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姚氏听了黎老太的话很感动,现在有狼群下山,家家户户都紧着几把刀防身,黎大娘还愿意借刀给自己,黎家真的是很好的邻居,一定是相公在天有灵保佑着他们母子。
黎老太不知道白姚氏在心里想了这些,反正她把话带到了就行,现在是特殊时期,她同样不想在外面多待,跟着就回去了。
白志文随后挑着空水桶出门去村中心的水井打水,刚才他听到了黎奶奶和娘的对话,在路过的黎家的时候见黎家的大门还没有关上,下意识往里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黎明瑾在教黎明月背书识字,两个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三字经,温馨又有趣。
黎明瑾这一次也没抬头,再一次错过了白志文脸上的笑容。
比起年龄更大得多的黎秋生和黎明夏,黎明月完全坐不住,多教她两遍她就开始扭来扭曲,搞得黎明瑾很想把她抓起来打一通屁屁。
“明月妹妹,你现在记住了没?”黎明瑾耐着性子问她。
“嗯……子不学,非什么,又不学,老饿肚?”黎明月嘿嘿一笑,她知道自己读错了,她觉得背这个东西不好玩,不想继续背。
“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黎明瑾叹气,“小的时候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学习,老了能做什么?”
看着就差捂着耳朵不想听他解释的七妹,黎明瑾老成地叹口气,希望他弟弟以后不会像七妹这样,一定要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不然他肯定会忍不住违背自己想要做一个好哥哥的想法,抓住弟弟打一顿!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背书,黎老太同姜芷芸和白秀荷一起在屋里纳鞋底。
白秀荷有些羡慕地说:“三弟妹,瑾哥儿可真厉害,教他背书难不难?看看我家月丫头,笨还不愿意用学,瑾哥儿教了她那么久,她都没能学会,我听着已经会跟着念叨两句了,幼不学,老何为,对吧?”
黎明瑾今天就教了黎明月——“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相对而言,前面那句“子不学,非所宜”拗口一些,白秀荷就没记住,不过后面那句挺简单的,朗朗上口,她多听两遍就记住了。
作为标准村妇的白秀荷,她觉得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会识字的黎明瑾有种不同寻常的喜爱,就像她怎么看自家两个去县城学堂读书的儿子怎么喜欢一样。
白秀荷的心态姜芷芸大概能明白一些,她笑了笑轻言细语地说:“大嫂刚才念的那一句没错。不过我觉得月丫头并不笨,她现在还小,这个年龄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回到瑾哥儿四五岁那会儿,让他那样在院子里坐一下午试试,他能把我给烦得什么都做不了。”
姜芷芸没有说读书难还是简单,只拿两个孩子不同的年龄来讨论,黎明月现在还小,等个几年长大一些后她就能坐得住读书了。
至于说读书的难易,姜芷芸认为这件事有太大的个人因素在里面,无关聪明蠢笨,而是从小的认知和习惯。
农家的孩子通常不会喜欢也很难读进书,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认为读书很难。
在心里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当小小的他们真的进到私塾后,拿起书本,看着一个个复杂的字,背诵一段段拗口的文字,就会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为了大家口中不会读书的榆木脑袋。
姜芷芸将话题引到孩子们四五岁时是什么样,白秀荷就想到了自家两个儿子那时候,好像他们两比明月调皮多了。
两个男孩子的年龄相差不太大,大的带着小的一起,稍微没看着点他们,他们就会调皮捣蛋,弄得你又气又想笑。
黎老太在这件事上也特别有发言权,她养了三个儿子出来,说起三个儿子小时候,她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说说笑笑再干点活,时间很快过去,黎老太他们三个女人收拾东西开始准备晚饭,早早地吃了好关上门休息。
从七月初狼群第一次出现在上河村,上河村的人就一直这样过日子。
七月中旬,黎成石从县衙回到黎家,看着只分离了半个月,却好像有很久没见的家人,他那颗不安定的心总算安稳了下来。
这一晚,黎成石没有同姜芷芸回到左厢,他就在正屋睡的。
不过黎明瑾现在大了些不能再同爹娘一起睡觉,他就被安排去同黎明月暂时挤一个晚上。
也就是黎明瑾还没过十岁,等他过了十岁,肯定不能再让他同妹妹一个屋,毕竟一个是哥儿,一个是女孩。
黎成石在家住了两晚,第二天天亮后,吃过早饭,他同黎老头和黎成志一起出门给家里砍了足够一段时间的柴火,然后下午去找白村长聊了聊,就早早地回家吃饭睡觉。
第二天早上,等天彻底亮起来之后,黎老太才允许黎成石离开家回去县衙。
黎成石回来与否对上河村的日子没有什么影响,狼群、勐兽下山这种事县衙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各个村子的人自己防备。
因为村里人已经把自家的鸡和猪这些活禽、牲畜都处理了,后来狼群再来了两次,每次都没能找到吃的,叫得特别大声,让村里人胆战心惊了很长一段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七月渐渐过去,黎明瑾又做梦了。
这一次,他梦里的内容再把他给吓了一跳。
--
黎老太不知道白姚氏在心里想了这些,反正她把话带到了就行,现在是特殊时期,她同样不想在外面多待,跟着就回去了。
白志文随后挑着空水桶出门去村中心的水井打水,刚才他听到了黎奶奶和娘的对话,在路过的黎家的时候见黎家的大门还没有关上,下意识往里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黎明瑾在教黎明月背书识字,两个稚嫩的声音诵读着三字经,温馨又有趣。
黎明瑾这一次也没抬头,再一次错过了白志文脸上的笑容。
比起年龄更大得多的黎秋生和黎明夏,黎明月完全坐不住,多教她两遍她就开始扭来扭曲,搞得黎明瑾很想把她抓起来打一通屁屁。
“明月妹妹,你现在记住了没?”黎明瑾耐着性子问她。
“嗯……子不学,非什么,又不学,老饿肚?”黎明月嘿嘿一笑,她知道自己读错了,她觉得背这个东西不好玩,不想继续背。
“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黎明瑾叹气,“小的时候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小时候不学习,老了能做什么?”
看着就差捂着耳朵不想听他解释的七妹,黎明瑾老成地叹口气,希望他弟弟以后不会像七妹这样,一定要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不然他肯定会忍不住违背自己想要做一个好哥哥的想法,抓住弟弟打一顿!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背书,黎老太同姜芷芸和白秀荷一起在屋里纳鞋底。
白秀荷有些羡慕地说:“三弟妹,瑾哥儿可真厉害,教他背书难不难?看看我家月丫头,笨还不愿意用学,瑾哥儿教了她那么久,她都没能学会,我听着已经会跟着念叨两句了,幼不学,老何为,对吧?”
黎明瑾今天就教了黎明月——“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相对而言,前面那句“子不学,非所宜”拗口一些,白秀荷就没记住,不过后面那句挺简单的,朗朗上口,她多听两遍就记住了。
作为标准村妇的白秀荷,她觉得读书识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会识字的黎明瑾有种不同寻常的喜爱,就像她怎么看自家两个去县城学堂读书的儿子怎么喜欢一样。
白秀荷的心态姜芷芸大概能明白一些,她笑了笑轻言细语地说:“大嫂刚才念的那一句没错。不过我觉得月丫头并不笨,她现在还小,这个年龄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回到瑾哥儿四五岁那会儿,让他那样在院子里坐一下午试试,他能把我给烦得什么都做不了。”
姜芷芸没有说读书难还是简单,只拿两个孩子不同的年龄来讨论,黎明月现在还小,等个几年长大一些后她就能坐得住读书了。
至于说读书的难易,姜芷芸认为这件事有太大的个人因素在里面,无关聪明蠢笨,而是从小的认知和习惯。
农家的孩子通常不会喜欢也很难读进书,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认为读书很难。
在心里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当小小的他们真的进到私塾后,拿起书本,看着一个个复杂的字,背诵一段段拗口的文字,就会越来越觉得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久而久之就真的成为了大家口中不会读书的榆木脑袋。
姜芷芸将话题引到孩子们四五岁时是什么样,白秀荷就想到了自家两个儿子那时候,好像他们两比明月调皮多了。
两个男孩子的年龄相差不太大,大的带着小的一起,稍微没看着点他们,他们就会调皮捣蛋,弄得你又气又想笑。
黎老太在这件事上也特别有发言权,她养了三个儿子出来,说起三个儿子小时候,她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说说笑笑再干点活,时间很快过去,黎老太他们三个女人收拾东西开始准备晚饭,早早地吃了好关上门休息。
从七月初狼群第一次出现在上河村,上河村的人就一直这样过日子。
七月中旬,黎成石从县衙回到黎家,看着只分离了半个月,却好像有很久没见的家人,他那颗不安定的心总算安稳了下来。
这一晚,黎成石没有同姜芷芸回到左厢,他就在正屋睡的。
不过黎明瑾现在大了些不能再同爹娘一起睡觉,他就被安排去同黎明月暂时挤一个晚上。
也就是黎明瑾还没过十岁,等他过了十岁,肯定不能再让他同妹妹一个屋,毕竟一个是哥儿,一个是女孩。
黎成石在家住了两晚,第二天天亮后,吃过早饭,他同黎老头和黎成志一起出门给家里砍了足够一段时间的柴火,然后下午去找白村长聊了聊,就早早地回家吃饭睡觉。
第二天早上,等天彻底亮起来之后,黎老太才允许黎成石离开家回去县衙。
黎成石回来与否对上河村的日子没有什么影响,狼群、勐兽下山这种事县衙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靠各个村子的人自己防备。
因为村里人已经把自家的鸡和猪这些活禽、牲畜都处理了,后来狼群再来了两次,每次都没能找到吃的,叫得特别大声,让村里人胆战心惊了很长一段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七月渐渐过去,黎明瑾又做梦了。
这一次,他梦里的内容再把他给吓了一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