事实——
无论是刚过去的半决赛,还是上届世锦赛的女单决赛现场,面对同样年轻的宋芳瑜时,她的心态都是——好好发挥,稳住自己的心态,只需要防住来自对手的冲击,压制住她们就行。
全程她都是掌握比赛节奏的那个人,对手需要绞尽脑汁,手段尽出,去突破她的封锁,找到战胜她的方法。
最后,都以对手的失败告终。
但是今天的比分却完全相反!
需要手段尽出,时刻揣摩对方的打法用意,防住对手的进攻,找到可以突破的对手漏洞的人,却变成了自己!
常晴的这个短球,是不是为了下一个进攻球做铺垫?
她打自己的侧身,是不是想引自己进攻,搓出长球,是不是想拉加转弧圈?
这个回球,会不会变直线,还是继续拉斜线?
心态上完全颠倒,导致葛小若在第三局以极快的速度失掉了大比分!
而她意识到这最危险的一点时,就是在第三局结束之后的间隔时间里。
如果不是这一局结束后,她看见令人心惊的比分差距,开始反思刚才打完的几局球,还意识不到!
很多人都是赛场上只想着怎么打好球,根本没有心思去当场复盘,一直到把整场比赛都输完之后赛后复盘,才会反应过来,但那个时候,“学费”已经交完了,代价非常昂贵!
葛小若能在第三局反应过来,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不可思议,面对世界排行第一的葛小若,常晴打的非常流畅,全程都掌握着比赛的节奏,现在大比分二比一,大比分领先的人,居然是这个十六岁的年轻小孩,这个左手持拍,两面弧圈的小姑娘!”
二比一!
和男单决赛场截然相反的局面出现了,女单决赛现场,小将领先,距离冠军更近的人,是常晴!
“第四局开始,常晴如果还能保持上一局的状态,赢下这一局,那么我们将见证新的记录诞生!”
常晴当然知道自己距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
葛小若也知道!
如果在按照刚才的心态和节奏打下去,第四局也将毫无悬念。
所以,葛小若必须立刻改变之前的战术。
果然,第四局虽然常晴开场依然领先,但是比分的差距没有第三局那么离谱。
葛小若变了打法之后,总是引常晴和她中近台打相持,进入她更熟悉的节奏。
近台快攻,挑拨推打。
这一局,葛小若的落点变化更多,不给常晴侧身进攻和拉长打弧圈的机会。
葛小若也能打弧圈,但是她深知自己在弧圈球上不是常晴这个变态天才的对手,所以想拉她打快攻的节奏,常晴也有快攻打法,但是在快攻的速度和经验上,还是差她一点。
而葛小若的机会,就在这个差的一点点上!
“两个相持的速度非常快!”
不用解说说什么,观众就已经感受到了。
好几个球都是在眨眼间就来了数个回合,观众根本看不清球在哪里,只看到选手瞬间挥拍,然后球就过去了!
还没看清球有没有过去,对手又打了回来!
这到底是什么魔鬼速度,为什么打的速度这么魔鬼的情况下,你们两还能接住对方的球啊!
观战的人,只能听见乒乓球落在球桌上快速而过的清脆响声。
“呵!”
常晴忽然爆发地呵喊了一声,在快攻对打当中果断侧身发力,一个快到只剩下残影的爆冲球,落点近台,瞬间弹起,从葛小若的左侧桌边下台!
--
何虹是削球手,即便是偶尔会进行削球反攻,变化也不会太多,她的防守就是削球,进攻就是直接发力反攻,最需要小心的就是何虹的旋转,只需要自己在节奏和速度上掌握好,击败何虹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她的对手,就算是换做宋芳瑜或者秋晓楠都是一样,秋晓楠是快攻手,快攻这项技术,如果打的不够强,正手质量不够高,就压不住后来崛起的弧圈球之流,所以,如果单拼快攻,葛小若的实力绝对是在秋晓楠之上。
秋晓楠和宋芳瑜相差不过一岁,属于同辈,但无论是当年在亚锦赛上,秋晓楠单打输给宋芳瑜获得亚军,还是两人相差两位的世界排行,都说明了宋芳瑜在单打上总是比秋晓楠略胜一筹。
固然有两人的水平的影响,但是更大的原因,还是在打法上。
宋芳瑜是弧圈球。
比起传统的左推右攻来说,弧圈球的加转在爆冲当中,会给对手带来除了力量和速度以外的更难应对的另一个特点——旋转。
在女子乒乓球当中,旋转的威胁远远大于力量和速度,因为女子乒乓球的力量原本就普遍比男子乒乓更弱。
当然,部分暴力流选手除外。
常晴:应该不是说我,嗯。
但即便是面对宋芳瑜的弧圈球,葛小若也没有感觉到如此大的压力——
常晴不是单纯的弧圈球,她简直就是行走的战术变化大师,打法变化大师。
她将直板的活打到了现在她能打出的水平的极致!
攻击手段多样,连环招层出不穷,一个不小心就要吃亏。
当两人的实力差距缩小之后,技术手段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在比分差距越来越大的第三局,葛小若忽然察觉到一个令她心惊的事实——
无论是刚过去的半决赛,还是上届世锦赛的女单决赛现场,面对同样年轻的宋芳瑜时,她的心态都是——好好发挥,稳住自己的心态,只需要防住来自对手的冲击,压制住她们就行。
全程她都是掌握比赛节奏的那个人,对手需要绞尽脑汁,手段尽出,去突破她的封锁,找到战胜她的方法。
最后,都以对手的失败告终。
但是今天的比分却完全相反!
需要手段尽出,时刻揣摩对方的打法用意,防住对手的进攻,找到可以突破的对手漏洞的人,却变成了自己!
常晴的这个短球,是不是为了下一个进攻球做铺垫?
她打自己的侧身,是不是想引自己进攻,搓出长球,是不是想拉加转弧圈?
这个回球,会不会变直线,还是继续拉斜线?
心态上完全颠倒,导致葛小若在第三局以极快的速度失掉了大比分!
而她意识到这最危险的一点时,就是在第三局结束之后的间隔时间里。
如果不是这一局结束后,她看见令人心惊的比分差距,开始反思刚才打完的几局球,还意识不到!
很多人都是赛场上只想着怎么打好球,根本没有心思去当场复盘,一直到把整场比赛都输完之后赛后复盘,才会反应过来,但那个时候,“学费”已经交完了,代价非常昂贵!
葛小若能在第三局反应过来,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不可思议,面对世界排行第一的葛小若,常晴打的非常流畅,全程都掌握着比赛的节奏,现在大比分二比一,大比分领先的人,居然是这个十六岁的年轻小孩,这个左手持拍,两面弧圈的小姑娘!”
二比一!
和男单决赛场截然相反的局面出现了,女单决赛现场,小将领先,距离冠军更近的人,是常晴!
“第四局开始,常晴如果还能保持上一局的状态,赢下这一局,那么我们将见证新的记录诞生!”
常晴当然知道自己距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
葛小若也知道!
如果在按照刚才的心态和节奏打下去,第四局也将毫无悬念。
所以,葛小若必须立刻改变之前的战术。
果然,第四局虽然常晴开场依然领先,但是比分的差距没有第三局那么离谱。
葛小若变了打法之后,总是引常晴和她中近台打相持,进入她更熟悉的节奏。
近台快攻,挑拨推打。
这一局,葛小若的落点变化更多,不给常晴侧身进攻和拉长打弧圈的机会。
葛小若也能打弧圈,但是她深知自己在弧圈球上不是常晴这个变态天才的对手,所以想拉她打快攻的节奏,常晴也有快攻打法,但是在快攻的速度和经验上,还是差她一点。
而葛小若的机会,就在这个差的一点点上!
“两个相持的速度非常快!”
不用解说说什么,观众就已经感受到了。
好几个球都是在眨眼间就来了数个回合,观众根本看不清球在哪里,只看到选手瞬间挥拍,然后球就过去了!
还没看清球有没有过去,对手又打了回来!
这到底是什么魔鬼速度,为什么打的速度这么魔鬼的情况下,你们两还能接住对方的球啊!
观战的人,只能听见乒乓球落在球桌上快速而过的清脆响声。
“呵!”
常晴忽然爆发地呵喊了一声,在快攻对打当中果断侧身发力,一个快到只剩下残影的爆冲球,落点近台,瞬间弹起,从葛小若的左侧桌边下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