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是很累人的,一天五十文还要包中午一顿饭,请八个人帮两天忙不算他们吃的粮食就要花八百文出去,黎老头舍不得这笔钱。
黎成志没办法,只好继续在家帮他爹一起挖红薯、紫薯。
说起来黎成志和黎成力都不太理解自家老爹今天为什么要这么赶着收粮食,不过在种地方面他们爹的话他们不敢反驳,都老老实实跟着干活。
黎老头地里的紫薯个头比红薯小一些,但是每一株紫薯藤下面结的紫薯数量会稍微多一点,对比起来并没有差多少,结果也确实如此,一亩紫薯一共挖出来了九百三十斤。
另外两亩地的红薯挖出来有一千九百九十多斤,两者差别不大。
另一边黎成力的四亩紫薯地有些不同,两亩之前的旱地一共挖了两千一百斤紫薯出来,新开荒的旱地要少很多,只有一千六百亩,估计是因为新开荒的地不够肥。
不管是新的旱地还是旧的旱地,两种地的紫薯产量都超过了当初他们的预期,让黎成力和黎老头颇为惊喜。
年年种地的庄家户们心里有自己的计量,什么时间该种什么,什么时间该收什么,大家伙看着黎家热火朝天地提前收粮食,纷纷找黎老头打听他为什么不像往年那样。
同为老农民,黎老头和大家一样对地里的庄稼很爱护,见不得粮食因为天气原因烂在地里。
而且都是一个村的人,他也没法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到头来因为抢收不及时没能收上来,来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他告诉大家说他感觉今年会下雨,最好把地里的粮食提前收上来,反正也不差两天。
黎老头不止一次说对天气变化,平时无所谓,在秋收这种一年里最紧张的关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少人家收了稻子没有休息,跟着就下地挖红薯、掰玉米。
人会有从众心理,当一个村子的人都这样做了之后,其他村子的人看到动静也会有些想法,不知不觉上河村这一片不少村子都跟着上河村一样提早几天收旱地的粮食。
见着大部分人跟着他们一起收粮食后,黎老头就没有再说什么,留了足够下一年种地的种子和自家吃的分量后,黎老头就开始催着黎成力去联系县城的粮铺,问他们收不收紫薯,什么价钱。
卖家里多余粮食这种事以前都是黎成志在做,既因为黎成志是家中长子,也是因为黎成志会同人打交道。
现如今黎成志要忙着铺子的事,黎老头一把年纪下面有几个儿子不可能还要为这种小事奔波,当然就要让黎成力去做了,以后他也要成长为一家之主,他不能老是指望别人。
其实这两年黎成力成长了不少,他当初能够下定决心跑去粮铺买紫薯的种薯,到了秋收他也要鼓起勇气去卖自己种出来的紫薯。
黎成力去的第一家粮铺就是当初卖紫薯给他的那家,那家的掌柜对他还有些印象,他是今年唯一一个大手笔买了数量不少紫薯的人。
这个时候紫薯还没有普及,黎家种的紫薯加起来一共才五千斤不到,不说运到州城、府城那些地方,就是在县城都能卖光。
粮铺掌柜听说了黎成力他们的紫薯数量后非常豪迈地全都包了,只是收购的价格稍微便宜一点,一斤三文半。
粮铺批量收购粮食肯定要比他们卖粮食价格低,三文半不算吃亏,黎成力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回去之后同黎老头说,黎老头也没意见。
然后,黎成力借了村里人的牛车,开始来来回回运他和他爹要卖到粮铺去的粮食。
紫薯比红薯贵,自家吃有些奢侈,所以黎成力只留了五百斤的紫薯在家,其中两百多斤是种薯,剩下的自家吃。
除了卖红薯,黎成力还准备卖掉三百斤的白米,家里的白米一部分用来交税,交税后的才能轮到自家吃。
等黎成力把他那边的粮食运到粮铺之后,一共卖了十五两银子又七百八十六文,掌柜一文不多一文不少地给了他。
他家的粮食送完了,黎老头才让他帮着把自家要卖的粮食运过去,紫薯卖四百斤,白米卖一千六百斤,玉米粒卖三百斤,一共得了二十六两银子又四百文。
黎家的田地包含了黎老头、黎老太老两口和黎成志、黎成石两兄弟的粮食,卖了那些粮食后家里还剩下一千来斤白米、六百来斤玉米粒、六百来斤紫薯和一千九百多斤的红薯。
不算红薯,黎家留的粮食已经够交税和他们一家人吃一年,留着红薯没有卖主要是黎老太想着二儿子。
黎成力把种出来的紫薯和一半的白米都卖掉了,自然是打着买便宜红薯当粮食的主意,所以黎老太准备把自己家种的红薯便宜些卖给二儿子。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黎成力才把两家人要卖的粮食都运到县城去,回来后,他看着自己手上那接近十六两的银子发呆。
黎成力回想着他娘说的话,忍不住有些羞愧,被黎老太骂了一通,又被黎成志劝了一通后才厚着脸皮答应下来,用两斤红薯三文的价格买了一千斤,说是一千斤,黎老太多多地塞了一些给他,少说都应该有个一千一百斤。
等到黎家这几房的粮食买卖完成,果然像黎老头说的那样,在大家平日里刚开始收红薯、玉米的时间下雨了,雨下得不小,足足下了三天,地里全都积着水。
--
黎成志没办法,只好继续在家帮他爹一起挖红薯、紫薯。
说起来黎成志和黎成力都不太理解自家老爹今天为什么要这么赶着收粮食,不过在种地方面他们爹的话他们不敢反驳,都老老实实跟着干活。
黎老头地里的紫薯个头比红薯小一些,但是每一株紫薯藤下面结的紫薯数量会稍微多一点,对比起来并没有差多少,结果也确实如此,一亩紫薯一共挖出来了九百三十斤。
另外两亩地的红薯挖出来有一千九百九十多斤,两者差别不大。
另一边黎成力的四亩紫薯地有些不同,两亩之前的旱地一共挖了两千一百斤紫薯出来,新开荒的旱地要少很多,只有一千六百亩,估计是因为新开荒的地不够肥。
不管是新的旱地还是旧的旱地,两种地的紫薯产量都超过了当初他们的预期,让黎成力和黎老头颇为惊喜。
年年种地的庄家户们心里有自己的计量,什么时间该种什么,什么时间该收什么,大家伙看着黎家热火朝天地提前收粮食,纷纷找黎老头打听他为什么不像往年那样。
同为老农民,黎老头和大家一样对地里的庄稼很爱护,见不得粮食因为天气原因烂在地里。
而且都是一个村的人,他也没法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到头来因为抢收不及时没能收上来,来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他告诉大家说他感觉今年会下雨,最好把地里的粮食提前收上来,反正也不差两天。
黎老头不止一次说对天气变化,平时无所谓,在秋收这种一年里最紧张的关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少人家收了稻子没有休息,跟着就下地挖红薯、掰玉米。
人会有从众心理,当一个村子的人都这样做了之后,其他村子的人看到动静也会有些想法,不知不觉上河村这一片不少村子都跟着上河村一样提早几天收旱地的粮食。
见着大部分人跟着他们一起收粮食后,黎老头就没有再说什么,留了足够下一年种地的种子和自家吃的分量后,黎老头就开始催着黎成力去联系县城的粮铺,问他们收不收紫薯,什么价钱。
卖家里多余粮食这种事以前都是黎成志在做,既因为黎成志是家中长子,也是因为黎成志会同人打交道。
现如今黎成志要忙着铺子的事,黎老头一把年纪下面有几个儿子不可能还要为这种小事奔波,当然就要让黎成力去做了,以后他也要成长为一家之主,他不能老是指望别人。
其实这两年黎成力成长了不少,他当初能够下定决心跑去粮铺买紫薯的种薯,到了秋收他也要鼓起勇气去卖自己种出来的紫薯。
黎成力去的第一家粮铺就是当初卖紫薯给他的那家,那家的掌柜对他还有些印象,他是今年唯一一个大手笔买了数量不少紫薯的人。
这个时候紫薯还没有普及,黎家种的紫薯加起来一共才五千斤不到,不说运到州城、府城那些地方,就是在县城都能卖光。
粮铺掌柜听说了黎成力他们的紫薯数量后非常豪迈地全都包了,只是收购的价格稍微便宜一点,一斤三文半。
粮铺批量收购粮食肯定要比他们卖粮食价格低,三文半不算吃亏,黎成力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回去之后同黎老头说,黎老头也没意见。
然后,黎成力借了村里人的牛车,开始来来回回运他和他爹要卖到粮铺去的粮食。
紫薯比红薯贵,自家吃有些奢侈,所以黎成力只留了五百斤的紫薯在家,其中两百多斤是种薯,剩下的自家吃。
除了卖红薯,黎成力还准备卖掉三百斤的白米,家里的白米一部分用来交税,交税后的才能轮到自家吃。
等黎成力把他那边的粮食运到粮铺之后,一共卖了十五两银子又七百八十六文,掌柜一文不多一文不少地给了他。
他家的粮食送完了,黎老头才让他帮着把自家要卖的粮食运过去,紫薯卖四百斤,白米卖一千六百斤,玉米粒卖三百斤,一共得了二十六两银子又四百文。
黎家的田地包含了黎老头、黎老太老两口和黎成志、黎成石两兄弟的粮食,卖了那些粮食后家里还剩下一千来斤白米、六百来斤玉米粒、六百来斤紫薯和一千九百多斤的红薯。
不算红薯,黎家留的粮食已经够交税和他们一家人吃一年,留着红薯没有卖主要是黎老太想着二儿子。
黎成力把种出来的紫薯和一半的白米都卖掉了,自然是打着买便宜红薯当粮食的主意,所以黎老太准备把自己家种的红薯便宜些卖给二儿子。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黎成力才把两家人要卖的粮食都运到县城去,回来后,他看着自己手上那接近十六两的银子发呆。
黎成力回想着他娘说的话,忍不住有些羞愧,被黎老太骂了一通,又被黎成志劝了一通后才厚着脸皮答应下来,用两斤红薯三文的价格买了一千斤,说是一千斤,黎老太多多地塞了一些给他,少说都应该有个一千一百斤。
等到黎家这几房的粮食买卖完成,果然像黎老头说的那样,在大家平日里刚开始收红薯、玉米的时间下雨了,雨下得不小,足足下了三天,地里全都积着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