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本殿便告诉,但愿你受得住。”
“我问你,前世你对瑾瑜做了什么?”杜若开门见山,这是她此刻最想知晓的。
只是她话一落下,黎阳便笑出了声。
待笑够了,她方道,“本殿便知晓,他定不会告诉你,他在燕国遇到了什么!”
“永康五年四月十月八,本殿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是个好日子。在梁国围城近半年后,本殿终于等来了母国援军,便是我的好弟弟。说来,也该谢你,你的暗子营,实在太好用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不过一战,便震慑了梁国,逼得他们退兵三十里。”
“如此不过一昼夜的时间,缺口便被打开,瑾瑜在丽正殿寻到我,说要带我回国。可是我不愿意,我回去做什么,我原就是泼出去的水,哪有往回留的。”
“你——”杜若不可思议地望着她,遂而反应过来,“你向母国求援,根本不是为了要回来,而是为了破开梁军围城之势,巩固你在燕国的势力和政绩。”
“果然聪明,一点就通!”黎阳傲然道,“彼时国君老迈,行将就木,等他驾崩,吾儿继位,本殿便是太后。国君年少,自有本殿执政燕国,放着万人之上的太后不做,回来做一个寡妇公主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彼时燕国即将国破,你却还在谋算权势?”
“为何不谋?”黎阳不屑道,“在大魏做公主时,本殿倒是不曾谋划过,结果得了什么下场?去国远嫁!”
她缓了口气,继续道,“事实证明,本殿谋划成功了。瑾瑜寻到本殿,本殿又不愿走,僵了一日,他便说他走!”
“你说,多可笑。本殿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母族人,还是那般仪表堂堂、龙章凤姿的好弟弟,怎能让他离开!”
“于是,他到燕国的第三日,你的暗子营和他的封地属将为先锋,并着燕国原本的军队,和已经失了章法的梁军作第二轮交战获得了大胜之时,庆功宴上,本殿敬他一盏薄酒,他便再无反抗之力。”
“让本殿想想,他喝下那盏酒的时候说了些什么?”
黎阳眯着双眼,仿若真的陷入了回忆中,片刻道,“那日也是这般明月皎皎,城楼上,初夏夜风微暖,吹得他衣袂翻飞。他说,满饮此酒,就此拜别。又说,此刻赶回,快马加鞭,只想早些在临漳看见你,还说以后我同他都不必再见了,说……”
“哎,他还没说完,便倒了下去,不省人事了……”
杜若盯着她,只觉自己牙根打颤。
“在临漳见我?”杜若喃喃道,“是落英,落英告诉他,我在临漳等他,是不是?”
她已然理清了部分疑虑。
那日,她与魏珣按计划分两路出发,自己去了君山大本营调暗子营,走北线,约二十日渡澜沧江赴郦城以备撤退接应。
而魏珣领属将走南线,穿峡谷,越过大汤山直达郦城。南线可快四五日,如此带出黎阳,便正好与她汇合。
只是,随行的落英给自己喂了一盏汤药,想来便以鼓传令,未露真容带走了人手,后返南线追上魏珣,言其自己在临漳等他。
“对!半点没错。”黎阳拨开杜若的手,“可惜啊,终此一生,你们再未相见过。”
“那么我大哥和二哥,也是死于你手?”
“对!”黎阳挑眉道,“一杯酒困得他不得动弹。本殿亦是给了他机会的,连劝了数日,他亦不肯留下。如此便只能绝了他的回路。”
“彼时,梁燕第三轮交战,本殿便持瑾瑜令,命你暗子营尽数上阵,斩杀了梁军最后的将领,后来关了城门,断其后援,一昼夜,你的暗子营便马革裹尸,成了白骨。”
“我便又问,愿不愿留下。你猜他说什么?”
“他说,暗子营保家卫国,今日战死沙场,他相信你会谅解。”
“所以啊,本殿实在没办法,便只能做些你不能谅解的事。”
杜若赤红着双眼,张了几次口,才发出音来,“你,借他之名,诱杀了我大哥和二哥。”
“不错,人是我杀的。本来此间有个时间漏洞,我以为你会看出破绽,后来想想,那等境况下,纵你生而镇定,从容冷静,大抵也无心无力分清形式了。因为你的属下,你的手足,真真切切的死了。而你的家族,因连着信王府,便再难全身而退。彼时谢颂安可是黄雀在后!”
“所以,说到底,也不能怨本殿一人!”
“为什么?”杜若泪水盈眶,“我待你不薄。在此之前,我还拨了亲兵护你周全。”
“为什么?”黎阳得此一问,突然便笑出声来,“本殿真是高看你了,你说为什么?杜氏行伍立世,一朝转了文职,朝堂之上竟敢大言不惭,提出让本殿和亲。”
“谴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黎阳咬牙道,“既然征战了近百年的杜氏,都不愿再战,要我一介女子和亲,那还要留着将军做什么,且让你那些握着一方兵甲的兄长都去死吧!”
“那几年,因着连年征伐,大魏之军队已经兵困马乏,只能休养生息,让你和亲乃权宜之计。再者,历朝历代,和亲也非皆是耻辱,亦是政治手段。你为公主,生而便有这样的职责。”
杜若叹了口气,“便是我,身在高门,也不曾忘记过肩上使命。”
--
“我问你,前世你对瑾瑜做了什么?”杜若开门见山,这是她此刻最想知晓的。
只是她话一落下,黎阳便笑出了声。
待笑够了,她方道,“本殿便知晓,他定不会告诉你,他在燕国遇到了什么!”
“永康五年四月十月八,本殿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是个好日子。在梁国围城近半年后,本殿终于等来了母国援军,便是我的好弟弟。说来,也该谢你,你的暗子营,实在太好用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不过一战,便震慑了梁国,逼得他们退兵三十里。”
“如此不过一昼夜的时间,缺口便被打开,瑾瑜在丽正殿寻到我,说要带我回国。可是我不愿意,我回去做什么,我原就是泼出去的水,哪有往回留的。”
“你——”杜若不可思议地望着她,遂而反应过来,“你向母国求援,根本不是为了要回来,而是为了破开梁军围城之势,巩固你在燕国的势力和政绩。”
“果然聪明,一点就通!”黎阳傲然道,“彼时国君老迈,行将就木,等他驾崩,吾儿继位,本殿便是太后。国君年少,自有本殿执政燕国,放着万人之上的太后不做,回来做一个寡妇公主吗?”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彼时燕国即将国破,你却还在谋算权势?”
“为何不谋?”黎阳不屑道,“在大魏做公主时,本殿倒是不曾谋划过,结果得了什么下场?去国远嫁!”
她缓了口气,继续道,“事实证明,本殿谋划成功了。瑾瑜寻到本殿,本殿又不愿走,僵了一日,他便说他走!”
“你说,多可笑。本殿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母族人,还是那般仪表堂堂、龙章凤姿的好弟弟,怎能让他离开!”
“于是,他到燕国的第三日,你的暗子营和他的封地属将为先锋,并着燕国原本的军队,和已经失了章法的梁军作第二轮交战获得了大胜之时,庆功宴上,本殿敬他一盏薄酒,他便再无反抗之力。”
“让本殿想想,他喝下那盏酒的时候说了些什么?”
黎阳眯着双眼,仿若真的陷入了回忆中,片刻道,“那日也是这般明月皎皎,城楼上,初夏夜风微暖,吹得他衣袂翻飞。他说,满饮此酒,就此拜别。又说,此刻赶回,快马加鞭,只想早些在临漳看见你,还说以后我同他都不必再见了,说……”
“哎,他还没说完,便倒了下去,不省人事了……”
杜若盯着她,只觉自己牙根打颤。
“在临漳见我?”杜若喃喃道,“是落英,落英告诉他,我在临漳等他,是不是?”
她已然理清了部分疑虑。
那日,她与魏珣按计划分两路出发,自己去了君山大本营调暗子营,走北线,约二十日渡澜沧江赴郦城以备撤退接应。
而魏珣领属将走南线,穿峡谷,越过大汤山直达郦城。南线可快四五日,如此带出黎阳,便正好与她汇合。
只是,随行的落英给自己喂了一盏汤药,想来便以鼓传令,未露真容带走了人手,后返南线追上魏珣,言其自己在临漳等他。
“对!半点没错。”黎阳拨开杜若的手,“可惜啊,终此一生,你们再未相见过。”
“那么我大哥和二哥,也是死于你手?”
“对!”黎阳挑眉道,“一杯酒困得他不得动弹。本殿亦是给了他机会的,连劝了数日,他亦不肯留下。如此便只能绝了他的回路。”
“彼时,梁燕第三轮交战,本殿便持瑾瑜令,命你暗子营尽数上阵,斩杀了梁军最后的将领,后来关了城门,断其后援,一昼夜,你的暗子营便马革裹尸,成了白骨。”
“我便又问,愿不愿留下。你猜他说什么?”
“他说,暗子营保家卫国,今日战死沙场,他相信你会谅解。”
“所以啊,本殿实在没办法,便只能做些你不能谅解的事。”
杜若赤红着双眼,张了几次口,才发出音来,“你,借他之名,诱杀了我大哥和二哥。”
“不错,人是我杀的。本来此间有个时间漏洞,我以为你会看出破绽,后来想想,那等境况下,纵你生而镇定,从容冷静,大抵也无心无力分清形式了。因为你的属下,你的手足,真真切切的死了。而你的家族,因连着信王府,便再难全身而退。彼时谢颂安可是黄雀在后!”
“所以,说到底,也不能怨本殿一人!”
“为什么?”杜若泪水盈眶,“我待你不薄。在此之前,我还拨了亲兵护你周全。”
“为什么?”黎阳得此一问,突然便笑出声来,“本殿真是高看你了,你说为什么?杜氏行伍立世,一朝转了文职,朝堂之上竟敢大言不惭,提出让本殿和亲。”
“谴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黎阳咬牙道,“既然征战了近百年的杜氏,都不愿再战,要我一介女子和亲,那还要留着将军做什么,且让你那些握着一方兵甲的兄长都去死吧!”
“那几年,因着连年征伐,大魏之军队已经兵困马乏,只能休养生息,让你和亲乃权宜之计。再者,历朝历代,和亲也非皆是耻辱,亦是政治手段。你为公主,生而便有这样的职责。”
杜若叹了口气,“便是我,身在高门,也不曾忘记过肩上使命。”
--