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找上姜芷芸打听黎明德,是因为有一天黎明德拿着一小摞书到粮西巷来找姜芷芸他们,这一小摞书是黎明礼给收集的,一部分是适合给黎明康这两年看的启蒙读物,还有一部分是姜芷芸和黎明瑾都喜欢的游记。
在家里的条件渐渐宽松起来,且自己掌握了当家做主的权限后,姜芷芸就会时不时找几本游记来看,一是因为她喜欢看游记,通过游记可以了解那些她不了解的地方,二则看游记能够给她灵感,她现在常常接成衣铺给新衣裳设计花样的活,脑子里存的东西用光之后,看游记就成为了她寻找灵感的主要方式。
因为那一次送书,黎明德这个俊秀有礼的少年郎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拐弯抹角地找姜芷芸打听黎明德的情况。
黎明德今年已经十七了,但是他还没有说亲,一是白秀荷他们铺子的事忙,忙到没什么时间去给儿子相看女孩,还有就是黎明德的授业恩师章安浩不希望他太早娶妻生子。
十几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一旦陷入了情情爱爱中很容易懈怠,章安浩觉得至少要等到黎明德考中了秀才再给他相看。
首先,有了秀才功名以后好歹不是一介白身,可以挑选的范围更广,其次,他那时候年龄大一些了,自控能力增强,不至于全身心陷入情爱之中不思进取,最后,黎明德自己目前没有什么娶妻的心思。
章安浩的话姜芷芸和黎成石都觉得有道理,但是白秀荷和黎老太显然不那么认为,十七岁,这个年龄在村里早就该成亲了,甚至有些心急的孩子都出来了,他们家明德还影子都没有一个。
于是,白秀荷就奉黎老太的命令,找姜芷芸帮忙打听一下县城有没有合适黎明德的女孩子,暂时先不找媒婆问,至于说村里村外那一片的人家就由黎老太她老人家亲自看。
在这样的前提下,姜芷芸也就没有瞒着大家,将黎明德的情况同周围邻居大概说了说。
有些话不需要挑明,姜芷芸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是什么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多多少少领悟了些,家里有适龄女孩的赶紧想想合不合适,自己家没有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去黎家找姜芷芸。
姜芷芸毕竟不是黎明德的亲娘,只是一个婶娘,这些“热心”的婆子媳妇在姜芷芸那边打听到了黎家米线的位置后,米线铺子又多了几个客人。
刚开始过去吃米线的时候她们没有表明目的,就只是单纯地去尝尝米线的味道,了解一下黎明德的爹娘,也就是米线铺子老板和老板娘的性格,以及他们家的情况。
看着开在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的铺子,好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不少人家就心动了,等到听说他们家在县城有一套二进的宅子后,过来查探消息的人都对黎明德更满意了。
黎成志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有几个眼生却经常过来吃米线的客人每次都会用一种特殊的眼神打量他们夫妻,这让他觉得挺不舒服的,就像自己成了一块粘板上的肉,正在等待被人挑选一样。
过了几天,黎成志终于明白那种不对劲是源于什么了,那些过来吃米线的客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他儿子!
明明之前娘和媳妇张罗着给明德相看的时候黎成志没觉得有什么,他认为只要不影响儿子读书就行,但是这几天的遭遇却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些人的眼神太市侩了,眼神似乎已经透过了他们夫妻两人看到他们能够留给孩子们多少财产。
黎成志冷哼一声,他才不乐意同这样的人家做亲家。
就像老三说的,明德读书有一些天赋,认真又努力,他以后很有可能有机会踏入官场,给他找这样人家教出来的媳妇,岂不是给儿子拖后腿,就应该听他老师章老先生的,等他考中了秀才再说,不好好读书就娶不到媳妇,给儿子一点压力。
想明白了后,当天下午空一些时黎成志就让白秀荷跑一趟姜芷芸那边,告诉三弟妹说最近这两年明德要准备秀才试,怕是不能分心做其他的。
白秀荷是个特别直的直肠子,一开始她没有理解黎成志这番话的意思,看着店里的事都收拾完了后点点头,将系在腰间的围裙解下来,拢了拢头发就往外走去。
直肠子在做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生意,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听客人们胡吹了不少事后,脑子也没有以前那么直了,白秀荷走在路上琢磨了一番她相公的话,越想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等到了城北的粮西巷,白秀荷在巷口犹豫了一番,踌躇一会儿之后才走了进去,她相信相公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她相信他不会害他们的儿子。
姜芷芸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但是这天白秀荷过去的时候,姜芷芸恰巧刚带着黎明瑾外出买菜去了,她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姜芷芸母子才回家。
在门口等着的时候,白秀荷想了不少东西,十分想要找人倾诉,进屋后,她先把黎成志交代她的话说完,接着拉住白秀荷紧张兮兮地左右看了看,才悄悄地问姜芷芸:“三弟妹,你说说你大哥他这是咋了,他怎么让我过来找你说这些话。”
“明德年龄不小了,他现在不赶紧找媳妇,等到他再长大一些,哪还有好给姑娘愿意嫁他。”
“娘前两天也在同说我这事呢,说如果乡下丫头和明德不搭就算了,县城里总有好人选吧,这才没两天呢,我连一个闺女都没有看到过,怎么成志他自己就不想给儿子相看了,真是急死我了。”
--
在家里的条件渐渐宽松起来,且自己掌握了当家做主的权限后,姜芷芸就会时不时找几本游记来看,一是因为她喜欢看游记,通过游记可以了解那些她不了解的地方,二则看游记能够给她灵感,她现在常常接成衣铺给新衣裳设计花样的活,脑子里存的东西用光之后,看游记就成为了她寻找灵感的主要方式。
因为那一次送书,黎明德这个俊秀有礼的少年郎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拐弯抹角地找姜芷芸打听黎明德的情况。
黎明德今年已经十七了,但是他还没有说亲,一是白秀荷他们铺子的事忙,忙到没什么时间去给儿子相看女孩,还有就是黎明德的授业恩师章安浩不希望他太早娶妻生子。
十几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一旦陷入了情情爱爱中很容易懈怠,章安浩觉得至少要等到黎明德考中了秀才再给他相看。
首先,有了秀才功名以后好歹不是一介白身,可以挑选的范围更广,其次,他那时候年龄大一些了,自控能力增强,不至于全身心陷入情爱之中不思进取,最后,黎明德自己目前没有什么娶妻的心思。
章安浩的话姜芷芸和黎成石都觉得有道理,但是白秀荷和黎老太显然不那么认为,十七岁,这个年龄在村里早就该成亲了,甚至有些心急的孩子都出来了,他们家明德还影子都没有一个。
于是,白秀荷就奉黎老太的命令,找姜芷芸帮忙打听一下县城有没有合适黎明德的女孩子,暂时先不找媒婆问,至于说村里村外那一片的人家就由黎老太她老人家亲自看。
在这样的前提下,姜芷芸也就没有瞒着大家,将黎明德的情况同周围邻居大概说了说。
有些话不需要挑明,姜芷芸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是什么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多多少少领悟了些,家里有适龄女孩的赶紧想想合不合适,自己家没有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去黎家找姜芷芸。
姜芷芸毕竟不是黎明德的亲娘,只是一个婶娘,这些“热心”的婆子媳妇在姜芷芸那边打听到了黎家米线的位置后,米线铺子又多了几个客人。
刚开始过去吃米线的时候她们没有表明目的,就只是单纯地去尝尝米线的味道,了解一下黎明德的爹娘,也就是米线铺子老板和老板娘的性格,以及他们家的情况。
看着开在热闹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的铺子,好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不少人家就心动了,等到听说他们家在县城有一套二进的宅子后,过来查探消息的人都对黎明德更满意了。
黎成志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有几个眼生却经常过来吃米线的客人每次都会用一种特殊的眼神打量他们夫妻,这让他觉得挺不舒服的,就像自己成了一块粘板上的肉,正在等待被人挑选一样。
过了几天,黎成志终于明白那种不对劲是源于什么了,那些过来吃米线的客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他儿子!
明明之前娘和媳妇张罗着给明德相看的时候黎成志没觉得有什么,他认为只要不影响儿子读书就行,但是这几天的遭遇却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些人的眼神太市侩了,眼神似乎已经透过了他们夫妻两人看到他们能够留给孩子们多少财产。
黎成志冷哼一声,他才不乐意同这样的人家做亲家。
就像老三说的,明德读书有一些天赋,认真又努力,他以后很有可能有机会踏入官场,给他找这样人家教出来的媳妇,岂不是给儿子拖后腿,就应该听他老师章老先生的,等他考中了秀才再说,不好好读书就娶不到媳妇,给儿子一点压力。
想明白了后,当天下午空一些时黎成志就让白秀荷跑一趟姜芷芸那边,告诉三弟妹说最近这两年明德要准备秀才试,怕是不能分心做其他的。
白秀荷是个特别直的直肠子,一开始她没有理解黎成志这番话的意思,看着店里的事都收拾完了后点点头,将系在腰间的围裙解下来,拢了拢头发就往外走去。
直肠子在做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生意,见识了各式各样的人,听客人们胡吹了不少事后,脑子也没有以前那么直了,白秀荷走在路上琢磨了一番她相公的话,越想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等到了城北的粮西巷,白秀荷在巷口犹豫了一番,踌躇一会儿之后才走了进去,她相信相公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她相信他不会害他们的儿子。
姜芷芸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但是这天白秀荷过去的时候,姜芷芸恰巧刚带着黎明瑾外出买菜去了,她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姜芷芸母子才回家。
在门口等着的时候,白秀荷想了不少东西,十分想要找人倾诉,进屋后,她先把黎成志交代她的话说完,接着拉住白秀荷紧张兮兮地左右看了看,才悄悄地问姜芷芸:“三弟妹,你说说你大哥他这是咋了,他怎么让我过来找你说这些话。”
“明德年龄不小了,他现在不赶紧找媳妇,等到他再长大一些,哪还有好给姑娘愿意嫁他。”
“娘前两天也在同说我这事呢,说如果乡下丫头和明德不搭就算了,县城里总有好人选吧,这才没两天呢,我连一个闺女都没有看到过,怎么成志他自己就不想给儿子相看了,真是急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